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簡稱之爭

2021-02-26 高數君

原本華北工學院、華東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四所大學在各地簡稱「華工」。不過後來華北工學院後更名為中北大學、華東工學院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自動退出了「華工」之爭。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華工」成了這兩家之爭。本來最有資格叫「華工」的應該是華中理工大學,可是為了合併,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硬是把「華工」讓給了華南理工大學,自稱「華中大」、「華科」。至於華東理工大學呢?倒是很謙虛地說:「我叫華理」,河北聯合大學改名的華北理工大學自稱「華北理工」。

說到「華師」,很多人會問哪個「華師」?華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這三所師範大學都稱呼自己是「華師」。不久的將來,也許還會誕生華北師範大學,華西師範大學來搶這個「華師」。

「東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都自稱「東大」,怎麼辦?建議各打50大板,都不許「作東」,「東南大學」叫「南大」,「東北大學」叫「北大」。「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磨刀霍霍正趕來……:)

「南大」是「南開大學」?還是「南京大學」?在天津,「南開大學」簡稱為「南大」或「南開」,離開天津,除了特殊語境,「南大」就是「南京大學」了。2014年12月,經教育部核准的《南京大學章程》在第一章總則中明確簡稱「南大」。常被媒體稱為「南大」的還有南開大學,但教育部核准的《南開大學章程》,明確其簡稱為「南開」。加上2002年南京大學已經正式取得「南大」第41類,第42類註冊商標,因此只有「南京大學」在教育領域擁有「南大」的合法簡稱。

「南通大學」簡稱「通大」,「南寧學院」簡稱「南院」。

「南昌大學」原先簡稱「南大」,在南昌大學合併組建10周年校慶上改稱為「昌大」,官方說法是「為防止混淆,打出品牌」。「南昌大學」畢業生出省時,不敢稱自己是「南大」畢業生,人們一聽到「南大」就聯想到「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若有人追問下去了,就會認為你高攀那就很尷尬了。但是南昌大學的老領導、校友和師生「昌大」「江大」等簡稱認可度也不高,對「南大」這一簡稱比較認同。於是,就在2015年6月底南昌大學經江西省教育廳核准的《南昌大學章程》又將自己簡稱定為「南大」。而南昌大學也註冊了不少商標,都是以「昌大」的名義註冊。

天大(天津大學,這個學校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是天大的事);

南大(南京大學。南昌大學別不要臉可好?);

地大(中國地質大學);

北大(北京大學,欽州學院更名為北部灣大學叫「灣大」);

東大(東南大學);

南大(南京大學);

西大(不是西北大學、也不是西南大學,是廣西大學);

北大(北京大學);

中大(當然是中山大學,中北大學靠邊,既不能中大,更不能北大)。

天大(天津大學);地大(中國地質大學)

人大(中國人民大學)

河大(諧音「和」,河大(HENU),河大(HBU),河海大學簡稱「河海」)

強弱差距較大的還是學校的實力說了算:簡稱必然屬於強校,弱的老老實實說全稱。而實力相當的則要看各地的習慣了。

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就南大簡稱一事鬧的不可開交。

南寧大學坐不住了:你叫南大,讓我叫啥?

網友建議叫寧大。

寧夏大學不服:當初為免和廈門大學衝突,沒叫夏大叫寧大,廈門大學總不能叫門大吧,這還要搶?寧大可是我唯一簡稱。

寧波大學默默流淚:我就倆字,不讓我叫寧大,難道叫波大。

大理大學、大連大學都笑了:小樣爭啥,我的簡稱叫「大大」!其實大理大學叫理大,大連大學叫連大,還好沒連雲港大學。

寶雞大學特別猶豫,是叫「寶大」還是叫「*大」,這時太原大學說了:「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是太大」。

天津大學也不敢示弱:我叫天大;

中國地質大學:那我就是地大咯。

汕頭大學聽了:你們都別說了,我都「頭大」了,

復旦大學:你聽得頭大,我旦大!

