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胎動,準媽媽們總是又期待又好奇,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可能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難以辨別第一次胎動,也不太確定胎動是什麼感覺,有些會鬧出烏龍,把胎動誤認為是消化不良、脹氣或肚子餓了。
很多準媽媽表示,第一次感受到胎動,肚子裡面有「咕嚕咕嚕」冒泡泡的感覺,ta像小魚兒遊來遊去,那時候是真切感覺到肚子裡住了個小人兒,這很奇妙,心裡的感動難以形容。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寶寶的第一次胎動,準媽媽要及時記錄下來,產檢時要告訴醫生哦。
△ 圖片源自網絡
即使素未謀面,準媽媽對胎寶寶的思念和愛也是源源不斷的。胎動是屬於胎寶寶的語言,準媽媽讀懂了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奇妙的「胎動」。
胎動是胎寶寶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是胎寶寶的一種生命體徵。胎寶寶在準媽媽肚子裡慢慢長大,到15周左右的時候,ta的小胳膊和小腿基本發育完成了,骨骼也比較有力量了,活動時就開始伸出小胳膊、小腿,從而碰到子宮壁。
一般在懷孕16-18周,準媽媽就能感覺到胎寶寶的小動作,ta會在準媽媽的肚子裡亂踢一通,不過由於羊水緩衝了胎寶寶的激烈活動,所以胎動只有一小點兒哦!如果你是頭胎孕媽,也許會晚一些,直到20周,才能感覺到寶寶的胎動。
28-32周是胎動最強烈的時候哦,準媽媽把手放在肚子上,可以清楚地感覺到ta在肚子裡很活潑,會和你進行簡單的交流。每天感受到胎寶寶的「拳打腳踢」,這感覺是不是很酸爽!
胎動不僅是胎寶寶與準媽媽親情互動的表現,還關乎著寶寶的性命。胎動是胎寶寶健康的晴雨表,胎動的正常與否反映著胎寶寶的生長是否正常,如胎動的次數、快慢、強弱等會表示胎寶寶的安危。
數胎動是一個簡便且重要的胎兒監護手段,所以當準媽媽感受到第一次胎動時,要及時記錄下來哦,回頭還要告訴醫生呢,同時準媽媽一定要學會如何數胎動。
計數周期
孕28 - 38周,每天留出一些時間來數胎動。
計數時長
每天3次數胎動,每次1小時。
胎動計算公式
每天3次胎動次數之和*4 = 12小時胎動數
觀測時間
準媽媽可在早中晚飯後、睡前、洗澡時、胎教時等時間段數胎動。
建議在每天早、中、晚的固定時間數胎動,且最好在飯後一小時再進行,因為吃飯以後,準媽媽體內血糖含量增加,寶寶也「吃飽喝足」有力氣了,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前要較頻繁一些,易監測。
最佳姿勢
準媽媽最好不要仰躺,可採用坐姿或側臥的姿勢,將手掌放在肚子上,你會感受到寶寶在伸手蹬腿呢。
在數胎動時,要保持平靜,不要有緊張、生氣等不好的情緒,更不要在劇烈運動後或者疲勞狀態下數胎動,以免記錄不準確。
△ 圖片源自UNsplash網站
有效胎動
5分鐘以內連續的活動,算一次有效胎動。間隔5分鐘以上再動,才能算第二次胎動。
胎動標準
胎動次數正常與否,能反映胎寶寶的健康情況。一般來說,胎動正常標準是1小時內明顯胎動不少於3-5次。
● 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30-40次,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表明胎動正常,胎寶寶發育正常;
● 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少於20次,或每小時少於3次,則為胎動異常;
● 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少於10次,則表明胎寶寶有危險,出現宮內缺氧現象,應立即就醫。
當準媽媽們感受到第一次胎動時,是不是很激動呢?為了胎寶寶的健康成長,準媽媽在孕期裡可不能偷懶哦,堅持每天注意自己的胎動,既能和胎寶寶進行互動,又能及時了解ta的健康狀況呢。
今日互動
胎動是什麼樣的感覺?
歡迎留言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