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是每個孩子都要的教育,不是精英層或考名校才要的教育!

2020-12-14 大嘴外教叔叔

給孩子精英教育,不如給孩子全人教育?但究竟什麼是「全人教育」呢?

難道只僅僅是想逃離分數排名的代名詞嗎?難道只是為將來把孩子送進常春藤名校的跳板之一嗎?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是衝著學校全人教育的理念還是學校的排名呢?

今天我們來認真聊一聊到底什麼是全人教育,揭開其神秘面紗,了解其核心理念。同時也探討一下,全人教育作為辦學理念學校又青眯招募哪一類的生源? 在對外招生選拔過程中,家長和孩子需要做哪些充分的準備?

1

什麼是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的說法最早來自於人本主義教學理論,該理論是在人本主義學習觀的基礎上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它討論的是根植於其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之上。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A.Maslow)和羅傑斯(C.R.Rogers)。人本主義的學習與教學觀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是與程序教學運動、學科結構運動齊名的20世紀三大教學運動之一。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成長源於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就是「人對於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種使它的潛力得以實現的傾向」。通俗地說,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於自己的本性」。正是由於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得有機體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

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之一羅傑斯作為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對國外60、70年代的教育改革運動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 羅傑斯他指出:全人教育即以促進學生認知素質、情意素質全面發展和自我實現為教學目標的教育 。

人本主義教學理論中認為:真正的學習經驗能夠使學習者發現他自己的獨特品質,發現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即「成為」,成為一個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學習。而這正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基礎。

2

全人教育VS傳統教育

而另一種是經驗學習,以學習的經驗生長為中心,以學生的自發性和主動性為學習動力,把學習與學生的願望、興趣、需要有機的結合起來,因而是一種趣味盎然的、有意義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什麼、怎麼教、教多久、如何評價教學效果等等,都不是教師決定的,而是由學生或者說學生的經驗、意向、需要、興趣等決定的。 全人教育的教學觀將學生放到教育的中心,更好的給予學生關懷,使其無論是情感或者是意志都得到極大的關注,有利於學生發展,向著「全人」的目標前進。

和傳統應試教育單一以學習成績考核為教學目標不同,以「全人教育、品格發展」作為教育理念的學校,往往不「雞血」、不拼排名,全人教育其真正現實的教學目標,是「促進變化的學習,培養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學習的人」。面對未知的未來,只有學會如何學習和學會如何適應變化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才。在現代世界中,變化是唯一可以作為確立教育目標的依據,這種變化取決於過程而不是靜止的知識。可見,全人教育重視的是教學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的內容,重視的是教學的方法而不是教學的結果。 在過程中著重學生能力、獨立思考、興趣培養,在學術專業和興趣上同步得到充分的發展。

3

全人教育核心軟技能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全人】是指完整的個人,全人教育是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

「全人教育」是西方教育中被頻頻提及的一種教育理念。無論在英美國家,大部分知名學府一般都認同並實踐著這一理念。全人教育核心素養關鍵詞: 自我認知,自主發展,個人修養,思考能力,個人幸福感,合作意識,社會關愛,創新實踐,終身成長。

全人教育」是一種整合以往「以社會為本」與「以人為本」的兩種教育觀點,形成既重視社會價值,又重視人的價值的教育新理念。這一點從國外大學在學生錄取和選拔過程就可以看出對這一教育理念的重視程度。頂尖國外大學不會單一通過成績和英語水平去評估,而是會對學生進行面試,從邏輯思維、溝通表達能力、性格品質等進行綜合整體的評估,也就是非考試能夠體現的硬核軟實力。以全人教育為核心教育理念的學校格外重視學生軟技能的培養,比如:

獨立思考

注重對孩子邏輯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這也是英美國高等教育中非常注重的一塊。以全人教育作為教學理念的學校往往在課程設計中嘗試引導孩子建立自己質疑和求證的能力,學會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所以學生的中英文寫作,往往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深刻的理解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沒有老師,沒有家長的時候,能夠學會獨立思考,自己主動去找方法,這樣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成為一個良性循環,不管遇到什麼挑戰也越來越覺得享受。思維能力的訓練,同時能避免思想上的懶惰,同時也避免對權威盲目崇拜的危險。

