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的數學成績好,學前啟蒙就不能忽視「找規律」

2020-08-25 小雨不乖一起成長

1、7、2、4、6、8、()、9,括號裡的數字是幾呢?


這是一道小學低年級數學找規律題,據說難倒了好多爸媽!怎麼樣,你知道答案嗎?


找規律,其實也是數學啟蒙的重要部分,越早學習規律推理,孩子今後的數學成績越好。


什麼是找規律?

通過判斷重複信息而總結出規律


數字、形狀或圖像等,按照某種邏輯重複出現,找到規律就可以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比如,白天和夜晚交替出來,紅綠燈交替亮起,春夏秋冬循環往復……現實生活中和數學世界裡都有很多規律。


遞增規律,數物對應,一舉兩得的啟蒙遊戲


為什麼數學啟蒙要重視找規律?

因為想讓孩子數學成績好呀!


發現重複信息,總結出規律,這本身就很鍛鍊孩子的歸納、總結、推理能力,這就是邏輯思維呀!這就是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呀!等孩子進入學校,開始正式學習數學,每一道題都需要用到這種邏輯思維!想想各種數列題~~


插播一句:邏輯思維能力不僅適用於考試,在今後的工作乃至生活中都會很有用哦。


有研究顯示,7歲時掌握更好的規律推理知識,到了11歲,會具備更好的數學成績。早期的找規律啟蒙對於之後學習數學的各種知識都非常重要,如,代數和幾何。


我給不乖買了很多數學相關的練習冊,新加坡數學、美國學樂練習冊、美國學前全科練習冊、韓國版階梯數學、日本的兒童思維訓練365天……裡面都有很多關於找規律的練習,足見各個國家對規律推理的重視,都在引導孩子從小就要學會思考總結。


樂高積木很適合用來「找規律」


找規律應該怎麼啟蒙?

從具體到抽象!


數學很抽象,但學齡前孩子的思維卻是具象化的,因此,各種啟蒙的過程一定要遵循「用具體到抽象」這個原則。能動手操作就不要光用嘴巴叨叨叨,能看實物就不看圖片,能通過遊戲完成就不要一本正經地灌輸!


1、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的規律


對學齡前孩子來說,生活中的規律更容易明白,平常爸媽就要引導孩子關注,告訴孩子這些循環出現的、可以預測的就是「規律」,如,


白天和黑夜、星期、月份、季節等,這些都在不斷地循環往復;


交通信號燈,綠色、黃色、紅色三種顏色的等循環閃爍;


爸爸的藍白相間的條紋T恤……


簡單的「ABAB」式規律


2、和孩子一起用實物創造規律,教孩子識別和描述規律


隨手利用孩子的玩具或家裡的東西,就可以創造出很多複雜程度不同的規律(都是孩子熟悉的東西,玩起來一點都不會抗拒,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好多數學概念,多好,哈哈),如,


樂高積木按照「紅黃紅黃紅黃」的規律搭建;


木質積木按照「圓形三角形圓形三角形」的規律排列;


蘋果、橙子、蘋果、橙子……把不同的水果間隔排列(創造完規律,水果可能就吃不了了,哈哈,心疼的話也可以換成乾果哦,開心果巴旦木開心果巴旦木……就看你家裡有什麼了);


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都有各種串珠,那可以一起做一條紅藍相間的項鍊,一個紅珠子,一個藍珠子,再一個紅珠子,再一個藍珠子……


撲克牌和麻將也可以哦,以撲克牌為例,可以按照顏色創造規律,「紅黑紅黑紅黑」,還可以按照圖形創造規律,「紅桃梅花紅桃梅花紅桃梅花」,也可以按照數字創造規律,「121212」……


做這些的時候,要跟孩子描述這些都是什麼樣的規律,加深孩子的理解。等孩子熟悉了,再做一個類似的,讓孩子描述下規律是什麼樣的。等孩子會描述簡單的規律了,爸媽就可以再加大難度,創造複雜一點的規律。


各種練習冊基本都有這種規律預測題


3、引導孩子按規律預測,對規律進行概括總結


積木搭建好之後,讓孩子說下積木是按什麼樣的規律搭建的,按照這樣的規律,下一塊積木應該搭什麼呢?或者積木按規律排列,空出中間的一個,讓孩子按規律補齊積木……


預測、補齊,對規律進行擴展,這些有助於孩子理解規律,但之後更重要的一步,很多爸媽卻忽略了,那就是引導孩子對規律進行概括總結,如,積木按照「紅黃紅黃」順序搭建,珠子按照「紅藍紅藍紅藍」順序穿成項鍊,這看起來是兩個規律,但他們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ABABAB」式的規律,兩個事物交替出現。


用字母來解釋規律更有利於學齡前孩子的學習,因為字母是一種普遍適用的術語,可以幫孩子更好地了解規律。不管你是積木、乾果、形狀、還是顏色,都可以用字母來概括,學齡前孩子啟蒙過程中常見的規律有「ABABAB」,「ABBABB」,「AABAAB」,「ABCABC」……(看到這些字母,是不是想到了代數,哈哈)


