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

2020-12-24 窮鬼旅行

在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增快,人員流通更加密切的今天,大家說普通話的頻率越來越高。偶爾聽到有人冒一句方言出來,非常驚喜,熱衷通過方言來猜對方是哪裡的人。

中國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廣東方言最厲害,外地人連粵語都聽不懂,更別提他們的地方方言了。東北話有意思,馬路牙子、嗑禿嚕皮了……一股大碴子味,非常親切。然而有一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那就是四川話。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擺一哈四川話的龍門陣,四川話在四川不同地區還是有點不一樣,比如綿陽話和成都話,成都縣級市和成都市區……陰陽上去的調調是不一樣的,但是大致意思是不變的。

在四川,我們管阿姨叫嬢嬢。寬窄巷子、春熙路、錦裡,你去一些小攤販買東西,經常會對聽到顧客給老闆娘說,「嬢嬢,這個給我來兩斤」、「嬢嬢,這個可不可以給我相因一點?」,「相因」就是便宜的意思。那要是叔叔怎麼喊呢,大部分地方仍然喊的是叔叔,也有的地方叫「Berber」、「保保」,咋一聽你還以為叫寶寶呢。對年輕的妹子叫「么妹兒」,這樣叫女生既讓女生感覺自己很年輕,又讓人感到親切。如果留意你會發現,四川人很喜歡加er化音,比如「寶貝兒」、「姐妹兒」「鋼蹦兒」。哈哈,跟廣東的「靚仔靚女」有得一拼吧,就問你這波可愛接不接收~

下午沒得事的時候,四川人喜歡去打打麻將,或者去公園溜達,點一盞蓋碗茶,跟幾個朋友圍在一起擺龍門陣,吹嗑子。這表示聊天的意思,東北方言叫「嘮嗑」。如果這時候有人誇大其詞地說話,我們會說他「吹牛皮」。有八卦的人在背後說人壞話,我們就說他「牙尖」,牙齒尖,閒不住,就喜歡亂說話。

這個以美食聞名的省份,在與吃相關的方言上也是獨具一格的。我們叫土豆為「洋芋」,香菜為「鹽絮」,辣椒叫「海椒」。吃飯叫「吃莽莽」,加了疊字不僅秀外慧中,還很有節奏感,你就說可不可愛?吃完之後,總會有人問你「吃巴適沒有」,你要是沒有吃好,四川人會說:「浪我們再整點啥子嘛」,再點幾盤菜,絕對讓你吃巴適。

四川話最絕的一個地方在於罵人,如果不是當地人根本聽不出來,因為四川話連罵人都那麼可愛!「你個背時砍腦殼的」、「不把你打得驚叫喚,你不曉得鍋兒是鐵造的」、「你皮子造癢了嗦,想吃筍子炒肉了哇?」、「瓜娃子」、「你爪子,一天大驚抓抓的」、「幾天不收拾你,你要上房揭瓦了」、「你要上天嗦」、「我跟你說過好多道,不要亂丟渣渣,你耳朵是不是長來背上的」……這裡不翻譯,你們猜一下是啥子意思喃?

我有點懷疑,四川人是吃可愛長大的嗎,方言也太可愛!太有趣了吧!跟四川人交朋友也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他們不僅會帶你下館子,還會教你說四川話。這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如果有機會,你們一定要去四川感受一下這種可愛的方言文化,再順便旅個遊~

