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酷熱夾擊,日本厚勞省建議:人在室外相隔兩米以上可摘口罩

2020-12-20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中文導報報導 在日本梅雨期的結束後,日本列島的各地出現高熱氣溫,因中暑而叫急救送往醫院的人數驟增,8月3~9日的全國因中暑而送往醫院急救的人達6664人,而上周為前3426人,增加了約一倍。

目前為了預防新冠感染,大家都戴口罩,然而中暑有時危機生命,因此日本厚生勞動省呼籲,在人與人的距離在兩米以外時可摘下口罩。

根據總務省消防廳的消息,8月3~9日,因中暑由急救車送往醫院的最多的是東京都,為1717人,是去年同期的約2·6倍,佔全國的4分之一。

氣溫在加上溼度和日照形成的炎熱指數(WBGT)3~9日的大部分超過中暑臨界點的28度,除東京以外,新瀉、名古屋、大阪、廣島、仙臺、高知、福岡、鹿兒島、那霸各市,都達到了中暑臨界點溫度。

13日下午更加炎熱,預想最高氣溫,東京中心和靜岡市等為37度,埼玉市和宮崎市等為36度,關東地區在13日已發出中暑警報。

專家指出:中暑的症狀與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酷似出。因此今年夏天區分中暑與新冠是一個重要課題。

日本一周內至少6664人中暑送醫 10人死亡

日本連日受到高氣壓籠罩,太平洋沿岸一側氣溫上升。12日,日本多處觀測到氣溫超過35攝氏度,3縣傳出有老人中暑死亡。日本官方統計,8月3日至9日總共6664人中暑送醫,其中10人死亡。

氣象廳表示,12日,日本全國921個氣象觀測站當中,有144站觀測到氣溫超過35攝氏度,有許多人中暑送醫。

12日下午1時55分左右,神奈川縣大和市一名83歲男性倒臥在自家庭院,被附近居民發現後送醫不治。此外,櫪木縣真岡市一名77歲女性死亡。當地消防單位表示,這名女性被發現躺臥在窗戶關閉寢室內,沒開冷氣機。在愛知縣春日井市,一名87歲男性倒臥在路上,送醫不治。

日本氣象廳表示,12日各地觀測到的最高溫分別是,山梨縣甲州市38.2攝氏度、愛知縣大府市37.8攝氏度、和歌山縣新宮市37.5攝氏度、東京都心(市中心)35.8攝氏度。

東京消防廳統計顯示,截至12日晚21時為止,東京都有223人中暑送醫,其中3人病情嚴重。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12日表示,8月3至9日的一周內,日本全國共有6664人中暑送醫,其中10人死亡。中暑送醫的人當中,逾65歲者約佔6成,有3836人。病情嚴重需住院3周以上的有180人。

按都道府縣來看,東京都668人,人數最多,其次是埼玉縣484人,愛知縣417人,大阪府412人、福岡縣252人。

圖源:厚生勞動省網頁

厚勞省建議:室外相隔兩米以上可摘掉口罩

厚生勞動省呼籲,在室外人與人之間兩米以外的距離處,要摘掉口罩並補充水分。

厚生勞動省在今年6月曾發表在新的生活方式中如何避免中暑的指南,新的生活方式的三個要點是:

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的擴大,每一個人作為感染防止的三個基本要點是:1、保持身體的距離;2、戴口罩;3、洗手以及脫離「三密」(密集、密切、密閉)。

今年夏天,將迎來與迄今為止不同的生活環境下的夏天,因此防暑要更要注意,其要點如下:

(1)如何戴口罩?

口罩對防止飛沫的擴散有效,作為新的生活方式的每個人基本的感染對策,希望戴口罩。但是與沒戴口罩相比,由於心律和呼吸數,血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等因素,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因此,在高溫和多溼環境下戴口罩,中暑的風險提高,因此如果在室外與人保持充分的距離(至少2m以上)時,可以不戴口罩。

如果帶口罩,要避免強負荷的工作和運動,即使沒有口渴,也要不斷補充水分。在與周圍的人保持充分距離的地方,可以暫時摘下口罩休息。 外出時避開很熱的日子和時間帶,注意穿涼快的服裝。

(2)關於空調的使用

為了預防中暑,使用空調是有效的。但一般的家用空調,只是使空氣循環並沒進行通風。作為新型冠狀病毒對策,即使使用冷房時也要開窗並使用排氣扇通風,因為通風會使房間空氣溫度升高,因此要把空調的溫度設定調低。

