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奶了。奶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等寶寶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許多家長也會在寶寶的適齡期購買各種奶粉為寶寶補充營養。然而奶粉衝不對,再貴也白費。
鄰居家的婆婆擔心寶寶吃不飽,每次給寶寶衝奶都會加很多奶粉,覺得奶粉越多營養越豐富,就越有利於寶寶成長。然而寶寶喝著高濃度的奶粉,體重不增,食欲不振。婆婆趕緊帶寶寶去醫院,從醫生那得知,寶寶是因為奶粉濃度過高而消化不良。
奶粉衝調有誤,不僅變寶為廢,還會對寶寶身體健康有害。蓓康僖小純為各位家長盤點了奶粉衝調操作的黑名單,家長們都看看,注意避雷。
一.衝調奶粉濃度過高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吃得越多就越好,於是增加奶粉的量,使奶水濃度過高。但1歲以內的寶寶腸道嬌嫩,無法承受過重的消化壓力,常吃濃度過高的奶粉會引起寶寶腹瀉、便秘、食欲不振和拒食的症狀。長此以往,寶寶不僅體重不增,還可能患上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二.奶粉中添加果汁
有些寶寶不愛吃水果,媽媽們擔心寶寶的維生素補充不足,就將水果榨成汁混入奶粉中,讓寶寶一起喝下去,這樣做是錯誤的。
奶粉中的蛋白質大部分是酪蛋白,酸性水果中含有果酸,酪蛋白和果酸一旦結合就會發生凝結現象,影響奶粉的消化和吸收。
三.奶粉+米粉
嬰兒配方奶粉有專門的配方,加入湯汁、米粉都會改變其配方,長期把米粉和奶粉勾兌,不僅寶寶的吞咽、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影響輔食添加進程,還容易引起寶寶營養不良。
四.奶粉+鈣粉
奶粉中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酪蛋白結合,使奶粉出現凝固現象,特別是加熱時這種凝固現象會更加明顯。這種凝固現象不僅會讓奶粉的營養大打折扣,還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
五.奶粉配藥
有時候寶寶生病,但醫生開的藥寶寶怎麼都不喝,有些家長就想著把藥和奶粉衝泡在一起,趁著寶寶不察覺時一起喝,但實際上奶粉對人體藥物的吸收是有明顯影響的。
奶粉中添加的鈣、鐵等元素與藥物中的某些成分結合,可能會產生凝結現象,到時候更遑論藥物,就是奶粉中的營養物質都難以被胃腸道吸收,實在是得不償失。
另外,除了奶粉的衝調方式,剩奶的處理方法也在寶寶吸收奶粉營養的方面產生很大影響。用微波爐長時間加熱剩奶是不可取的,奶粉中的營養物質在經過長時間的加熱後會被高溫破壞,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營養流失越多。
蓓康僖小純提醒各位家長,寶寶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家長給寶寶衝奶一定要注意,千萬別讓錯誤的衝奶方式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