相關焦點

  • 方言大戰來襲!蘇州話VS東北話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在全中國各地的方言當中,論誰家的最好聽實在是個無解的難題,但要論感染力,東北話那傢伙,絕對是槓槓的水平,人群中只要有一個東北人,那這片土地就是東北的。而蘇州話與東北話顯然是兩個世界,在形容、表達同一件事物的時候常常會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東北地大物博,東北話自帶一股子豪氣,說什麼東西都是大。比如年輕的姑娘叫大妹子,吃的玉米叫大苞米,連做個菜都叫大亂燉。
  •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
    我們整理了全國的方言表情包,北京腔拽、四川話莽,最狠還是廣東話…▼正如上述所說四川人說話極具辨識度一是不拽虛的十分接地氣二是喜歡用疊詞尤其擅長靠疊詞賣萌嗲式懟人/你這個人太不靠譜正經做事犯懶,有好事就搶前排鏟鏟chuǎn chuan作調侃語否定/還來不及生氣就被這兇狠中透露出的嬌俏感
  • 廣東話之三大方言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廣東有三大方言,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它們都經歷幾百上千年的傳承可謂是各有千秋,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個語種不是方言而是一種語言,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專屬詞彙和發音,其中粵語被認可是一門語言的支持率最高。粵語是方言。粵語是漢語的一種方言,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廣東話排第二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中國方言複雜,十裡不同音,不過,現在不少方言也面臨消失的危險。
  • 東北話名列十大最難懂方言 專家:有名不是壞事
    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排名前九,在東北劇熱播和趙本山等笑星的「代言」之下,全國人民都在學習的東北話也入榜單,名列第十位。  認同的、鼓掌的,反對的、拍磚的。榜單一出爐,迅速引起全民熱議。作為東北人的長春人有啥想法沒?上榜是好事還是壞事?
  • 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方,方言使用很廣泛,但連廣東人都聽不懂
    特別是廣東,你們以為的廣東話就是粵語,其實廣東人不一定就是說粵語的,還有很多地方不說粵語,他們說的話就連廣東人都表示聽不明白。粵語是廣東的主流方言,在廣東,只要你會說粵語,就能夠縱橫廣東的大多數地方,因此粵語又是廣東的代表,稱為廣東話。
  • 我國方言文化中,東北話「殺傷力」最大,為何東北話這麼「洗腦」
    方言又稱為「土話」或「土音」,指的是區別於標準語的某一地區的語言,這種叫法不考慮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如今隨著我國的發展變遷,我國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科技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的,不過方言文化卻並沒有隨著發展而被人們遺忘,方言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它傳承千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幾乎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其中當屬東北話最為洗腦了,為什麼有人說東北話是我國殺傷力最大的語言武器呢?
  • 中國哪裡的方言罵人最狠?
    △祖安,一個普通人不敢輕易涉足的地方隨手在小破站上輸入「祖安」和「方言」這兩個關鍵詞,你就能欣賞到我國各大語言體系在罵人這一領域上的傑出成就。比如這段「津門祖安出租人」,up主以一段長達兩分半鐘的「天津話祖安貫口」輕鬆獲得百萬點擊量。
  • 東北方言十級,東北話「磕磣」怎麼讀?什麼意思?
    東北方言十級,東北話「磕磣」怎麼讀?什麼意思?冰城北北君——東北話十級(家鄉文化印記)上一期,北北君給大家講的是東北方言「埋汰」,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有趣的東北方言——「磕磣」,想看之前的內容,可以點擊關注,看往期作品。「磕磣」,東北話中較為常見的一個詞,準確讀音:k—e—kē,ch—en,發輕音。
  • 如何用廣東話優雅地「罵人」
    學習一種語言,最先學會的往往都是那些「博大精深」的粗口!畢竟,首先得聽得懂別人有沒有罵自己,才能夠有力地還擊!今天,小編我就要為大家總結一些廣東話「粗口」,說是「粗口」,其實有些不是真的用來罵人的,而是朋友之間也會使用的,帶點埋怨和無奈的詞語。