同樣的積木塊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的規律


4、鼓勵孩子創造新的規律


當你隨意創造的規律都能被孩子輕易識別之後,就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創造新的規律。角色互換,孩子創造規律,爸媽來預測補齊規律。


玩的過程中,要隨時跟孩子討論規律,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描述規律,確保孩子真的明白了。


5、引導孩子發現、創造更廣義的規律


顏色、形狀、大小等可以有規律,動作、語言也可以有規律,最重要的,抽象的數字也可以有規律,就如同開篇的那道題~~


動作規律,如,站起來蹲下站起來蹲下……蹦起來拍手蹦起來拍手(語言描述不明白,大家可以原地做幾個「開合跳」,其實就是按規律重複的動作)


語言規律,如,熱乎乎和冷冰冰,手舞足蹈和眉開眼笑……(感覺這個要孩子大一點,詞彙量豐富一點才可以玩)



最後,回到開篇的那道題,1、7、2、4、6、8、()、9,括號裡的數字到底是幾呢?


揭曉答案:3


規律:「湊十」,在4和6中間畫一條線,兩邊對應的數字相加是10。


說心裡話,看到這個題目,第一時間沒有做出來,你心裡是什麼感覺?焦慮嗎?


學齡前數學啟蒙,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喜歡數學,而不是對數學心生畏懼,所以,在生活中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進行啟蒙,就如同「找規律」,雖然很重要,但完全可以用玩耍的方式教給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不要把你自己對數學的恐懼傳遞給孩子。

