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很多小朋友報了英語班,不去的話會輸在起跑線嗎?

2020-12-12 元寶爸爸聊育兒

孩子上幼兒園了,周圍很多同學都開始報英語班,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孩子也去學英語?不學英語就會輸在起跑線?學的話又會丟掉童年?似乎在不少家長看來,童年就一定應該以玩為主,學習興趣班才能夠贏得起跑線,這樣一種非此即彼的想法,確實影響著很多家長的抉擇,也引起了不必要的焦慮和恐慌情緒。

對於是否應該讓幼兒園的孩子學習英語的問題,作為一個12歲孩子和一個3歲孩子的父親,談一下我的看法。

我女兒和她的好朋友的經歷

我女兒小時候上的公立幼兒園,當時我們本著快樂童年的原則,除了因為孩子喜歡的原因,給孩子報了舞蹈班、鋼琴以外,基本上就沒有報其他的興趣班的,興趣培養的都不重視,更別說學英語了,所以,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沒有系統性的進行過英語的學習、環境訓練和語感刺激,直到上了小學之後,三年級才開始有了英語課,我女兒的學習成績一直還算不錯,準學霸的類型,不過,她的成績有比較明顯的偏科,尤其是五年級的時候,數學一定是班級前三名,語文也能進入前五名左右,但是英語成績只能排在20名左右。語感不足,詞彙量不夠,發音不準等問題尤為突出,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面,她媽媽(英語六級水平)給她重點強化英語的家庭補習和訓練,才逐漸提升上來,現在的英語水平差不多班級前十名吧,不過,跟數學、語文相比,無論是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還是知識掌握的程度,都是有明顯的差距的。

我想,這樣的現狀,多少跟我們對孩子的早期英語啟蒙教育的重視度不夠有著很重要的關係。

女兒的好朋友也是我們的鄰居,跟女兒是同班同學,從3歲開始就讀雙語國際幼兒園,她媽媽給她報了英語培訓機構的課程,從3歲一直到現在12歲沒有間斷過,給孩子找1對3的外教進行課外輔導,平時也很注重在家裡營造一些英語互動的環境,在這樣一種長期的刺激訓練下,這個小姑娘的英語聽說表達能力非常出色,溝通表達很順暢、自信,參加了不少校內校外的英語演講比賽,自然,小姑娘的英語閱讀能力也很出色,每次考試,英語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2-6歲是語言啟蒙的黃金期

6歲以前的孩子,對知識的接受、語言的學習,是不區分左右腦的,吸收知識、接受信息都是全腦運轉,學習的效率更高,對於2-6歲年齡段的孩子而言,提供充足的語言學習環境,有利於孩子進行早期的語言能力啟蒙,給孩子奠定更好的語言基礎。

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跨地域、跨國籍的組合家庭,父母說著截然不同的方言、語系,但是完全不影響孩子跟父母的溝通,這類家庭的孩子,很多都能夠自如的跟父母家人進行不同語言的溝通,隨時進行語言的切換。

在我所在的小區及周邊地區,就有不少跨國婚姻家庭,經常在飯店、遊樂場遇到這類家庭,看到他們的孩子用英語跟父親說話,用普通話或者廣東話跟母親說話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孩子對語言使用的生疏感,都像是在說母語一樣。

儘早接觸英語,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語感

正如我在前文所列舉的我女兒和她的好朋友的例子一樣,在年幼的時候,給孩子提供足夠充分的語言學習、溝通的環境,讓孩子有足夠多的機會用英語來進行聽、說的訓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語感和自信心。

從這個角度來說,讓孩子儘早接觸英語,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幫助的。不過,我並不認同學習英語就會喪失童年的看法,畢竟,幼兒園的孩子,本來就是以玩為主,即便是英語的學習和訓練,也會是跟玩耍、遊戲結合在一起,對於孩子而言,聽中文玩遊戲和聽英語玩遊戲的效果是一樣的。

我們沒必要以成年人的思維來衡量孩子的感受,畢竟,孩子的天性是喜歡學習新知識和充滿好奇心的。

英語興趣班不一定能取得預想的效果

如果只是給孩子報英語興趣班,一個星期1、2個小時的課程,這樣的強度對於孩子的英語語感學習是缺乏足夠強度的刺激的,帶來的效果有限。

當然,在這種課程上,老師會努力營造一種互動的氛圍,跟孩子們邊玩邊學,培養孩子們的語感,刺激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從這個角度來說,英語興趣班能夠取得一些效果。

不過,如果家長對這種興趣班寄予厚望,指望著孩子能夠將英語學的非常好,那恐怕就要令你失望了。

英語學習需要營造環境氛圍

英語的學習,不是靠著每周1、2個小時的突擊訓練就能夠達到效果的,要想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最重要的還是給孩子營造英語語境氛圍。比如以下幾種做法。

