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疫苗重大突破:非編碼區DNA打破數十年來癌症疫苗研究僵局

2020-12-11 騰訊網

近50年來,各國研究人員積極投身於癌症疫苗的研究,這一概念從提出到現在研究者們還是無法確切的知道它的病理生理學機制與工作原理。

一部分研究僅能在細胞層面起作用,一部分只適用於小鼠無法在人類身上作用,使得腫瘤疫苗方面至今沒有大的改變。過去十多年的研究裡,我們可能一開始就找錯了方向。

日前,蒙特婁大學免疫與癌症研究所(IRIC)的一組研究人員證明了疫苗的有效性,突破了這一難題。該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無侵入性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抗癌工具。這一發現標誌著癌症疫苗研究的重大突破。

非編碼DNA打破僵局

世界各地的許多研究團隊都在進行有關癌症疫苗的研究,大家都是從編碼DNA著手,但是結果都不理想。然而,與其他團隊不同,IRIC的團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非編碼DNA。

編碼區DNA只佔人類基因組的2%,非編碼DNA佔我們細胞DNA的98%。IRIC研究團隊猜測已知的「非編碼」DNA序列可能已被影響基因表達的DNA甲基化「沉默」。然後他們將研究方向轉向非編碼DNA序列。

大部分腫瘤抗原來源於非編碼區

從非編碼區域派生出的TSAs具有許多獨特的,高度相關的特徵。非編碼區域是TSAs的主要來源,實驗小組發現了免疫細胞產生的17種TSAs中的9種,人類腫瘤細胞產生的23種TSAs中的4種

考慮這些諸多因素,實驗小組開發了一種蛋白質基因組學方法,能夠識別來自基因組任何區域的TSAs,並識別影響TSA免疫抗原的特徵。他們用這種方法研究了兩種小鼠腫瘤系CT26和EL4,以及7種原發性人體樣本,包括4種b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3種肺癌。

針對單個TSAs的免疫可對EL4細胞提供不同程度的保護

更好地識別抗原

在2000年和2005年,一些研究發現T淋巴細胞能夠識別並穿透癌細胞以攻擊它們。淋巴細胞浸潤腫瘤細胞的時間越長,對腫瘤治療效果越好,患者存活的時間也越長。在當時的發現後,隨即開發了一種能夠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統的藥物,讓T淋巴細胞更好作用於腫瘤,這種藥物能夠對抗25%的癌症病例。

T淋巴細胞通過細胞表面存在的外來抗原(或肽)來識別腫瘤。然而,即使這些抗原被免疫系統識別,它們也不足以刺激淋巴細胞攻擊並摧毀它們。

因此,研究疫苗的重點在於識別腫瘤特異性抗原,以便讓免疫系統更有效地攻擊它們。由於這些抗原是基因缺陷的結果,雖然許多研究小組追蹤到了已知編碼抗原和蛋白質的DNA片段的罪魁禍首,但是他們並沒有成功。

有效的疫苗測試

通過向實驗小鼠注射不同類型的癌細胞,IRIC團隊能夠識別出大量來自DNA非編碼部分的抗原,其中一些抗原不僅是某種癌細胞特有的,而且是不同類型癌症的共同抗原。這使得研究小組能夠開發出一種基於白血病細胞的疫苗,該細胞含有一些已識別的抗原。

實驗小組將這些抗原注射到小鼠體內,測試發現每一個抗原都能消滅10%到100%的白血病。接下來他們又重新注入了新的白血病細胞,發現小鼠體內殘存抗原依然可以對抗白血病。這表明了這種抗原的長期效果。

幾種癌症的希望

隨後實驗小組在人類白血病細胞中也發現了同樣的抗原。這一發現為開發治療人類白血病和肺癌的疫苗提供了了可能性。

白血病和肺癌的突變基因處於序列兩端,屬於源頭突變。IRIC團隊專注於這兩種特定類型的癌症。事實也證明,這種疫苗對白血病的治療是有效的,這一事實在對治療其他類型的癌症方面提供了希望。

IRIC小組相信開發針對性抗原治療癌症的疫苗將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治療癌症方法,一方面可以大大簡化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其它治療帶來的諸多副作用。

EL4 TSAs的高表達是必要的,但不足以誘導抗白血病反應

存在的缺陷

第一,實驗小組的方法與經典錯誤發生率的計算不兼容,TSAs必須通過MS光譜進行細緻驗證。理想情況下,還必須使用合成肽類物進行驗證。

第二,方法過分依賴於MS光譜(它的動態範圍有限),他們只能檢查到一些TSAs多的區域。

第三,由於TSA的免疫抗原無法預測,他們必須對每個TSA進行實驗測試。

參考文獻:

Noncoding region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targetable tumor-specific antigen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u5516

——本期完——

我們(醫世象,微信ID:medhealife)

致力於癌症、慢病、婦幼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報導,以及科普知識的傳播;