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

注重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的學校,往往有許多社團活動的機會和平臺,為學生的課外活動提供了相當豐富的選擇。比如定期為不同年級的學生組織戶外的露營、拉練活動、競技比賽(包括足球、籃球、遊泳、極限飛盤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拓展自己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多元化的社交能力,更健康全面地發展。

一些學校也會為學生們開設了社區服務方面的課程,每年會組織孩子們赴山區小學,給當地孩子當小老師、教孩子們讀書、陪他們下棋玩遊戲等。

這些社團活動,訓練一個人的合作、交流、溝通等綜合能力還是其次,主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養成了服務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和人文關懷,並成為生命底色。責任感、懂得奉獻和感恩,這些對學生的品格塑造至關重要。

抗挫力

「抗挫力是體力上培養出來的,不是智力上培養出來的」。對於現在普遍的孩子是沒有吃過什麼苦,他們的挫折感是不夠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是以全人教育為目標的學校會特別重視體育項目的鍛鍊,體驗和嘗試式教育很重要。

民族情懷&國際視野

教育國際化不是為了趕時髦、出風頭,更不是作秀,而是時代發展到全球化、一體化的今天,將來必定要走向國際社會的基礎教育,這是具有預見性和可持續性的。浸泡式的雙語教學,接受創新課程的學習和鍛鍊,兼得中國傳統文化和國際語言文化的精髓,為將來更好融入世界、了解世界做準備。

內驅力的挖掘

內驅力簡單來說就是內部驅動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有了內驅力,無論有沒有外在獎勵或誘惑,一個人都能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且不會輕言放棄,這就是強大的內心力量。

是全人教育最最關鍵、最最核心的一點,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通過啟發和引導,鼓勵和挖掘孩子自身的本性和特點,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自己制定目標,不斷挑戰自我。做獨一無二的自己。這包括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家長和孩子以及和學校之間能夠建立起一種尊重和信任的關係。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身心疲憊的父母,在求教如何提升孩子的「內驅力」。特別是疫情在家上網課的日子,為什麼有些孩子不需要父母監督就能自覺地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內驅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就可能生活在痛苦中,孩子累,家長更累。被動轉化為主動培養內驅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的培養。

4

家長會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學校?

全人教育理念學校青眯哪一類學生?

家長和孩子需要哪些考前充分準備?

全人教育鼓勵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不比較,不攀比,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差異性,關鍵是每一天是否都進步一點點。傳統教育重視的是一個統一標準答案,以考分,拼名校為目標,很多學生越學越痛苦。更關鍵的是高分教育並沒能做到塑造一個孩子的獨立思考和正確人生觀。

捫心自問,作為家長的你,最關心的是教育的結果還是教育的過程?

以全人教育作為辦學理念學校又青眯招募哪一類的生源? 在對外招生選拔過程中,家長和孩子需要做哪些充分的準備?

國內某知名全人教育中學部校長說到:

「有一點一定要說明,我們不是「常春藤工廠」,這不是我們的目標和使命。

如果一個學生只知道考高分,沒有對自身的興趣進行任何探索,這個孩子以後的生活也不能實現平衡。那些頂級的大學都希望招錄有意思的學生,能夠給他們的學校增添色彩,為校園多元化做貢獻。有一些來面試的中國學生非常有競爭力,倒不是說有競爭力不好,但是以全人教育為教學理念的學校更強調協作、多角度探究問題、多渠道解決問題。那些一味尋求高分和頂尖學府的學生,往往怯於嘗試新鮮事物,抗拒聽從他人的意見,過於保守。這些孩子就不是全人教育為教學目標學校的理想學生。」

在國際化學校招生選拔過程中,英語語言能力的準備、各門學科的學術能力準備,相信大多數家長和孩子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然而最最重要的一個準備被很多家長忽略了,那就是教育理念的準備。

學校是一個氛圍,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氣場。

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對你而言不一定是最好的;世界上最合適的學校,對你而言才是最好的;

