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一畫一仕女,一心一境一個人

2021-02-27 古典文學藝術

溥儒 仕女

題識:蓬萊樓閣五雲邊,水佩霞裳去邈然。修到神仙猶有恨,乘槎幾見海為田。

溥儒 仕女

題識:葭葦蕭蕭拂岸長,春波剛著玉人航。斜陽欲下微風起,吹送汀洲杜若香。

溥儒 仕女

題識:洛水茫茫接碧空,凌波不見彩雲行。一川明月涼於水,夜半驂鸞上玉京。

溥儒 仕女

題識:羅衣新卻月宮妝,團扇微風趁晚涼。欲倚梧桐歌一曲,無邊清照滿瀟湘。

溥儒 仕女

題識:攬袂尋芳草,聯吟坐碧苔。只疑王母使,雙教彩雲來。

溥儒 仕女

題識:碧紗窗,嬌獨倚,風送一簾香雨。琴韻靜,漏聲殘,夜燈紅袖寒。眼波秋,眉黛細,生小不知愁緒。頻對鏡,學塗鴉,剪來山杏花。

溥儒 仕女

題識:石上題詩掃綠苔

溥儒 仕女

題識:風飄丹桂滿空庭,水佩花冠拜列星。碧落雲飛回鶴駕,焚香閒誦蕊珠經。

溥儒 仕女

題識:小立誦殘紅,羅衣錦苑東。此時嬌不語,丹桂影一枝。

溥儒 仕女

題識:秋宵紅袖倚闌幹,銀漢斜攬明月盤。滿地參差丹桂影,一枝高折碧雲寒。

溥儒 仕女

題識:碧衫羅帶欲凌風,玉臂珊瑚映水紅。紈扇翩翻隨舞蝶,無端寫入畫圖中。

溥儒(1896-1963),名儒,字心畲,別號西山逸士,為清恭親王之孫。篤嗜詩文、書畫。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溥儒 仕女

溥儒的畫很少有不題詩的,其詩往往蕭疏纏綿,是解讀他的畫的另一把鑰匙。

溥儒一生談詩談書談做人卻不甚談畫,畫藝未曾從師,全由擬悟古人法書名畫以及書香詩文蘊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皇室許多珍藏,自然多有觀摹體悟的機會。不過由於他的文學底蘊深厚加上多年隱居的生活,讓他又能一洗鉛華,縝麗而不媚俗。那種文人心靈、魚樵耕讀與神趣世界的嚮往,還有遠承宋人體察萬物生意,與自然親和的宇宙觀及文化觀,皆可謂完全謹守傳統中國文人精神本位,而拒絕了與現代世界溝通的可能。然而他的書畫作品卻並未落於古典形式的僵化,而有其生命內涵的真實與精採,只因他的世界本來如此。