(3)向涼快的地方移動

如果覺得健康狀態稍有異常,就趕快移動至涼快的地方,這對預防中暑有效。另一方面,有時根據人數限制不能馬上進入室內的店鋪等,那時請在室外移動至背陰處和通風好的地方。

(4)關於日常的健康管理

在新的生活方式中,請每天早晨等定時測量體溫,掌握健康狀況。這對於預防中暑也有效。由於預先知道正常體溫,在發燒時能迅速注意到。在日常中把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充實健康管理。如果覺得身體不好,不要勉強自己,在家靜養。(原標題:疫情中防中暑:人在室外相隔兩米以上可摘口罩)

來源: 中文導報

相關焦點

  • 什麼時候可以摘口罩呢?
    疫情發生以來戴口罩已成為一種習慣,有的時候出門忘記戴口罩,感覺自己在「裸奔」,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清零,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時候可以摘口罩呢?對於這個問題,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
  • 多地發布最新「摘口罩指南」,1歲以下嬰幼兒不能戴口罩
    在室外空曠且人員稀少地區(與他人相距1米以上),或無人員聚集時的戶外活動(如走路、散步、騎車等)、戶外鍛鍊等;3. 辦公室人員固定,通風良好,相互間距離1米以上,人均佔有面積不少於1平方米,且辦公室人員無發熱、乾咳等症狀;4. 在農田地頭、森林灘涂等人員不密集的戶外勞動時;5.
  • 日本京都市推廣手持口罩:聊天舉著,吃飯放下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日本持續蔓延。為了既有效避免病毒感染,又能痛快享受美食,日本京都一所大學研發了一款「手持口罩」,並計劃在京都市內的大學及餐飲店等進行推廣。據日本NHK電視臺26日報導,25日,20餘名餐飲行業代表聚集在京都市上京區一家酒店,使用手持口罩樣品吃飯。人們吃飯時放下口罩,拿勺子、叉子把美食送入口中,當有人過來要說話時,舉起口罩遮住面部,再進行交談。圖源/NHK電視臺手持口罩由京都嵯峨藝術大學研發。
  • 深圳幼兒園採取自願彈性上學制度,學生入園可摘口罩
    深圳幼兒園採取自願彈性上學制度,學生入園可摘口罩 返園小朋友和教職工擊掌。日前,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學生返校工作專班發布文件指出,自6月2日起,深圳市具備開園條件的幼兒園可陸續開園,並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實行自願彈性入園制度。6月2日,深圳全市1547所符合返園返校條件的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的在園兒童、學生分批次返校返園,這也是深圳市第四批學生返校。
  • 安徽部分公共場合可摘口罩,利弊之間,看看網友怎麼說
    自湖北武漢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影響了很多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的經濟損失也不可估量,還有不少家庭在疫情中喪失親人,支離破碎。如今國內的疫情已經慢慢穩定下來,看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是值得大家高興和喜悅的。
  • 日本迪士尼樂園因酷熱天氣暫停中午的巡遊和室外表演
    日本迪士尼樂園因酷熱天氣暫停中午的巡遊和室外表演 2019-08-26 16:31:08 來源:人民網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由於今年夏天酷暑連連,日本的東京迪士尼樂園、迪士尼海洋樂園都因為高溫天氣,不斷出現暫停表演和巡遊活動的情況。
  • 摘下口罩,你是我最想見的人
    2020春節伊始,疫情席捲而來,讓兩個相隔千裡的人,距離更遠了。這場疫情讓原本異地的一對情侶,更是雪上加霜。回想起來,疫情至今我們都沒見過,時間飛逝,快半年了,這篇文章,寫給我最愛你的!2020與口罩可以說是建立了很深厚的關係,或者說,2020離不開口罩。你是我摘下口罩特別想見到的一個人,半年相隔,日日與手機為伴,期待雨過天晴見到你的那一天,期待能當面對你說一句:我想你了!期待能一起去逛街,一起去看電影,一起去大吃大喝……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期待……六月即將到來,我感覺我期待的事馬上就可以實現了。
  • 又一省可以有條件地摘口罩了!天太熱想摘口罩怎麼辦?鍾南山等專家...
    來源:【楚天都市報】這個省可以有條件地摘口罩了!4月30日,貴州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貴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一、旅遊景區、街道廣場、城市公園、勞動場所,無人員聚集時,不需佩戴口罩。二、居家、自駕、車間、辦公場所、會議室、學校、體育場館等室內場所通風良好,且面對面距離大於1米以上或非面對面接觸時,可不佩戴口罩。
  • 公園室外環境分散遊覽 原則上可不戴口罩
    中新網北京新聞4月30日電 (陳杭)在公園出入口、室內參觀、購物,乘坐擺渡船、觀覽車,遊客須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地區、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足1米的場所,遊客須戴口罩;在公園室外環境分散遊覽
  • 深圳幼兒園採取自願彈性入園制度 入園需要摘口罩
    原標題:深圳幼兒園採自願彈性上學制度 學生入園可摘口罩  自願彈性上學 入園可摘口罩  深圳1547所幼兒園、特教學生分批返園返校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日前,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學生返校工作專班發布文件指出,自6月2日起,深圳市具備開園條件的幼兒園可陸續開園,並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實行自願彈性入園制度