教育理念是否一致,是家長選擇學校的第一考量。「全人教育」的精髓在於培養一個健康、快樂,並且會獨立思考的「全人」。如果想選擇這樣的一所學校,也代表著家長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揭秘昂貴的「全人教育」
    而這正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基礎。全人教育是經驗學習,以學習的經驗生長為中心,以學生的自發性和主動性為學習動力,把學習與學生的願望、興趣、需要有機的結合起來,因而是一種趣味盎然的、有意義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什麼、怎麼教、教多久、如何評價教學效果等等,都不是教師決定的,而是由學生或者說學生的經驗、意向、需要、興趣等決定的。
  • 精英教育模式,全人教育特色——留學英國不是夢!
    眾所周知,英國的教育水平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英國良好的教育體制,對學生和家長都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古典紳士又矜持復古的英國讀書,是不是很多學生甚至家長曾經的夢想呢?  由上海國際教育服務與創新園區主辦的「2016上海國際教育展覽會暨國際教育資源洽談會」將於2016年6月25日-26日在上海市虹口區舉辦。
  • 錦城一中全人教育ICP課程,做家長和孩子放心的國際教育
    一支高質量的師資團隊,勝過千萬廣告;一個師資「過硬」的學校,一定讓家長「義無反顧」,錦城一中全人教育ICP課程,就是如此。那麼,錦一全人教育ICP課程的師資整體水平如何?老師們的課堂教學怎樣?課下又是如何與學生相處的?近期,小編採訪到錦城一中全人教育ICP課程英語教學組長方潔芸,跟著方老師,我們一起走進錦城一中全人教育的師資和課堂。
  • 每個角落都是全人教育的閃光,常州威雅開啟孩子人生更多可能性!
    又期待孩子長成什麼樣的人?當孩子初來到這個世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對孩子教育是個「快樂養成」的故事;然而隨著孩子成長,來自同齡人的壓力(peer pressure)和社會的期待是否讓你失去初心?變身虎媽狼爸?最後,沉重的課業和補習班抹掉孩子的個性與夢想,成長為千篇一律的「做題家」。
  • 賽格教育與香江全人教育啟動DSE課程及招生新聞發布會
    2020-12-27 17:17:41 來源: 中國公益在線廣東站 舉報   12月26日賽格教育與香江全人教育在深圳市聖廷苑酒店
  • 你被精英教育綁架了多少
    名校組?什麼鬼,後來問清楚了才明白,原來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提高學習動力,組建了幾個學習小組,什麼二外組,一外,地調組,全是本地有名的學校。這本無可厚非,孩子嘛!組成團學習也許更有效率。但關鍵是全班同學都要報,全是這些離地面比較遠的學校。要知道,對於兒子學校這種新建不久沒什麼底蘊的學校來說,全校能考上這些學校的都不超過十個!如此,組這麼些個小組真的有意義嗎?
  • 愛貝國際少兒英語倡導全人全環境教育
    什麼是全人教育?全人教育不僅是教學生知識或謀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在智力、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均衡、全面的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並關注每個學生社會性、物質性、藝術性、創造性和潛力的挖掘,培養終身受用的各項能力。從愛貝課程中的核心科目學習,再到教學體系中的全人主題素質培養,再到愛貝教育旗下各品牌的創立,都圍繞著全人教育理念展開,培養孩子終身受用的各項能力。
  • 國際教育下的「全人教育」,發現真正的「人」.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是在對傳統教育提出批判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它認為個人的發展應優先於社會需要。用全人的眼光來看,教育應充分發掘人的潛能,促使人完整發展,即在身體、知識、技能、道德、智力、精神、靈魂、創造性等方面都要得到充分發展。
  • 什麼是全人教育?
    第一次看到「全人教育」,還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看過資料後,我理解了,我覺得權人教育就是跟我們之前說的「素質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說都是全面培養一個人,而不是單方面的應試教育。「全人教育」不僅僅關注孩子學習知識,還關注孩子學習生活,包括情感,意志方面的培養。讓孩子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懂得如何去生活。
  • 全人教育
    探索研究美育的過程中,當「全人教育」映入眼帘時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看電影一樣,反覆在腦海裡回放,「全人教育」即育全人,竟然發現了我自己名字的諧音,育全,霎時靈光乍現,這也許就是名字賦予我的生命意義,終生追求了吧。興奮之餘,更堅定了我繼續探索踐行「全人教育」的理念。這也是這個公眾號名字的由來。生芽,給這個公眾號賦予新生命,給人一種希望。
  • 世界名校錄取通知紛至 寧波赫德學校全人教育理念獲讚譽
    倫敦大學學院是倫敦大學聯盟的創校學院,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共誕生了3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3位菲爾茲獎獲得者。該校在2018 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名,英國第3名。3月10日,Scarlett再度收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錄取通知,在其1:15的錄取率中突出重圍。
