現在的小孩刷題刷到10點以後已成了一種社會常態,刷題成了學習的標配。那麼,孩子必須要刷題才能得到好成績嗎?有沒有一種輕鬆的學習方式?
「學習是一種方法,一種態度,一種孩子與生具有的能力。」深耕教育行業15年的智勇教育創始人關大勇說,「要啟動孩子的天賦必須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主動探索,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所以改變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不刷題俱樂部就是為此誕生的。在這裡不刷題做課題,每個孩子都能超具競爭力。
「我們就是要告訴家長和學生,學習不應該只有痛苦地刷題一條路,它有著更科學、更適合、更快樂的方法,學習中的辛苦也可以不成為孩子討厭它的理由,而是成為不斷挑戰它、戰勝它的動力。」在日前智勇教育成立的不刷題俱樂部啟動儀式上,智勇教育創始人關大勇動情的說。
截止目前,智勇教育獲得國際、國家、上海市級獎項近600項,優秀學生遍布海外常青藤名校,頂級文理學院,北清交復,上海四大名校(高中),在升學及留學申請競爭中取得了驕人戰績。在上海家長圈中,智勇教育已經成為了如「清華北大「般,拼命也要上的教育機構了。
能力有多大,就能獲得多大的成就,這對智勇來說同樣適用,現在我們用它的課程體系、已獲成就以及師資、環境設備來細說智勇到底有多強。
30天物理盲變物理王
王牌研究性學習學1通5,輕鬆搞定語數外表達與口才
孩子們在不同的學段有著不同的認知、思維水平以及對應的學習方法。小學生正處在思維發展的重大轉折時期,他們的思維形式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這時候要順應他們的思維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培養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初中生處於快速成長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佔優勢,這時的學習也要更具有深度、廣度和目的性,高中階段他們的學習態度、方法基本穩定,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基本成熟,知識體系逐漸形成,需要更系統性的學習方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用。
智勇教育的「不刷題俱樂部」就是為此而生,智勇教育特有的「科學啟蒙+科學研究+創新課題」的課程設計,將孩子應具備的能力都融入其中,以科學的全周期性課程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嚴謹、專注、堅持的態度,以及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自信。
其主打課程科學研究課,可學1門通5門,是智勇最受歡迎的課程。智勇的科學研究課,通過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就能激發出孩子們很大的興趣,並帶領孩子通過趣味的實驗等方法,明白現象背後所蘊含的真正原理,從而輕鬆的從根上掌握知識。關大勇舉例:一隻「啄木鳥」棲息著,彈一下,「啄木鳥」順杆而下。「這個現象,涉及到重力、彈力以及摩擦力,如果更深入一點,還有振動、周期、頻率等問題。我們通過做實驗,先觀察現象,然後再拆解其中的一個個知識點,水到渠成,孩子不僅獲取了知識,還理解了知識。光這個小實驗,智勇教育就產生了7個科創成果,全部獲得市級以上青少年科創大賽獎項,並進行了國家專利的申報。
那為何能學1門通5門呢?關大勇用最王牌的物理科學研究班來進行說明。「雖然教的是物理,但我們把多門學科都會融入其中。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因為要精準計算,自然鍛鍊了數學能力;要研究清楚物理現象,查閱文獻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要查閱大量國外文獻,那麼外語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在呈現課題報告時,需要精確的表達,自然就增強了寫作能力;在課題答辯時,需要清晰的將課題成果現場呈現,就順理成章的鍛鍊了好的表達能力,甚至是控場能力。」關大勇說。
研究性學習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掌握一套通用的學習方法。關大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學生的故事,上海曹楊二中附屬學校諸同學剛入學時,全年級排名50左右,來到智勇,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最近一次考試,已是年級排名前三了。雖然這位同學只是學了物理課程,但是整體的成績都得到了提升,就是因為他通過學習物理,掌握了學習的通用方法。
