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圓明園皇家園林之中,為何會出現一個西洋色彩的建築群?

2020-12-13 我住三環南

大水法遺址,位於北京圓明園的長春園北部,是以西洋式石龕式建築為背景的一組噴泉為主體的景觀,主要形成諧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處大型噴泉群。大水法的西洋式石龕以北緊靠遠瀛觀平臺,石龕前水池為半圓海棠形,水池中央有一鹿,東西各有獵犬五隻,由口中噴出水射向鹿。水池外東西各有一座十三層方形噴水塔,位於水池中,由漢白玉砌成,層層噴水,水塔周圍的池中也有噴水。(圖片來自東方IC)

皇家園林之中,何以會出現這樣一個有著明顯西洋色彩的建築群?這就和明清以後來到中國的歐洲傳教士有著密切關係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希望在皇家園林圓明園中建築一座西洋化的宮殿,殿內外部都要裝置自動噴水機,由乾隆帝信賴的義大利人傳教士郎世寧介紹朋友傳教士蔣友仁參加設計工作。蔣友仁精通數理,他參考了歐洲許多有關噴水池的建築書籍,設計了圓明園的噴水工程。(圖片來自東方IC)

大水法工程最終完成於清代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 前後,蔣友仁為其取名為「大水法」。「水法」一詞原是噴泉(fountain),清人借用此詞稱呼「人工噴泉」,故命名之。據說英國使臣馬格爾尼、荷蘭使臣得勝等,都曾參觀過水法奇觀。據馬格爾尼回憶稱,此噴泉若全部開放,有如山洪暴發,聲聞裡許,在近處談話須打手勢。(圖片來自東方IC)

然而如此華美絕倫的建築精品,最終難逃悲劇命運。鹹豐十年(1860年),包括大水法在內的幾乎整個圓明園都被英法侵略者焚毀搶掠,無數珍奇重寶或被付之一炬,或被竊至國外。殘垣斷壁訴說著往昔令人痛惜的歷史,曾經氣勢恢宏、令人驚嘆不已的噴泉群景觀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後,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這些雕刻著精美西洋花式的石柱和亂石堆。(圖片來自東方IC)

