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反映中山公園WiFi信號不佳,「雲端武漢」已迅速處理

2020-12-20 華龍網

長江日報融媒體3月29日訊(見習記者楊曉雨)28日,市民李先生在城市留言板留言:「中山公園三峽屏廣場的『雲端武漢·公益WiFi』信號不好,時有時無,請儘快幫忙解決。」

接到市民反映的情況後,長江日報記者聯繫中山公園,了解到公園內的WiFi是「雲端武漢·公益WiFi」。29日上午,記者撥打「雲端武漢」服務電話,其工作人員了解情況之後,表示將會安排技術人員及時至現場進行信號測試。

據「雲端武漢」工作人員介紹,中山公園內一共覆蓋了28個WiFi,主要設置在遊客服務中心、三峽屏、摩天輪售票處、辦公樓和公園管理處等群眾比較集中的區域。由於公園內的WiFi屬於室外覆蓋,區域太廣,所有地方全部覆蓋不太現實,市民使用時可以儘量靠近覆蓋點,信號會更強一些。

下午三點左右,記者再次聯繫李先生,他說「雲端武漢」工作人員已經與他聯繫,並約好時間一同前往中山公園進行信號測試。李先生表示相關工作人員的反饋很及時,他很滿意。

據了解,iWuhan-Free是由武漢市政府推出的公益無線上網服務。截至2015年底,在武漢人流較為密集、窗口功能突出的1000處公共場所,包括政府政務中心、政府為民辦事窗口、省市區人才中心、長途汽車站、碼頭、機場、醫院、步行街、大型商圈、著名景點、市民休閒公園、會展中心、文化體育場館、博物館、科技產業園區等實現WiFi覆蓋,為公眾用戶提供適度的免費上網服務。

目前,全市約60個公園和景區覆蓋了「雲端武漢·公益WiFi」,包括黃鶴樓公園、解放公園、晴川閣、月湖風景區、龜山公園、沙湖公園、四美塘公園、漢陽公園等。

(作者:楊曉雨)