  • 體驗了美國精英教育後,才知道西方「快樂教育」都是愚民宣傳
    我覺得不是,那所公立學校的家長,有開著保時捷接送孩子的,我覺得是對於教育的投入和期望值不同。 是種族的差別嗎?也不是,這所學校黑人白人同學的家長普遍都不太重視教育,孩子放學以後從小就是看電視,或者自己玩兒,很多孩子的學術水平其實很低,很多孩子上小學2年級了還不會寫自己的英文名字,而到了初中數學水平還保留在小學水平。
  • 素質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是關乎全民綜合素質的教育
    面向全人的教育,就是需要教育回歸到教育的本源。在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當中,讓受教育者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因為寬容能讓受教育者的人生更加從容;學會友善,讓受教育者的行為更加灑脫;學會和睦,讓受教育者與人友好相處;學會生活,讓受教育者具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學會創新,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 新加坡教育憑什麼名列全球前茅?這樣的精英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逆襲可能
    但問題在於,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有條件參加補習,那對於這類學生而言,他們又如何能跟得上課堂節奏呢?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很中國」,但隨即會困惑:我們的孩子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為何並沒有名列前茅呢?新加坡的大多數學生每天至少要參加兩門課外輔導班,每天的時間都被學校和課外補習的作業填滿。你問學生們累不累,當然是累的,但他們別無選擇。
  • 英孚教育白皎宇:踐行初心 積極探索全人教育
    從學生時代的英語課代表,到大學英語老師,到進入外企開始職場生涯,到如今進入語言培訓機構英孚教育,並深耕青少兒英語教育領域數十載,無論是學習、教學還是工作,白皎宇對英語及英語教育一直都有很深的情結。  見證了總決賽上選手們異彩紛呈的表現,白皎宇更加堅信:語言本身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它不僅是交流溝通的工具,更指引著每個孩子走向國際舞臺,與世界相聯,並把引以為豪的民族文化傳遞全球。
  • 全人教育育「全人」!2018青島墨爾文中學精英計劃大起底
    大眾網青島5月25日訊(記者 任聰聰)國際教育環境下如何激發孩子潛力?當下教育怎樣提高孩子綜合素養?怎樣幫助孩子提前準備衝擊名校?……近日,記者走進青島墨爾文中學,對學校今年將繼續推出的精英計劃做了全面了解。據介紹,所謂精英計劃,是指學校提供一個富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國際教育環境,著力於給予精英計劃的同學個性化培養和精英式教育,使學生們發揮最大潛能,在廣泛汲取知識的同時,保持天然的創造性和好奇心,為接受世界級的高等教育做出最好的準備,關注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路徑,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 為什麼現在很多教育機構都在強調全人教育?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全人教育,聽起來好像很陌生,但是當你真正理解的時候,發現很早我們就已經接觸了全人教育。所謂全人教育,跟我們國家很早就實行的素質教育一樣,強調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1世紀對於人才的需求越發嚴格,現在孩子的發展需求不僅僅只是會生存技能即可,21世紀的孩子被要求擁有更多的軟技能與良好的性格素養,比如:語言交流能力、計算和數理思維發展能力、科學認知能力發展能力、情感及社交技能發展能力等等。
  • 英式教育的精髓:寄宿、運動、全人教育
    同樣的,很多中國孩子不會遊泳,到了國外,老師說「你們好好在泳池裡享受吧」,如果他不會,就又會落單。全人教育「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中被頻頻提及的一種教育理念。事實上,無論是在英國還是美國,那些最頂尖的學校一般都認同並實踐著這一理念。
  • 日本「菠菜原則」,教育不是培養精英,而是培養適應集體生活的人
    各個班級之間老師不同,任務不同,普通班級的孩子上個大學都十分難,優秀班的同學可以考一個一般的大學,火箭班的同學,就可以考名校。整個學校都會把重點放在火箭班,學校只在乎優秀學生考上名校的人數,不會在乎普通班級學生未來的出路。
  • 北大教授:別讓「精英癌」扭曲孩子,「教育的病態」要及時糾正
    而劉雲杉教授認為當下的精英教育雖然具有嚴苛的外在,將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個看似「精英」的人,把孩子的內在卻十分的令人擔憂。而北京的手對於這種看似精英教育,實則在一步步摧毀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表示:家長們千萬別讓「精英癌」扭曲了孩子,「教育的病態」應當進行及時的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