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少年的你丨未成年人電玩城暢玩遊戲機「禁入」招牌形同虛設

2020-11-15 南海網

點此入進入專題

如今,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相應的電玩城也越來越多,而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即使針對未成年人玩遊戲機的時間限制早有明文規定,但仍有許多未成年人進入遊藝娛樂場所暢玩遊戲機。近日,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對海口部分遊藝娛樂場所走訪發現,未成年人暢玩遊戲機的現象很常見,「禁入」招牌形同虛設。

對此,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規定:遊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遊戲設備,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王天宇 陳棟

一名未成年人在媽媽的帶領下,玩格鬥類遊戲。記者 王天宇 攝

案例:

女兒偷錢打電玩,父親得知又氣又自責

據媒體報導,去年8月,武漢市民陳先生發現自己錢包裡的錢少了,夫妻倆懷疑是9歲的女兒因為愛去電玩城而拿走了錢。在學校找到女兒之後,女兒交代,自己偷偷拿錢就是為了打電動遊戲,星期六拿走了200元,星期日也拿了200元,書包裡還剩下十幾張電玩城點券,而這家電玩城就在自己家附近。陳先生承認自己沒有管好小孩,讓她自己一個人出去玩電子遊戲。但是陳先生認為電玩城也有責任。

而家住海口的楊女士近日向記者訴苦,自己6歲的兒子每周都要去遊藝娛樂場所玩電子遊戲機,不打到過癮絕不出來。對此,她很擔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上述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但以後,未成年人玩電子遊戲機將不能隨心所欲了。因為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遊戲遊藝設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娛樂場所以及其他經營場所設置的電子遊戲設備(機)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兩名未成年人在玩射擊類遊戲。記者 王天宇 攝

調查:

電玩城裡玩遊戲機的未成年人還不少

其實,這些年關於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各種手段和規定並不少,《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同樣規定: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遊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遊戲機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但一些場所的實際執行效果卻差強人意。

近日,記者走訪調查海口部分遊藝娛樂場所發現,電玩城裡玩遊戲的未成年不在少數。

11月14日, 非國家法定節假日,當日上午,記者來到椰海大道吾悅廣場3樓一家遊藝娛樂場所發現,裡面人頭攢動,音樂嘈雜。在現場,一些未成年人正在玩遊戲,有的是父母帶著來的,有的則是自己結伴而來。他們有的拿著遊戲槍玩射擊遊戲,有的則在操縱方向杆玩格鬥類遊戲。

記者問了其中一名正在玩格鬥類遊戲的孩子,他說自己的錢是父母給的零花錢,已不是第一次來這裡玩了。

而在另一邊,幾臺「推幣機」上標註「未成年人禁止遊玩此機臺」的標語,但一位剛剛在玩格鬥類遊戲的孩子來到機臺前,開始玩「推幣機」,在此期間,記者沒有發現工作人員前來制止。

當天下午,記者還走訪了金龍路友誼陽光城3樓一家遊藝娛樂場所,記者注意到,該場所門口一個寫著「非國家法定節假日未成年人禁止進入電子遊戲區」的牌子非常醒目,但工作人員並未上前阻止未成年人進入。

記者在現場發現,該場所分為遊戲區和遊藝區,但記者發現,遊藝區內則能發現遊戲類的設備。而未成年人在玩格鬥、射擊等遊戲的現象很常見,此外,一些成年人帶未成年人一起玩遊戲的更是比比皆是。一名約8歲的小朋友開心地玩著射擊類遊戲,一旁的家長告訴記者,她這次一共給孩子買了100元的遊戲幣,就是讓孩子玩個夠。

晚上19時左右,記者又走訪了國興大道日月廣場內的遊藝娛樂場所,發現裡面同樣存在未成年人玩遊戲機的情況。

針對上述情況,遊藝娛樂場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工作人員會勸導孩子的家長不要帶孩子玩電子遊戲類的遊戲,但孩子是家長們帶來的,他們勸說後,有的家長根本不聽。

日前,海口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的執法人員就向記者表示,按照相關規定,遊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遊戲設備,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平時工作過程中,他們執法人員如發現遊藝娛樂場所存在涉嫌違規的行為,就會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調查和處理。此外,執法人員也希望社會公眾對該問題進行監督。如發現違規問題,可撥打12318或12345熱線進行投訴。

一名未成年人在玩格鬥類遊戲。記者 王天宇 攝

建議: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走訪中,家長帶著孩子在遊藝娛樂場所玩得不亦樂乎,一些家長甚至是孩子玩電遊上癮的助推者。只有少數家長擔憂遊戲機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平時帶娃沒處去,就來這兒消磨時間了,沒想那麼多。」在吾悅廣場一家遊藝娛樂場所,一位玩得比孩子還「嗨」的家長坦言,兒童遊樂場往往入場就需要上百元。而這種場所常有促銷,辦個會員卡,取出幾十個幣就夠玩了,還能隨玩隨走。

