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上六年級,開學不久的一天回到家問我:媽媽,老師讓報名校組,我報什麼?名校組?什麼鬼,後來問清楚了才明白,原來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提高學習動力,組建了幾個學習小組,什麼二外組,一外,地調組,全是本地有名的學校。這本無可厚非,孩子嘛!組成團學習也許更有效率。但關鍵是全班同學都要報,全是這些離地面比較遠的學校。要知道,對於兒子學校這種新建不久沒什麼底蘊的學校來說,全校能考上這些學校的都不超過十個!如此,組這麼些個小組真的有意義嗎?
說真的,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抱著自由發揮考哪兒上哪兒的態度,從沒想過什麼上一對一拼個名校名額的想法。所以,孩子什麼輔導班也沒上,就學學校的東西,認真高效地學會就萬事大吉。可是,自從孩子上六年級以來,上從開家長會老師的耳提面命,下到同學家長的善意提醒,無不透露出名校師資好不上名校沒出路的所謂內幕!搞得我也不得不被裹挾著天天關注各所謂名校的招考信息,整個人都焦慮了起來。
現在六年級上學期也快結束了,這期間雖然我也收集了很多名校的資料,也跑了不少培訓機構,只是因為兒子的強烈反對,他一直還堅挺地守著不上輔導班的底線。好在孩子的成績還湊合,我也從開始的茫然焦慮中慢慢冷靜下來,不再一邊威逼利誘他,一邊自己輾轉反側,徹夜不眠了!
其實細想下來,優資教育也就是所謂的精英教育固然讓人嚮往。但並不是人人都是精英,更多的人只是一般人,智商也就一百多點,就算塞到所謂的精英班了,真的就是精英了嗎?同樣的,只要有那能力有那智商,就算不進精英班裡難道就真的走不出來嗎?周圍看看,雖然大把的所謂精英教育裡考上了好的大學,但同樣的普校考上的也是有不少的吧!只不過因為被精英教育裹挾下的優資生大多被精英班掐尖掐走了,所以所謂的名校升學率更高些罷了。其實,我私下裡一直想,那些進去名校的孩子就算送到普校也一定同樣會有所成就的!
大家都在說減負,其實作為家長,我真的覺得學校的作業太少了,孩子六年級畢業班,每天作業不到半個小時就做完了。周末也就是一個多小時,周末兩天基本無所事事。而那些喊累喊減負的,他們做的作業大部分都是輔導班的作業。想想,孩子五點放學,輔導班六點上課,八點結束,回到家怎麼著也八點半吧!吃吃飯,寫寫學校作業,九點半,然後輔導班作業,十點半。這還是速度快的,慢的經常要到十一點。孩子能不累嗎?但這累真的是學校作業造成的嗎?
不,不是,是那些鼓吹精英教育下的所謂精英輔導班造成的!每個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為了孩子,可以說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希望也願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實現。精英教育正是抓住父母的這一心理特點去各種大力宣傳,給父母畫出了一副只要投入就能有收穫的藍圖。殊不知,精英永遠都是少數,如果都達到了精英的水平,那麼精英的門檻只能水漲船高。正是在這一具有魔性的鼓吹下,小升初才越來越難,據說很多學校的擇校考都直接拿中招原題考,實在讓人無話可說了!!
我相信很多家長也和我一樣,本來抱著慢慢教,歲月靜好的態度來養孩子的。但天天被各種教育機構洗腦灌湯,久了,能堅持走自己原來路的不多了,據我所知,我兒子班就剩兩個沒報任何輔導班的了,我不知道我還能挺多久!!!
但願我和兒子都是堅定的,可以一直按自己的路走,不被精英教育裹挾。我期待在將來兒子大學畢業人家問起時:我可以自豪地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忽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