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文的主人公非常有!特!色!既搞得了AI,當得了學霸,還賣得了萌,玩得溜表情包!他是橫跨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科技大拿,他是首位來自中國企業的ACM Fellow,他是《最強大腦》中的「可愛初中數學老師」,他是外界眼中聯想「All in AI」的關鍵人物……他就是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芮勇博士。
日前,芮勇博士接受了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旗下唯一的中文商業財經網站FT中文網專訪,從技術角度介紹了聯想的人工智慧轉型布局,以及聯想新財年的「平臺戰略」。在聯想All in AI,全力構建智能物聯生態的背景下,芮勇博士掌舵的聯想研究院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以下為專訪文字版
FT中文網:芮博士您好,去年聯想推出All in AI戰略,2018年是聯想推出這個戰略的第一個財年。在我印象中之前雖然聯想也有戰略方向的轉換,但是很少有「all in」這種表態,所以是什麼時候、基於什麼樣的契機做出了這樣的表態?
芮勇:我覺得這個可能要從一個更大的環境上來看,這次的人工智慧所引領的智能化,其實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像第一次是蒸汽機,第二次是電力,第三次是數位化一樣。具體到聯想,元慶(楊元慶)也跟大家宣布了,我們要全面擁抱AI。
AI非常重要,從技術角度上看,我覺得一個企業要做好的話,其實需要有一個平臺戰略。這個平臺可以是人工智慧方面,可以是IoT方面的。那麼人工智慧的平臺戰略也是現在整個聯想集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
聯想在過去30年做出了非常多的設備。如果在設備之上還有平臺的話,其實就可以使得聯想在平臺之上更好地服務用戶,所以是一個設備加平臺再加上服務的三級聯動的過程。當然平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AI也是平臺中間的一個重要部分。
FT中文網:國內大舉進入AI領域的網際網路巨頭其實很多,跟他們相比聯想的優勢在哪裡?
芮勇:如果想做成功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其實需要有四個非常重要的部分。A是算法,B是與垂直行業相結合,C是運算力,D是數據。聯想在這四個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大的投入和布局。
A算法。我加入聯想的這一年,我們成立了聯想歷史上第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也招募了全球的頂尖人才去開發更加強大的算法;C計算力。在2017年,全球算得最快的500套超級計算機裡,有87套是聯想造的,是中國第一;D數據。在國內所有的製造企業中,聯想擁有最大量的數據;B與垂直行業相結合。任何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如果要做好,必須要落地。聯想在國內外耕耘了三十幾年,對垂直行業的了解非常深,比如對教育領域、醫療領域、我們本身所在的製造領域,所以ABCD四個方面我們都有布局和投入。
FT中文網:那您覺得跟他們相比,你們有沒有什麼劣勢?比如說在場景方面、數據量方面,或者是你們起步會不會有點晚呢?
芮勇:我剛才提到,其實每一次的算法都是跨越式的(發展)。今天來看,人工智慧已經越來越開放了。如果說七八年前還沒有幾個人知道深度學習是怎麼回事,今天去看就有了很多開源的平臺,其實大家都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從算法的角度有一些細小差別,但差別都不大了,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和垂直行業相結合。
FT中文網:目前聯想在AI方面布局了哪些領域?
芮勇:我覺得首先基礎的技術一定要做,技術上我們繼續投入。人工智慧的幾個大的方向,包括自然語言的理解、語音識別、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這是我做了最長時間的。這些方面我們都會有持續投入,這是在技術層面。
第二還是一定要落地。如果說2016、2017年人工智慧走入尋常百姓家,我覺得2018年是人工智慧落地和具體行業相結合的一年。
比如智慧醫療,去年我們成立的一個很年輕的計算機視覺團隊,參加了一個有全球35個國家參賽的肝臟腫瘤分割的全球大賽,我們拿到了第一名。所以在算法上技術上,我們要在醫療領域持續投入。與垂直行業的結合,我們要持續投入。
在智能製造領域,因為智能製造就在聯想本身的業務裡。我說的這個智能製造,其實還不是一個很狹義的生產線的事情。智能製造包括你對產品的開發、對供應鏈的管理、對生產線的優化,精準的銷售、售後服務,我們在這幾個方面都有人工智慧的投入。比如說我們對供應鏈的預估管理,其實我們每個月也在做一個人機大戰,過去這幾個月,我們人工智慧系統已經越來越厲害,超過了人類專家對供應鏈的預測了。
FT中文網:我注意到您最近的公開表態很多時候都會提到VR、AR,聯想在這方面有什麼布局嗎?
芮勇:對,其實在今年的CES全球消費者大會上,聯想拿到了歷史上最高的81個獎項,這裡面2/3的獎項都不是來自於PC或者手機,而是來自一些新興的智能設備,包括AR和VR。
我們確實在AR和VR上有多年的投入,我本人覺得這兩個都非常重要,但你讓我說哪個更重要,那我覺得可能AR會更重要,因為它應用的領域會更廣。
如果我們簡單把AR理解成一個設備,就太狹隘了。AR其實是三個層次,在最底層是各種設備,但更重要的是設備之上有沒有搭建出一個平臺,平臺裡面有比如說軟體的SDK、API,把一些最關鍵的AR技術直接做進去。
比如我們提到的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就是我帶了一個AR眼鏡,我到底顯示什麼?它得需要知道我頭往哪裡看,我的眼睛往哪裡看,是六個維度的信息,要計算出來,它才能顯示出來正確的信息,所以我們集成了3D的slam,集成了遠程助手、物體識別這樣一些場景。這些最基礎的技術已經集成在我們AR的平臺之上了。這樣第三方開發者或者我們第一方的開發者,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之上開發出應用於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我們最近做了一個跟航空飛機維修有關的AR端到端的行業解決方案。每次飛機起降都是要經過一定的維護,有一些航空公司的維護流程多達18項,如果讓一個維護工程師記下來的話,其實還是很難的。但你試想一下,如果戴上一個AR眼鏡,就可以幫助這個維修工程師一步一步去做。這個是我們已經實施的一個具體的應用方案。
FT中文網:前段時間我注意到聯想出了一款區塊鏈手機,我很想知道您作為一個技術人員,是怎麼看待區塊鏈這個技術的?
芮勇:如果說人工智慧是提高了我們的生產力,使我們生產的效率變得越來越高,我覺得區塊鏈可能會改進我們一些對物理和數字資產的生產關係的一個變化。
這個可能聽起來有點偏哲學,但我覺得它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技術。我並不覺得我們要在幣圈上去看什麼,因為那個可能炒作的成分太大,泡沫也很大,但是在區塊鏈本身,我把它當成一種技術看的時候,我覺得它是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東西。雖然每個單一的技術可能十幾年、二十幾年前就已經有了,但是區塊鏈是第一次把單一的技術、分布式的資料庫的存儲和管理,非對稱性的密碼加密等這些技術都合成在一起,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技術趨勢。
目前聯想也在布局區塊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