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痛風是人體內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伴組織損傷的一組代謝性疾病。血液中尿酸長期增高是痛風發生的關鍵原因。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皮下組織及腎臟等部位,引起關節炎、痛風石、腎臟結石或痛風性腎病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越來越多的痛風患者開始認識到:痛風不僅損害關節,更會危害腎臟的健康。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痛風的藥物治療有哪些禁忌。
1、避免使用可能導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藥物
對高尿酸血症和痛風者應避免使用以下藥物。
(1)非甾體抗炎藥:阿司匹林、貝諾酯可引起尿酸升髙。
(2)利尿劑:氫氯噻嗪、甲氯噻嗪等可增加近曲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減少腎小管對尿酸的分泌,可致高尿酸血症,其他利尿劑託拉塞米、依他尼酸也有此反應。
(3)抗高血壓藥:利血平、二氮嗪、替米沙坦、氯沙坦。
(4)抗糖尿病藥:胰島素。
(5)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巰嘌呤、麥考酚嗎乙酯、他克莫司、西羅莫司、巴利昔單抗(劑量相關效應)。
(6)抗菌藥物:青黴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結核藥吡嗪醯胺、乙胺丁醇等減少尿酸排洩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7)維生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
(8)抗腫瘤藥: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白消安、塞替派、阿糖胞苷、硫鳥嘌呤、巰嘌呤、 羥基脲、長春鹼、長春新鹼、門冬醯胺酶、替尼泊苷、順鉑、卡鉑、洛鉑、奧沙利鉑等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治療時宜同時給予別嘌醇並鹼化尿液。
2、在痛風急性期禁用別嘌醇
別嘌醇及其代謝物可抑制次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從而使尿酸生成減少,降低血尿酸濃度,減少尿酸鹽在骨、關節及腎的沉積,有助於結石的溶解,促使痛風結節的消散。長期應用不僅可抑制痛風石的形成或增大,並使已形成的痛風石逐漸縮小和溶解。
在急性期禁用抑制尿酸生成藥,抑制尿酸生成藥別嘌醇不僅無抗炎鎮痛作用,且會使組織中的尿酸結晶減少和血尿酸下降過快,促使類節內痛風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結晶而加重炎症反應,引起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為避免上述情況,如治療早期別嘌醇沒有與丙磺舒和磺吡酮聯合應用,則儘早服用秋水仙鹼,別嘌醇通常在痛風發作平穩後2周開始應用,但對在緩解期已應用的患者在急性發作時可繼續應用。
(1)如1年之內第2次發作或進一步發作,應給與簡單的抑制尿酸合成藥別嘌醇。
(2)別嘌醇在單純痛風的長期治療需從50-100mg/d開始,每幾周增加50 -100mg。視腎功能情況調整劑量最終達到治療目標(尿酸<300mmol/L)。最大劑量900mg/d。
(3)別嘌醇在應用初期可發生尿酸轉移性痛風發作,故於初始4-8周內與小劑量秋水仙鹼聯合服用。
3、痛風急性期鎮痛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痛風的急性期不能應用阿司匹林,主要緣於體內的尿酸經腎小管濾過,在近曲小管中段被分泌和重吸收,尿酸的分泌增加和重吸收減少則使尿酸鹽減少。
4、儘量水化和鹼化治療
必須維持尿液pH值 6.5-6.9,並多飲水,水的滲透壓有利於溶解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多飲白開水可稀釋
尿酸,加速排洩,使尿酸水平下降,並防止夜間尿液濃縮和利於排酸。
使用排酸藥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馬隆可使患者尿液中尿酸濃度增加,同時所排洩的尿酸鹽晶體易在泌尿道沉積(結石),服用期間需要足量的水分攝入,服用鹼性藥(如碳酸氫鈉)以鹼化尿液。
鹼化尿液(碳酸氫鈉3 g/d、枸櫞酸鈉3 g/d),維持尿液pH值為6.5,可預防發生腎結石,同時促進尿酸的排除。
一定要注意這些要點進行治療哦!如果想選擇柔和些的方式可以飲用匞茶,在日常生活中減輕痛風,降低尿酸: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摘自網絡
排版:甘草酸
【免責聲明】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人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喜歡,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