華農——華中農大VS華南農大

北工大——北京工業大學VS北方工業大學

湖工大——湖北工業大學VS湖南工業大學

河工大——河南工業大學VS河北工業大學

華師——華中師範大學VS華東師範大學VS華南師範大學

交大——上海交大VS西安交大VS北京交大VS西南交大VS蘭州交大VS華東交大

山大——山東大學VS山西大學

東大——東南大學VS東北大學

西大——西北大學VS西南大學

河大——河南大學VS河北大學VS河海大學

南大——南京大學VS南昌大學VS南開大學VS南寧學院VS南通大學

華工——華南理工大學VS華東理工大學

中大——中山大學VS中南大學VS中北大學

江大——江蘇大學VS江南大學VS江漢大學

湖大——湖南大學VS湖北大學

海大——海南大學VS中國海洋大學

石大——中國石油大學VS石河子大學

廣大——廣西大學VS廣州大學

西師——西北師範大學VS西華師範大學

山師——山西師範大學VS山東師範大學

西政——西南政法大學VS西北政法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英文縮寫RUC

東南大學:簡稱「東大」,英文縮寫SEU

東華大學:英文縮寫DHU

上海外國語大學:簡稱「上外」,英文縮寫SISU

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漢理工」,英文縮寫WUT

華中師範大學:簡稱「華中師大」,英文縮寫CCNU

吉林大學:簡稱「吉大」,英文縮寫JLU

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英文縮寫SJTU

同濟大學:簡稱「同濟」,英文和德文譯名Tongji。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英文縮寫SCU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英文縮寫NWAFU

東北師範大學:簡稱「東北師大」,英文縮寫NENU

上海財經大學:簡稱「上海財大」或「上財」,英文縮寫SUFE

中國礦業大學:簡稱「中國礦大」,英文縮寫CUMT

西南大學:英文縮寫SWU

山東大學:簡稱「山大」,英文縮寫SDU

蘭州大學:簡稱「蘭大」,英文縮寫LZU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英文縮寫TJU

東北大學:英文縮寫NEU

華東師範大學:簡稱「華東師大」,英文縮寫ECNU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英文縮寫WHU

重慶大學:簡稱「重大」,英文縮寫CQU

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英文縮寫BFSU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

清華大學:無

中國農業大學:簡稱「中國農大」,英文縮寫CAU

南開大學:簡稱「南開」,英文縮寫NKU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英文縮寫ZJU

中南大學:英文縮寫CSU

中山大學:簡稱「中大」,英文縮寫SYSU

電子科技大學:英文縮寫UESTC

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英文縮寫XJTU

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國海大」,英文縮寫OUC

北京師範大學:簡稱「北師大」,英文縮寫BNU

大連理工大學:簡稱「大工」,英文縮寫DUT

復旦大學:無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英文縮寫NJU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英文縮寫XMU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英文縮寫HUST

湖南大學:簡稱「湖大」,英文縮寫HNU

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南理工」,英文縮寫SCUT

北京理工大學:簡稱「北理工」,英文縮寫BI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英文縮寫BUAA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英文縮寫HIT

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或「西北工大」,英文縮寫NPU

中央民族大學:簡稱「中央民大」,英文縮寫MU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英文縮寫USTC

北京科技大學:簡稱「北科大」或「北京科大」,英文縮寫USTB

中央財經大學:簡稱「中央財大」或「中財大」,英文縮寫CUFE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簡稱「對外經貿大學」或「貿大」,英文縮寫UIBE

東北林業大學:簡稱「東北林大」,英文縮寫NEFU

華東理工大學:簡稱「華理」,英文縮寫ECUST

河海大學:簡稱「河海」,英文縮寫HHU

江南大學:無

合肥工業大學:簡稱「合肥工大」或「合工大」,英文縮寫HFUT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簡稱「中石大」或「石大」,英文縮寫UPC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簡稱「地大」,英文縮寫CUG

西南財經大學:簡稱「西南財大」或「西財」,英文縮寫SWUFE

西南交通大學:簡稱「西南交大」,英文縮寫SWJTU

陝西師範大學:簡稱「陝西師大」或「陝師大」,英文縮寫SNNU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電」,英文縮寫XDU

北京體育大學:簡稱「北體大」,英文縮寫BSU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簡稱「中南大」,英文縮寫ZUEL

暨南大學:簡稱「暨大」,英文縮寫JNU

北京交通大學:簡稱為「北京交大」,英文縮寫BJTU

大連海事大學:簡稱「大連海大」或「海大」,英文縮寫DMU

長安大學:無

華中農業大學:簡稱「華中農大」或「華農」,英文縮寫HZAU

中國傳媒大學:英文縮寫CUC

中國政法大學:簡稱「法大」,英文縮寫CUPL

華北電力大學:簡稱「華電」,英文縮寫NCEPU

北京中醫藥大學:簡稱「北中醫」,英文縮寫BUCM

中國藥科大學:簡稱「中國藥大」,英文縮寫CPU

北京化工大學:簡稱「北化」,英文縮寫BUCT

北京林業大學:英文縮寫BFU

南京農業大學:簡稱「南農」、「南農大」或「南京農大」,英文縮寫NJAU或NAU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簡稱「中國礦大(北京)」,英文縮寫CUMTB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簡稱「地大」或「北京地大」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簡稱「中石大」,英文縮寫CUP

