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她教給我們的那些道理

2020-12-16 騰訊網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覺得好的影視作品也是一樣。《甄嬛傳》是我看得最多的電視劇,而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甄嬛傳》中有許多女人,不斷蛻變的甄嬛,心如死灰的沈眉莊,張揚跋扈的華妃,低調內斂的敬妃,心狠手辣的皇后,陰險惡毒的安陵容......這些女人的命運和悲歡離合都與家族勢力、前朝局勢相連,她們沉浮掙扎,痛並快樂。

作為當之無愧女主角的甄嬛,經歷了後宮的洗禮,感受了愛情的悲喜,最終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學會了勾心鬥角,從天真爛漫變得精於算計。

她的一生,經歷了數次轉折,她的隱忍,善良,無可奈何都教會了我們很多愛情、婚姻、人情甚至是職場方面的道理。

而《甄嬛傳》中的每個女人,也都能夠給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些啟示。

美貌只是人生的加分項

皇宮裡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後宮佳麗三千,各有特色,就算是甄嬛,也不敢說自己就是最美的那一個。

所以宮中的女人們,都要苦練特長,或者是努力擁有除了容貌以外的風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長久抓住皇上的心。

就像是甄嬛,她腹有詩書,舞技超群,就像是沈眉莊,她大氣溫婉,琴彈得極好,就像是安陵容,她歌喉動人,毀了嗓子後又苦練冰嬉。

那時候的女人,想的就是怎樣可以抓住夫婿的心,所以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男人。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努力的意義已經不只是愛情,可是我們依然要明白,不管在職場還是哪裡,美貌只是你的加分項,如果你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那麼終有一天,你會失去一切。

就像是《甄嬛傳》剛開頭,教引麼麼提及華妃娘娘豔冠後宮,傾國傾城時,甄嬛意味深長地說:「以色侍人,能好幾時?」

是啊,這個在三千後宮佳麗中獨佔鰲頭的華妃,的確有著無人能及的美貌,可是她卻沒有想過好好珍惜它,只知道一味張揚,最後因為前朝後宮都太過霸道,被皇上滅了門。

長得漂亮是老天賞賜,可是能夠活得漂亮,才是自己的本事。外在的美貌只是短暫的美麗,你一定要抓緊一切時間努力,提升自己的才華,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可以走得更踏實,也走得更遠。

要懂得及時止損

《甄嬛傳》中,很多女人都對皇上付出過真心,皇后、華妃、甄嬛、沈眉莊、端妃......可是,只有甄嬛和沈眉莊在發現了帝王的無情後,選擇了及時止損,放下這段感情,開始過起自己的生活。而皇后耗盡一生落得個「死生不復相見」的下場,華妃永遠失去了當母親的權利,端妃則幫皇上背了一輩子黑鍋,終身無子。

為愛執著,的確是女人的特質,畢竟女人都很感性,一旦愛上,就會不顧一切。可是你的愛,一定要給值得的人。

甄嬛後來遇到了真心愛她的果郡王,雖然最後沒能在一起但卻帶著對他的愛走了一生,而沈眉莊也為她愛著的溫實初生下孩子,然後死在了他的懷裡。

雖然甄嬛和沈眉莊最後的愛情結局都不是大團圓,可我覺得和其他皇宮裡面的女人相比,她們已經算是幸福的了。在那個女人沒有權利選擇自己婚姻的時代,她們選擇了斷離舍,不對愛情有過多期望,所以才能夠抽身而出,重新來過。

反觀生活在現代的女人們,很多還不如古時候的她們。明知道這個男人有家暴、劈腿等等的問題,可就是喜歡當鴕鳥,抱「浪子會為我回頭」的期待,直到最後遍體鱗傷,才後悔莫及。

懂得及時止損,是女人的一種智慧,與其執著在一段不好的感情中,還不如用這些時間來想想怎樣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這對於女人來說,才最重要。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

在《甄嬛傳》的第一集中我們就能看到,甄嬛本是不想參加選秀的,可因為家中沒有男孩,她覺得自己作為女兒必須為家族盡力,這是責任,無從拒絕。

所以在選秀的時候,她故意打扮樸素,希望自己能夠不被選中。可是她優雅大方的儀態一下子就入了太后的眼,也因為長相酷似已逝的純元皇后而使皇上念念不忘。

無力改變這個結果的她,在入宮以後裝病不願侍寢,以此來避開宮中的紛紛擾擾。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最終還是和皇上陰差陽錯地相遇了,一段甜蜜恩愛過後,她被皇上禁了足。

雖然心裡難過,可是甄嬛還是迅速調整心態,開始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後來,為了保護家族,她不得不用手段復寵,可還是因為發現了皇上寵愛自己是因為「宛宛類卿」而傷心欲絕,離宮出家。