而孩子家長劉女士則有不同看法。 「有幾次和幼兒園的家長說起這事,有一位家長說的話,讓我聽的很有啟發。他說,這些電子遊戲機看上去很有偽裝性,其實原理就和賭博一樣,只是現在國家不讓賭博,那些直接推幣下來的機器沒有了,電玩城就把他們改造成了出彩票兌換禮物的遊戲。大人有時候都剎不住車,何況小孩子呢?」劉女士說,最好不要讓孩子碰電子遊戲設備。

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防止孩子過分沉迷電子遊戲設備?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蓉認為,年齡太小的孩子不適宜過早接觸電子遊戲,比如五六歲的孩子進電玩城玩遊戲並不可取,家長應引起重視,加以限制和規避。

「特別小的孩子,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更容易對格鬥類、有刺激性或是賭博性的遊戲感興趣。」張蓉表示,小孩玩完格鬥類遊戲後,大腦比較難以安靜下來,本就愛尋求刺激的孩子,對於此類遊戲會更加著迷。而此類遊戲機恰恰容易給這樣的孩子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張蓉提醒家長,要看護孩子,不要任由孩子在電子遊戲機上過度地玩耍,應該花費過多的時間,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與同伴之間多溝通、交流。此外,張蓉還建議,應在遊戲機上張貼特別提示,以提醒家長限制孩子的遊玩,此外,也可以考慮從技術層面,直接限制孩子連續遊戲的時間。

兩名未成年人在家長的帶領下,玩格鬥類遊戲。記者 王天宇 攝

檢察官說法:

新法的出臺具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

海口市人民檢察院未檢椰芽團隊檢察官梁琦表示,遊戲遊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遊戲設備本質上是帶給玩家快樂的工具,但對與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來說,過度的娛樂放縱會消磨意志影響學業,甚至影響未來的發展。儘管這些年,未成年人的遊戲資源已經大為豐富,但是有關未成年人沉湎遊戲廳的現象,時有發生。就此而言,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八條就規定:「遊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遊戲設備,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這裡更具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同時也讓廣大家長看到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監管的付出和責任。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有「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的字眼,也就是說,一些電子遊戲並非「洪水猛獸」,只要控制好時間,有家長的指導幹預,未成年人適當嘗試也未嘗不可。

梁琦說,新法的出臺,意味著步入解禁期的電子遊戲遊藝設備管理有了權威性規定,這給行業商家、企業與玩家們提供了更為明確的預期。與此同時,也為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關法條: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八條: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酒吧、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經營者,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遊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遊戲設備,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標誌;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相關焦點

