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看到一些家長討伐老師,致老師寫檢查遭停職,也有個別老師因為教育學生遭學生毆打甚至喪命。看到這樣的新聞很心寒,作為老師,我們滿腔熱血,為了學生起早貪黑,衣食住行操碎了心,為啥最後卻遭學生「恩將仇報」?
再來看一個案例:
前一段時間,有個視頻全網瘋傳,視頻裡一名學生被女老師連續掌摑、打頭。
這是7月9日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中學拍攝的一段視頻。
當時是一節語文課,打人的女老師為初二某班的班主任孟老師,被打的是學生多多。
孩子家長告訴記者,事發後他們和學校進行了溝通,學校表示將會處理此事,但一直沒有進展,直到18日被打視頻被上傳網絡並開始流傳後被黃陵縣科教體局發現,才開始介入調查。
7月18日,校方及涉事老師突然聯繫曹女士要登門致歉,涉事老師在和家長的聊天記錄中表示:該學生課堂上不聽管教,讓站不站起來,讓出不出去,反而和老師發生正面衝突,情急之下,老師體罰學生。
黃陵縣教育科技體育局副局長薛永星表示,18號視頻在網上流傳開後,他們關注到此事,19號前往多多家探望,並對教師做出停職處理。
很明顯,事情的起因是老師教育學生。只因方法不當,自己卻反而受罰。
但是,老師,出了問題,你得為自己的魯莽買單。
有天和朋友一起用餐,討論到這個問題。
說有那麼嚴重嗎?這老師也太小題大做了。
我說:這種學生大多數班級都有。只是老師是好心辦成了壞事。
從時間上來說事發的這個時間段應該是各個中小學校正在緊張的期末複習。
對於老師來說,期末複習任務本來重,尤其疫情影響導致的時間緊,恨不得一節課變成兩節課給學生講考試要點。
對於學生來說,這個時間很多學生已經坐不住了。尤其對於那些學困生,老師講課仿佛天書一樣枯燥無味,40分鐘一堂課對於他們仿佛坐牢一般煎熬。
每一個初中老師都知道,初二的學生最難管。他們脫去了初一的稚氣,少了初三的穩重,再加上知識難度增加,旺盛的荷爾蒙使得這個階段的學生最難管。
黃陵這起事件,涉事老師一再表示,事情的起因是這名學生當時睡在凳子上,讓他出去他不聽,讓他站起來他也不動,還回嘴。而被打的學生卻說,自己當時就是彎下身子繫鞋帶。
說實話,任何一個老師絕不會因為繫鞋帶對你大發雷霆。
除非這個學生系了半節課鞋帶!
而且正常情況下,上課繫鞋帶純粹多此一舉,難道準備課堂上跑步嗎?
當老師多年,我見識了各種「奇葩學生」。上課不聽講,各種小動作,刷存在感.........
對於這樣的學生,鑑於當代社會主流對老師的輿論監督,大多數老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一味退讓並不會讓這些孩子見好就收,反而會挑戰你的底線。
一般情況下,老師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或者請他出去呼吸「自由空氣」。
真的出去那就萬事大吉,但是現在的孩子,從小在蜜罐裡長大,他把老師的規勸當耳旁風。
總不能一直耗下去吧?那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怎麼辦?教學任務怎樣完成?這對其他學生公平嗎?
情急之下,很多老師採取一些比較極端的手段,結果就出現了上述的事情。
但是,老師你的委屈你知道就行了,出了問題,自己背鍋。
學生難管,工作難做,當代的老師越來越委屈。
眾所周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教育學生這件事更需要時間。
一個孩子現在不懂事,上課睡覺不交作業不代表他將來就是無用之才;一個孩子現在沉迷網絡不代表他將來一事無成;一個孩子現在數學學不好不代表他將來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數學老師。
說到底,我們在教育學生時,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切不可用放大鏡看待學生的缺點,而是要用可持續性的眼光看待他。因為用暴力手段來對待學生,畢竟不符合教育規律,也違背了現在的師德師風。
我非常建議每一位老師多去看看魏書生老師編寫的書,或者去看看黑柳徹子所寫的《窗邊的小豆豆》,或者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老師只有放下身段,平等交流,給學生創造成長的環境平臺,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
總之一句話:默默耕耘,靜等花開。
其實在我們身邊,不管是新入職的老師,還是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哪個老師沒有體罰過學生?
我敢說,沒有!
只不過有的老師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放下身段,解決問題,及時止損。
在上學期放假前,我就曾經因為體罰學生被家長找。
當時班主任給我發來家長的聊天記錄,我一看就明白了,我確實用教鞭打了學生。
看到對話截圖,我首先很自責,然後就想解決對策。
我對班主任說這事由我來解決。隨後立刻聯繫學生家長,首先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後說願意承擔責任,明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承擔一切醫療費用。
但是家長反而不好意思了,她說,被老師打肯定是孩子犯錯在先。之所以去找班主任來說這個事兒,只是希望能側面提醒一下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稍微注意一下方式方法。
說實話,我對這個家長的處理方式,非常感激。正是她的大事化小策略讓我這個老師避免難堪。
當下,社會的大環境非常和諧,大多數的家長都沒想針對老師,如果我們在一些問題處理上能夠冷靜對待,第一時間尋求解決方法,那麼家長也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莽撞之下,必有勇夫。雖然很多人呼籲「把懲戒權交給老師」,這一點我一直不排斥也不支持。
因為老師的一腔好心,打下去未必真的喚醒學生。如果遇到明智的家長,他會理解你;但是如果遇人不淑,一個小事吵得事沸沸揚揚,小則登門道歉,大則停職檢查,全網討伐。
現在的網絡殺傷力真的太可怕了,能有一份工作也不容易,我們一定要且行且珍惜。
每一位老師教育學生時苦口婆心,一心希望學生能「懸崖勒馬」,最後卻變成了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老師從一個教育者變成了一個被教育者,反而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值得。
我是木子老師,專注教育,熱愛讀書與寫文優化生活,期待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