相關焦點

  • 武漢中山公園
    1927年收歸國有,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為「漢口中山公園」。既現在的武漢中山公園。        武漢中山公園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於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已成為集遊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遊藝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每年接待遊人500多萬人次。
  • 網友留言中山公園迅速響應 早晨亮燈時間延長半小時
    長江日報訊(記者孫笑天)冬季天亮得晚,公園的路燈能不能多開會兒?近日,網友秦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建議中山公園在早晨能延長路燈亮燈時間。接到網友反映後,中山公園管理處經過調查研究,將早晨路燈開燈時間延長半小時。秦先生家住中山公園附近,經常到公園晨練。
  • 武漢這個老牌公園,比中山公園幽靜,不收門票現在去最美
    提到武漢中山公園,估計很多武漢遊客都去打卡了。中山公園作為許多老武漢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一直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中山公園是1910年建立的100年歷史悠久的公園,現在是武漢歷史上最古老的地方。武漢是網紅旅遊城市,整個城市的綠色建設依然完善,幾乎不缺公園。今天要說的武漢這個公園和中山公園一樣,屬於老武漢老牌公園。名聲雖然中山公園不大,但煙臺也是中山公園古老,但在遊客不多的旅遊景點,解放公園看起來非常安靜和舒適。這座公園建於1952年,整個公園的綠色面積僅次於武漢最大的森林公園和動物園。
  • 武漢市資訊|武漢中山公園「溜冰場」變「展覽館」,即日起免費對外...
    武漢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武漢中山公園「溜冰場」變「展覽館」,即日起免費對外開放8日,有著近40年歷史的武漢中山公園展覽館,改建後免費對市民開放該館命名為「中山展覽館」,其重新開館後的首場展覽即曬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武漢綠化走過的歷程和驕人成績。該展覽館位於中山公園後區,西鄰音樂噴泉。在很多武漢人的記憶中,它曾是一座滾軸溜冰城。其實,它原本就是一座展覽館。今年6月,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決定對其進行改建,恢復其展館「身份」,並免費對外開放。
  • 行影中國之城市公園——湖北武漢中山公園映像
    中山公園是武漢市區一處免費開放的大型文化休閒主題公園。始建於1910年,為私人花園,名「西園」。1927年國民政府收歸過於,命名漢口第一公園。1928年為了紀念孫中山,擴建並改名中山公園。中山公園與解放公園是武漢市民特別是漢口區域心中比較有情懷的兩個公園,見證了幾代人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興榮昌盛的滄桑變化。一代又一代人在這裡穿行來往,孩提時代總會有那麼一些影子與記憶能在這裡找尋。成家之後又免不了會帶著孩子領著老人也來轉轉走走。時光總是在這樣不經意間就十年二十年數十年的流失在歲月的長河裡。
  • 網民一條留言,中山公園早晨晚半小時熄燈
    冬季天亮的晚,公園的路燈能不能多開會兒?近日,網民秦先生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建議中山公園在早晨能延長路燈亮燈時間。接到網民反映後,中山公園管理處經過調查研究,將早晨路燈開燈時間延長半小時。 秦先生家住中山公園附近,經常到公園晨練。近期他發現,公園裡的路燈早上6時30分就全部關閉了。但時值冬季,夜晚時間長,要到早晨7時左右才亮天,尤其是前些天連續陰雨天,光線不好,早晨7時天才蒙蒙亮。 「能不能延長路燈開放時間。」
  • 在武漢,有一種童年記憶叫中山公園
    如果有人問你,武漢什麼地方最好玩,你會怎麼回答呢?相信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江漢路、中山大道、歡樂谷等等,但如果時光倒轉到20年前,相信許多人給出的都會是同一個答案——中山公園。這個從前武漢伢小時候最愛去的公園,不知什麼時候起,已經從年輕人的視線中漸行漸遠,平日裡來這裡看到的,多半都是老人和小孩的身影。的確,多年沒有翻修的中山公園遠沒有CBD繁華、沒有歡樂谷時尚,但是在無數武漢人的心中,不那麼「洋氣」的中山公園,卻是無可替代的。
  • 市民建議武漢中山公園受降堂不收一元錢門票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希)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山公園受降堂收費每人一元。有市民建議,這一元錢能否不收了?  記者上周從武漢市物價局了解到,此處收費的確經過了核准。中山公園方面也表示,這裡的收費並不是以賺錢為目的,主要是用於日常維護保養和管理。
  • 寧波市民質疑:中山公園的水連魚都養不活 城管:全面治理
    &nbsp&nbsp&nbsp&nbsp「現在全市上下都在剿滅劣V類水,但市中心中山公園裡的水,時不時會出現發黑髮臭現象,連條魚也養不活,什麼時候才能治理呢?」近日,市民朱先生致電新聞熱線時說。
