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周麗蓉名師工作室學員交流匯報活動簡報
天藍藍,雲輕輕,暖陽如琥珀般溫潤。11月11日下午兩點,周麗蓉名師工作室的市級和區級學員聚集在盤龍區進修學校的204教室,就「四川省第二屆群文閱讀優質課觀摩活動」進行交流匯報。赴蓉城學習的市級學員共13名,他們對此次外出學習作了深度的思考和總結。由於篇幅有限,現記錄幾位印象深刻的同門的發言。
崔潔老師高屋建瓴,語言流暢老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帶給我們全新的視野。她講到外出學習的感受,成都七中萬達校區的師生群策群力,教師的閱讀策略得當,效果顯著,在閱讀中教會學生閱讀,最終走向有思考的閱讀。關於群文閱讀,崔師姐認為有五個關鍵行為:比、對、讀、議、整,在教學中落實統編版教材的雙線並進(人文主題+學科主題)。專家引領,學員互促,最終目的是打磨好自己的課堂,所以反思尤為重要。她認為課堂教學目標不宜過多,突出重點展開教學;督促學生完成預習任務;最後閱讀是教學的起點,寫作是落腳點,兩者相互促進。
郭玉婷老師在此次活動中展示了一堂課,因此她比別的學員有更切膚的感受。她的心得體會分三部分:對群文閱讀教學的認知、課堂實踐和三點反思。群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學思路清晰,在真實的情境中設置任務,並且注重思辨性,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她列舉了兩堂優秀的參評課作為講解,並提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實踐。聰明人是善於反思和總結的,郭老師提到我們要關注自己的課堂設計、課堂掌控和教學語言,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最後,她總結到群文閱讀的「群」是博覽群書、群策群力、迥然不群、拔萃出群。這是一個有理論高度、敢於實踐、善於反思的優秀教師。
張維維老師的發言力透紙背,帶我們走向群文閱讀的本質。她帶來了兩點思考:1.、增量信息下的篩選與整合能力;2、如何在選文中更好地落實群文閱讀教學。她列舉了自己的課堂實踐,讓大家耳目一新,對群文閱讀教學有更深的體會。不管形式如何變化,最終目的都指向學生能力訓練或品格養成。關於如何選文,張老師推薦了華東師大附中使用的教材《深度學習》,目錄裡的標題採用的是母題或議題這種方式,把多篇選文組合在一起,並且單元任務群就是很好的課堂問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和優秀的同行交流,成長得會更快。
周靜老師的發言很樸實,貼合我們對群文閱讀的認知過程,從嘗試——理論——實踐——提升,全程都帶著思考。周老師認識到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1、一組文本;2、一組文本的整體;3、議題;4、核心閱讀行為:「比較」與「整合」。群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在一個單元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個文本,這裡的文本不僅指書面語言閱讀,還包含更廣泛意義上的非語言文本,它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每個學員分享完後,師傅周老師都有精心的點評。教師的高度決定課堂的高度;課堂上教師要學會示弱,讓學生成段成段地講話;群文閱讀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思維品質,學會多角度看問題,遊刃有餘地解決問題;一個母題可以生發很多議題。點評中,周老師引用了陳忠實的話:一個不讀書、不交友、不看戲、不旅遊的語文老師,是不務正業的。對此我深以為然,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我的師傅跟我說過類似的話:會生活的人才能教好語文。
群文閱讀教學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它有實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需要砥礪前行,夯實我們的文化積澱,站穩高中語文講臺。
文/季芳 圖/葉康康 張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