相關焦點

  • 融古典皇家、江南古典園林和西洋建築群於一體,好一個皇家故園
    「大水法」這些建築都感覺很熟悉古典皇家建築群--皇帝上朝的大殿,上書「正大光明」。大家對圓明園都很熟悉了,但是在北京能看到的是被八國聯軍毀壞的圓明園,而圓明新園於是以北京圓明園為原稿按1:1比例精選圓明園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1997年2月2日正式建成並開放,佔地面積為1.39平方公裡,投資6億元人民幣,是我國首批4A級景區之一。它以其濃厚的清文化、精雅別致的亭、臺、樓、閣吸引著無數的國內外遊客。9月28日還有氣勢磅礴的大型舞蹈表演。
  • 珠海圓明新園,按原始比例還原圓明園景觀,感受皇家園林恢弘氣勢
    圓明新園坐標於珠海市九洲大道石林山下,以北京圓明園焚燒前的建築為原稿所修建而成,景區規模宏大,景色宜人。雖然所有建築景點都是仿製而成,但是步入景區,您仍舊能感受到皇家園林的恢弘氣勢。珠海圓明新園珠海圓明新園景區概況:珠海圓明新園共有三大看點,個人感覺最大的看點是皇家建築群和江南園林建築群,其次是西洋建築群。
  • 北京大型皇家園林,火車開進公園,還不收門票
    北京不僅僅是新中國的首都,曾經也是封建王朝明代和清代的政治中心。據說元代的時候就已經被統治者看中,究竟為什麼北京有著這樣大的魅力?難道僅僅因為它是中國的心臟嗎?在封建王朝的時候,北京確實是有著這樣的地理優勢。但是到了現代北京的文化沉澱已經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
  • 北京三大皇家園林:北海最悠久,頤和園最講究,它卻被燒成廢墟
    皇家園林在我國,其實歷朝歷代都有皇家修建,在選址上也不固定,但是眾多皇家園林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位於北京的那三大皇家園林了。北海公園,是我國皇家園林的代表之一,雖然知名度不高,但是北海公園卻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皇家園林。
  • 為何中國園林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從古代園林看文化內涵
    而我國歷來就是一個充滿著豐富而獨特文化的國家,中國最具有特色的建築文化——園林文化,一直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而這種獨特的建築設計自然是離不開中國人骨子裡的氣性。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中國園林起源中國一開始是沒有園林的概念,是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後才產生。中國最早出現「園」字始於商朝,商朝甲骨文中還有一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的「圃」、「囿」等等。
  • 圓明園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設計的?背後是大國工匠世家的榮辱興衰
    流落一百多年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馬首銅像是圓明園的歐式風格的一個縮影。圓明園中的歐式園林建築風格令人驚豔。例如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噴泉等,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風格。這在中國古代園林中是前所未有的。
  • 英法聯軍為了洩憤,放火燒了圓明園,為何卻沒有順便燒掉紫禁城?
    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9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將圓明園打造了一座恢弘建築,讓世人驚豔。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在清朝皇帝的心中,這座皇家園林更是權力的象徵。
  • 「創憶·三山五園」展覽開幕 首次再現圓明園海晏堂盛景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於立霄)「創憶·三山五園」數字文化體驗展21日在北京開幕,展覽運用數位技術和視覺藝術,首次將圓明園內的海晏堂盛景全貌呈現。「三山五園」是以清代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的統稱。
  • 珠海圓明新園,昔日的「皇家園林」,今日的市民公園
    珠海圓明新園以北京圓明園被焚燒前建築為原稿,根據特定的地理環境,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按1:1選建圓明園40景中的18景。圓明新園入口處圓明新園分為三大建築區域:①以中國皇家古典宮殿式建築「正大光明」、「九洲清宴」、「蓬島瑤臺」、「方壺勝景」組成中軸線;
  • 故宮、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北海公園,這些皇家建築有什麼區別
    ▲剛建好的北京城復原圖故宮(紫禁城)、頤和園(清漪園)、圓明園……一座座皇家建築拔地而起,終於建成了宏美絕倫的大都市。天壇也就是現存最大的壇廟建築群;祭祀地在地壇,80後的課本裡面,大作家史鐵生最稀罕的地方。
  • 秋遊圓明園——走進圓明園展覽館
    我第一次去的時候還沒有圓明園展覽館,在圓明園廢墟區建了這個展覽館真好,讓遊人對圓明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圓明園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經過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等五代皇帝的不斷經營和建設,歷時160餘年,建成一座規模宏大、景色秀麗的皇家園林,被特稱為「御園」。
  • 北京有哪些皇家園林?除了頤和園還有這兩處,知道是哪裡嗎?
    頤和園作為北京市的古代皇家園林,坐落於北京的西郊,在佔地面積上達到了將近三百公頃,是以杭州西湖作為藍本而建成的一處大型山水園林,並且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素有著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美譽,但要說起北京的皇家園林,除了頤和園之外是還有兩處的,甚至最早的已有上千年,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 對圓明園古建築的再認識-光明日報-光明網
    現任北京圓明園研究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師從建築史大師梁思成先生,自20世紀60年代起從事古代建築史的學術研究工作,曾先後主持維修杭州六和塔,保護雷峰古塔遺址的雷峰新塔工程,珠海圓明新園設計與建設工程,登封少林寺擴建及塔林保護設計,北京恭王府保護修繕,嵩山歷史建築群申遺保護規劃,山東威海環翠樓設計與建設,洛陽明堂、天堂、應天門設計與建設,浙江金華萬佛塔公園設計與建設等工程。
  • 從空中花園到圓明園,世界園林的3大體系,最美的為什麼是中國?
    古希臘帝國毀滅之後,它的園林藝術卻慢慢的被繼承了下來。一直到了15世紀,歐洲歷史迎來了文藝復興,園林藝術也迎來了鼎盛的蓬勃期。在15世紀到17世紀的200年時間內,歐洲相聚出現了一大批極其優秀的園林建築,比如說義大利埃斯特莊園。
  • 北京:明清私家園林淪為雜院飯館 皇家園林成職工宿舍
    中國園林網9月5日消息:清代的蓮園早已淪為大雜院,皇家私園蔚秀園也成為民居,晚清才子那桐的故居已變成了餐廳……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在對京城現存的近代私家園林調查時發現,一部分園林古建保存狀況堪憂。建築專家的調查數據也顯示,北京現存的44處私家園林中,保護基本完好的只有一半。市政協委員建議,本市應加快對近現代園林古建的文物普查,儘快將其納入文保名錄,同時對現存園林遺產群實行整體保護。
  • 仿韻江南禮致皇家 泰禾用一座大院盡藏神州美景
    說的是圓明園在造景的意境和取材方面十分廣泛,既有取自歷代著名山水畫中遐想的詩情畫意、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宮幻境,還有仿建江南的山色湖光和私家園林的精華,甚至大膽建造有異國風光的古典建築群,以至將「中」、「外」、「天上」、「人間」的諸多美景都濃縮於這一皇家御園之中。
  • 園博會北京園已全面竣工 盡顯皇家園林風範(圖)
    北京園矗立於錦繡谷旁,園中亭臺金碧,林水清新,廊榭之間處處都洋溢著皇家園林的富麗典雅、大氣深沉。以皇家園林的風格與北京人特有的熱情敞開大門接待西海賓朋的光臨與品鑑。 北京園 據北京園主設計師夏成鋼介紹,北京園佔地面積1.3公頃,依山而建。全園由3個院落組成,分別融會了3類皇家園林的精華。
  • 馬首回歸:為什麼圓明園十二獸首如此受關注
    文章摘自《國寶100》作者:馬未都這件國寶出自圓明園。圓明園大家都知道,是一座極其奢華美麗的清代皇家園林,有著「萬園之園」的美譽。那麼這圓明園是怎麼來的呢?到了乾隆皇帝登基,清朝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財政力量比較充足,乾隆皇帝就更加大興土木,將圓明園的面積又擴大了許多,並且還建造了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乾隆本身就極其富有詩情畫意,他比較喜歡南方的園林,所以就在圓明園裡修建和南方園林一模一樣的園子,可以說圓明園匯聚了南北方園林藝術的精華。
  • 北京海澱溼地,經過150多年的營造,形成了經典的皇家園林景觀
    提起圓明園,通常人們將它視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園,它見證了滄桑屈辱的近代中國歷史。而如果換一個角度,從生態視角看,圓明園的命運也是北京海澱地區生態環境變遷的一個縮影。沼澤變良田今天大家提起海澱,可能會想到高樓大廈、高校雲集、川流不息的馬路和擁擠的人群。但就在幾十年前,海澱還是一個遍布池塘、河道,有著種種郊野田園風光的鄉村。
  • 頤和園圓明園英文簡介避而不提八國聯軍暴行
    中新網北京5月14日消息:頤和園和圓明園在1860年英法聯軍和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遭到了搶劫和焚毀,這是不爭的史實。但兩個名園的英文簡介竟與中文簡介不同,對這段歷史避而不提,令人不解和氣憤。  一位遊客在發現上述怪現狀以後,投書媒體,質疑園林方面此舉是否為侵略者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