關注於腫瘤、婦幼、病理、檢驗、內科等科室的最新資訊及政策指導;

為醫生、患者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人員提供最新的實訊;

為醫學惠民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乳腺癌五年無病生存率達100%
    新型乳腺癌疫苗臨床試驗獲得新進展在今年的聖安東尼奧乳腺癌大會上,一項關於新型的乳腺癌疫苗GP2的研究結果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相關科研人員在大會上公布了關於乳腺癌疫苗GP2最新的臨床試驗數據。癌症疫苗給誰用?研究結果無疑是令人興奮的,這意味著GP2疫苗+GM-CSF與曲妥珠單抗具有協同作用,將降低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復發率,為患者帶來更長的生存獲益!其實,癌症疫苗近些年來不斷有新進展,特別是現在關注度很高的宮頸癌疫苗,從廣義上來說,癌症疫苗分為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兩種。
  • 自然展望2018年生物醫學突破:促進癌症疫苗研發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的一年又會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突破?英國《自然》雜誌近日採訪了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為人們梳理出有望改變2018年生命科學研究面貌的技術和課題,其中包括為轉錄組繪圖、促進癌症疫苗研發、建立科學物聯網等。為轉錄組繪圖全球性的人類細胞圖譜(HCA)計劃旨在確定人體內所有細胞類型並繪製其空間組織,而完成此項目需要很多輔助技術。
  • 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想觀看完整版新型癌症疫苗治療癌症視頻的病友,可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獲得視頻連接)這項研究由哈佛大學wess研究所與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生物學家,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合作研發的。新型的可植入癌症疫苗於2009年首次開發,在多種癌症中顯示出了廣闊的前景,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已經在黑色素瘤中進行了初步的臨床試驗。
  • 偉哥加流感疫苗 抑制癌症轉移
    加拿大一項新研究表明,用於治療男性勃起障礙的「偉哥」搭配流感疫苗,調製成特殊的「雞尾酒」,將給抗癌帶來新希望。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學家、癌症中心主任麗貝卡·奧爾介紹,傳統手術方式在切除腫瘤的同時,也抑制了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導致癌症擴散。
  • 樊明文小組「防齲DNA疫苗」研製獲重大突破
    現對這樣的現實,能否有一種疫苗讓人們不再患齲齒呢?有! 9月18日,我國著名口腔醫學專家、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樊明文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經過他與課題組成員20餘年的研究,「防齲DNA疫苗」已取得重大進展。該疫苗將做成噴霧劑,主要用於1-3歲的小孩,噴入鼻腔內,小孩可直接對齲齒產生免疫,從而可望一生告別「蛀牙」。
  • 科學家研發出新的癌症疫苗(雙語)
    一種新的癌症疫苗顯示能100%成功治療老鼠身體內的惡性黑色素瘤。   加州拉霍亞市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和達拉斯德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給患有黑色素瘤的老鼠注射了一種名為PD-L1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這種藥物可以防止腫瘤細胞攻擊它們的免疫系統。研究發現,同時被注射一種叫Diprovocim的化學物質的老鼠有100%的存活率,Diprovocim可以刺激免疫系統。
  • MIT年度十大突破今日揭曉 癌症疫苗等生物醫學技術上榜!
    除了人工智慧技術大放異彩,早產預測、腸道顯微膠囊、定製癌症疫苗與人造肉漢堡等生物醫學技術也在榜單上熠熠生輝,將為全人類帶來福祉。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學術經緯將為讀者們重點介紹這四大技術。預測早產的簡單血液測試每一個新生兒都是一份禮物,但過早出生(至少提前三周)卻成為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大原因。
  • 癌症疫苗大突破!打一針即可殺死癌症腫瘤 便宜無副作用且根治率達97%
    目前的癌症療法具有可怕的副作用,並不總是有效的。隨著放療和化療等事情的發展,人們需要忍受的治療次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惡化。但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型癌症疫苗,或許可以改變這種現狀:一針下去——就保證殺死全部癌細胞腫瘤!這種新技術使用兩種藥物,兩種藥物合用時,會警告人體的免疫系統中存在的癌症,以消除癌症。
