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不只有宮鬥,這些人生道理每個女人都該好好學習

2020-12-16 夕言細語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甄嬛傳》算是宮鬥劇中很經典的一部,女主角甄嬛經歷了後宮的洗禮,最後成長蛻變成一代腹黑女王,她跌宕起伏的命運,給很多女人警醒和提醒。

而這部劇中除了甄嬛,每個角色也都非常鮮活,無論是沈眉莊的孤傲自賞,還是華妃的專橫跋扈,或是皇后的老謀深算,都能夠給現代女性一些啟示。

我相信,認真看過這部劇的人都會發現,這部劇中不僅僅有著宮鬥的種種技巧,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們每個女人好好學習。

比起依靠別人,強大自己最重要

甄嬛的一生,跌宕起伏,幾起幾落,她的美麗聰慧給了她成功的資本,卻也註定讓她要經受磨難。

甄嬛是大理寺卿甄遠道的女兒,通詩詞歌賦,懂琴棋書畫,天生麗質,懂情識趣。皇上選秀,她無意入宮,可她酷似純元的長相,讓她還未入宮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我覺得,甄嬛這個女人是很聰明的,因為她剛入宮的時候知道明哲保身,裝病逃避侍寢,可命運的大手怎麼可能放過她,那年杏花微雨,她和謊稱自己是果郡王的皇上相遇。

剛剛承寵的時候,甄嬛真的像個情竇初開的小女孩,因為皇上滿足了她所有的幻想。但是,皇上畢竟是帝王,他敏感多疑霸道自私,永遠不可能只愛一個女人,關鍵時刻,也是社稷為重,所謂情愛,都可以犧牲。

就這樣,甄嬛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她終於明白,自己曾引以為傲的愛情,在皇上心裡根本比不上前朝後宮的平衡。

也就是從這時起,甄嬛開始為自己籌謀,她又變回了那個明白這個世上沒有誰能夠永遠依靠的甄嬛,不再對這份情愛抱有太多的期待。

可即便她已經放棄了「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願望,還是不能接受自己從始至終都是另一個人的影子。

驕傲如她,堅決不願和解,放下出生三天的孩子,含恨離宮。面對果郡王的深情,甄嬛始終是克制的,哪怕最後願意和他攜手一生,她都再也沒有了初入宮時的那份激動和奮不顧身。

在果郡王離世的消息和父親重病的消息同時傳來時,甄嬛決定回宮,此生的情愛對她來講已經是奢侈品,她想要的,就是不斷強大,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就這樣,她為了籠絡敬妃,主動放棄了對朧月的撫養權,她用計成全妹妹玉嬈與慎貝勒終成眷屬,她扳倒皇后,扶持端妃敬妃,暗助寧嬪給皇上下毒,然後助四阿哥登基,把親生兒子歸入果郡王名下。做完這一切,她終於站在了無人之巔,可此刻的她,早已不知道快樂是什麼。

很多人都說,甄嬛是宮鬥冠軍,也有人說,甄嬛這一生不一定真的快樂,可我想,這些都不重要,我們真正應該從甄嬛身上學到的,是任何時候,自己強大最重要,想要依靠別人終究會受傷。

就像她曾想過要依靠皇上,終究被辜負,想過要依靠果郡王,可最後的結局也不遂人願,只有靠自己,才得到了比較圓滿的結局。

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可不管到了什麼時候,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不管你現在正在經歷什麼,我覺得都該如甄嬛一樣,早點看清現實,早日讓自己強大起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有能力保護自己。

有些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放下執念才會幸福

甄嬛的一生一直在和兩個男人糾纏,一個是皇上,一個是果郡王。

皇上對甄嬛是有愛的,但這份愛很複雜。一開始,他的確是因為甄嬛長得像純元而喜歡上了她,可後來他對甄嬛的感情漸漸加深,深到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而皇上因為執念於對純元的深情,一直不肯承認和正視自己的內心已經被甄嬛佔據,導致了甄嬛一直誤以為自己就是替身,讓怨恨不斷加深,毀掉了這份感情。

