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鋪黃金逆天盈利增速 庫存商品數據勾稽異常

2020-12-25 參考經濟網

多項指標存在財務欺詐風險,成立不久的老鋪黃金能順利IPO嗎?

近日,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老鋪黃金」)更新了招股書。老鋪黃金名稱中雖帶有「老」字,但公司實際上成立於2016年12月,且在2018年及以前都是通過委外加工實現生產。公司名稱中帶有「老鋪」的字樣及多次提到的「古法」工藝,很容易讓投資者誤認為公司是家老店。

令人更驚訝的是,在行業蕭條甚至多家A股上市公司經營困難、瀕臨退市的大背景下,這位「年輕」的公司在近兩年營收、盈利飛速增長。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後,老鋪黃金的存貨急劇增長,且庫存金額與產銷、庫存量等數據難以勾稽。此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與淨利潤長期嚴重背離,公司業績含金量待提升。

「逆天」的盈利增速

招股書顯示,老鋪黃金的主營業務是中國古法手工金器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和銷售,與A股黃金珠寶公司的業務模式相同或相似。但值一提的是,老鋪黃金的業績表現與同行大相逕庭。

2017-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老鋪黃金分別實現營收4.35億元、6.63億元、9.45億元和6.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3%(2018年)、42.51%(2019年);分別實現淨利潤0.32億元、0.36億元、0.91億元和0.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8%(2018年)、157.64%(2019年)。

在11家A股黃金珠寶公司(剔除實際經營困難的ST剛泰、ST金泰,下同)中,老鋪黃金2018年和2019年的盈利增速都高居首位,2019年157%的盈利增速更是一騎絕塵(註:金一文化2019年扭虧,故盈利增速超100%)。

而同行A股珠寶公司的表現較為慘澹。2018年,營收負增長的有5家公司,淨利潤負增長的有7家,虧損的有3家;2019年,營收負增長的有6家,淨利潤負增長的有5家,虧損的有3家,被ST的有兩家,分別是東方金鈺、金洲慈航。

在同行整體表現低迷、經營失敗的公司越來越多的背景下,老鋪黃金的業績表現優於同行(有可能是公司剛成立的原因,基數較小所致)。不過,老鋪黃金的現金流卻不樂觀。

2017-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是-0.62億元、-0.61億元、-0.43億元,連續三年為負值,與同期淨利潤嚴重背離。2020年前三季度,儘管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轉正,但仍小於同期淨利潤。老鋪黃金表示,上述差異主要系公司報告期內高速擴張,鋪貨量需求加大,存貨佔用流動資金金額較大。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曾發布《審計技術提示第1號——財務欺詐風險》,提示了54種財務欺詐風險。「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相比,獲利能力過高或增長速度過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連年為負值,或雖然帳面盈利且利潤不斷增長,但經營活動沒有帶來正的現金流量淨額」、都是可能存在財務欺詐風險。而老鋪黃金,存在上述風險。

庫存商品數據勾稽異常

老鋪黃金的存貨狀況也值得關注。2017-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老鋪黃金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3.35億元、4.56億元、6.06億元及5.84億元,佔各期末資產總額比例分別為82.38%、71.99%、75.73%及72.85%。

公司稱,存貨規模較大主要是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及公司經營模式所決定。 實際上,同行中只有坐實財務造假的東方金鈺,存貨佔總資產比值與老鋪黃金相當,都在70%以上。

註:根據wind公開數據計算

在老鋪黃金的存貨明細裡,庫存商品的佔比最高。2017-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老鋪黃金庫存商品金額分別為2.26億元、3.19億元、5.07億元和4.13億元,分別佔當期存貨原值的67.39%、69.99%、83.60%和70.73%。

值得關注的是,老鋪黃金的庫存商品金額與產銷數據還難以匹配。2017-2019年,公司的產量分別為1460.76KG、1980.91KG、2898.63KG,銷量分別為1136.24KG、1662.08KG、2084.69KG,當年新增的庫存量分別為324.52KG、318.83KG、813.94KG。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老鋪黃金委外加工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分別為246.13元/g、260.42元/g、294.56元/g,自行生產2018年和2019年的單位生產成本分別為254.71元/g、292.27元/g。總體上看,委外加工和自行生產的單位成本相差不多,下面計算以委外加工的單位成本計算。