一、看英文動畫片

我現在每周都會有一定的時間給元寶看英文版的動畫片,比如《小豬佩奇》,反覆的看,每次15分鐘左右,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孩子的英文輸入。因為這類動畫片的情節簡單,發音標準,而且詞彙不多,所以,更容易通過反覆的刺激來強化孩子的記憶。

二、閱讀英語啟蒙書

這種英語啟蒙書不是指有大量文字的英語讀物,而是一些動物、植物、水果識別的卡片,英文單詞大書、英文繪本等適齡的英文讀物,通過讀繪本,識別圖案的方式,讓孩子建立英文發音和實物的關聯。

三、生活語言進行英語溝通

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一起玩耍、嬉戲、玩玩具、讀繪本的時候,或者就是聊天的時候,可以經常用一些英語的常用詞彙來進行溝通,刺激孩子的聽力和語感發展,溝通的多了,孩子自然也會習慣用英語進行表達。

四、物品識別採用英文標註

可以在家裡的一些常用的設施,電器、家具、桌椅等上面貼上英文的標籤,讓孩子進行生活知識的認知,這樣的效果很明顯。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幼兒園,小朋友都報英語培訓班,該快樂童年還是不輸起跑線
    朋友小路家的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每天放學時天真的女兒都接好幾張各種培訓班的宣傳單,而且她還嘰嘰喳喳地告訴媽媽說:同班的小朋友萱萱上的這家英語培訓班,紫涵也是,但是紫陌上的是另一家培訓班。原來淡定的朋友開始不淡定了,小朋友都在上培訓班,自己這不是明晃晃地輸在起跑線了嗎?她問我:是不是也該馬上迅速立刻報一個英語培訓班啊?確實是糾結!講兩件事吧,一件是兒子打球班上,有一個孩子小時候在國外呆過一段時間,現在回國讀書了。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暑假快到了,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在報英語班,有必要嗎
    暑假快到了,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在報英語班女兒所在的幼兒園馬上就要放暑假了,我和老公一直計劃著讓女兒這個暑假去姥姥家待一段時間,沒想到的是,昨天下午女兒的班級群裡,老師發出了這樣的一句話:「馬上就進入暑假了,7月份想讓孩子在幼兒園學英語的家長報名。」緊接著,很多家長都紛紛報名。
  • 你還相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教育口號嗎?
    想想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是誰提出來的?一定不是真正的教育家提的,也一定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提的。而是那些蠱惑父母去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的「教育機構」說的,這是他們屢試不爽的「宣傳語」。因為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會說這樣違背教育常識的話的。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命題。
  •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讓孩子逃離這家幼兒園,很多人不理解
    我家老大兩歲多就讀幼兒園了,在一家私立幼兒園讀了一年半(三歲半,進入公立幼兒園),這是一家連鎖幼兒園,他的教學理念和課程都不錯,但招生卻不是很景氣,因為很多家長都反映這家幼兒園什麼都不教,上小學後跟不上,成績明顯落後於其他私立幼兒園畢業的孩子。
  • 幼兒園的孩子有必要上英語培訓班嗎?答案孩子會告訴你,很準確
    孩子才上幼兒園,身邊的小朋友都在報英語班,這麼小的孩子有必要嗎?開心爸爸有位朋友就是這樣,每天都是焦慮到不行。我們都戲稱她是中國最焦慮的媽媽,她自己倒是不以為意,每每都說,不這樣又能如何呢?別人都去上自己不上豈不是落後在起跑線上了嗎?今天開心爸爸就和大家說說給幼兒園的孩子學英語這件事。
  • 焦慮媽媽:孩子的很多幼兒園同學報英語課外班,該給孩子報班嗎?
    ,但是我了解到他的同學都開始報英語課外班了,孩子這麼小我不想讓孩子丟掉童年,但是不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的話,又怕他跟不上別的孩子而輸在起跑線上。  能理解這位寶媽的心情,對於這個問題,寶媽確實會比較糾結的。相信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寶媽跟這位媽媽一樣,為該不該給孩子報培訓班的問題而焦慮和糾結。
  • 寶寶剛上幼兒園,發現小朋友都在報英語班,回家告訴我瞬間懵圈
    寶寶剛上幼兒園,發現小朋友都在報英語班,回家告訴我瞬間懵圈,這麼小的孩子有必要嗎?孩子確實太小,感覺沒必要!報班強化應該在關鍵時刻。當前重要的是一個好的雙語幼兒園。(1)幼兒園時期,繪本+動畫片+簡單的自然拼讀,一定英語環境的浸泡,爭取早日開口。現在回頭總結,沒有給我們家孩子找一個好點的雙語幼兒園,我有點後悔後怕,如果上好一點的幼兒園,應該會早點爆發出來吧。
  • 「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對嗎?
    輕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在「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號召下,全家人一起行動,進行著養龍育鳳工程。從小這樣進行早教,參加這些培訓班,合適嗎?目前對此爭論不休,意見各不統一。下面看一個例子。果果是個5歲的女孩,從胎教開始到現在的幼兒期教育,全家人傾注了大量心血。孩子也挺爭氣,智力發展相當好,語言表達能力強,在幼兒園多次獲得「故事大王」的稱號。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而在如今,「散養」的教育方式幾近絕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被廣大家長們所熱忱擁戴的口號,更加被轉化為了實際行動。當然,我也是千千萬萬名家長們之中的普通一員,家裡的小朋友也有報補習班和興趣班的相同經歷,周末同樣也曾經在不止一個興趣班之間奔波。