  • 遊戲廳有哪些好玩的遊戲機?常見的電玩遊戲機介紹!
    現在的大城市都會有遊戲廳的,也有很多玩家喜歡在遊戲廳裡面玩,對於遊戲廳遊戲機也許有部分朋友並不了解,而作為投資人應該多了解電玩遊戲機的,相信還是有不少人想知道,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遊戲廳裡面都有哪些好玩的遊戲機。
  • 以後,未成年人除了法定節假日,不能去遊戲廳玩遊戲了……
    其實,這些年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各種手段和規定並不少,但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其中的痛點在哪裡?對保護未成年人學習成長環境,各方面還需要作出哪些努力?其實,對於未成年人使用遊戲機的時間限制,《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和《娛樂場所管理辦法》此前都有明確規定,要求這些娛樂場所的電子遊戲機,平日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今年春節期間,山東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就對娛樂場所進行了一次巡查,巡查範圍包括網吧、KTV以及電玩城等等。在一家網吧中,執法人員隨機詢問了上網者的年齡。
  • 保護少年的你丨@各位家長 孩子遭遇學生欺凌事件該咋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做了定義
    如何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此,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首次對學生欺凌進行了定義,並明確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等。據了解,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則首次對學生欺凌進行了定義。什麼是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 大連「賭博機」藏身電玩城 玩家一把賭注擲千元
    「涉賭」遊戲廳 玩家一把賭注千元   電玩城給市民提供一個娛樂場所本是好事,但一家電玩城卻掛羊頭賣狗肉,多臺賭博機暗藏其中,遊戲娛樂場所變成了「賭場」。「輸贏一把都上千,也太猖狂了,怎麼就沒人管管呢?」
  •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用法律保護「少年的你」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新增了「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個章節,整體條文也從72條增加至132條,並對近年來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未成年人校園欺凌、性侵害、沉迷網絡、臨時監護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 貴陽警方突查電玩城 銷毀78臺遊戲機17名涉賭人員被行拘
    金黔在線訊11月15日晚9點,貴陽市公安局治安、巡警、刑偵、督察各警種聯合組成行動組,對4家進行賭博活動的電玩城進行突查,當場銷毀了78臺博彩遊戲機。  據介紹,近期,貴陽市公安機關接到群眾反映,一些電玩城表面上進行遊戲機經營,暗中卻利用博彩性質的遊戲機大肆進行賭博活動。
  • 喜報丨我院一案例入選全省法院「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
    喜報丨我院一案例入選全省法院「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 2020-05-31 0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怎樣保護「少年的你」? ——聽檢察官們講【開學第一課】
    由該院第六檢察部原創編發的「黃小明」未成年人保護系列漫畫形式豐富活潑制度的出臺是第一步,推動落實強制報告制度更是構建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的重要環節。為了讓更多人知悉強制報告制度,該院第六檢察部主任周園趁著開學季,為本區文衝、大沙街道的兒童主任和兒童督導員共40餘人送上了「開學第一課」。
  • 中國發布丨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張軍與北京二中師生共話未成年人保護
    中國網9月5日訊(記者彭瑤)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民法典的實施,對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9月4日,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走進校園,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題,從「民法典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明確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民法典凝聚保護未成年人的共同責任」三方面為師生們帶來一堂精彩的法治課。
  • 除了肯德基的電玩上校,童年的你還見過哪些知名遊戲機?
    看著肯德基的這次活動,不禁讓我想起了在很多年以前,肯德基曾經推出過一款堪稱爆款的玩具「電玩上校」。這款玩具不是普通的玩具,而是一款掌上遊戲機。雖然它裡面只有寥寥幾個遊戲,但是在那個掌上遊戲機並不常見的年代,這款外形非常吸引人的遊戲機還是成為了無數小朋友們心中夢寐以求的高級玩具。
  • 69.9元搶150元星趣童堡親子票~全天暢玩
    不用擔心這就為你介紹一處遛娃好去處!④競技娛樂的遊戲機30+玩法的遊樂區一票通玩,全天不限次數暢玩嘉年華遊戲機估計你也會被「誘惑」噢!
  • 護蕾行動|家庭保護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護蕾行動|家庭保護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2020-12-18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怎樣才能保護「少年的你」?
    怎樣才能保護「少年的你」? 校園本是純真美好的所在地,但《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
  • 開一家電玩城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想了解開遊戲廳流程的進來看看
    下面遊戲機廠家就教大家如何開一家電玩城吧!很多投資創業者在開店之前都會考慮好需要做哪些準備,那麼開一家電玩城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下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更多內容。電玩城選址經營電玩城項目建議選址在大型購物中心、商場、超市、大型社區等。
  • 保護未成年人的「五種權力 四項原則」
    「五種權力 四項原則」保護未成年人  草案在總則一章中設專條對未成年人享有的權利做出了明確規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和受教育權等權利,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為進一步明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草案還特別強調保護工作要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要遵循四項原則,即優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強調教育和保護相結合。  為了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草案從兩個方面做出了規定,使未成年人保護法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有機銜接。
  • 招牌電玩《超音鼠》改編成電影,電玩迷、影迷會期待嗎?
    招牌電玩《超音鼠》改編成電影,本來就屬大事一樁,都已經是品牌代言人了,怎可能不受注視?結果,全球影迷電玩迷群起攻之,幸好片商派拉蒙CEO 和電影導演都不是女人,亦非姓林和鄭,未幾宣布將會「大執」超音鼠CG 造型。
  • 市北法院:未成年人普法教育開放日 拒絕校園暴力、保護「少年的你」
    市北法院少年審判庭法官夏暉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講解為同學們普及當我們遇到校園霸凌時,不能忍讓,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我們也要幫助他人避免被霸凌,不做沉默者。」市北法院將不斷創新普法方式,繼續向未成年人傳播法律知識,努力營造未成年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張軍到北京二中與師生共話未成年人保護
    9月4日,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來到北京二中,圍繞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保護問題,聚焦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從中學生熟知的人和事講起,與師生進行了熱烈交流。「少年的你」?民法典告訴你,要扶!民法典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有三個時尚男孩組合,他們當年不過十三四歲,在成年之前,唱歌、演出是有收入的。歸誰呢?歸他們自己所有,也就是說,未成年人是依法享有財產權的。
  • 延平未檢丨以力度和溫度守護「少年的你」
    延平未檢丨以力度和溫度守護「少年的你」 2020-12-21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