2019年,老鋪黃金的庫存商品金額增長1.88億元,用這數值除以當年單位生產成本294.56元/g,理論上當年庫存數量約增長638KG、與當年實際新增的813KG庫存量有較大差異。即使老鋪黃金2019年新增的庫存都是單位成本最低的鏨刻類金器(268.22元/g),當年最多新增約700KG庫存,與813KG庫存仍有100多千克的差異。

此外,2019年公司的單位材料(黃金)成本是穩中有升,單位人工及製造費用也在增長,那按照2018年末單位成本最低的鏨刻類金器單價(251.94元/g)計算,2019年最多新增庫存商品746KG,與813KG仍差距較大。

據招股書,老鋪黃金在2019年度僅計提了64.07萬元的存貨跌價損失,這部分金額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庫存商品數量和金額難以匹配的原因是什麼?一個可能合理的解釋是公司單位成本較高的庫存商品消化快,而單位成本低的商品庫存增加較多。不過,這有待老鋪黃金進一步披露更詳細的數據才能釋疑。

此外,老鋪黃金2017年的庫存金額也值得推敲。2017年,用公司新增的324.52KG庫存乘以單位成本246.13元/g,可得當年新增庫存金額約0.79億元。換言之,公司2016年末的庫存商品金額約為1.46億元。但不可思議的是,公司2016年12月成立,在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有1.46億元的庫存商品金額。

向最大供應商採購是否有商業合理性?

招股書顯示,老鋪黃金的第一大供應商為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工美集團」),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老鋪黃金向工美集團的採購金額分別為3.94億元、5.49億元、7.28億元和3.12億元,分別佔當期採購總額的81.67%、86.61%、89.16%和87.34%。採購商品主要為黃金。

值得關注的是,A股黃金珠寶公司基本從上海黃金交易所採購黃金原材料,而老鋪黃金卻要「繞一個彎子」通過工美集團採購。據招股書,工美集團的黃金基本也是來自上海黃金交易所。並且,老鋪黃金從工美集團採購黃金的價格略高於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價格。

更有意思的是,老鋪黃金的大客戶王府井工美大廈還是工美集團的成員單位。7月2日新浪財經《老鋪黃金IPO:經營模式生變,最大供應商與客戶一家親》的報導,對老鋪黃金、工美集團雙方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合理性及是否符合行業慣例等情況提出質疑。

老鋪黃金在更新的招股書中稱,公司與工美集團基於正常商業合作關係開展業務合作,不存在利益輸送情形。但老鋪黃金仍沒對為何不直接向上海黃金交易所採購黃金、為何向王府井工美大廈進行銷售等情況作具體說明。

中注協《審計技術提示第1號——財務欺詐風險》規定,「不符合正常商業運作程序的重大交易」屬於財務欺詐風險信號。那老鋪黃金8成採購額來自工美集團,而不直接向上海黃金交易所採購的交易也是否屬於「不符合正常商業運作程序的重大交易」?

