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增快,人員流通更加密切的今天,大家說普通話的頻率越來越高。偶爾聽到有人冒一句方言出來,非常驚喜,熱衷通過方言來猜對方是哪裡的人。
中國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廣東方言最厲害,外地人連粵語都聽不懂,更別提他們的地方方言了。東北話有意思,馬路牙子、嗑禿嚕皮了……一股大碴子味,非常親切。然而有一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那就是四川話。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擺一哈四川話的龍門陣,四川話在四川不同地區還是有點不一樣,比如綿陽話和成都話,成都縣級市和成都市區……陰陽上去的調調是不一樣的,但是大致意思是不變的。
在四川,我們管阿姨叫嬢嬢。寬窄巷子、春熙路、錦裡,你去一些小攤販買東西,經常會對聽到顧客給老闆娘說,「嬢嬢,這個給我來兩斤」、「嬢嬢,這個可不可以給我相因一點?」,「相因」就是便宜的意思。那要是叔叔怎麼喊呢,大部分地方仍然喊的是叔叔,也有的地方叫「Berber」、「保保」,咋一聽你還以為叫寶寶呢。對年輕的妹子叫「么妹兒」,這樣叫女生既讓女生感覺自己很年輕,又讓人感到親切。如果留意你會發現,四川人很喜歡加er化音,比如「寶貝兒」、「姐妹兒」「鋼蹦兒」。哈哈,跟廣東的「靚仔靚女」有得一拼吧,就問你這波可愛接不接收~
下午沒得事的時候,四川人喜歡去打打麻將,或者去公園溜達,點一盞蓋碗茶,跟幾個朋友圍在一起擺龍門陣,吹嗑子。這表示聊天的意思,東北方言叫「嘮嗑」。如果這時候有人誇大其詞地說話,我們會說他「吹牛皮」。有八卦的人在背後說人壞話,我們就說他「牙尖」,牙齒尖,閒不住,就喜歡亂說話。
這個以美食聞名的省份,在與吃相關的方言上也是獨具一格的。我們叫土豆為「洋芋」,香菜為「鹽絮」,辣椒叫「海椒」。吃飯叫「吃莽莽」,加了疊字不僅秀外慧中,還很有節奏感,你就說可不可愛?吃完之後,總會有人問你「吃巴適沒有」,你要是沒有吃好,四川人會說:「浪我們再整點啥子嘛」,再點幾盤菜,絕對讓你吃巴適。
四川話最絕的一個地方在於罵人,如果不是當地人根本聽不出來,因為四川話連罵人都那麼可愛!「你個背時砍腦殼的」、「不把你打得驚叫喚,你不曉得鍋兒是鐵造的」、「你皮子造癢了嗦,想吃筍子炒肉了哇?」、「瓜娃子」、「你爪子,一天大驚抓抓的」、「幾天不收拾你,你要上房揭瓦了」、「你要上天嗦」、「我跟你說過好多道,不要亂丟渣渣,你耳朵是不是長來背上的」……這裡不翻譯,你們猜一下是啥子意思喃?
我有點懷疑,四川人是吃可愛長大的嗎,方言也太可愛!太有趣了吧!跟四川人交朋友也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他們不僅會帶你下館子,還會教你說四川話。這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如果有機會,你們一定要去四川感受一下這種可愛的方言文化,再順便旅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