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中文導報報導 在日本梅雨期的結束後,日本列島的各地出現高熱氣溫,因中暑而叫急救送往醫院的人數驟增,8月3~9日的全國因中暑而送往醫院急救的人達6664人,而上周為前3426人,增加了約一倍。
目前為了預防新冠感染,大家都戴口罩,然而中暑有時危機生命,因此日本厚生勞動省呼籲,在人與人的距離在兩米以外時可摘下口罩。
根據總務省消防廳的消息,8月3~9日,因中暑由急救車送往醫院的最多的是東京都,為1717人,是去年同期的約2·6倍,佔全國的4分之一。
氣溫在加上溼度和日照形成的炎熱指數(WBGT)3~9日的大部分超過中暑臨界點的28度,除東京以外,新瀉、名古屋、大阪、廣島、仙臺、高知、福岡、鹿兒島、那霸各市,都達到了中暑臨界點溫度。
13日下午更加炎熱,預想最高氣溫,東京中心和靜岡市等為37度,埼玉市和宮崎市等為36度,關東地區在13日已發出中暑警報。
專家指出:中暑的症狀與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酷似出。因此今年夏天區分中暑與新冠是一個重要課題。
日本一周內至少6664人中暑送醫 10人死亡
日本連日受到高氣壓籠罩,太平洋沿岸一側氣溫上升。12日,日本多處觀測到氣溫超過35攝氏度,3縣傳出有老人中暑死亡。日本官方統計,8月3日至9日總共6664人中暑送醫,其中10人死亡。
氣象廳表示,12日,日本全國921個氣象觀測站當中,有144站觀測到氣溫超過35攝氏度,有許多人中暑送醫。
12日下午1時55分左右,神奈川縣大和市一名83歲男性倒臥在自家庭院,被附近居民發現後送醫不治。此外,櫪木縣真岡市一名77歲女性死亡。當地消防單位表示,這名女性被發現躺臥在窗戶關閉寢室內,沒開冷氣機。在愛知縣春日井市,一名87歲男性倒臥在路上,送醫不治。
日本氣象廳表示,12日各地觀測到的最高溫分別是,山梨縣甲州市38.2攝氏度、愛知縣大府市37.8攝氏度、和歌山縣新宮市37.5攝氏度、東京都心(市中心)35.8攝氏度。
東京消防廳統計顯示,截至12日晚21時為止,東京都有223人中暑送醫,其中3人病情嚴重。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12日表示,8月3至9日的一周內,日本全國共有6664人中暑送醫,其中10人死亡。中暑送醫的人當中,逾65歲者約佔6成,有3836人。病情嚴重需住院3周以上的有180人。
按都道府縣來看,東京都668人,人數最多,其次是埼玉縣484人,愛知縣417人,大阪府412人、福岡縣252人。
圖源:厚生勞動省網頁
厚勞省建議:室外相隔兩米以上可摘掉口罩
厚生勞動省呼籲,在室外人與人之間兩米以外的距離處,要摘掉口罩並補充水分。
厚生勞動省在今年6月曾發表在新的生活方式中如何避免中暑的指南,新的生活方式的三個要點是:
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的擴大,每一個人作為感染防止的三個基本要點是:1、保持身體的距離;2、戴口罩;3、洗手以及脫離「三密」(密集、密切、密閉)。
今年夏天,將迎來與迄今為止不同的生活環境下的夏天,因此防暑要更要注意,其要點如下:
(1)如何戴口罩?
口罩對防止飛沫的擴散有效,作為新的生活方式的每個人基本的感染對策,希望戴口罩。但是與沒戴口罩相比,由於心律和呼吸數,血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等因素,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因此,在高溫和多溼環境下戴口罩,中暑的風險提高,因此如果在室外與人保持充分的距離(至少2m以上)時,可以不戴口罩。
如果帶口罩,要避免強負荷的工作和運動,即使沒有口渴,也要不斷補充水分。在與周圍的人保持充分距離的地方,可以暫時摘下口罩休息。 外出時避開很熱的日子和時間帶,注意穿涼快的服裝。
(2)關於空調的使用
為了預防中暑,使用空調是有效的。但一般的家用空調,只是使空氣循環並沒進行通風。作為新型冠狀病毒對策,即使使用冷房時也要開窗並使用排氣扇通風,因為通風會使房間空氣溫度升高,因此要把空調的溫度設定調低。
(3)向涼快的地方移動
如果覺得健康狀態稍有異常,就趕快移動至涼快的地方,這對預防中暑有效。另一方面,有時根據人數限制不能馬上進入室內的店鋪等,那時請在室外移動至背陰處和通風好的地方。
(4)關於日常的健康管理
在新的生活方式中,請每天早晨等定時測量體溫,掌握健康狀況。這對於預防中暑也有效。由於預先知道正常體溫,在發燒時能迅速注意到。在日常中把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充實健康管理。如果覺得身體不好,不要勉強自己,在家靜養。(原標題:疫情中防中暑:人在室外相隔兩米以上可摘口罩)
來源: 中文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