  • 知否:大娘子隨口一句罵人話,竟然火了,連導演都沒料到
    知否:大娘子隨口一句罵人話,竟然火了,連導演都沒料到最近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現在正在熱播的過程當中,可能很多的小可愛們跟小編一樣都在追劇的過程中。盛老爺明媒正娶的嫡妻大娘子王氏可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雖然她給人的感覺一直是像一個潑婦,但其實仔細的看下來,大娘子也是這部劇當中三觀最正,品行也是最正直的女子。大娘子的性格非常直率,說話也十分直接,雖然說一直被盛老爺嫌棄潑辣,但是,她所有的無理取鬧只是針對林噙霜一個人的。
  • 在寢室放一個東北人,全宿舍都被傳染了東北話
    東北話最好學要研究東北話為什麼這麼具有傳染性,還是要從東北話自身的特點說起。這是一種非常容易上口的語言。一般來講,人在語言表達中,只要不產生歧義,都會傾向於省時省力,怎麼簡單怎麼來。比如在語音上,北京話會把「西紅柿炒雞蛋」說成「胸是炒雞蛋」,而四川話會把「做啥子」(幹什麼)說成「抓子」(zuǎ zi),都是因為這樣直接省去連接音符,更省力。
  • 東北話是貴族語言!康熙上朝竟滿嘴大碴子味,連聖旨都有著東北味
    普通話只有一個,但方言卻有數種,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別的口音,例如天津人有天津口音,閩南地區的人說閩南語,廣東人會說粵語,甚至有的語言聽起來比較難懂,東北地區也有自己的語言,東北話聽起來很有趣,有時還能讓人捧腹大笑,而且東北話帶動力極強,一個人和東北人一起呆的久了,很容易就會染上東北腔。
  • 東北話癟犢子到底有幾個意思?瞧瞧南方人給出的解答
    東北方言在我的朋友圈中,有幾個關係不錯的東北朋友,閒來無事時喜歡聚在一起侃天侃地,融入他們之中,聽他們像演小品說相聲一樣的對話,那是相當有趣,在我看來東北方言著實是有些與眾不同的,東北方言,即東北官話。是東北文化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經過了解你就會發現,東北地區不同地方有多種方言,而不僅僅是我們所理解的廣義的東北方言。
  • 武漢話罵起人來為什麼如此彪悍|方言|四川話|重慶話|官話_網易新聞
    武漢話裡的一些詞,聽起來像罵人,實際也很可愛比如當你的朋友聽信網紅推薦,跟風買了一堆酵素產品回來,你也只能無奈地責備一句:「你似不似苕哇?」畢竟武漢方言裡的真·罵人話,也有輕重之分。比如「差火」,大概指的是「不像話、不夠意思」,就是罵人用語裡含義相對比較溫和的。但是配上武漢人獨有的腔調,往往能在罵人大賽裡出奇制勝。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四川話是流行於川渝地區及周邊省份鄰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四川話是如何被大眾喜愛的?文化輸出在早些年移動網際網路還沒普及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有這麼一位四川成都的老藝術家。
  • 東北話 「魔性」?河南話「不服來戰」
    河南話亮點多  有人說,方言種類和地形地貌呈正相關:地形越複雜的,方言就越多。為什麼?因為交通不便,溝通交流減少。久而久之,就自成一家了。按照這個邏輯,東北話有的,河南話基本上也有;河南話沒有的,東北話也不一定有。因為東三省地形地貌和河南很相似,都有高山大河,森林平原,都是有名的糧食和礦藏基地。
  • 方言俚語話商洛之「罵人話」
    「罵人話」作為一個口頭禪,山陽、鎮安、柞水交界處的人們也經常掛在嘴邊。但並非說話者真的要罵人,而是他說的事情中有些詞句極可能與說話對象或者不在場的第三人的長輩的名諱諧音,因此用「罵人話」三個字表示他並非有意要說這些諧音詞的,而是為了說清某些事情,不得已而為之。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有你的家鄉話嗎?
    排名第十:東北話東北話可以說是跟普通話發音最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可以說已經是家喻戶曉,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幾句,而且東北話從發音上就能體現出東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
  • 我國有七大方言,你的家鄉話屬於哪一種方言?
    ,算是很簡單易懂,也最方便系統學習的一種發音了!那麼,你的家鄉話屬於哪一種方言呢?快來看看吧!方言一:北方方言使用北方方言的漢族人口,約佔漢族人口的七層以上。我們現行的普通話,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而北方方言又以北京話為代表,當然說普通話發音最標準的人是東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