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服務號」認證收費後,昨日,微信也開始對公眾帳號體系中的「訂閱號」收取300元認證年費,認證成功後將自動免費獲得微信公眾平臺新開放的所有技術接口,如果現有200萬公眾帳號全部收費,則可為騰訊每年帶來6億元收入。
微信公眾平臺收費並非昨日才開始,早在10月底,微信首先對面向企業、商家的「服務號」收取300元認證年費。而昨日,主要面向媒體、政府、慈善機構等非企業類型的「訂閱號」也啟動微信認證程序,收取300元年費。這也意味著,微信公眾帳號運營方今後想獲得認證資質,都要執行「繳費認證、一年一審、一審一繳」的收費制度。不過,政府及部分其他組織類型的公眾帳號免收認證費用。
微信產品部副總經理張穎曾透露,截至11月,公眾帳號數量已突破200萬,並且每天保持8000個的增長速度,信息交互也超過1億次。如果200萬個公眾帳號全部認證,能夠給騰訊新增6億元的收入,為騰訊提出600億元年度目標的1%。
騰訊表示,此舉是為了進一步規範平臺運營並增強公眾帳號公信力,第三方專業審核機構將負責核實企業/機構的主體及權利資質的合法性,並確認認證申請的真實性,因此需要向申請的公眾帳號收取一筆審核費用,作為支付第三方審核機構的成本。
一直以來,微信公眾平臺不需支付任何費用就可使用,其龐大的用戶群,讓其強大的商業價值越來越被看好,但推送廣告、重名、類似名字帳號、信息泛濫、虛假信息等原本在微博頻頻出現的問題也開始在微信公眾號上發生。對此,微信產品總監曾鳴就明確表示,微信不是營銷工具,視公眾帳號為營銷渠道的做法行不通。用戶添加很多帳號,會造成信息泛濫。
據悉,原先微信公眾號申請分為企業和個人兩種方式。企業認證需要提交組織機構代碼、營業執照副本、運營者身份信息等。個人公眾號只需要提交個人身份證。而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申請註冊必須綁定經過認證的騰訊微博或者新浪微博。騰訊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商業行為愈發明顯,虛假、不安全的推廣信息也開始泛濫。此前曾多次曝出微博大V為牟利發布不實消息最終被抓獲,微信不想重蹈微博覆轍,收費認證也是想避免信息泛濫並提供一個安全保障。
如同微博一樣,此前微信公眾號的認證門檻不高,如果是不正規企業或者非法分子想利用公眾號進行傳播並牟利的話,這些認證信息也禁不起推敲。不管是企業營業執照還是個人身份證造假時有發生,而騰訊不是公安機關,對這些證件的真偽無法分辨。
資深自媒體人陽淼認為,收費認證對有強需求的企業或個人是好事,在推廣方面可以享受微信提供的一些高級接口,進一步打造品牌以及輸出渠道。同時,收費也不是強制行為,沒有商業行為的公眾號維持現狀未嘗不可。但也有專家並不看好微信的收費,一方面還沒有企業真正從公眾帳號中獲利,另一方面目前還尚不清楚第三方機構的具體認證標準,因此能否起到規範作用還很難說。
值得一提的是,與微信公眾帳號採取收費認證不同,新浪微博認證(包括個人、企業、媒體等)並不收取費用(海外地區視情況收費除外),近來與微信針鋒相對的來往、支付寶錢包、易信等也強調了公眾帳號完全免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