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位家長私信說:看了你前面的文章我覺得自己很有耐心了,平時親子關係良好也給予了容錯環境,孩子犯錯也很少批評,平常也有仔細傾聽他並給予反應尊重他,但孩子為什麼學習時還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老走神?真是要被氣死了。
這個問題中我們要思考一下,孩子是否對學習這件事情真的沒有興趣,還有就是大人的教學方法是否正確?在遇到我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時候我們大人的注意力有時候也很難集中,手機消息等等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更何況注意力發展還不夠完全的孩子呢?
一、注意力的層次及任務
注意力和任務的類型有關,所以想要將集中注意力最大化,我們普遍的做法是構建注意力的層次。
注意力層次包括:注意力缺失、消極注意力、部分注意力、積極的注意力。任務的種類包括:互動-構建-積極-消極,
了解了注意力層次與任務種類,那麼我們就需要改變任務的結構,從而改進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學習來說,實驗表明,用傳統的紙和筆做筆記最好,應該減少孩子注意力分散的機會,增加互動機會。另外有時候學習動機也是很重要的,自己關心的感興趣就會集中注意力,自己不感興趣的就會分散注意力,所以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與孩子的互動機會,有利於孩子更好的學習。
二、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培養注意力,不能等孩子學習發現了不好集中才來著急,想著去各種培訓班速成,注意力是需要在生活中細水長流,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在生活中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1.玩具:那些需要動手的符合孩子發展區的玩具是有助於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比如拼圖,可以培養孩子的抑制力,因為玩拼圖時不是隨便塞就能拼對的,要去嘗試,思考,這樣放下去對不對。這樣既鍛鍊了注意力也鍛鍊了手部精細動作。
2.假裝遊戲:假裝遊戲增加孩子延長注意力的內在的動機,自控力對注意力的發展是有幫助的。比如木頭人遊戲,看誰堅持最久,孩子為了贏可能就會控制自己不要動。這就可以鍛鍊大腦的抑制動能,是可以提高注意力的。
3.運動:拍球、跳舞等等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運動還可以緩解學習的疲勞,親子運動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總之運動不僅強身健體,還好處多多。當孩子不願意學習、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時,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時間,適當的運動一會兒,運動過後,效率更高。
4.親子閱讀:可以和孩子輪流著讀,你讀一遍再輪到孩子來讀一半,或者通過語言的升降調,誇張的動作輔助來吸引孩子。這些輔助手段都可以幫助孩子回到繪本中來,提高他們注意力。這裡推薦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些找不同或是尋找指定物品需要互動的繪本,也是很好鍛鍊注意力的方式。
5小暗號:用小提示或小工具當做暗號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排除幹擾幹擾。如果你講話時,孩子沒注意到,你可以設置一些暗號,把手指放嘴巴跟前發出「噓」的聲音,嘴巴拉上拉鏈就是不能說話,拿到指定發言棒的人才可以說話等。如果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能好好坐在餐椅,就可以跟他約定,看到特定的手勢,就是要回餐桌坐下等方式。這個其實跟正面管教小工具中的《只做不說》非常類似,具體使用方法我前面的文章中也有分享,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看,這裡我就不多說了。
生活中,你還有哪些培養注意力的好方法?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