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龍頭引領帶動明顯

2021-01-08 中投顧問

   近日從廣州市花都區獲悉,該區自2018年來,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

  文旅經濟快速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花都城市接待遊客總人數比之前一年增長6.6%,旅遊業總收入比之前一年增長8.21%;2019年花都城市接待遊客總人數比之前一年增長24.49%,旅遊業總收入比之前一年增長36.04%,呈飛躍式增長。2020年3月份以來,花都文旅穩步復甦,國慶花都區景區接待人次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文旅復甦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花都出臺了「文旅住餐11條」抗疫扶持政策,建立文旅體活動快速審批機制,圍繞「花漾花都」主題,每月開展文旅惠民活動,合計向企業發放文旅住餐扶持資金794萬元;向市民發放「食、住、購、遊、娛」五大類電子優惠券,累計發放優惠券43356張,參與抽獎40464人次;舉辦線上雲遊直播活動,在線觀看人數累計4988.9萬人次,有力促進文旅穩步復甦。

  政策扶持持續給力

  三年間,花都區出臺了《花都區推進旅遊產業發展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工作方案(2018—2020年)》《花都區促進民宿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花都區加快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花都區促進住宿餐飲業發展若干措施(試行)》《花都區加快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試行)》《花都區關於應對疫情支持文旅住餐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花都區文化旅遊體育活動快速協調審批工作機制》7大扶持政策,從目標、定位、產業、資金、用地、人才、推廣活動等各個方面,為文旅產業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據統計,2018年以來花都區持續投入涉旅經費14.2億元,重點支持城市景觀、美麗鄉村、公共文化設施、特色小鎮等,優化旅遊發展環境,加速花都全域旅遊發展。

  龍頭引領帶動明顯

  2019年6月15日,花都文旅產業的龍頭項目廣州融創文旅城正式開業。開業首半年,接待遊客238.65萬人次,平均每天帶動全區遊客增長達1萬人次以上,龍頭引領帶動明顯。今年截至11月底,接待遊客為252.45萬人次。

  此後,融創文旅華南總部、南湖國旅總部相繼落戶花都,帶動新一輪開發。持續推進七溪地芳香小鎮、王子山項目、美華航空小鎮等在建文旅項目,成功籤約廣州北站免稅綜合體、九龍湖「灣區·中旅世界」、玖的「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旅項目,吸引投資約240億元。

  「花漾花都」文旅品牌打造新形象

  為了打造旅遊品牌標誌,花都區推出了「花花、都都」吉祥物,塑造「花漾花都」文旅新形象。

  圍繞「花漾花都」主題,花都區推出了四季文旅活動。其中包括新春系列活動、「花漾花都·愛滿全城」——2020花都文商旅惠民活動月、「花都五一花漾購之樂遊、樂購」、「暢遊花陽攜手奔康」、「花漾花都盛夏有約」、「花漾花都暢遊金秋」等文化旅遊活動,不斷擴大「花漾花都」品牌影響力。

  跨區域合作形成共識

  除了謀劃自身發展,花都區還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從化、增城、清城、清新、佛岡就跨區域文旅合作達成共識。

  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課題研究,編制《合作區發展規劃》、制定「合作區建設方案」,共同構建「一核引領、三軸聯動、一帶串聯、四區共建」的總體空間布局,共同建設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球的世界級休閒旅遊目的地。

  連結

  文旅產品供給更加豐富

  花都區圍繞「食、住、行、遊、購、娛」各方面,不斷豐富文旅供給,為遊客提供花都的旅遊新體驗。

  1「食在花都」

  推動成立花都區餐飲和酒店協會,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新增2家鑽級酒家,打造4家粵菜師傅培訓室;舉辦花都味道地標美食——25道地標美食、10家名廚10個名店評選,入編花都美食指南,打造「食在廣州——花都味道」新名片。

  2「住在花都」

  規範花都民宿產業發展,完成一批富有花都特色的民宿登記服務,其中在廣州市首批10家旅遊等級民宿名單中,雲山舍、溪雲香宿、陶舍小隱3家民宿上榜,獲評紅棉二星民宿;推動打造網紅房車營地-北跡露營1號。

  3「遊在花都」

  紅色旅遊:修繕花縣第一屆農會舊址,打造黨員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

  鄉村旅遊:赤坭嶺南盆景產業示範基地、港頭嶺南精品示範村、紅山村嶺南精品示範村、藏書院精品名村等項目加快推進,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休閒養老、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新增創建1個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寶桑園),1條省級文化和旅遊特色村(紅山村),3條市級旅遊文化特色村(紅山村、塱頭村、洛場村),4個鄉村旅遊點(竹洞村、馬嶺村、綠沃川、志惠農場),評出10個區級十佳賞花地。