  • PD1-Vaxx實驗性癌症疫苗通過動物試驗 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 在動物研究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療效和強大的安全性之後,一種新型癌症疫苗正在美國進入第一階段人體試驗。一項新研究描述了當疫苗與第二種免疫治療藥物聯合使用時,90%的動物都能產生完全的反應。
  • 癌症新抗原DNA疫苗+抗癌T細胞免疫刺激!VB10.NEO與bempeg聯合治療...
    2020年08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2家免疫腫瘤學公司Vaccibody AS和Nektar Therapeutics聯合宣布,評估個體化新抗原癌症疫苗VB10.NEO聯合CD122偏向IL-2通路激動劑bempegaldesleukin(bempeg)治療晚期頭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患者的I/II
  • 世界上第一個能預防癌症的疫苗,你接種了嗎?
    所以小編對目前常見的、適合成人接種的疫苗進行了總結,供各位參考。今天,首先給大家介紹第一個預防癌症的疫苗——B型肝炎疫苗。B肝病毒感染後,經過長達數十年的免疫耐受期(病毒複製活躍,但無明顯症狀),逐步轉為肝組織壞死炎症的免疫清除期,一般可以持續數月到數年,嚴重者出現肝硬化等,多數患者會反覆進入肝硬化非活動期和再活躍期,最終可發展為原發性肝癌。
  • 免疫前沿:K藥突破乳腺/結腸癌瓶頸;癌症疫苗GX-188E顯療效,未來可期!
    新型腫瘤疫苗GP2實現癌症患者5年無一例復發,乳腺癌迎來治癒新曙光其實不僅是HER2陽性乳腺癌,近期腫瘤疫苗在其它癌症類型中也有重大突破。復發或晚期宮頸癌患者的生存結局很不理想。帕博利珠單抗(K藥)已被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在其關鍵臨床試驗中的總緩解率為14.3%。
  • 癌症患者不能接種新冠疫苗,怎樣做才能健康防護?
    對於癌症人群,新冠疫苗只是目前「不適合」接種,而不是以後永遠「不能」接種。一、不宜接種的原因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指出:癌症患者不能接種新冠疫苗,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缺乏臨床數據。新冠疫苗和其他藥物一樣,在上市前都要經過動物實驗、人體預測試實驗、人群Ⅰ/Ⅱ期、Ⅲ期臨床試驗,確定其安全性與有效性。
  • 9月提醒:腫瘤疫苗:癌症治療的又一重要方向
    這些曾經恐怖、死亡率高的疾病,因為各種疫苗的出現而變得不再肆虐。設想,如果有一種疫苗,可以讓人對「腫瘤」產生抵抗力,那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今天,夢想的種子似乎要生根發芽.據《Nature》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報導,最近一項關於「腫瘤疫苗」的研究描述了一種通過製備含有移碼肽(FSP)的陣列來篩選由移碼突變引起的腫瘤特異性肽的方法。
  • 全球已有8種癌症疫苗研發成功
    全球已經出現了不少癌症疫苗 癌症對人的健康威脅很大,且治療難度比較高,所以全世界的醫學機構都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研究,而癌症疫苗正是其中的一個方向,且最近這些年已經有了不少的成果,比如: 樹突狀疫苗
  • 中國迎癌症高發期 四大抗癌藥進入黃金十年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環境汙染加上快速的人口老齡化,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都註定了中國將會迎來一個癌症持續高發的時期。」券商分析師指出,近年來,中國癌症的高發態勢,是幾十年來社會高速發展對環境、人口結構和生活方式影響的綜合結果。
  • 一針98000元,可預防12種以上癌症,天價疫苗真不是智商稅?
    目前,學界內承認和研究較多的抑癌基因是p53基因,而所謂WT1基因卻研究不足,而且暫無定論,疫苗團隊妄以此來混淆視聽,欺騙消費者,實則是在打自己的臉。 一種疫苗預防多種癌症的思路行得通嗎?
  • 【重點關注】那個要去香港打的癌症疫苗終於來內地了!打之前,必須懂這些……
    十年之後,中國內地女性終於可以通過注射疫苗方式遠離宮頸癌。這個消息尤其對每一位26歲以下的女生意義重大,因為她們是這種疫苗最有效的接種對象。今後,她們有望省下半年裡三次前往香港的時間、費用了。終於不用去香港打疫苗了!
  • ...腫瘤疫苗GP2實現癌症患者5年無一例復發,乳腺癌迎來治癒新曙光
    這不就是所有癌症患者的夢想終點嗎?這不就是所有患者魂牽夢繞的治癒曙光嗎?02捷報頻頻,又一癌種喜迎「治癒」消息其實,這並不是今年唯一的重大好消息,我們報導過有關於淋巴瘤的「治癒」消息。科學家也為此做了很多努力,嘗試更多的新療法來實現患者的長期生存,降低復發率。但無論是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雙靶向藥,還是手術聯合曲妥珠單抗等方式,都沒有看到5年DFS達到100%,0%復發率的情況。而這次,研究者想到了術後靶向治療加腫瘤疫苗的法子,竟打破了這個魔咒,有望成為HER2+患者治療的新標杆。
  • 超級癌症疫苗galinpepimut-S治療AML展現強勁療效!
    SELLAS生命科學集團公司(SELLAS Life Sciences Group Inc)是一家處於後期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新型癌症免疫療法用於多種癌症適應症。近日,該公司公布了I/II期研究中採用新型癌症疫苗galinpepimut-S(GPS)治療處於第二次完全緩解(CR2)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最終隨訪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