智勇的課程研發團隊幾乎都是博士,物理博士教孩子學習物理,可以用更適合的方法,更準確的讓孩子掌握、理解並運用知識。智勇的每一位老師,都不會直接教給孩子某個知識點,讓孩子死記硬背,而是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逐漸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現象背後的真正原理,在學1通5,綜合能力提升的同時,30天從物理盲變成物理王。
項目制學習成為進名校王牌武器
上海有80%名校這樣進,只有1%的家長知道,但智勇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多渠道進名校
上海99%的家長不知道的是,像上海交大、復旦等名校,80%的上海生源來自於自主招生或者綜合評價。這99%的學生競爭所有人都知道的20%的裸考名額,難度可想而知。殊不知,對於上海孩子來說,進入名校是有方法的,比如孩子有自己的課題項目,拿過大獎,或者綜合能力突出,名校是優先選擇這些孩子的。在出國留學的競爭中,有課題研究經歷、獲獎經歷、綜合能力突出的孩子也非常有優勢。智勇教育的項目制學習就是針對這些方面,使每一個智勇孩子都能有拿得出手的課題項目,憑藉自主招生或綜合評價輕鬆進入名校。
創新課題班採用項目制學習的方法,這是智勇的另一王牌。創新課題班主要針對中學生,在這裡,他們可以學習一種方法,培養一種態度,建立一種自信。孩子通過研究性學習,學會通用的學習方法,學1門通5門,未來樣樣都能學。通過項目制學習,培養孩子積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通過做課題,孩子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建立解決問題的自信。這是孩子學習的必然過程,也是優秀人格的養成條件。
比如說做一個項目,得做一個前期調研,還得做預算,而且還要控制過程的時間節點,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問題怎麼解決?如果想要把服務外包,還要嘗試與人對接,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要對自己的產品全權負責。整個項目制學習的過程,不僅考驗學生們的學科知識,它是一個調用全方位能力的過程。在做課題項目的過程中,學生要提出課題,要進行實驗,要做論文,要答辯,這可以充分鍛鍊學生思考、溝通、組織、演講等各方面的能力。
教育在不斷改革,不斷更新,但是這個社會選拔人才的標準是不會變的;人生起起落落常有,但根本的解決方式是不會變的;每個行業需要的能力都有側重點,但一套正確的方法論在任何地方都是有效的。
「我們的老師帶著孩子做課題的時候,都會讓孩子圍繞一個問題,不斷的去探索,去完善。值得高興的是,來到智勇的孩子都能突破自己,獲得自信,得到成長。就算不大量刷題,照樣可以輕鬆秒掉不停刷題的孩子。「關大勇自豪的說。
海內外科研大獎100%拿
10年近600項科技創新獎,曾為同濟子弟御用培訓班
上名校並不難,難的是你得有拿得出手的能力,證明你是有資格的。智勇教育就有很多學生不但上了名校,甚至還被很多名校搶著要。這就是學生的實力,學校的實力。
孔同學從小學就加入了智勇,初中到高中一直跟著智勇學習,在高中時還代表國家隊參加Intel ISEF (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這是全球唯一面向9 ~ 12年紀學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比賽。每年各國最優秀的中學生都會匯聚在這裡,比拼學業,比拼技能。目前孔同學目前已被芝加哥大學錄取。
李同學高一時來到智勇,開始智勇特色創新課題班的學習,她做的課題在第一學期就獲得了上海市青少年創新大賽一等獎。在隨後的課題中,她組織了多個項目,分別獲得了第三屆亞洲生物醫藥領袖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年物理學術競賽一等獎、上海市青年物理學術競賽(SYPT)特等獎、第31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第32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等。
個人的出類拔萃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優秀,團隊的優秀、所有人的成長,才是智勇成功的關鍵。