需要說明的是,文中提到的財務欺詐風險信號僅代表有財務造假的可能,而並非坐實財務造假,投資者須結合多種渠道的公開信息仔細甄別。

相關焦點

  • 老鋪黃金並不老:盈利增速「逆天」 財務數據勾稽異常
    令人更驚訝的是,在行業蕭條甚至多家A股上市公司經營困難、瀕臨退市的大背景下,這位「年輕」的公司在近兩年營收、盈利飛速增長。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後,老鋪黃金的存貨急劇增長,且庫存金額與產銷、庫存量等數據難以勾稽。此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與淨利潤長期嚴重背離,公司業績含金量待提升。
  • 老鋪黃金並不老:盈利增速"逆天" 財務數據勾稽異常
    令人更驚訝的是,在行業蕭條甚至多家A股上市公司經營困難、瀕臨退市的大背景下,這位「年輕」的公司在近兩年營收、盈利飛速增長。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後,老鋪黃金的存貨急劇增長,且庫存金額與產銷、庫存量等數據難以勾稽。此外,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與淨利潤長期嚴重背離,公司業績含金量待提升。
  • 五方光電採銷數據可信度低,材料成本數據核算異常
    與2017年類似,2016年的採購方面數據同樣是存在問題的。以2016年的含稅總採購額22898.81萬元與2016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8805.24萬元,再加上預付款項減少額1萬元後進行相互勾稽,理論上將有14092.57萬元新增債務產生。
  • 格林精密營收徘徊勾稽異常 產品價大降毛利率升存疑
    據證券市場紅周刊報導,格林精密的營業收入和現金流及經營性債權之間的財務勾稽關係存在異常,採購數據與相關現金流及經營性債務之間同樣存在勾稽異常的情況。投資時報報導,據富智康財報顯示,近年來該公司業績呈現出整體下滑趨勢,從2016年盈利1.38億美元下滑至2018年虧損8.57億美元。
  • 三全食品「造血能力」引發質疑 採、存、銷財務數據均有異常
    來源:紅刊財經紅刊財經 周月明編輯 承承今年以來,三全食品雖然股價表現令人驚喜,但投資者對其爭議卻是不少,除了食品安全問題外,投資者對其經營能力也有一些擔憂,而更為重要的是,若核算其財務數據,則可發現其採購、銷售、庫存方面數據從一般財務勾稽關係看
  • 老鋪黃金IPO:5G黃金興起,古法金「網紅」故事還能講多久?
    老鋪黃金作為中國最早從事中國古法手工金器品牌化運營的專業公司之一,近年來在業績取得高速增長之後,正在尋求在A股上市首發(IPO)。睿藍財訊研究其招股說明書發現,老鋪黃金的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古法金的走紅,但除去掌握古法手工工藝這一優勢外,老鋪黃金現階段存在設計研發薄弱、市場份額受其他細分市場擠佔的問題。
  • 格林精密客戶集中度過高,營收與採購數據存在異常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謝碧鷺近期,格林精密發布招股書擬衝刺創業板,不過報告期內,其收入出現下滑,業績有較大波動,兩者變化趨勢顯得異常;客戶方面,其銷售客戶過於集中,公司議價能力偏弱,惹人擔憂;從勾稽關係來看,其營收與採購數據也均存在異常,需要公司給出合理解釋。
  • ...4年,老鋪黃金就要上市,第一大供應商工美集團與工美大廈是何關係?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徐高明、徐東波合計控制老鋪黃金88.957%的表決權,且兩者為父子關係,因此上述兩者均為老鋪黃金的實控人。需要指出的是,「老鋪黃金」品牌曾是老鋪黃金實控人旗下金色寶藏運營品牌之一,金色寶藏將「老鋪黃金」相關的資產、負債、業務及人員均轉讓給了老鋪黃金。
  • 剛成立4年,老鋪黃金就要上市,第一大供應商工美集團與工美大廈是何...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徐高明、徐東波合計控制老鋪黃金88.957%的表決權,且兩者為父子關係,因此上述兩者均為老鋪黃金的實控人。需要指出的是,「老鋪黃金」品牌曾是老鋪黃金實控人旗下金色寶藏運營品牌之一,金色寶藏將「老鋪黃金」相關的資產、負債、業務及人員均轉讓給了老鋪黃金。也就是說,2016年12月「老鋪黃金」正式被獨立出來。
  • 中信證券:如何看待目前的庫存周期?
    結論: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普降,但工業與製造業的庫存指數卻有明顯回升,其中,上遊行業與國有行業庫存回補幅度居首,考慮到庫存的本質是商品的供需錯配,庫存回升實則反映了在復工復產政策帶動之下,企業生產所受衝擊小於需求端的現象,不同行業補庫幅度不同的部分原因則在於不同行業的復工節奏差異。
  • 老鋪黃金與供應商佳得派:「不能說的秘密」?
    老鋪黃金報告期內,佳得派的全部三名股東2018年突然出讓全部股份,而這三位股東與老鋪黃金在此之前成立的重要全資子公司的三名總監或副總監級員工同名同姓,三名員工並間接入股老鋪黃金。佳得派與老鋪黃金,以及三位股東與老鋪黃金,到底有沒有「不能說的秘密」?