我覺得深情沒有錯,可人一定要學會面對現實,過去的就是過去了,無法挽回,你執念於此,只能夠傷人傷己,得不償失。只有學會朝前看,往前走,我們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

當然,說起痴情,我覺得果郡王和皇上不相上下,他對甄嬛的愛源於那枚小像,後來幾次三番地救她,還在她離開皇宮後一直默默守護,甚至捨出命去也無所謂。

這樣的深情最後沒有好的結局,著實讓人難過,可我覺得,既然當他回來後發現和甄嬛已無可能,就該徹底放下,否則就只能讓那份執念害人害己。

如果不是果郡王每封家書後的那一句「熹貴妃安好」,我想皇上也不會證實自己的猜想,如果不是他過於緊張甄嬛,也不會在皇上設局說要把甄嬛嫁給摩格的時候失去理智,追出城外。

他對甄嬛的愛不但沒有保護她,還差點將她害死,而自己最終也是用性命保護了這份痴情。

值不值得?我覺得沒有人知道,可作為現實中的你我,我希望你能夠明白,這世上沒有什麼過不去的事,不要太過於執念於失去的東西,你一定要知道,就是因為失去了,所以你才會覺得美好,但如果讓你一直擁有,可能也就不再有什麼新鮮和稀罕。

珍惜眼前人,珍惜現下擁有的,這才是一個聰明人應該做的最好的事情。

任何時候,都要看清現實,找準自己的位置

在《甄嬛傳》中,我很喜歡華妃這個角色,她把一個女人最無畏的樣子演繹得淋漓盡致。

華妃是有驕傲的資本的,她的美貌無人能敵,甄嬛進宮前教引姑姑就曾說過:「華妃娘娘是漢軍旗的翹楚,莫說漢軍旗,就是滿蒙八旗放到一塊都不及華妃娘娘鳳儀萬千。」

而且,華妃還是大功臣年羹堯的親妹妹,連皇上都要對他們忌憚三分。

可是,她的美貌、後臺除了是她的優勢,也是她的劣勢,這樣的資本讓她恃寵而驕,從來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不但在後宮張揚跋扈,還把手伸到了前朝。

皇上一直隱忍,也不過是因為暫時還沒有到收拾年羹堯的時候,可他也早早下手,讓華妃不能有後。

其實,我覺得皇上是真的愛過華妃的,在華妃自盡的消息傳來後,他也難過了很久,如果華妃能夠看得清現實,找準自己的位置,我想皇上一定會念著感情,給她一條活路。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敬妃就很聰明,她一直清楚自己在眾多妃子中沒有什麼優勢,既沒有出眾的美貌,也沒有傲人的家世,所以就一直突出自己的賢德,雖然沒有盛寵,但是也得到了皇上的尊重,不失是一種好的結局。

我覺得,聰明的女人都會找準自己的位置,審時度勢,絕不會無端地傲嬌,更不會一味地任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時刻理智,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也才能夠得到最終的幸福。

凡事都要有度,千萬不要做得太過

在《甄嬛傳》中,宮鬥是一個貫穿始終的主題,很多人一開始都覺得華妃是大BOSS,覺得安陵容真的壞,可後來才發現,原來很多事情的始作俑者都是皇后。

皇后的確很聰明,總是能夠成功地借刀殺人,除掉自己不喜歡的人,還保全自己的位置。可是啊,多行不義必自斃,壞事做多了,總會露出馬腳。

皇后害死了太多的人,包括許多皇上的孩子,就連太后都看不下去,多次警告,可是皇后卻從來不知悔改,最後被甄嬛設計,在皇上面前徹底承認自己的罪惡,落得一個死生不復相見的結局。