喜歡,請點個 

相關焦點

  • 活在當下,一心一境,於苦痛中培養自己的珍珠貝之質
    一心一境是治療人生的波動、不安、痛苦和散亂最有效也最容易的方法。因為人的樂受與苦受雖是真實的感覺,卻是一種空相,若能安住於每一個當下,苦受就不那樣苦,樂受也沒有那麼樂了。可惜的是,人往往是一心好幾境(懷憂過去,恐慌未來),或一境生起好幾種心(信念有如江河,波動不止),久而久之,就被感受所欺騙,不能超越了。
  • 《唐宮仕女圖》是一幅畫嗎?唐代女子的真實相貌如何?
    由於書畫的特性,年代越久的畫,往往就不容易保存下來,古代的很多畫都是用紙或者絹布,這些材料都有著特定的壽命,一旦到了時間,就會開始腐爛,最終被徹底風化。再加上戰爭等各方面的因素,能保留下來的古老字畫就顯得更加珍貴,在中國這些傳世的名畫中,《唐宮仕女圖》的年代相對久遠。
  • 一畫一詩界,畫裡藏了詩,盼君來知
    每一首詩詞都自成一幅畫,若暫將所讀詩詞遺忘,只是嘗試著先去看畫,將自己置身於情境之中,方覺當時在此情此景中的詩人們,能用短短幾句就描繪出如此畫卷的傲人才華。詩裡一事一物本凡,可為何竟引得後世人們吟誦流傳了千百年?可見,所見之物易同,所思所想所寄之情不同罷了。
  • 詩詞丨一詩一畫一境界,一山一水共清歡
    一朝一夕,一山一水,從從容容,都是驚喜。生活不是趕路,而是去感受路。站在山水之間,清淨皆是我胸懷;站在得失之間,一心善念常歡樂。在湖光山色之間,我們往往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倒不如,閒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茫茫。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裡。高歌誰和餘,空谷清音起。
  • 仕女圖是清明節前畫的 說出唐伯虎三個字就嚇到了牧羊犬
    這天,它來到了一所海外的拍賣行,這裡正在拍賣書畫文物。作為一名國畫愛好者,麥克鹿當然對這些拍賣的書畫產生了興趣。尤其是其中一幅仕女畫,那可是唐伯虎的真跡呀。麥克鹿毫不猶豫地辦理了手續,匆匆走進了拍賣行。當拍賣到唐伯虎的仕女畫時,跟麥克鹿一起競爭的有幾個藍眼睛黃頭髮的動物。
  • 臺北故宮裡的「麗人行」,唐宋仕女畫作10月集結「她」特展
    圖中所繪唐明皇是一位酷愛音樂的皇帝,執政其間出現了許多音樂家和舞蹈家,畫中的他正仰臥於矮足大繩床上吹簫,另有仕女四人。(傳)五代南唐 周文矩 《仕女圖》軸此幅傳為周文矩之作的畫中,桐蔭仕女憑欄展卷,旁見一貍奴相伴。圖中並無名款,然觀其衣紋,轉折剛健,與周文矩風格相去甚遠,當屬後世收藏者擅自附名,才有此標題。
  • 一詩一畫,句句禪意
    王維的詩向來都是極美的,意境美、畫面美,蘇軾在《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有言:「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歸嵩山作》 荒蕪的城池、古老的渡口,落日的餘暉灑滿蕭瑟的秋山。 這是一副傍晚野外秋景圖。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天色已晚,上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下有青松如蓋。
  • 一山一水一風景,一詩一畫一境界——李國勝作品賞析
    山水總藏著一種柔和極致又廣闊無垠的清美,讓人浮想聯翩,每一次走近,都有萬千氣象和浩渺雲煙,浸染過人間煙火味,才發現心中有風景,柴米油鹽皆成詩。從山水畫家李國勝的作品中,我們亦能感覺到來自生活中那一隅的恬靜。
  • 現代詩:風景:一個人的大擺排場
    風景:一個人的大擺排場 (詩二首)-------------文/獨樹----------------.它一定就是王了看來除了自己,它沒有別的主人一隻蒼狗躺在流浪的自由之中象蕭瑟秋天貿然生出的新物種——土地突然小小的波動了一下一叢快要枯萎的雜草形容出一雙眼睛——現出芻狗——就這樣它停留在那裡,看著我緩緩的繞過去
  • 一首詩、一幅畫…高明抗疫最強應援來了!
    一首詩、一幅畫…高明抗疫最強應援來了!目前,高明區正通過高明各主流媒體和相關網絡平臺對優秀作品進行推送、推廣,傳遞高明人上下一心,助力打贏這場防疫硬仗。《國士無雙》作者:李寧早早打響的戰鬥疫情突然襲來,人們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摁下了「暫停鍵」。文藝戰線的戰鬥,從今年年初二就悄然打響。不少文藝工作者主動創作,並在協會交流群裡發表與疫情防控有關的文藝作品。