  • 不少幼兒園大班現「空巢」,培優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武昌區新橋幼兒園園長周慧芳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每年中班升大班的時候,她都要忙著跟家長做解釋工作,希望不要把孩子轉到「幼小銜接班」。她介紹,「不少學生都被家長轉到『幼小銜接班』去了。更讓人擔憂的是,已經上『幼小銜接班』的家長,把孩子每天寫字識數的照片發在家長群內,導致班上又有6名學生離開。」
  • 如果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跟孩子做三件事,省錢還有效
    現在的家長,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加緊培養,嬰兒期就報嬰兒遊泳班、嬰兒撫觸班,等孩子到兩歲剛開始學說話,就準備報英語班,到孩子三歲的時候,那選擇就多了,什麼思維班、馬術班、舞蹈班等等。再到孩子年齡大些就開始報一些入學準備的班、棋類的班、體育類的班,孩子的休息日安排的很滿,好像不這樣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每一種班價格都不低,真心來講家長也不都是心甘情願的,但是,一般受到兩種心理的影響,一種是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自己家孩子不學好像就會落後;另一種是覺得自己只有花錢讓孩子出去學,才能獲得發展。
  • 廈門爸爸發愁:「孩子班裡每個小朋友至少有兩三個興趣班,感覺輸在起跑線上了!」別讓興趣班壓垮你的孩子...
    有小孩子的家庭,都避免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孩子教育中,越發「重要」的教育培訓:各種補習班、英語班、奧數班、舞蹈班、鋼琴班、書法班……有很多父母,生娃前也曾信誓旦旦:我是肯定不會給孩子報補習班的,娃快樂就好。生娃後,畫風就全變了:我事業都可以不要,堅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幼兒園的孩子有必要報英語班嗎?
    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上面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看到別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報了許多的興趣班,我們家長也是難免心理上犯嘀咕是否要給自己的孩子報興趣班,擔心因為自己的不重視而影響孩子今後的發展。所以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報英語班,我們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關注點才能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家長們不顧孩子的興趣是很容易盲目試錯耽誤孩子的時間,學而不精耽誤孩子真正興趣的發展。
  • 3到5的孩子可以報哪些興趣班,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隨著越來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很多孩子從3歲開始,除去上幼兒園外,很多的家長利用孩子周末及寒假及暑假的時間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小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孩子在3到5歲都可以報哪些興趣班的。
  • 走進鄉村幼兒園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線在哪?| 一傑觀點
    (說明:我的名字是曉妍,幼兒園小朋友喜歡叫我小羊老師或者咩咩老師,以下對話中小羊老師是我本人)小羊老師:「請問,你們有人願意和我一起組成樂器合奏團嗎?」 孩子:「有!我願意!小羊,我願意!」小羊老師:「那我們七個人要怎麼組成合奏團呢?」 孩子A:「我們要選好多種樂器,一起表演。」孩子B:「對,我要搖手鈴兒。」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孩子還沒上幼兒園 媽媽就花25800元報數學班
    全家就爸爸一人反對報培訓班  結果是「反對無效」  杭州的張先生最近比較苦惱,因為兒子報讀培訓班的事,他心裡一直憋著火氣,不吐不快。  「兒子9月才上幼兒園小班,孩子媽媽已經給他報了很多個培訓班。我希望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就這樣早早毀了。」
  • 幼兒園裡不學習,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老師:都是父母太焦慮
    導讀:幼兒園裡不學習,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老師:都是父母太焦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還沒上幼兒園 媽媽就花25800元報了數學班
    全家就爸爸一人反對報培訓班  結果是「反對無效」  杭州的張先生最近比較苦惱,因為兒子報讀培訓班的事,他心裡一直憋著火氣,不吐不快。  「兒子9月才上幼兒園小班,孩子媽媽已經給他報了很多個培訓班。張先生向記者展示了這些培訓班:數學144節課,畫畫80節課,還有兩個月的幼兒園學前班等等。  「我知道,上小學前有學前班,主要是為了幼小銜接,但從來沒有聽說上幼兒園也要上學前班,但孩子媽媽就是覺得有必要。」張先生無奈地說。  從7月份開始,他的兒子提前過起了幼兒園生活——每天早上9點送到培訓中心,下午3點去接,中午在培訓中心吃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