雖然最後太后為了保全烏拉那拉家皇后的這個位置,留了一道遺詔阻止皇上廢后,可是皇后還是自食惡果,不得善終。

我想,如果在整個過程中,她但凡早一刻回頭,皇上和太后也會給她留下一線生機,但她並沒有,而是把事情做絕,到了無法回頭的地步。

和皇后很相似的,還有曹貴人。她一開始依附於華妃,做了很多害人的壞事,後來為了保全自己,又站入了皇后的陣營,害死了華妃。

這樣一個女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做了這麼多壞事,皇上和太后怎麼可能放過她,所以她不舍地離開了自己的小女兒溫宜,含恨而去。

不管是愛還是恨,都要有度,懂得適可而止,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千萬不要把事情做絕,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才後悔莫及,人在做天在看,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在我看來,《甄嬛傳》算是一個悲劇,劇中的人大多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輩子苦苦掙扎。

可是,這不就是現實生活嗎?想得到的得不到,就是人生的常態,所以,我們應該從中學習的,不是如何費盡心機去爭去搶,而是如何讓自己活得通透。

當你看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後,自然就會更容易得到幸福。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相關焦點

  • 重溫《甄嬛傳》,不明白這5個道理,女人會吃虧一輩子
    文/羅小可孫儷、蔣欣主演的《甄嬛傳》是一部經典老劇,女主角甄嬛經歷了後宮的洗禮,最後成長蛻變成一代腹黑女王,教會了女人很多職場和愛情的道理。都說,性格決定命運。《甄嬛傳》中每個人的角色都有各自的宿命感,無論是沈眉莊的孤傲自賞,還是華妃的專橫跋扈,或是皇后的老謀深算,亦或是甄嬛的機智聰慧,都可以給現代女性一些啟示。這5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否則會吃虧一輩子。
  • 中楚漢秀:泰版《甄嬛傳》上熱搜,宮鬥劇被演成了喜劇
    說起宮鬥劇,國內的宮鬥劇就屬《金枝欲孽》和《甄嬛傳》比較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宮鬥了,隨著宮鬥劇的大火,這些劇也漸漸流出國外,之前也聽說宮過越南版的《還珠格格》,但是國外改編的電視劇幾乎沒有拍到國內宮廷劇的精髓,就像最近,泰版翻拍的宮鬥劇《甄嬛傳》上了熱搜,看了一些情節之後,真的覺得一言難盡
  • 宮鬥實況:《甄嬛傳》並不存在,令妃娘娘才是最強宮鬥達人
    答案是肯定的,清朝的後宮確實發生過宮鬥現象,但雍正皇帝時期則是風平浪靜,不存在嬛嬛和華妃的互剛,那麼其他皇帝時期呢?先來對比一下清朝每個皇帝的後宮情況:1.康熙作為千古一帝,後宮還能管不了嗎?康熙的後宮也很平靜,嬪妃們很滿意,後宮省心了,兒子們又鬧騰了,因為每個皇子都很優秀,為了儲位,黨派林立,紛爭不斷,上演男版宮鬥——九子奪嫡,優秀也傷腦筋。九子奪嫡關係圖5.
  • 《甄嬛傳》:她教給我們的那些道理
    《甄嬛傳》是我看得最多的電視劇,而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甄嬛傳》中有許多女人,不斷蛻變的甄嬛,心如死灰的沈眉莊,張揚跋扈的華妃,低調內斂的敬妃,心狠手辣的皇后,陰險惡毒的安陵容......這些女人的命運和悲歡離合都與家族勢力、前朝局勢相連,她們沉浮掙扎,痛並快樂。
  • 《甄嬛傳》中宮鬥陰招:加點「麝香」讓正常孕婦墮胎,真相如何
