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後宮風雲,第一想到的便是《甄嬛傳》裡步步驚心的爭鬥陷害,套路、手段頻頻而出,黑科技不絕於耳,類似的宮鬥電視劇還有許多,大抵上套路差不多,必然有一個權勢滔天,豔冠後宮的反派妃子,然後主角從弱到強的成長之路變成了最大的看點,而真實的後宮真的存在宮鬥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宮鬥風雲
俗話說"後宮佳麗三千妃"即便沒有那麼誇張,但是作為皇帝,最重要的事就是延綿子嗣,鞏固皇權,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修紫禁城,為的便是保證子嗣的純正以及安全,延至清末,封建皇帝都銜妃帶子棲身紫禁城,為了更多的子嗣,妃子是不會少的,人多口雜,難免發生故事,那麼歷史上真的有宮鬥嗎?答案是肯定的,清朝的後宮確實發生過宮鬥現象,但雍正皇帝時期則是風平浪靜,不存在嬛嬛和華妃的互剛,那麼其他皇帝時期呢?先來對比一下清朝每個皇帝的後宮情況:
1.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時期,大妃阿巴亥十分的寵,阿巴亥12歲便嫁給了43歲的努爾哈赤,阿巴亥機靈過人加上為努爾哈赤生育了3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duó),深受努爾哈赤寵愛,三個皇子因為愛屋及烏的關係,以及本身也較為出彩,早早便獲得了封號,就因如此,大妃阿巴亥以及三個皇子遭到了後宮裡其他嬪妃的嫉妒,所以在努爾哈赤病死之後的第二天阿巴亥就被迫殉葬,按理來說貴為皇后又生育了三個皇子,是不應該殉葬的,三個幼兒都需要撫育,就更不合理了,但無奈年僅三十七歲的阿巴亥就這樣成了宮廷鬥爭的犧牲品。
諸子執而逼之乃死——《清皇室四譜》
阿巴亥
2. 皇太極
皇太極有一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妃子,宸妃——海蘭珠;
寵冠後宮是導致宮鬥的最大原因,後宮女人無數,必須雨露均沾,一旦寵冠後宮很容易發生宮鬥事件,皇太極十分寵愛海蘭珠,在海蘭珠快病逝的時候,皇太極正在御駕親徵,戰事十分緊急,在得知此事後,皇太極連夜疾馳趕回,得知海蘭珠病逝,直接哭到昏死過去。寵愛到這種程度,其他女人會甘心嗎,必然引發宮鬥,至於具體行徑就難以考究了。
海蘭珠
3. 順治
順治帝的後宮是最混亂的,結婚不到兩年就廢除皇后,理由是——"志意不協",可這位皇后是孝莊文皇太后的侄女,孝莊對此十分不滿,但還是廢除了;緊接著的皇后還是孝莊皇太后的孫侄女——博爾濟吉特氏,順治準備繼續廢除,取消了博爾濟吉特氏的後宮籤奏權,孝莊堅決不允許,無奈幹不過娘親,順治帝無力幹涉後宮,後宮亂成一鍋粥,宮鬥不斷。
孝莊太后
4. 康熙
作為千古一帝,後宮還能管不了嗎?康熙的後宮也很平靜,嬪妃們很滿意,後宮省心了,兒子們又鬧騰了,因為每個皇子都很優秀,為了儲位,黨派林立,紛爭不斷,上演男版宮鬥——九子奪嫡,優秀也傷腦筋。
九子奪嫡關係圖
5. 雍正
雍正的後宮沒有宮鬥,也沒有子嗣之間的鬥爭,風平浪靜。
雍正後宮
6. 乾隆
乾隆乾隆三十年間發生了一件大事,當朝皇后烏喇那拉氏剪髮事件,剪頭髮對於滿族人來說是很嚴重的,而且身為皇后就更是嚴厲,只有皇帝、太后去世才能披髮,減去一綹,以發代首,相當於是殉葬了,因此事,皇后差點被廢除,而該事件的起因也是宮鬥引發的,屬於宮鬥事件,至於該事件的具體原因,在乾隆四十一年《軍機處檔》揭露出來,犯人嚴譄說:皇帝要立一位江南妃子為皇貴妃,烏喇那拉皇后不依,而導致了這次削髮事件,沒錯,這位江南妃子便是《還珠格格》中的令妃娘娘。從江南而來,無京師大家族背景,卻能上位到皇貴妃,可見一斑,令妃是有多強,逼得皇后剪髮以阻止令妃晉位,可見皇后知道令妃上位後結果有多嚴重,《如懿傳》中的魏嬿婉,《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都是以這位人物為原型的加工而成,在家族勢力錯綜複雜,人員冗雜的後宮能存活並且走上巔峰,屬於最強宮鬥達人。各顯神通,明爭暗鬥。
令妃娘娘
7. 嘉慶
嘉慶在位時,後宮很平靜,但在嘉慶6年,嘉慶立鈕鈷祿氏為皇后,卻沒有立其兒子為太子,到嘉慶25年,嘉慶暴斃之後,鈕鈷祿氏成為太后,鈕鈷祿氏想幫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於是和太子旻文分歧對立,好在旻文機警,帶兵強迫鈕鈷祿氏表態擁立其繼承皇位。才避免了內亂。這也算是宮鬥的衍生,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沒有處理好的點會引發大麻煩。
魏瓔珞
8. 鹹豐
鹹豐後宮出了個懿貴妃,也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慈谿年輕時就有爭寵事件,後來又發動了辛酉政變,誅殺了三位顧命大臣,之後奪得大權,爬上清朝最高統治地位。開始了垂簾聽政。
晚年慈禧
9. 同治
同治朝皇后阿魯特氏和慧妃存在激烈衝突,同治死後,慈禧立載湉為皇帝,皇后阿魯特氏被逼服毒自殺。
真實照片
10. 光緒
慈安太后暴斃鍾粹宮,據說為慈禧所害,光緒大婚後,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氏成為皇后,與光緒最寵愛的珍妃產生了嚴重矛盾,在光緒二十年,珍妃被"褫衣廷杖"也就是脫光衣服暴打,光緒二十六年,被慈禧推入井中淹死。
為何而鬥
為什麼存在宮鬥?大致歸因如下:
1. 每個嬪妃都代表了一個大家族的勢力和利益,在後宮得寵,前朝更有利益所尋,人事、要職等的安排都在一瞬之間,於是後宮女人得寵與否成了家族的重要砝碼,只有上位才更好的為家族"謀利"。
2. 一入宮門深似海,那麼多女人只有一個丈夫,得不到寵愛,卻看著別人恩愛,必然會引發嫉妒,於是相互鬥爭便開始了。
3. 子嗣是嬪妃努力的最大動力,誰不想自己的兒子有更光明的未來呢?等兒子成為太子或者皇帝,母憑子貴,成為人上人指日可待,這也成為了身在冰冷後宮中女人的唯一希望。
以史為鑑
宮鬥真實存在,但並非電視劇所演,皇帝為了穩固皇權勢力,後宮妃子大部分出自權臣親信之族,一面作為要挾,一面則是聯姻加強實力穩固皇權,但這也導致立太子難,既要防止娘家勢力太大,外舅幹政奪權,又要加強聯繫避免皇權沒有支撐,所以太子又要有能力統攝權臣,從社稷到子嗣再到後宮,是具有一系列聯繫的,也導致了皇帝選擇性的"獨寵"和"冷落"。
真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