那段苦日子,磨練了甄嬛的心性,雖然苦,但她甘之如飴,心靜如水。如果沒有果郡王的出現,可能甄嬛的一生就會如此度過,可老天註定不會給甄嬛平凡的一生,她經歷了和果郡王相愛、懷孕,以及失去愛人。

短暫的痛苦過後,為了肚子裡的孩子和父母,甄嬛決定再次回到皇上身邊。只是這時候的她,心裡已無愛。她淡然地面對著一切,讓所有害過她的人,都不得善終。

有人說,甄嬛之所以能夠一路這樣走來,是因為她不愛任何人,只愛自己,可我不這樣覺得。我認為,甄嬛愛過四郎,也愛過果郡王,可她是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特別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她拿得起也放得下,她守得住寂寞,也耐得住繁華。

一個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女人,一定活得通透,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懂得調整自己情緒和心態,也只有這樣的女人,才配在任何境遇中,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

成年人的友誼,不必強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用在成年人的友誼中,再合適不過。

《甄嬛傳》一開場,甄嬛、沈眉莊、安陵容三個人成為了互相照應的小姐妹。但沒過多久,安陵容就背叛了她們,加入了敵人的陣營,只有甄嬛和沈眉莊,相互扶持,相互依靠。

安陵容會這樣做,其實不難理解。

甄嬛和沈眉莊自小就認識,兩家的家世背景差不多,三觀也在同一層面。而安陵容,完全是因為甄嬛可憐她,才融入了這個圈子。

所以從一開始,安陵容就是自卑的,她總是想做些什麼去證明自己配得上這段友誼,可她卻不知道,你越是想證明什麼,說明你越是擁有不了什麼。

她背叛甄嬛,害死眉莊,都是因為嫉妒,嫉妒她們能夠活得坦然,嫉妒她們能夠輕而易舉擁有自己拼盡全力都得不到的東西。

其實這樣的女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她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害人,「我活不好你也別想好」就是她們最慣用的思維,因為已經習慣了生活在黑暗中,突然有人給了她光明,她不會覺得溫暖,反而會覺得刺眼。

所以啊,友誼也要門當戶對,成年人對友情真的應該苛刻一點,不能相融的,就不要強融,否則,就是害人害己。

不到生命最後一刻,就不要輕言放棄

甄嬛的一生,可以用「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來形容,從「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到「終究是錯付了深情」,她揮刀斬情,萬念俱灰。

可是,造化弄人,在她就快要得到幸福的時候,老天又和她開了個玩笑,讓她和所愛之人生死兩茫茫。

為了肚子裡的孩子,她只得絕地求生,踏上回宮這條兇險的路,給自己和孩子拼一個前程。

大概也只有甄嬛這樣的奇女子,才能夠活出這般不一樣的人生,可也就是因為扛過了這麼多的苦難,才讓她可以真的得到幸福。

生命從不會因為你的妥協而厚待於你,更不會因為你的畏懼而憐憫你。希望每一個新時代的女性,都能夠學學甄嬛的意志力,不管你現在是情場失意還是職場不利,都活成打不死的小強,相信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就不輕言放棄。

