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蕾行動|家庭保護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2021-01-10 澎湃新聞
護蕾行動|家庭保護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2020-12-18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趙明月律師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講究「四位一體」,即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這四個角度共同去努力。

首先就家庭而言,家庭保護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首先,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關愛,作出正確的引導和示範。其次要注重自身修養和素質的提高,以身作則給孩子起好帶頭作用。最後,家長應該把孩子看作是獨立的個體,充分尊重孩子的思想,讓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第二是學校教育,俗話說多建一座學校,等於少建十所監獄。趙明月律師建議,可以考慮把法律早早地帶入課堂或者學校定期組織到法院旁聽庭審、到少管所或監獄參觀,以增加孩子們的法律觀念和法律的威懾力。

第三是社會教育,應該加大普法力度,弘揚法制精神,同時淨化社會風氣,比如網絡暴力遊戲該禁止就禁止。

第四是司法幹預,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立法的同時,也要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幹預體系,比如分級幹預,社區矯正等,讓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或者是刑事責任年齡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做錯事以後,有專人管教和指導,幫助他們回歸正道。

採寫丨蔣林君(實習)

編輯丨劉宇恆

校審丨詹 偉

責編丨羅 莉

審核丨伍方莉

原標題:《護蕾行動|家庭保護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護蕾行動② | 如何預防校園霸凌
    護蕾行動② | 如何預防校園霸凌 2020-12-15 14: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筠州家庭家風家教微課堂(一百六十三)護蕾行動② | 如何預防校園霸凌
    筠州家庭家風家教微課堂(一百六十三)護蕾行動② | 如何預防校園霸凌 2020-12-17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護蕾行動 | 面臨地震時,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護蕾行動 | 面臨地震時,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 觀點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何去何從?
    家庭: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屏障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無論依道德要求還是法律規定,其對未成年人都負有監管和教育的義務。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會造成未成年人自卑敏感、性格偏執、道德缺陷、對親情冷漠等不利影響,這些惡果正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第一推手」。
  • 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論壇暨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保護研討會綜述
    與會代表針對現階段未成年人犯罪與保護出現的新問題以及新形式下檢察機關如何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保護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本次研討會分為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主題報告中,暨南大學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人文學院副院長張鴻巍教授以實證數據切入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問題的主題,其提出的未成年刑事檢察特殊性問題值得思考,向我們傳授的人身危險認定方法也值得學習推廣。
  • ...微課堂(一百六十四)護蕾行動③ | 面臨地震時,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筠州家庭家風家教微課堂(一百六十四)護蕾行動③ | 面臨地震時,青少年應該怎麼做?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係著每個家庭的福祉,也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近幾年來,有關未成年人的新聞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心,如何引導未成年人的心理狀況向好發展,如何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略論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則和特點
    (一)教育保護原則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保護原則,是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立足於教育和保護,以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為出發點,通過教育和保護,達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這一原則是根據未成年人的特點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觀原因而提出的。未成年人最顯著的特點是處於成長階段、知識不多,是非模糊、可塑性大。
  • 護蕾行動 | 受虐小孩 如何走出心理陰影?
    護蕾行動 | 受虐小孩 如何走出心理陰影?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曾對2008年至2013年6年間媒體報導的697例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其中85%的案件為父母施暴,親生父母施暴佔75%,繼父母或養父母施暴的佔10%。 段元元律師表示,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夫妻雙方感情以及家庭收入狀況都可能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而在一些單親家庭中多發遺棄和虐待兒童的行為,多是出於對另一方的恨無處發洩。
