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房客身患癌症,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女房東發現後,拿出原本準備給丈夫治病的2萬元錢,作為他的醫療費,還義務為病床上的房客當起護理工,無微不至地照顧他20多天,將他從死亡線上拉回。
一次租房之緣,房東與房客之間,由於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演繹出一段感人的故事,在荊門傳為佳話。
沒有鮮花 病房依然充滿溫馨
昨日中午,荊門市第二醫院,秋日的陽光灑滿307病房。
這是一間普通的病房,有兩個床位,李元文的病床靠近窗戶,坐起來就可以看到樓下的綠樹。床頭柜上放著一些雜物,不像其他很多患者一樣擺著鮮花。
一位中年婦女拎著飯盒走了進來。她麻利地幫李元文墊高頭部,舀了一小碗雞湯泡飯,餵給他吃(如圖)。
李元文吃了兩口,說:「味道真好!」「味道再好也不能多吃,要少吃多餐。」中年婦女說。「今天是手術後第一次吃飯,真想多吃一點,讓身體快些好起來,早點報答你。」李元文說。
這位中年婦女,被李元文稱為「熊姐」。她不是李元文的親人,而是他的房東和沙洋同鄉熊文芳。「沒有熊姐,我這條命早就丟了。」李元文告訴記者,熊文芳不僅為他墊付了2萬元醫療費,還無微不至照顧他20多天,「這份情,一輩子難以報答啊!」
「快別這麼說,你早些好起來,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熊文芳笑著說。
李元文的病床邊擺著一副躺椅。李元文說,這些天來,熊姐天天晚上睡在這裡,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說到這裡,他有些哽咽,「現在好了,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我也會好起來的……」
大義房東 無私救助患癌房客
50歲的李元文,是沙洋縣人,多年前成為潛江一戶人家的上門女婿。為了養家,他外出打工,賣過苦力,當過綠化工,但由於身體不好,乾乾停停,經常被辭退,根本沒掙到什麼錢。1998年,為了不拖累妻兒,他獨自離開潛江,回到了老家。
今年7月,他來到荊門城區打工,租房時碰到了熊文芳。熊文芳的妹妹在外地打工,留下一套小兩居室給熊文芳使用,熊文芳便將房子租給了李元文。
9月10日早晨,李元文發病,一頭栽倒在房中。正巧熊文芳前來取衣服,發現李元文不省人事,急忙喊人幫忙,將他送到醫院。經過檢查,李元文不僅患有胃病,更嚴重的是還患有直腸癌,必須立即手術,但要預交2萬元醫療費。
父母年邁,兄長患有精神病,自己也無積蓄,想到這些,李元文不禁絕望:「沒有錢,也沒有人照顧,我不想活了。」「有我在,你不用擔心。」熊文芳安慰說。她掏出身上僅有的2萬元錢,交給了醫院。而這筆錢,是她給患有多種重症的丈夫準備的醫療費。「當時根本來不及多想,只能先管眼前。」熊文芳告訴記者,她後來只好向朋友借錢填補「虧空」。
住院後的李元文,時常拔掉針頭,拒絕治療。熊文芳日夜陪在病床前,耐心勸導,李元文的情緒才慢慢平復下來。9月17日,他的手術順利進行,熊文芳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手術後的護理十分關鍵,而李元文家又無人前來照料,熊文芳便擔起護理工的職責,每天為他熬湯做飯、擦拭身體,連中秋節也是在醫院度過。20多天下來,她的體重下降了近10公斤。
風雨情深 丈夫支持妻子義舉
熊文芳的生活充滿坎坷,這反而培養了她堅強的意志和善良的品格。
1982年,19歲的熊文芳在父親去世後,挑起照顧母親和兩個年幼妹妹的重擔。她辭掉臨時工的工作,當起個體戶,先後賣過鞋子、服裝,開過酒店、農莊,大大改善了家中的經濟狀況。期間有人給她介紹對象,「我不要求穿金戴銀,只要他對我妹妹好。」熊文芳只提出這一個要求。
當時的小劉爽快地答應了。結婚後,他把熊文芳的妹妹當成自己的妹妹,熊文芳的妹妹們則把小劉當成親哥哥一樣。
30年風風雨雨,小劉變成了老劉,他和熊文芳情深依舊,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也一如當年。
但天有不測風雲。2008年,老劉被查出患有肺結核、糖尿病併發症、尿毒症等,醫生斷定他最多只能再活一年。
老劉不想人財兩空,決定放棄治療。但熊文芳不願放棄,她虧本盤掉自己全部的生意,用於給丈夫治病。
為了治療老劉的肺結核,除了用藥,熊文芳天天晚上拉著老劉唱歌,半年後,老劉不再咳嗽;老劉的腰部長了一個碗口大的膿包,醫生不敢動手術。熊文芳邊為他抹藥邊按摩,半年後,膿包消失了。
5年過去,夫妻倆牽手迎戰病魔,花光所有積蓄。老劉心懷歉意,熊文芳卻說:「只要人在,比什麼都強。」
如今,老劉經常要做透析。對於妻子幫助李元文的事,他說:「生死關頭,碰到了就該幫一把,我完全支持她的做法。」
熊文芳說,李元文目前恢復得不錯,但後期治療還需要10萬元左右,她實在無力承擔。希望有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同她一起共同幫助李元文渡過難關。楚天都市報 首席駐站記者 盧成漢 特約記者 杜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