中央音樂學院:英文縮寫CCOM

北京郵電大學:簡稱「北郵」,英文縮寫BUPT

南京理工大學:簡稱「南理工」,英文縮寫NJUST

哈爾濱工程大學:簡稱「哈工程」,英文縮寫HEU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南航」,英文縮寫為NUAA

相關焦點

  • 高校簡稱之爭,你心中的「海大」是哪所學校?
    中國有很多高校的名稱不同,但是簡稱卻一樣,同一個簡稱到底指代的是哪所大學,各校都爭論不休。最有名的就是「南大」之爭了,南京大學、南昌大學、南開大學,甚至南寧大學也出來湊熱鬧。中國海洋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也入選了國家「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有海洋科學和水產養殖學兩個雙一流學科。中國海洋大學雖然是以海洋專業為特色的學校,但是綜合實力也很不錯,只是平時比較低調。
  • 中國大學簡稱之爭:附84所教育部核准章程高校簡稱
    原本華北工學院、華東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四所大學在各地簡稱「華工」。不過後來華北工學院後更名為中北大學、華東工學院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自動退出了「華工」之爭。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華工」成了這兩家之爭。
  • 國內高校簡稱撞車史:南大、西大、東大都在爭 唯獨北大沒人搶
    01 高校簡稱之爭此前,因為簡稱,高校已經鬧出不少的烏龍了。職業技術學院:順便把我們的也拿走吧~美院:停停停,都別爭了,沒點高校的樣子,能不能學學我們,央美、清美、川美、魯美和和氣氣一家人~02 簡稱之爭來由
  • 南大簡稱之爭,背後是利益之爭
    (《新華報業網》7月4日)依據慣例,學校的簡稱,一般是以第一個字加「大」構成,比如南京大學,就簡稱南大;北京大學,就簡稱北大。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清華大學,很少稱清大,簡稱一般為清華;復旦大學,也很少稱復大,一般稱復旦。長期形成的習慣而已。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否南昌大學,就不能簡稱南大呢?
  • 山大,山東大學與山西大學的簡稱之爭
    這即是中國最早的三所大學。也就是說中國最早的山大指的就是山西大學。山東大學的成立及前身山東大學的前身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創辦的濼源書院。1901年與晉陽書院等一併奉命籌辦新式學堂。《奏定學堂章程》頒布後定名為山東高等學堂。
  • 華中大、南大等高校簡稱之爭引熱議,網友:有跟北大爭的嗎
    高校簡稱之爭年前,華中科技大學因武漢地鐵2號線南延線設「華中大站」一事,成為輿論爭議的焦點,也再次將高校簡稱這一問題引入公眾視野。很多人都自然想起幾年前的一樁公案——一個「南大」幾家搶。
  • 「南大」簡稱惹爭議 70所部屬高校明確中文簡稱
    但《中國人民大學章程》全篇並未提到其中文簡稱。  截至2015年7月5日,教育部官網共發布了84所高校的章程核准書。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其中絕大多數均提到了學校簡稱。  不過,部屬高校中由於中國石油大學是由兩個獨立辦學機構組成,因此其簡稱大致相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簡稱中石大、石大,英文縮寫為UPC;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則簡稱中石大,英文縮寫為CUP。
  • 當高校簡稱遇到東南西北,哇哦……
    今天,我們磕一磕高校簡稱背後的「愛恨情仇」。大型吃瓜連續劇《高校簡稱撞車實錄》今日放送,請大家備好瓜子、雞腿、小板凳……Q:啥嘛是高校簡稱?A:根據官方解釋,高校簡稱就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對某一大學的叫法,常選用高校校名中具有代表性的某個字,後墜「大」。常見句式為某大/某某大。但是!中國的高校實在是太多了,這就難免會造成一些「簡稱」趣事。
  • 南昌大學章程引發「南大」簡稱之爭
    【南昌大學章程引發「南大」簡稱之爭】  6月30日,南昌大學正式對外公布了《南昌大學章程》,章程第一章第一條中寫道: 南昌大學,簡稱南大。消息很快被傳到南京大學學生論壇上,引發了學生們的爭議。同學們紛 紛以調侃的方式紛紛在論壇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網友:「你說是南京大,南通大,南昌大還是南寧大?」
  • 河北大學、河南大學兩校簡稱之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河大」