國際青年物理學家競賽簡稱IYPT,是三大頂級國際中學生物理競賽之一。它主打創新、主導實踐,只有具有未來意識的學生才能站上這個國際舞臺,只有最頂尖的團隊才能在這樣的比賽中拔得頭籌。智勇團隊就曾在這個比賽中拿到全國團隊一等獎、 上海市團隊特等獎眾多獎項。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是由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周凱旋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一項重要的科技教育活動,是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的最高殿堂,每年全中國只有3名學子能獲得「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智勇團隊的小小科學家們在這場全國爭霸賽中共獲得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1名、二等獎1名以及三等獎1名。
上海市百萬青少年爭創「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聯合主辦的青少年科技創新評選活動,是孕育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的搖籃和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科技品牌活動。在此比賽上,智勇團隊共獲得「明日科技之星」9名,「明日科技之星」提名5名,「科技希望之星」18名,「講演獎」、「創意獎」18名。
以上只是智勇眾多獎項中的很小一部分,歷年來,智勇學員共計獲得國際級、全國級、上海市級獎項近600項。
如果說成績眾多的國際國內大獎是智勇教育的外在實力,那麼家長的口碑,孩子的成長,社會的認同,就是智勇的內在實力展現。
「孩子原先每天回家都要做題很晚,但是成績一般,後來經人介紹,在智勇學習了一段時間,現在他有自己的課題項目,還能講給我們聽,而在以前,這些只有大學才能接觸到。現在他已經是一名同濟大學的學生了。」一位家長開心的說,這也是智勇教育很多家長共同的心聲。
通過在智勇的學習,學生在中/高綜合評價及自主招生中名列前茅,在海外留學申請中亦是出類拔萃。因為初期很多生源來自於同濟老師的孩子,智勇曾一度成為「同濟子弟御用培訓班」。
最專業的教師團隊成就最好的學生
15年創新教育變態堅持,70多歲同濟老教授說支持到底
智勇教育的教研團隊由同濟物理教授、2位博士後、6位博士(2位海歸博士)、8位碩士及多名專業優秀學士構成,最專業的教師團隊才能成就最好的學生。
創始人關大勇就是同濟大學的雙料博士後,在他還是學生時曾在傳統應試教育培訓機構任教,完全機械化、透支學生的教育方式讓他覺得很難過,於是他開始思考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培訓方式。他畢業後深耕創新教育領域,從他擔任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副站長起,正式開始了自己創新教育的工作。
15年的教學經歷,用他自己的話形容他的,就是兩個字:「奇葩」。一方面,他以課外培訓老師的身份,見證與親歷了上海K12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具體而言,一方面他作為高校教師,用研究性學習以及做科研課題的創新教育方式,進行高等教育;同時,又把高等教育的創新教育方法,實踐到基礎教育中,並形成了現在的智勇教育獨特的不刷題、學科學、做課題的教學體系。
除了強大的師資力量,智勇的成功跟它本身優越的教育環境分不開。
位於徐匯的未來科學家實驗場
為配合創新教育發展與升級,智勇教育還致力於為學校及企事業單位提供科學實踐活動策劃、拓展型創新課程研發、教材編寫、師資培訓、實驗室環境建設與運營等服務。目前,智勇已擁有以《兒童創新力培養玩學具孵化基地建設》《科學探索人人秀》為代表的市級文創科創項目及市、區級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20餘項。
創新實驗室項目是智勇基於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設計集引導性、創新性、探究性、開放性和自主性為一體的空間環境設計和建設,避免設備,儀器,建設與教學內容脫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重要環節,軟硬體是創新型、實踐型課程得以實施的基本條件,學生創新教育的核心,師資、環境、設備等均需基於學生需求進行建設,為培養出真正有科學素養,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學生服務。
「這是教育界的偉大嘗試。」 智勇教育特別教研顧問,原同濟大學物理實踐工作站站長,同濟大學物理教授,年近70歲的吳於人教授說,「我們習慣了被動式的學習方式,也習慣了刷題拿分,雖然我們的分數越來越高,但我們相應的綜合能力並沒有提高,國際名校對我國的招生率也沒有增加,這是因為高分低能太多,不刷題俱樂部提出的「不刷題」,是培養孩子好的學習方式、態度、自信的觀念,讓學生主動學習,這是學習價值觀的變革,更是教育界的偉大嘗試。」對於不刷題俱樂部,作為特別顧問的吳教授對關大勇說,「我若生命不息,你若不忘初心,我必支持到底!」。
http://bj.news.163.com/18/0504/14/DGVI0M79043897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