相關焦點

  • 要想孩子數學成績好,這三個啟蒙方法請家長收好
    二、人們對數學啟蒙認識的誤區 誤區一:上學前沒必要學習數學,快樂玩耍就好。有些家長主張快樂教育,覺得孩子上學前就該痛痛快快地玩,數學嘛,就該上學之後學習的。但其實,如果孩子沒有提前進行數學啟蒙,一旦進入校園,他很可能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
  • 怎樣給孩子做數學啟蒙?推薦讀完本文!
    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數學思維是邏輯思維的基礎,我們常常會發現,成績好的孩子往往是數學好的孩子,他們思維靈活,無論學習什麼都會找到最好的方法。但很多家長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看著別人家兩三歲的孩子,可以從 1 數到 20 了,再看看自己家正在玩沙子的娃,心裡焦慮的不得了,恨不得馬上開始學數學。如何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呢?
  • 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舉一反三是關鍵,巧用工具幫助孩子輕鬆實現
    寶寶快四歲了,從來沒有做過純試卷樣子的題,雖然我上學的時候數學成績一般,但是我知道這個道理,如果你想讓孩子儘早對數學失去興趣,那你就讓他做題!做題!做題!笨媽媽先教會寶寶,數學都是有規律的1、從具體實物中找規律。
  • 3個技巧,幫你給學前孩子做數學啟蒙,培養數感
    1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有一句口號:學好數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見當年對數學的重視程度。今天,即使數學沒有當年火爆,大家也依然明白它的重要性。不乏有家長早早地開始在家教孩子算術,期望孩子能在小學後領先一步。
  • 數學啟蒙中的找規律,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力、專注力
    宇宙中,很多現象的後面都有規律,而科學就是需要尋找和發現規律,那麼找規律就需要觀察和推理,這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數學啟蒙中的找規律,是邏輯思維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早期重要技能之一。
  • 孩子3-6歲時,思維啟蒙才是家長最容易忽視的重要啟蒙教育
    作者:小新老師 北京新東方小學全科教育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家長開始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也更加深入人心。3-6歲是孩子思維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大部分能力的啟蒙教育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很多「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早早就開始給孩子進行各種啟蒙訓練了!
  • 別再教孩子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的打開方式,是開啟數學思維
    甚至在初中時還得到過市裡的數學競賽獎,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好景不長,從初三起,我的學霸地位就不保,到了高中時更是因為偏科嚴重,只能選讀文科,但也因為數學成績徹底成為中等生。我至今也沒弄明白,一個在小學時數學成績比語文還好的孩子,為什麼到了初中後期數學就慢慢變差,甚至到了高中以後連課都聽不懂了?
  • 益多分百數板 ——數學啟蒙教具
    提起數學,我們多多少少被數學「傷害過」,各種公式的記憶、題海戰術,讓我們至今對數學都感到瑟瑟發抖。也是因此,學前數學啟蒙很有必要。前陣子在群裡,有媽媽吐槽說陪娃刷數學題太苦了——每刷一道題前,自己要先深吸一口氣,憋住,然後一邊默念「冷靜要冷靜」,一邊看著娃邏輯混亂的開始蒙題。。。
  • 哪個更適合孩子數學啟蒙?流行數學APP測評——第二期
    原創:小張解課大家好,在第二期裡我們將對何秋光學前數學、2kids數學天天練、都都數學進行測評,一起來看吧!何秋光學前數學基本信息:何秋光學前數學是一款專為3-7歲兒童(幼兒)啟蒙教育所設計的趣味數學,數學思維訓練啟蒙APP。
  • 哪個更適合孩子數學啟蒙?流行數學APP測評--第二期
    ​原創:小張解課大家好,在第二期裡我們將對何秋光學前數學、2kids數學天天練、都都數學進行測評,一起來看吧!何秋光學前數學基本信息:何秋光學前數學是一款專為3-7歲兒童(幼兒)啟蒙教育所設計的趣味數學,數學思維訓練啟蒙APP。
  • 幼兒數學啟蒙,怎麼做?
    因為靠譜的幼兒數學啟蒙我還真的不知道有啥。。。不過話說回來,停止在錯誤的道路上前進,總比沒人喊你一直往前衝要好的多吧?當然,作為一名數學工作者,想了想還是有必要結合自己的一些認知來給焦慮的家長降降火,不過由於我確實接觸的幼兒數學啟蒙比較少,所以不一定對,供參考(客氣話,別當真),以下是正文。幼兒數學。。。幼兒學個屁個數學啊?!
  • 數學啟蒙有技巧,5個小方法,讓孩子成為數學「小天才」
    所以我很重視孩子的數學啟蒙。不希望孩子最後像我一樣。的確這樣的做法,可以入小學時暫時不匆忙;但若不想讓孩子像我一樣數學後勁乏力,提前做好數學啟蒙,培養好數學思維能力才是關鍵。但是數學是一種抽象的存在,所以才需要我們後天進行培養讓孩子進行思維轉變。其實數學啟蒙的要點,是讓孩子對抽象數學概念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這其中涉及五大方面:分類、識別規律和對稱、空間方位、比較和測量、數字和形狀認知。
  • 3-7歲孩子的學前數學練習冊,共16本!(高清彩色免費分享)
    學前數學啟蒙應該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是思維訓練;一個是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幼兒數學啟蒙不能完全依賴於大班教學的形式。啟蒙教育是需要及時的、適時地和幼兒進行互動反饋的活動,相對於注重家庭輔教的家庭,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一個是父母抽時間培訓(有條件也可以1對1培訓)。
  • 關於數學啟蒙,如何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幾句關於數學啟蒙的話。第一句:年齡越小,啟蒙效果越好。家長一定要有理念,要記住孩子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是一個潛能無限的存在,在年齡越小的時候,給一些數學啟蒙,數學元素讓他去感知,效果是越好的。
  • 數學啟蒙不是簡單的加減運算,這樣培養數學能力,小學學習不吃力
    當然,這裡面數學成績的由好變壞,絕對是主因。一個小學時數學成績比語文還好的孩子,為什麼到了初中數學就慢慢變差,高中以後甚至連課都聽不懂了?現在我才知道,不是因為我不努力,而是缺乏數學思維能力。如今不少家長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再佛系的家長在孩子入小學的前一年,都會慌了神地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想要給孩子提前「補一補」。
  • 只有1 % 的家長明白,這樣啟蒙孩子數學成效高
    但其實這些努力,連加減乘除的概念都沒有讓孩子能真正理解,只是讓他們機械地當成一套流程來操作,以期熟能生巧。這種把孩子當成機器的行為,既培養不了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又很難提高孩子的成績。哪怕一二年級成績還不錯,但一到三年級成績就直線下滑。
  • 團|最擔心的數學有救了!3-6歲孩子按這套繪本走,以後成績差不了!
    一轉眼CC上小學半學期了,雖然是一位愛寫日記、愛講故事的小女生,但目前最愛的科目卻是數學,明裡暗裡都能透露出對數學的「偏愛」!每天優先寫的作業是數學考試成績好的是數學刷題刷到停不下來的還是數學……那天跟朋友聊天,她問,孩子特別牴觸做數學題,一看作業有加減法就哭,這麼簡單的計算就這樣,以後可咋辦?
  • 美國幼兒園啟蒙必備!數學早教的第一步,先做一張神奇卡片
    忽視孩子的空間思維,是學前數學啟蒙的一大誤區!無論是蒙氏、華德福、還是瑞吉歐,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家長們都很迫切的想要多多學習國外優秀的啟蒙教育方法,以作學習參考。可是你們一定不知道美國大多數學啟蒙是從哪裡入手的?不是字母,不是玩具,甚至不是與數學關係最大的數字?!美國最大的兒童書籍出版社Scholastic出過一個報告稱,「形狀,是兒童認識世界最早的窗口。」
  • 數學啟蒙的「墊腳石」
    因為胖寶數學學得還不錯,經常有朋友問我,哪些數學啟蒙教材值得入。 說來也有趣,每次我說,學前不用急著刷運算題,可以多看看數學繪本故事時,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家裡的繪本已經不少了,還有其他建議嗎?但如果我說,嗯,摩比愛數學可以買回來做做,大多數的朋友都會馬上回復,馬上下單。
  • 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但是只有幾歲的弟弟,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還是引來了不少的稱讚。我也覺得這樣的孩子非常出色,一是不懼場合,二是有超過這個年紀的思考力,實屬不易。孩子從小就被家長要求學習各種知識,比如背詩,算數,但是一個好的啟蒙教育,光停留在這些表面的功夫沒有用,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抓住3個時間。朋友小楊的兒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快算數學,就是所謂的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