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國慶假期即將來臨,相信許多小夥伴都已經安排了出行計劃,那麼國慶中秋8天的超長假期可以去哪裡玩呢?今天我們的主播蔣華要向你推薦一條我們縣內的文化旅遊線路。遊萬年上山,品文化之旅,十一假期剛好是我們浦江第十三屆中國書畫家,接下來帶大家逛三個不同的場館,讓大家領略我們浦江的書畫文化、民間工藝,再次重溫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神筆馬良,讓大家感受到我們浦江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化遊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詩畫小鎮的藝術館,一走進展館,濃濃的書畫氣息撲面而來,一樓展廳內「不止於美」——中國花鳥畫名家作品邀請展正在展出中,畫展匯集了12位國內知名畫家精心創作的60餘幅花鳥畫作品,不同的繪畫風格可以讓你一次在這裡大飽眼福。在詩畫小鎮藝術館它最大的亮點就是我眼前的這幅千裡江山圖,它是一幅動態數字長卷,之前它只在澳門回歸20周年的時候在澳門展出過,這次還是在大陸的首展。這幅動態數字圖展示的是江南的山水風光,從早晨到傍晚,其次這幅數字畫它是在原來真跡的基礎上以1:100比例,擴大了100倍,呈現在這裡它是一個動態的,達到了天人合一,人融入自然的狀態,更加融入畫境裡的感覺。
《千裡江山圖》數字長卷是將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利用數位技術進行了360度的動態展示,它全長約35米、高約6米,包含100多組山體、800多艘船隻及500多個人物、動物,既壯闊雄渾又細膩精到。千山疊嶂、萬頃碧波分外秀麗壯美,而穿插播放的捕魚、駛船、行路、遊玩等動態視頻,將栩栩如生的人物儀態毫釐畢現,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到與壯闊國土相輝映的曠世巨作。展區一側,還展出了《千裡江山圖》的部分複製品,通過人、畫互動,仿若身臨其境,讓你在詩畫小鎮就能暢遊祖國的大好山河。
第二站,我們來到浦江縣非遺館,位於浦江縣非遺館的刺繡展,刺繡在我們浦江具有輝煌而悠久,在這裡展出了自明代以來50多件刺繡精品,接下來就帶大家去裡面好好逛一逛。
浦江傳統刺繡古時作用於服飾及手帕、枕套、圍裙、香袋、窗簾等,常作為婚嫁、居室等禮品,賦予它豐富的民俗內涵價值與廣泛的實用性。因此,刺繡是古代浦江民間「女紅」的必修課。2010年,浦江十字花還被列入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明末的《白頭富貴》作品,它年代已經非常久遠了,但依然保存的相對比較完好,針腳層次也非常豐富,所以當時的女工非常心靈手巧,配色也非常柔和。我們再來看這一幅作品,它出自清代的連衣童裝,現在我們非常流行寶寶穿連體褲,沒想到在清代女紅已經秀出這麼精美的連體褲,可以看到上面的這些繡花非常精緻,現在我們條件好了,但是已經看不到這種純手工製作的刺繡連體褲了。
這次的刺繡展經過半年多時間籌備,50餘件刺繡精品都是從民間收集,展出了從明末一直到現代不同時期我縣的各式繡品,材質包含綢緞、土布、絨布等,針法涵蓋十字挑花、刺繡、鉤針等多種技藝,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接下來我們第三站,也是文化遊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浦江縣文化館的「約繪神筆——國際馬良繪本全展」。《神筆馬良》是洪汛濤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的童話代表作,深深鐫刻在一代代孩子們的心裡。展覽展示了《神筆馬良》作品最為完整的出版形態,其中包括期刊、插圖文學作品、連環畫、圖畫書和圖像小說,甚至是突破圖書形式的音像製品和電影。讓觀眾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神筆馬良》從嚴肅的文學作品到童話作品的蛻變,體會其從插圖書、連環畫再到圖畫書的演進過程。展示了一代童話大師洪汛濤先生原創經典作品的不朽的藝術和人格魅力,進一步指導讀者學習馬良樂善好學、愛憎分明、勇敢堅毅的精神品質,特別是凝聚起民族下一代向上向善向美的一種品類與力量。
大家是不是還意猶未盡呢,其實還有不同特色的展出,還有很多美食美景在等著你,十一假期大家可以帶上你自己的家人,來感受一下我們浦江的文化之旅。
記者|陳好 徐晗昕
編輯|趙哲越
審核|李少俊
原標題:《國慶假期哪裡去?主播帶你文化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