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第62集講述到:安陵容為重拾皇恩,不惜以無法生育為代價使用「息肌丸」,這種小香丸放入女子肚臍,可使女子面色水潤嫩滑,下體盈實,身輕如燕,柔弱無骨,其香味可激起男性慾望。
安陵容是影視中塑造的人物角色,但歷史上卻真實存在這麼一位寵妃,靠息肌丸承寵十餘年不衰,最終令皇帝「精盡而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一、這位寵妃名叫——趙合德
趙合德大家可能會覺得陌生,但趙飛燕這個名字相信大家耳熟能詳,趙合德是趙飛燕的妹妹,兩姐妹共同侍奉漢成帝劉驁,入宮即被封為婕妤(僅次於皇后和昭儀,位列後宮第三),繼而姐姐被封為皇后,合德封為昭儀,按照公元前18年(兩姐妹聯手廢掉許皇后)開始計算,漢成帝對兩姐妹的寵幸至少長達十一年。
中國對香料的生活運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皇宮更是成了多數朝代香料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地方,無論是文武大臣,還是後宮妃嬪,香,成了他們的必備之物,而其中便不乏用香高手,趙合德佔其一,她不但用香,還自製香品,其每日用香數量和方式之多,非常人能及。
《香乘》卷七記載:「飛燕女弟昭陽殿臥內有綠熊席,其中雜燻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
因此兩姐妹能想到利用香料爭寵便不足為奇。
二、承寵利器——息肌丸
1、息肌丸有何功效?
「環肥燕瘦」用以形容美女,其中「環」指楊玉環,「燕」即指趙飛燕,據《飛燕外傳》記載可知,飛燕身形纖細,身輕如燕,也曾有多處文獻記載飛燕可做「掌上舞」一說,而《甄嬛傳》中安陵容使用息肌丸後身形暴瘦,身輕如燕可做冰嬉舞。
《飛燕外傳》記載:「合德膏滑,出浴不濡」。
意思是趙合德膚如凝脂,即便是沐浴都不會溼身。
可見息肌丸的功效主要有二:
一是讓女性保持苗條身材;
二是令女性皮膚保持水潤滑嫩。
今百度百科中認為息肌丸發出的奇香還能刺激男性慾望。
2、息肌丸是什麼?
《飛燕外傳》記載:「江都易王故姬李陽華,其姑為馮大力妻。陽華老歸馮氏,後姊弟母事陽華。陽華善賁飾,常教後九回沉水香,澤雄麝臍,內息肌丸。婕妤亦內息肌丸,常試,若為婦者,月事益薄。他日,後言於承光司劑者上官嫵。嫵膺曰:「若如是,安能有子乎?」教後煮美花滌之,終不能驗。」
息肌丸其實是一種以各種香料為原料製作的一種香丸,使用時直接放置在肚臍內即可,但具體的香方出處已不得而知,有關息肌丸的記載文獻也並非正史,可信度有待考究,但其中含有「麝香」一說應該是八九不離十,因此趙飛燕與妹妹趙合德才會承寵十餘年,卻不見生有一兒半女。
三、神助攻——助情香「慎恤膠」
《香乘》卷七記載:「唐明皇正寵妃子,不視朝政。安祿山初承聖睠,因進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寢之際則含香一粒助情發興,筋力不倦。帝秘之曰:此亦漢之慎恤膠也。(《天寶遺事》)」
慎恤膠其實就是一味春藥,其香氣可令人性情大發,非一番雲雨不可歇止。男人不像女人可以精力無限,因此儘管兩姐妹再怎麼嫵媚動人,漢成帝難免會有些力不從心,因此合德便用上了慎恤膠以滿足雙方的欲望,但用量卻不節制,最終導致漢成帝精盡人亡。
《飛燕外傳》記載:「一夕,昭儀醉進七丸,帝昏夜擁昭儀居九成帳,笑吃吃不絕。抵明,帝起御衣,陰精流輸不禁,有頃,絕倒。挹衣視帝,餘精出湧,沾汙被內。須臾帝崩。」
四、日常必備——薰香和香湯沐浴
相較於現代都市女性常以香水粉飾己身,古代妃嬪們使自身變香的方式顯得更有儀式感,也更繁瑣費時,想必也只有那些無衣食之憂的皇宮貴族才能享用。
1、薰香
漢朝出現了專門為焚香而設計的博山爐,隨著各國之間的交往,大量的異域香料也隨之出現,這為宮中妃嬪們薰香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香乘》記載:「趙飛燕雜燻諸香,坐處則餘香百日不歇」。
古人薰香一般設於室內香具之中,或香室內、或香衣物、或香生活用具,使自己在使用和穿著的時候可以香氣迷人。
2、香湯沐浴
《飛燕外傳》記載:「後浴五蘊七香湯,踞通香沉水坐,燎降神百蘊香。婕妤浴豆蔻湯,傅露華百英粉。」
七香湯和豆蔻湯都是以香料熬煮而成,人浴之可香身,但用香草熬湯沐浴的初衷並非僅僅是香身,更多的是驅邪避害。這種沐浴的習慣最早始於浴蘭節(即端午節),古人認為蘭草避不祥,故以蘭湯潔齋祭祀,出自《大戴禮記·夏小正》。
關於豆蔻湯,民間傳說女子下體常浸豆蔻湯有縮陰之效。而七香湯現在更多地出現在佛教中,七香湯可用於浴佛和飲用,禪宗以陳皮、茯苓、肉桂、當歸、地骨皮、枳殼、甘草等七種香藥煎煮成湯水灌浴佛像稱之為「七香湯」儀式。
電視劇《母儀天下》劇照
本文所述人物故事僅供閒時閱之,不可作為歷史依據,多數資料來源於野史,但所述我國用香之朝代、方式、香料、人物皆為事實,謹以此文,分享我國用香文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專業人士不吝賜教。
更多香薰資訊請關注 一支燭 ,分享專業全面的香薰知識,甄選國內外高品質香薰產品。
本文由一支燭小編傾情撰寫、整理,版權歸一支燭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