  • 一幅《吹簫仕女圖》,藏盡了江南第一才子的悲歡離合
    但是民間傳說中的唐伯虎的九個妻子,其實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唐伯虎的仕女圖,而這些仕女圖裡面,比較出名的就是《吹簫仕女圖》,曾經的估計價格達到千萬之高。而這幅畫的女主角,大家都猜測是唐伯虎的妻子,青樓女子沈九娘。
  • 《簪花仕女圖》創作年代再考:以二重證據法
    杜牧在《感懷》一詩中也說:至於貞元末,風流恣綺靡。(《全唐詩》卷五一九)綺羅人物盛於中唐中唐以降,從皇室到士紳,遊宴之風大興,對娛樂性的文學和藝術形式投以極大的熱情。隨著城市商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個儒家禮教意識較為淡薄的市民階層,對通俗的、以娛情為主的藝術形式的興盛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 水月觀音創始者周昉,仕女畫冠絕古今,雖體態豐盈卻也胖得漂亮
    周昉最初畫仕女純屬興趣,跟著宮廷畫師有樣學樣,慢慢地,有著貴族出身的周昉顯現出了貴族少爺的優勢:因為長期優遊於貴胄子弟間,他不僅能看到濃麗豐滿的仕女們的面容身材,更能透過貴族姑娘們臉上的喜怒哀怨,看穿他們心裡的無限寂寞呀寂寞。並且,還很厲害的把這種情緒真相,通過繪畫暴露出來,在當時,簡直逆天了。周昉紅了,他的畫也備受世人追捧。
  • 芳姿一展驚天下——詩畫赤峰
    危機中,一抵百,阻窮兇。彈無援絕,嗟泣衢野血淙淙。忠骨埋於抔土,浩氣垂之後世,濡沃萬年松。山水緣何秀,此地臥英雄。 以上詩詞、圖片均選自《詩畫赤峰》一書 《詩畫赤峰》是一部反映塞北明珠赤峰旅遊文化概貌的「濃縮片」、「導遊圖
  • 一詩配一畫,這10句詩真是美到極致
    仿佛一幅渾然天成的一畫作,山水田園,飛鳥日月,盡在其中,讓人拍案叫詩絕。下面十句絕美詩詞,一句詩就是一幅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一望無際的大漠上,一束烽煙直直升起,無盡的黃河上,落日正圓。讀這一句詩,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副畫面,有大漠、有落日,場景遼闊,氣慨萬千。
  • 《簪花仕女圖》:一場綺麗的夢
    周昉主要活動於唐代宗至唐德宗時期,善畫佛神、肖像,而以畫仕女成就最高,被朱景玄《唐代名畫錄》列為神品。周昉所描繪的肌豐體肥、濃妝豔抹的嬪妃和貴婦一方面迎合了以胖為美的上層社會的審美理念,另一方面又對這種審美趣味的流行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其仕女畫傳達了時代審美情趣,被朱景玄譽為「畫仕女為古今冠絕」,成為唐代中晚期仕女畫的主流式樣,影響極大。周昉的繪畫藝術特色為「衣裳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
  • 比一幅畫麻煩的是藝術家
    比一幅畫麻煩的是藝術家 今 日
  • 生活就像一幅畫,一首詩……
    秋風卷著落葉,有絲絲哀愁與傷感,但亦如詩如畫,醞釀著午後帶有一些慵懶的心情。午後,落葉的飄雨是蒼涼季節中的一種浪漫意趣,多少疲憊的午後,是這樣的情趣令人釋放。夏日夜晚的鳥鳴蟲叫是美麗的。當你捧著喜歡的書在燈下專心閱讀,那知了整齊的叫聲就是黑夜的奏鳴曲。它們的本身再吵再鬧,卻把周圍越唱越靜。
  • 她憑藉一幅畫、一首詩,成功從高官千金手中奪回心愛之人
    還說自己不喜功名利祿,一心只想求仙問道。自此便問道青城,訪僧衡山,雲遊四海不再歸家。冰雪聰明的薛媛,一下便猜出了丈夫的意圖。這分明是要另結新歡,從此與她生分疏遠。薛媛讓丫鬟們把丈夫平日裡心愛的書冊和古琴,都整理裝好。丫鬟們一邊打點,一邊偷偷查看夫人的顏色。只見薛媛不慍不怒,端坐鏡奩前靜靜梳妝打扮。
  • 王維為一幅畫作了一首詩,讀完你覺得畫美還是詩美?
    《畫》是王維的一首經典五言絕句,和這首詩的名字一樣,這首詩美如畫。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本身還是一首畫作鑑賞詩。此詩表達了王維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嚮往,以及比對現實而產生的憂傷。樸素無華的語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其中的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