  • 梨樹區婦聯聯合九部門在梨樹區實驗幼兒園舉行「護蕾行動」啟動儀式
    為切實做好預防性侵未成年人、依法維護女童人身權益,促進女童安全健康成長,雞西市全面啟動了「護蕾行動」。梨樹區11月23日上午,梨樹區婦聯聯合政法委、教育局、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等九部門在梨樹區實驗幼兒園舉行「護蕾行動」啟動儀式。成員單位、學校領導、30餘名女童參加了此次活動。
  • 關愛青少年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關愛青少年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2021-01-08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護蕾工程】保師附校與保定市韓莊派出所聯合開展 護蕾工程-法制安全教育課堂活動
    2021年1月7日上午10:00至11:30,河北保定師範附屬學校聯合保定市韓莊派出所,開展了「護蕾工程-法制安全教育課堂」活動,由主管校園安全工作的校長助理王偉主任主持,韓莊派出所所長吳江、副所長韓運先,保師附校副校長孫寧,校長助理田雲峰、宋洪剛,德育主任王丹青、趙長虹以及三十名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 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
    新罪增設後保護範圍更廣  管應時介紹說,人民法院一貫高度重視對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保護,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犯罪, 2013年至2016年,全國法院共審結拐賣婦女、兒童犯罪3713件,審結猥褻兒童犯罪案件10782件,有力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 由一起案例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預防機制思考
    對於刑事附帶民事部分,本著對未成年人最大保護的原則,本院堅持貫徹恢復性司法程序,對被告人、侵害人、被害人及他們的法定代理人積極進行調解,妥善處理了雙方在經濟賠償方面的糾紛。判決生效後,雙方均未提起上訴。    三、案例評論    本案中各當事人均未滿十八周歲,或者剛滿十八周歲,但其犯罪方式之成人化、集團化,以及犯罪手段之殘忍讓人震驚。
  • 全省法院少年審判庭充分發揮司法建議服務功能 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 積極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事關國家、民族發展大計,事關萬千家庭幸福;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保護,是人民法院職責所系。全省少年審判庭自覺將少年審判工作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之中,找準少年審判與參與社會治理的結合點,充分發揮司法建議的司法服務功能,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也推動了全省少年審判工作再上新臺階。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新武器」
    如何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政府、家庭、學校、社會的責任有哪些?沒有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孩子」如何矯治教育?歷經3次審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12月26日通過了修訂後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將從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 李穎: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託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曾長期從事刑事審判工作的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穎多年來持續關注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結合法院工作實踐,她就加強家庭教育提出建議。「建議國家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不修改刑法就沒轍?
    對未成年人這一弱勢群體,法律給予的是原則性保護:「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無論被害人還是犯罪嫌疑人,只要未成年,都是法律保護的對象。這展現了刑法這位「嚴父」慈愛的一面。但對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並不是一味庇護,而是要依法進行。
  • 長春市「護蕾家長學校」成立大會寬城區現場會暨「護蕾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舉行
    為貫徹落實長春市教育局關於開展關愛未成年學生生命安全「護蕾行動」相關工作部署,有效控制和減少學生自我傷害事件的發生,市教育局決定成立「長春市護蕾家長學校」,開展預防「自我傷害」家校共建共育工作,共同呵護未成年學生安全健康成長。7月21日,市教育局在寬城區天津路小學北校區召開了長春市「護蕾家長學校」成立大會寬城區現場會暨「護蕾家長學校」開學第一課。
  • 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失和是主因
    讓人欣喜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市中院少年審判庭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下降一半。  「圓桌審判」讓孩子們的心靈少受傷  與平常的法庭不同,市中院少年審判庭的房間不大,色調溫暖,房間有個特製的圓桌,審判長、書記員、公訴人等銘牌都放在圓桌上。一旦開庭,庭審現場無異於一場「圓桌會議」。
  • 孫慧娟:德國對未成年人犯罪社會危險因素的立法及啟示 | 預防...
    內容提要:當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的重點在於家庭、學校和社區,而社會在實現未成年人與社會危險因素相隔離的領域尚未探索和建立較為完善的制度。由於特殊的政體制度,德國立法只能採取州際協議的形式,因此這兩部法律的出臺充分顯示出德國在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方面的強力與決心。其中,《青少年保護法》側重從限制或禁止有害因素進入公共場所的角度來實現未成年人的保護,《青少年媒體保護州際協議》主要從傳媒(尤其是網際網路)的角度來實現未成年人與社會危險因素的隔離,從而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實現對未成年人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