  • 摘口罩時注意內側清潔 疫情期間在外用餐做好五點
    原標題:疫情期間,在外用餐如何做好個人防護?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許多餐飲機構正在逐步恢復營業,那麼,消費者在排隊和用餐過程中如何做好個人防護?1、排隊時排隊時,要佩戴口罩,減少語言交流,與相鄰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排隊時打噴嚏的話,用紙巾遮住口鼻,或者採用肘部遮擋等。2、取餐時取餐時,應避免用手直接觸碰頻繁接觸的物品表面。
  • 臺灣: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公眾活動需停辦
    原標題:臺灣: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公眾活動需停辦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為防止島內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宣布,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的集會活動均需停辦。
  • 中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戶外體育課,幼兒園內,孩子們這樣摘口罩……
    根據省委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印發的《湖南省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相關指導意見,戶外開展體育活動(課間操、體育課、體育訓練等),在保障安全距離情況下,師生一律不戴口罩。每節課後在室外活動時,在保障安全距離情況下,師生可不戴口罩。佩戴口罩運動是否會導致猝死?疫情後複課,體育課應注意什麼?
  • 建議12歲及以上青少年佩戴口罩
    新華社日內瓦8月22日電 為防控新冠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日前聯合發布未成年人佩戴口罩指南。指南建議,凡是要求成人佩戴口罩的地方,12歲及以上青少年也應佩戴口罩,但6歲至11歲兒童可根據條件決定是否佩戴口罩。指南建議,在無法保證保持1米社交距離以及身處新冠病毒廣泛傳播區域時,12歲及以上青少年應該佩戴口罩。
  • 疫情下各國如何高考?有的國家不考了,有的要求隔兩米
    據英國媒體inews近日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今年英國的GCSE和A-Level考試均由評估成績代替。學校老師將根據一定的流程給考生打出綜合評估成績,這一成績此後會由考試委員會進行調整。報導稱,因為老師們的評估可能過於「慷慨」,許多學生成績可能會被考試委員會調低。如果對自己評估成績不滿意,學生將參加秋季額外舉行的考試,並選擇分數較高的一次作為最終成績。
  • 拐點尚未到來,最美的距離是我們相隔兩米飲早茶
    疫情還未結束宅家一月對很多廣州人來說最牽腸掛肚的還有這些:想念你,燒賣!想念你,蝦餃!少數幾家營業的,店員都建議「打包帶走」。花城君溫馨提示:疫情還沒有結束!趁著有限恢復堂食,我們可以到餐廳解解饞,但畢竟去外面吃飯,要到一個人流相對較多的地方,且要在公共場合摘下口罩,非迫不得已,還是可以等疫情完全過去後再外出堂食。
  • 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提示:口罩,不能摘
    01普通大眾1、廣大市民要隨身攜帶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6、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接觸其他人員及外出時,要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氣閥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 30度高溫,孩子的口罩該摘還是戴,權威指南來了
    因此關於口罩是摘還是戴,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場合決定。5月底,國家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對前期制定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進行了修訂,引導公眾科學的戴口罩。 戶外、公園:隨身備用口罩;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無需戴口罩。 超市、餐廳、博物館等場所:隨身備用口罩;通風良好、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下,無需戴口罩。
  • 北京市教委:每個課間都給學生機會摘口罩
    市教委要求各校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研究佩戴口罩強度和頻率,讓學生在每個課間都有機會摘下口罩透口氣兒。限制低齡學生持續戴口罩時間新學期,本市大中小幼所有學校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習慣也是主要教育內容。在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初中部,「同學入教室前洗手」的提示牌擺放到了各班級門口;就連校園家具也承擔著「提醒」師生注意保持間距的任務。
  • 想摘口罩怎麼辦?空調該怎麼開? 聽聽專家怎麼說
    天氣這麼熱,可以摘口罩嗎?到底全國何時可以摘下口罩出門呢?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表示,以下三種情況,一定要佩戴口罩:第一,密閉空間內,如地鐵、火車等地必須佩戴;第二,人群密集區,醫院、學校等地均需佩戴;第三,密切接觸,需要長時間與人密切接觸者,需要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