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文字及圖片均由童年匯原創,版權所有,部分或全部轉載請註明出處~
自我們推出童年匯積木以來,經常會有家長詢問樂高積木和童年匯積木有什麼差別,其實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研究具體差別意義不大,因為我們不是實驗室裡的研究員也不是積木生產商,不是嗎?
我們是家長,所以我們更該關注什麼樣的積木更適合我的孩子。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原木木質積木無疑是更適合的,這是由木質積木本身的特點決定的(詳見《大陸博士觀點:學前兒童為什麼不適合玩樂高》,回復0528可查看):
1、積木建構的基本方式:連接、壘高、橋接等方法更容易被學前兒童掌握,並且組件之間的連接不需要大力按壓,更符合學前兒童尤其是4歲之前的幼兒手部動作發展的水平;
2、原木的色彩能夠減少幹擾因素,使兒童更容易專注到到空間關係上;
3、能提供更多的機會在操作中體會物理性規律,把握重心和平衡的關係。
前面兩點很好理解,接下來我們就談談積木建構中的平衡。平衡是指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下,扔保持靜止或勻速運動的狀態,高中物理60分以上的同學可能還會補充「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合力是0」。對於學前兒童來說,他們感受到的平衡就是指物體的靜止狀態。
對於平衡這個問題來說,人類首先形成的是自體的平衡覺,比如翻身、走路、跑步、騎車等都要依靠平衡覺,之後會慢慢注意到客觀事物的平衡。兒童在玩木質積木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機會體會到平衡等物理規律,他們會漸漸意識到「重心」,並發現平衡和重心之間的關係。下面來做個遊戲,看看你對平衡的掌握是不是處於學前兒童的水平。
如下圖,這是7塊疊在一起的積木,請指出它的重心在哪裡?
如果要在上面放第八塊積木,使整體不倒,該怎麼放?最最重要的是,請說出為什麼你覺得這點是積木的重心?為什麼第八塊積木要這麼放?
由於童年匯積木特有的專利設計——卡槽能夠提供位置提示,基本上所有成人都能指出這組積木的重心大約在紅圈(如下圖)這個位置範圍內,也基本能選擇保守型的策略把第八塊積木放在整個積木組的右半邊部分。
但是大部分人都說不出為什麼,一小部分人拿理論來套「物體的重心應該在它的幾何中心上」,但是對於為什麼幾何中心在這個位置,也說不出所以然,只是「感覺就在這裡」,最終可能有很小部分的人能夠說出他們是如何判斷幾何中心並找出重心的,以及為什麼第八塊積木這樣放不會倒下來。
說出「重心在幾何中心」定理但說不出是怎麼找出來的同學,其實是用自己的知覺來進行判斷的,做出這個決定並沒有經過更高級的思維活動,比如推理、論證,所以會有種「感覺就是這樣的」感覺(有點拗口)。對於經常搭積木還搭得不錯的孩子來說,他們也是這樣解決問題的,只是沒有聽過這個定理,說不出這句話,但這並不能表示你對重心的把握比他高,可見在相同的經驗水平限制下,成人和兒童對於物理規律的體驗和把握的過程差別不大。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到底怎麼把「重心在幾何中心」這個定理內化,找出積木組的重心吧(之前就找到,並且說出理由的同學至少高中物理有60分)。
1、從圖中看垂直方向共7塊積木,位於中心位置的是第四塊積木上,所以重心高度在第四塊高度上。
2、從水平方向看,從最下面一塊的左端,畫一條垂直於桌面的直線,把圖中積木分成了兩部分,可見這條線右邊部分體積大。
把這條直線向右傾斜一些,使紅線兩邊體積看上去差不多,因此重心具體位置在紅線能平均分割體積處。
3、根據這兩條,判斷幾何中心位於第四塊積木中間偏左一點點的位置,但沒超過第一塊積木的最左端,重心也在這個方位。
那麼,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八塊積木放在重心垂直方向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使整體保持平衡,因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重力、桌面支持力、積木間的支持力),積木受到的合力沒有變化;但當放在第七塊積木上,哪怕是最右邊都會倒下來,因為第七塊積木整體處於重心垂直方向的左邊,放上去之後左邊受到的重力增加(第七塊是懸空的因此沒有桌面的支持力,只有積木之間的支持力和重力),平衡被打破,積木就會倒塌。
之前我們也說到了,這是高中物理水平的解決方法,而兒童和那些「憑感覺」的大人一樣,是靠知覺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那知覺從哪裡來呢?
知覺是一系列組織並解釋外界客體和事件產生的感覺的信息加工過程。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是感覺,對同一事物的各種感覺的結合,就形成了對這一物體的整體的認識,也就是形成了對這一物體的知覺。
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在人腦中的反映。知覺來源於感覺,是各種感覺協同活動的結果。
那感覺又來源於什麼呢?
感覺是客觀事物作用於我們的感覺器官反映到大腦裡的信息,要形成感覺,首先要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
在玩木質積木時,兒童通過觸覺、視覺、平衡覺等各種感官來收集「搭積木」這項活動的信息,在大腦中形成感覺,比如,他們在玩耍時會發現搭得高容易倒,放在某個特定的位置積木不會倒,放在另一個位置就會倒,在這些過程中體會到物理規律。
把這些感覺進行信息加工結合起來,就形成了關於物理規律的「知覺」,當再次遇到同類的情景,兒童就會用這些知覺來解決問題,最終漸漸掌握物理規律。於是你就會發現到最後,兒童的建構會越來越精細,他們開始注意到調節手部的精細動作,達到作品的精細效果。
由於木質積木在建構時更多地體現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結果,並且需要精細動作來調整,所以說木質積木能提供更多的刺激兒童感官的機會,更適合學前兒童在遊戲中體會、掌握物理規律。
(文中所用道具來自童年匯原創專利F系列積木)
童年匯原創F系列積木由童年匯創始人、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博士、教育學跨界領域探索者——陸宇斐博士耗時多年研發而成,獨創的卡槽和插片功能已受專利保護。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通過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微店【童年匯】進行購買。
1、獲得更多大陸博士育兒靈感,你可以:關注新浪微博:@在路上-大陸
2、如果你想預約童年匯體驗課,可以撥打諮詢熱線:400-700-9696
也可登錄童年匯官網 www.kvcenter.com 進行登記預約。
3、想購買童年匯F系列積木,請搜索淘寶網:【和思教育夢想店】或複製連結http://kvcenter.taobao.com
4、想了解童年匯衛星站計劃的詳細情況請撥打諮詢電話:021-51952046,諮詢郵箱:familydream@kvcen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