    在熱播電視劇《甄嬛傳》中麝香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中藥,頻頻被妃子用於宮鬥,使陰招,害其她懷孕的妃子墮胎不留痕跡。幹嘛不臨床上使用,造福廣大婦女?我們先看看中醫書上是怎麼寫的?麝香為鹿科動物林麝、馬麝、原麝等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也有人工合成者。麝香味辛,性溫。歸心、脾經。功用: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注意:孕婦禁用。
  • 《甄嬛傳》告訴你:女人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甄嬛傳》這部由實力演員孫儷、陳建斌、蔡少芬、劉雪華、李天柱、蔣欣、李東學、陶昕然等主演的大型古裝宮鬥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后的故事。
  • 宮鬥劇《甄嬛傳》能挺住?
    當時就被傳從即日起,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大都不允許播出。近年的宮鬥劇,現在還剩下曾經爆火的《甄嬛傳》《金枝欲孽》能夠播放,網友紛紛說:甄嬛傳挺住!
  • 《延禧攻略》炒熱宮鬥劇 優酷獨播《甄嬛傳》再度翻紅
    「延禧完結了,劇荒又去重新擼了一波甄嬛傳。一打開彈幕全是友軍,都說是延禧攻略來的哈哈哈哈哈。」豆瓣網友夙願說。今年暑期檔,清宮劇《延禧攻略》殺出一匹黑馬,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如懿傳》儘管飽受爭議,也再度令大家對宮鬥題材胃口大開。
  • 《甄嬛傳》啟示:婚姻裡,女人擁有這三個優點,將立於不敗之地
    《甄嬛傳》作為宮鬥劇的巔峰,真的是百看不厭,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漸漸的也能看出編劇布置的每一個小心機。而在這裡面最受啟發的是,一個女人其實要想在婚姻裡立於不敗之地,要想活得驕傲與幸福,我們可以學習這三個優點。
  • 宮鬥劇迷的噩耗!爆紅宮鬥劇接連被下架,網友:《甄嬛傳》挺住
    很多網友在休班的時候都喜歡看電視劇來打發時間,一集3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電視劇有多種題材可以選擇,男生一般愛看熱血的警匪片,而很多女生則喜歡看仙俠劇和宮鬥劇。我們國產劇最擅長拍攝古裝劇了,這一點其它國家根本不能比。不少小女生喜歡休班的時候看宮鬥劇,這些劇服化道精良,而且劇情夠吸引人,口碑一度非常好。
  • 美版《甄嬛傳》宮鬥變傳記 「賞你一丈紅」難倒翻譯
    兩年前,一部《後宮·甄嬛傳》(以下簡稱《甄嬛傳》)創下收視奇蹟,更出口至整個亞洲:《皇帝的女人們》在馬來西亞播出;新加坡則在一家付費電視臺播放該劇;韓國的譯名叫《雍正和他的女人們》,在專門播放中國電視劇的電視臺CHING播出
  • 《甄嬛傳》:甄嬛,教給女人們的那些事
    》等不錯的宮廷劇,但《甄嬛傳》播出的早,收視率又很高,堪稱宮鬥劇的鼻祖,我前幾天才有空了才找來看。一來二去,見的面多了,皇帝就經常來此,甄嬛也對整個人多留了一份心思,漸漸地,兩人都有了一份期待。盼望著下次再見面。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甄嬛之所以那麼讓皇上傾心,是因為她長得像純元皇后,那個死去的卻永遠活在皇上心中的女人。
  • 《好好說話》:正因為男人不會說話,所以女人才不講道理
    也請大家給評個理,究竟是他不會說話,還是我不講道理?同時我也意識到了,情侶之間能不能好好說話,實在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學習的能力。有些人通過好好說話,實現了人生的質的飛躍,也有些人,則因為不會好好說話,就喪失了原本可能得到的機遇。所以,《好好說話》不僅蘊含著對全體人類的興趣,更是充斥著對每個生命個體的關懷。