    很多大學都擁有一個精短的、響亮的簡稱,這些簡稱中有的是由教育部或當地教育廳核准寫入了學校章程,有的則是來源於當地人們約定俗成的叫法。依照慣例,高校的簡稱一般都是以學校名字的第一個字加「大」構成,例如浙江大學簡稱浙大、武漢大學簡稱武大。
  • 高校簡稱糾葛,教育部該做什麼?
    近日,南昌大學發布的章程中,將「南大」定為學校簡稱。這引發了部分南京大學師生的不滿。對於兩所高校此番「簡稱」之爭,教育部回應稱,希望兩所學校自行協商妥善解決此事。教育部的回應,很有些袖手旁觀的意思。這也不難理解:一者高等教育法等法規,均未對高校簡稱做出明確規定。
  • 還在爭哪個「大」?權威中英文簡稱來了,請對照查看,自覺轉走!
    話說近日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就南大簡稱發生爭議。南寧大學坐不住了:你叫南大,讓我叫啥?網友建議叫寧大。寧夏大學不服:當初為免衝突,沒叫夏大叫寧大,還要搶?寧大可是我唯一簡稱。寧波大學默默流淚:我就倆字,不讓我叫寧大,難道叫波大。大連大學笑了:小樣的爭啥,我的簡稱叫「大大」!太原大學不語,那我只有簡稱:「太大」嘍!
  • 中國高校的"簡稱"紛爭!
    原本華北工學院、華東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四所大學在各地簡稱「華工」。不過後來華北工學院後更名為中北大學、華東工學院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自動退出了「華工」之爭。華南工學院更名為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更名為華中理工大學,「華工」成了這兩家之爭。
  • 頭條 南京和南昌爭什麼!最早簡稱「南大」是咱天津的南開大學!
    雙方搶得十分熱鬧,可其實,「南大」這個簡稱,最早既不屬於南京大學,也不屬於南昌大學,而是屬於咱天津的南開大學,至今,天津人提起南開大學,依然會親切地稱之為「南大」。下面,廣播君就跟大家來聊聊:南開大學簡稱的變遷史。當然,廣播君並不是為了強出頭為南開大學爭名字,而是要正本清源,告訴大家為什麼南開大學一直被天津人稱為「南大」,又從什麼時候開始「南開」成為了南開大學正式的簡稱。
  • 南昌大學爭「南大」簡稱 媒體稱據其校歌應稱「昌大」
    南昌大學爭「南大」簡稱 媒體稱據其校歌應稱「昌大」 2015-07-15 08:42:24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節的講話中指出:「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這其中的「南大」,指的就是南京大學。  對於地方高校南昌大學,根據其校歌的歌詞「巍巍的昌大宏規啟」一句可知其簡稱應該是「昌大」,而非「南大」。
  • 已有84所高校簡稱獲教育部高校章程核准—新聞—科學網
    2013年9月教育部發布《中央部委所屬高等學校章程建設行動計劃(2013—2015年)》,該計劃稱,進入國家「985工程」的高校要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211工程」高校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所有高校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 澎湃新聞查詢教育部官網發現,中國人民大學成為暫行辦法實施後第一個由教育部核准章程的高校。
  • 84所教育部核准章程高校簡稱 中南大學英文縮寫CSU
    截至2015年7月5日,教育部官網共發布了84所高校的章程核准書。一共有70所部屬高校在章程明確規定了中文簡稱。部分高校,類似中國人民大學[微博],只是在章程中寫明其英文簡稱,並未提及中文簡稱。
  • 南昌大學「南大」校名糾紛,「舌尖上的名校」之爭
    6月底,南昌大學發布由江西省教育廳核准發布的章程,將「南大」定為自己的學校簡稱。7月2日,南京大學有關方面回應,「學校已向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廳表示了嚴重關切。」媒體從教育部了解到的態度是,希望南昌大學、南京大學能規避引發校名爭議的情況出現,協商妥善解決此事。
  • 「南大」之爭要尊重習慣與法律
    2014年12月教育部核准發布的《南京大學章程》,規定南京大學簡稱「南大」。今年6月底,南昌大學發布由江西省教育廳核准發布的章程,將「南大」定為自己的學校簡稱,引起爭議。目前,教育部對高校章程中關於簡稱的具體做法還未有詳細規定,但希望南昌大學、南京大學能規避引發校名爭議的情況出現,協商妥善解決此事。
  • 以大學的簡稱為例,趣談「名」與「實」之不同
    7:有關中國高校的各類信息匯集圖文正文: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2020年的高考也與往年有所不同。二、「南大」簡稱的「名」與」實」有關大學的簡稱之爭,如果說「北大」之爭是純屬好事者的幽默調侃,那麼前幾年驚動教育部的「南大」之爭則是真實發生的鬧得不可開交的大學簡稱之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