甄嬛的經歷,是一個女人成長最好的教科書。順境時不驕不躁,逆境時從容淡定,她用自己的一生演繹了什麼叫做一個女人的史詩。

作為平凡人的我們,大概不會有甄嬛這樣跌宕起伏的人生,那我就祝你在自己世界裡,明朗坦蕩縱情豁達,一生努力一生被愛,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釋懷。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告訴我們這些做人的道理
    甄嬛傳自播出以來收視率一直很高,北京衛視時不時的拿出來播放,觀眾的熱情也是絲毫不減,畢竟是近十年清朝古裝劇的佼佼者,無論是劇情還是演技都是很具說服力的,不得不說其成為經典是有道理的。而作為一部基於史實虛構的作品,甄嬛傳帶給觀眾的除了小說劇情,還有個更多教育意義在裡面。
  • 《甄嬛傳》:甄嬛,教給女人們的那些事
    文/千尋瀑01好幾年前,《甄嬛傳》曾風靡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宮鬥劇,後來陸續出現了《延禧攻略》,《如懿傳》等不錯的宮廷劇,但《甄嬛傳》播出的早,收視率又很高,堪稱宮鬥劇的鼻祖,我前幾天才有空了才找來看。
  • 重溫《甄嬛傳》,不明白這5個道理,女人會吃虧一輩子
    文/羅小可孫儷、蔣欣主演的《甄嬛傳》是一部經典老劇,女主角甄嬛經歷了後宮的洗禮,最後成長蛻變成一代腹黑女王,教會了女人很多職場和愛情的道理。都說,性格決定命運。《甄嬛傳》中每個人的角色都有各自的宿命感,無論是沈眉莊的孤傲自賞,還是華妃的專橫跋扈,或是皇后的老謀深算,亦或是甄嬛的機智聰慧,都可以給現代女性一些啟示。這5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否則會吃虧一輩子。
  • 那些年,孩子教給我們的小道理
    四年級奧數中的重點難點「雞兔同籠」問題,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講解,反倒是才三歲七個月的小朋友培培,用最簡單的方法,三下五除二就把我給教明白了。上次,我們幾個家庭在,其實外吃飯,好久沒聚都高興,就多少沾了點兒酒。席間接到電話,我們擋了別人的車,心想就挪下車,應該沒什麼事。結果小傢伙急了,冒出來一句:行車一步算酒駕!
  • 生活處處甄嬛傳(甄嬛傳裡的人生哲學)
    起初我很難過,自己認為的好朋友竟然都逐漸離自己遠去,不明白是自己離開了她們還是她們離開了自己,後來我才漸漸釋懷,其實很多人 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單方面的期待過高只會讓自己失望這個道理,在甄嬛傳中處處有體現。
  • 那些小時候的道理
    我問怎麼了,她說昨天在院子裡玩的時候,她不把自己的彩泥給她玩。我笑了,說:「人家本來就可以不給你玩啊,那是人家的東西。何況,我們也從來沒讓你必須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是吧?」「嗯。」女兒點頭承認,不過還是不忿地繼續嘟囔:「她太小氣了。」我順口答道:「你可以覺得她小氣,這沒問題。
  • 教美國佬看甄嬛傳:「答應」?「常在」?
    直到現在我們認識兩年了,他還是時不時會來一句「四書是哪四書?你都讀過嗎?」「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我白他一眼。他得意。「我都看過。」看過不等於了解,但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講,我只能為這個成績喝採。等我們越來越熟,我會逼他看任何我喜歡的「中文的」東西,從古到今,包含張嘉佳的小說,以及甄環傳。
  • 那些小丸子教給我們的道理
    媽媽催她做作業,警告她「再這麼懶散,腦子就要生鏽了」。小丸子撓著肚皮說:「我才不怕呢,生不生鏽對我都沒有影響。」她才小學三年級,還有大把時光可以浪費。她出生在1965年,金牛座,A型血,本名櫻桃子,因為個子小,所以人人都叫她小丸子。班上有經常環球旅行的貴公子花輪同學。有住著兩層別墅的小玉,學鋼琴,偶爾會去大城市旅遊。
  • 甄嬛傳:原著中為什麼只有沈眉莊侍寢放得開?看看她母親都教了啥
    《甄嬛傳》這部經典的宮鬥劇相信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吧,這部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后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在看劇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疑問,那就是沈眉莊在侍寢的為什麼一點不緊張呢?反而是很開心?
  • 《甄嬛傳》給我們帶來哪些關於愛情的啟示?
    今天呆豬就和大家一起分析《甄嬛傳》給我們帶來哪些愛情啟示?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愛情中得不到的與不曾發生的才是最好的。這點從《甄嬛傳》中許多人的經歷就可以看出。其實不然,我們很多時候只是活在自己的想像中罷了。如果為了想要圓自己心中所謂的夢去傷害身邊真正適合自己的人,那真的是得不償失。要知道任何感情都會逐漸歸於平淡,沒有誰是一成不變的。其次你會因為另一半而煩躁嗎?你是否有時會厭煩身邊矯情又多事的他呢?《甄嬛傳》中甄嬛去往甘露寺之前和再次回宮之後對皇上幾乎是兩種態度。
  • 《甄嬛傳》中不只有宮鬥,這些人生道理每個女人都該好好學習