  • 溫州中山公園兒童樂園已停業一年 經營為何難以為繼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山公園的旋轉飛椅很受歡迎。背後是「兒童愛科學」雕塑,很多人在這裡留過影。中山公園遊樂設施已荒廢一年。蔣文廣攝馬鞍池公園遊樂場如今幾乎沒什麼人遊玩。蔣文廣攝曾是溫州市民遊玩首選地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中山公園裡的兒童樂園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當時是木質粗獷型的遊樂園。
  • 兒童節,重識110歲的「老頑童」中山公園
    1999年,根據武漢市政府創建山水園林城市的總體部署,中山公園再次進行改造,到2001年10月1日重新開園時,公園拆去了圍牆,向所有人免費開放,當天吸引了30萬市民前來遊園。在武漢人的相冊裡,十有八九都有與中山公園的合影,總能說上一二遊園故事。尤其上世紀80、90年代,城市中並沒有許多遊樂場所和商圈,市民們的周末時光大都消磨在中山公園。如今遊樂去處多了,常玩常新的中山公園,仍是其中最常見的選擇之一。
  • 中山公園等有序開放!想爬嶗山的市民注意……
    如何在防控疫情的要求下做到安全有序、防止客流集中、遊客聚集,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中山公園梅花綻放。龐為 攝島城三大公園有序開放近日,中山公園梅園裡的杏梅悄然綻放。隨著中山公園、植物園、文化公園有序恢復開放,不少市民走出家門,前去賞梅散步。據介紹,中山公園開放出入口設置遊園市民體溫監測點,做到入園必測,異常必記必阻。設置公告欄、溫馨提示牌,公布公園開放和關閉等信息,提示遊客測體溫、戴口罩,園內活動不扎堆、不聚集、不集中鍛鍊健身。懸掛疫情防控提示標語,同時用小喇叭播放遊客入園須知及相關防疫事項。
  • 五一去中山公園遊玩,別忘了預約!
    半島記者 韓小偉4月30日半島記者獲悉,假期來臨,節日期間中山公園仍採取預約入園方式進行線下遊園賞花。中山公園溫馨提醒,如有入園意願請提前預約。櫻花飛舞,牡丹盛開,正是人間四月天;疫情未盡,萬物復生,雲端賞花正當時。中山公園公眾號自4月初推出之後,雲賞花成為今年島城新時尚,線上賞花遊園備受歡迎;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 ,中山公園迎來了最美逆行者――青島援鄂醫護人員園中賞花,春天在偉大的人格光輝下,顯得格外奪目。
  • 中山公園兒童籃球場要改舞池?管理處最新回應→→
    近日有市民反映——市民「中山公園裡的兒童籃球場,不知道為什麼把籃圈都拆了,地盤被老人佔去跳舞,籃球少年只能在場外路上運球。」難道籃球場真要變舞池?籃球打成「橄欖球」家長希望儘快恢復籃圈市民劉先生說,中山公園的籃球場原本挺好的,兩個籃球架一高一低,很適合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運動,因此,他經常帶小朋友過來。然而,前陣子籃圈卻被拆除了,一直沒有重新裝上。
  • 中山公園溫馨提醒:五一入園遊玩別忘了預約
    半島記者 韓小偉4月30日半島記者獲悉,假期來臨,節日期間中山公園仍採取預約入園方式進行線下遊園賞花。中山公園溫馨提醒,如有入園意願請提前預約。櫻花飛舞,牡丹盛開,正是人間四月天;疫情未盡,萬物復生,雲端賞花正當時。中山公園公眾號自4月初推出之後,雲賞花成為今年島城新時尚,線上賞花遊園備受歡迎;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 ,我們迎來了最美逆向者――青島援鄂醫護人員園中賞花,春天在偉大的人格光輝下,顯得格外奪目。
  • 上海中山醫院「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走進武漢前線、服務上海市民
    上海中山醫院「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走進武漢前線、服務上海市民(央廣網發 中山醫院供圖)  巴林特小組,是一種特殊的團體心理治療形式  早在2009年,中山醫院上海率先在院內發起了巴林特活動,十餘年的堅持和創新,不僅鑄就了「中山品牌」,更將巴林特的火種傳遞至上海乃至全國。隔周的中山巴林特活動,已成為中山人的「心靈之約」。不事先徵集案例,不固定主題,當日赴會者講述其碰到的事件,可能是醫患關係的困惑,可能是工作中的小摩擦,也可能是面對生死心理那道跨不過去的檻。
  • 周末想去中山公園?這個重要提醒先看,否則進不去門…
    中山公園管理處黨委書記、處長萬安平告訴記者,中山公園管理處經過多方考量,決定推出預約遊園這種模式來呼籲市民錯峰出遊、減少聚集。 「雲賞花」足不出戶賞美景 作為公眾號主要內容的VR遊園,採用虛擬實境技術,對公園主要景點和時令花卉進行360°視頻展示和介紹,中山公園還與中國移動公司合作於3月28日在咪咕視頻上進行雲賞櫻直播,通過網上視頻直播和公眾號聯合發布,使全球觀眾都可以24小時在雲端觀賞中山公園的櫻花,使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有身臨其境賞花新體驗
  • 武漢中山公園遊樂場今日恢復開放
    熟悉的武漢回來了【武漢中山公園遊樂場今日恢復開放 】28日,中山公園遊樂場恢復開放,每日開放時間為9:30—17:30,首批開放的有「高架列車」「海盜船」「桑巴氣球」等10個項目。除在公園入口進行掃「健康碼」、測量體溫外,中山公園每日入園遊客量限制為1萬人以內。
  • 中山公園能否開個北門
    深圳商報記者 曾智輝 「明明公園就在家門口,去逛一趟卻要把腿走斷才能到。」近日,家住南山區陳先生致電深圳商報稱,南山區中山公園多年來未設北門出口,導致公園北側數萬居民入園不便。中山公園管理處昨日回應稱,增設北門出入口已納入公園二期建設範疇。
  • 深圳南山市民質疑中山公園籃球場收費
    深圳商報記者 曾智輝 攝   近日,市民馬先生致電深圳商報熱線報料稱,南山中山公園內的開放式籃球場,從去年年底起一直對外封閉,進行場地翻新工作,上個月球場重新開放,卻發現原本免費的戶外籃球場被圈了起來,進行圍合收費管理。公園內的運動場地,不是應該以促進全身健身為目的,免費開放的嗎?球場收費引來馬先生等運動愛好者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