  • 新亞電子財務數據存疑 業績衝勁略顯「疲態」
    從數據可看出,自2018年之後,新亞電子的營收增速開始出現放緩,相比上一年僅有2.54%增長,而在2017年時,其營收增速還高達42.73%。若從2019年上半年營收表現來看,其營收也不足2018年一半,即使是下半年營收超過上半年,也不會出現超預期的增長,正如公司在招股書中表述「電子線材行業下遊行業眾多,其不具備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其2019整年的業績是很難恢復到「輝煌」的增長之中。
  • 老鋪黃金IPO遭監管層52問 複雜歷史沿革及供應商關係引關注
    令人不解的是,在老鋪黃金的招股書中為何能看到金色寶藏的財務數據?這是因為雖然其業務剝離了,但金色寶藏還是老鋪黃金的供應商。招股書顯示,2017年金色寶藏是老鋪黃金的第二大供應商。老鋪黃金向其採購黃金製品4219萬元,在採購總金額中的佔比為8.74%;但到了2018年,金色寶藏僅為其第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458萬元,佔比下降為不到1%。
  • 有研粉末募資擴產必要性不足 多項財務數據存在疑點
    而其毛利率也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其披露的收入、採購數據均顯得異常,需要公司做出解釋。不久之前,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研粉末」)在科創板註冊上市的申請獲發審會審議通過。但若仔細翻閱其披露的招股書內容,還是能夠發現這其中存在不少問題。
  • 老鋪黃金IPO:現金流長期吃緊,工美集團身兼供應商+客戶
    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已向老鋪黃金公開郵箱發送採訪函請求釋疑,然而截至發稿,老鋪黃金並未給出合理解釋。存貨高企、現金流狀況吃緊老鋪黃金其實並不是一家「老」公司,它成立於2016年12月5日,至今成立時間只有4年左右。
  • 案例分析:一文掌握商品庫存分析思路
    編輯導讀:商品庫存分析是零售數據分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人貨場」中的「貨」。本文將從一個案例出發,分享掌握商品庫存分析的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上次寫了一篇關於零售數據分析的文章,大體介紹了零售分析的各個部分以及常見的分析指標,今天這篇仔細講講零售數據分析非常重要的商品庫存分析,也就是「人、貨、場」理念中,「貨」的部分。區別以往純理論式的講解,今天我找了一個庫存分析的真實案例來幫助大家身臨其境的理解商品庫存分析思路。
  • 生益電子信披數據異常,上市涉嫌圈錢曾有3人死亡的事故秘而不宣
    不過,生益電子的營收數據存疑,其財務勾稽關係異常,同時還與其母公司生益科技披露的年報數據存在「衝突」。由上述採購和耗用(含主營業務和研發耗用)的數據可知,2017-2019 年,公司原材料新增金額分別為14,704.9萬元、14,114.8萬元和33,778.35萬元。 那麼,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報告期各期末的原材料庫存數據,各期之差得出的各期新增原材料數據是否與上述數據一致呢?
  • 尚品宅配業績下滑,2020年上半年營收數據存在異常
    同期的合併現金流量表數據顯示,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5.57億元,此外,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減少預收款項為2138.21萬元,對衝同期與現金收入相關的預收款項影響,則與當期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了25.79億元。將上半年的含稅營收與現金收入數據勾稽,則其含稅收入比現金收入要少1797萬元,這是在假設增值稅率假設值最高的時候。
  • 2016年中國經濟面臨五大挑戰 房地產去庫存壓力凸顯
    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認為這一轉變或為2016年中國經濟前景帶來五大風險:美聯儲加息會為中國帶來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兩大難題;匯率變化會削弱中國企業美元債務的償付能力;房地產去庫存如果拉鋸時間過長會拖累工業和投資;企業利潤下降,債務違約事件頻發,恐會令銀行不良貸款進一步承壓;多家分析機構下調了中國2016年的GDP增速。
  • 華泰證券:庫存周期是四季度行情的勝負手 毛利率是其根基
    >當前整體企業盈利增速已經回落了兩年時間,從周期的經驗數據來推斷,已接近底部位置,但市場對1)何時能企穩2)企穩能否持續3)企穩幅度如何有分歧,分歧越大的變量越會產生超預期,在預期彌合、認知趨同中才有向上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