    我相信,認真看過這部劇的人都會發現,這部劇中不僅僅有著宮鬥的種種技巧,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們每個女人好好學習。做完這一切,她終於站在了無人之巔,可此刻的她,早已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很多人都說,甄嬛是宮鬥冠軍,也有人說,甄嬛這一生不一定真的快樂,可我想,這些都不重要,我們真正應該從甄嬛身上學到的,是任何時候,自己強大最重要,想要依靠別人終究會受傷。
  • 《甄嬛傳》夏冬春僅活3集被賞一丈紅:知禮守禮,是人生處世法則
    在《甄嬛傳》中,夏冬春的存在就詮釋了這個道理:失禮之人,只能把自己的一生都快進了,而知禮守禮,才是人生的處事法則。因此夏冬春不像甄嬛一樣,知道宮中各方各派的利益糾紛,更不知道誰能得罪、誰不能得罪,因為得罪了教引嬤嬤,所以才有了後面的許多事。甄嬛與她正好相反,芳若姑姑到甄嬛府上教導時,甄嬛還給她行了禮,宣旨的小太監當場就誇甄遠道:「甄大人好教養!」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電視劇,原來都在教我們讀詩詞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電視劇,原來都在教我們讀詩詞那些陪伴了我們青春的影視劇中不僅有我們對逝去青春的一種懷念,劇中出現的大量的古典詩詞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甄嬛傳》中甄嬛大年夜在倚梅園祈福時念的詩: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梅花》: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甄嬛傳》富察貴人因懷孕恃寵而驕,被害流產:不要處處與人結怨
    這電視劇甄嬛傳中,富察貴人是一個比較有眼色的人,至少初進宮的時候,沒有正面和華妃產生衝突,對於華妃在宮中的地位,她內心也很清楚。然而在富察貴人懷孕之後,卻仗著自己有身孕,恃寵而驕。處處得罪人,上至華妃,下至安陵容,誰都不放過。她處處與人結怨,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她懷了一個寶貝金疙瘩。
  • 賈欣,你媽媽喊你回家講道理
    小孩子最怕的事兒就是大人和他們講道理,尤其是那些看上去都光明偉岸、無比正確的道理,因為除了能滿足一下父母的灌輸欲望而在此之前,腦前額葉一直處於施工階段,也就是說,大人灌輸給孩子的那些道理,得到二十幾歲的時候才能徹底聽懂,理解。 所以你給幾歲的孩子講人的價值,講佔便宜吃虧,那都是徒勞的,他根本理解不了,你怎麼要求他能做到呢?
  • 她是《甄嬛傳》中甄嬛的歷史原型,13歲出嫁,最後成為人生大贏家
    我想大部分年輕人都應該看過或者聽說過《甄嬛傳》吧?這部劇的女主角甄嬛之所以會得到大眾的喜愛是因為她有血有肉、敢愛敢恨的性格足夠真實。她不像那些瑪麗蘇神劇裡的女主角一樣永遠天真善良。她會因被人誣陷暗害而憤怒,她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悲天憫人的另一面。在劇中她本姓甄,後來甄嬛再次復寵,雍正為了彌補對她的虧欠才給她賜滿洲大姓鈕祜祿氏,那麼按照這條線索,我們很容易就找到了甄嬛的歷史原型,她就是雍正皇帝的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 《甄嬛傳》三位反派娘娘,境況大不同,只有她是最大贏家
    除了早期的《金枝欲孽》,《甄嬛傳》應該是最成功的一部宮鬥劇了,不論是選角,劇本還是服裝都是精益求精,有些觀眾刷了十幾遍還是不過癮。再好的劇本也要有演員的塑造,不得不說主角還是配角都表現的十分精彩。尤其是反派讓人看的氣血上湧。如今那些「反派」過的怎麼樣了。
  • 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
    導語: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並說她的簫藝僅次與純元皇后,其實皇帝心裡非常清楚,曲有誤周郎顧,誤的甄嬛的一生。正如當日在倚梅園中,甄嬛說的「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只不過終是逆風不解意,終究還是摧殘了。第三句:「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那是皇帝以為餘氏是那日在倚梅園中「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的,高興說出的詩句,是李白的詩句。
  • 從《甄嬛傳》看電視劇對女性符號的塑造
    人們往往相信自己的眼睛,說「我見即我得」,電視劇帶給我們的劇情刺激具有現實性,又非電視熒幕實體事物的意義被稱為「符號的所指」,它讓觀眾通過電視劇的表演形式獲得意義,可以反覆播出、反覆表達而意義不變。後來,隨著甄嬛在後宮位份不斷上移,她的齊劉海換為中分,描眉畫眼的痕跡逐漸加重,把得寵後的嫵媚透過妝容表現出來。而隨著甄嬛步步登高,痛失愛人、家人被流放,她所擁有的一切美好都被摧毀。此時的甄嬛,華服濃妝實際上就是她外在的武裝,令人一眼看到就心生敬畏。因此,在造型上,陳敏為其選用誇張的眉眼造型和大紅唇彩,「暴烈的金和上翹的眼線,有威儀的感覺。」
  • 《甄嬛傳》幕後:「曹貴人」陳思斯開涮孫儷,只因她太單純天真
    《甄嬛傳》拍攝幕後,很多演員互相之間也成了好朋友,「曹貴人」扮演者陳思斯就大爆料心思深沉甄嬛的扮演者孫儷其實是一個單純可愛的人,劇組人員經常拿其開涮 又一次,陳思斯故意說起自己要回中戲去上課,孫儷說起你不是已經畢業了,怎麼還要上課,陳思斯藉機說自己是中戲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