  • 《延禧攻略》《如懿傳》相繼下架 網友:《甄嬛傳》挺住
    宮廷劇中的對話,如,朕、陛下、愛妃、臣妾、小主、本宮,現已成為某些人的口頭語,似乎人人都成了宮中人。「甄嬛體」一度成為白領寫總結和假條的標準文本。許多人似乎都以能沾上點兒皇氣兒為榮。精心演繹「宮鬥」情節,惡化當下社交生態。「宮鬥」幾乎可以說是這些宮廷劇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橋段,也是媒體炒作的重點,而我們從「宮鬥」中看到和學到的是什麼呢?
  • 《知否》中關於婚姻樸素而深刻的道理,值得女人們學習
    劇中的明蘭、淑蘭、如蘭、華蘭,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多多少少都有著李清照生活的影子。而那些家庭瑣事、朝廷紛爭,又都特別符合李清照這或悲或喜的一生。雖然我們無法更多了解李清照生活的細節,可我想,我們還是能夠從《知否》的原著和電視劇中,學習到很多女性在婚姻中,應該懂得的道理。
  • 生活處處甄嬛傳(甄嬛傳裡的人生哲學)
    起初我很難過,自己認為的好朋友竟然都逐漸離自己遠去,不明白是自己離開了她們還是她們離開了自己,後來我才漸漸釋懷,其實很多人 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單方面的期待過高只會讓自己失望這個道理,在甄嬛傳中處處有體現。
  • 《甄嬛傳》中這個一閃而過的情節,曾經在一個女人身上真實發生過
    沒有人在乎她願不願意,就像《甄嬛傳》裡,沒有人在乎朝瑰公主願不願意,至始至終,觀眾連朝瑰公主的面都沒見到。公主和親,不僅僅是出嫁這麼簡單,更牽扯到家國利益,跟上戰場也差不多了。劉細君出嫁時,光陪嫁的樂隊和侍從就有一百多人。她出嫁烏孫,不僅帶去金銀財寶,更重要的是帶去漢朝的文化。
  • 《後宮甄嬛傳》50句經典臺詞,蘊含人生哲理,哪句話能讓你回味
    《後宮甄嬛傳》作為一部成功的宮鬥劇,有不少經典臺詞值得欣賞,其中不少蘊含著人生哲理和職場規則,跋扈的華妃一句「賤人就是矯情」大爆,並被觀眾做成梗和表情包,《後宮甄嬛傳》表面上是一部宮鬥劇,實則體現了人生百態。下面哪句話能讓你回味呢?1、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氣度,能不能讓娘娘容下是嬪妾的本事。
  • 陳建斌《甄嬛傳》為什麼演得好,每個女人都幫了忙
    陳建斌 陳建斌演的皇帝是與眾不同的,不單單有帝王的威嚴,還演出了居家男人的煙火氣,以及他那多疑的性格。都說他角色定位拿捏得好,每個特點都不為過。表情裡總是有點不耐煩,是萬人之上的不羈。 但事實上陳建斌拍《甄嬛傳》的時候是帶著小情緒的,沒想到拍出來效果更好。
  • 《甄嬛傳》參透深宮中的生存法則,小編默默地刷了8遍
    《甄嬛傳》參透深宮中的生存法則,小編默默地刷了8遍近期的《延禧攻略》、《如懿傳》都是熱播的清宮劇,但我們也不能忘了作為清宮劇經典的《甄嬛傳》啊。《甄嬛傳》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場宮鬥都能令人記憶深刻。眾所周知,一入宮門深似海,無論是身份卑賤宮女還是身處高位妃子,因為我們也知道花無百日紅的道理,要想在深宮裡好好地活下去,必然要參透一些生存之道,是忍氣吞聲地苟活還是尋求靠山的庇護亦或是心狠手辣地鬥爭?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清宮劇代表《甄嬛傳》的生存法則,看看嬛嬛如何黑化回宮逆襲成鈕祜祿氏·甄嬛!可以天真無邪但不可毫無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