  研學旅遊:創新「研學旅行」模式,甄選廣州民俗博物館等13個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先後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歡樂研學遊、暑期研學、秋冬研學遊活動,探索「研學旅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創新教育,研學旅行模式為全國首創。

  體育旅遊:大力發展體育旅遊,積極培育「搖滾馬拉松」、北回歸線徒步、醉美花都行、粵港澳滑雪精英挑戰賽等4個體育旅遊品牌。

  4「玩在花都」

  優化推出「春夏尋花、秋冬尋韻、四季尋氧」等8條一日遊、二日遊、三日遊精品旅遊線路,其中,鄉村文化遺產遊獲評省級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5「購在花都」

  在原有山水豆腐花、炭步芋頭、京塘蓮藕等旅遊伴手禮的基礎上,推出10個代表花都地域特色的十佳伴手禮。

  6「智遊花都」

  花都成功搭建花都旅遊大數據中心,推出「智遊花都」小程序,培育「花都文旅」微信公眾號,花都「文化雲」平臺,提供智能導遊、導覽、電子講解服務,實現了「一部手機暢遊花都」。

相關焦點

  •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李應華  2020-12-21 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
  •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花都文旅三年發展結碩果新快報記者近日從廣州市花都區獲悉,該區自2018年來,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
  • 城軌新生活 花都很近 清遠不遠 廣州融創文旅城打造空鐵聯運文旅標杆
    作為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換乘站,花都站與廣州北站相連組成廣州東環城際一段,其全程22.6公裡,共設4個車站——花都站、花城街站、花山鎮站、白雲機場北站,而花都站至白雲機場北站大站停單程旅行時間約14分鐘,站站停旅行時間約21分鐘。其中,廣州融創文旅城囊括花城街站所有出口,4個出口設置在廣州融創樂園門前、11個出口設置在廣州融創茂附近。 由清遠市區開往位於花都的廣州北站。
  • 【重磅】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旅合作發展大會在花都召開...
    廣州市委主要領導到花都調研文旅產業時,要求全面提升「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水平,增強發展後勁,為新時期灣區北部生態文旅合作和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花都文旅三年發展結碩果2018年來,花都區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
  • 專家: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以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村產業融合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以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村產業融合(新知新覺)作者: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趙 鵬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都是農業經營制度創新。農業產業化主要指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農村產業融合是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產業聯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式,跨界優化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配置,延伸產業鏈條,完善利益機制,發展新型業態,打破農村一二三產業相互分割的狀態,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各類主體共生的產業生態。
  • 南寧: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形成發展新格局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胡瑞陽 實習生 韋佳利)12月15日,記者從南寧市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工程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獲悉,南寧市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關鍵性的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項目落地建設,產業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產業吸引力明顯提升
  • 昭通: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龍頭」
    昭通: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龍頭」 中國農業信息網2020-04-26 13:04:21 閱讀(587)
  • 蘭西引進龍頭企業帶動鮮食玉米和蔬菜產業發展
    東北網綏化9月25日訊(殷菊彤)近年來,蘭西縣著力打造「綠色物產之城」和「蘭明青」蔬菜產業帶,積極扶持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鮮食玉米和綠色蔬菜種植等高附加值產業,引領種植戶通過增加土地產出效益實現增收致富。
  • 花都規劃建設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
    花都中軸線將崛起一座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筆者從2018廣州文交會上獲悉,花都區商務局與廣東文化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玖的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籤訂了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擬在花都區建設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該產業園規劃佔地面積95畝,位於花都區中軸線,靠近融創文旅城。
  • 蟬聯中國百強區,廣州花都強在哪?
    白皮書顯示,中國百強區僅用全國0.6%的國土面積和7.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6.8%的生產總值,經濟資源在城市主城區集聚態勢明顯。值得注意的是,花都區在百強區排名中,表現突出,排名第56位。兩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花都集聚東風日產、東風啟辰兩大整車廠,31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馬勒、法雷奧、佛吉亞等200多家國際知名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覆蓋動力系統、底盤、車身、電子、內飾等全產業配套體系,形成集「產、學、研、銷」於一體的完備汽車產業鏈,有效的輻射帶動了廣州、佛山地區周邊1000多家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
  • 陝西石泉縣:多業態融合帶動文旅轉型增收
    過去,這裡以金蠶文化為引領,著力打造萬畝桑海農旅體驗區、生物科技循環產業區、生態康養休閒區、鎏金銅蠶出土地文化溯源區等板塊。不僅如此,石泉縣北依秦嶺,南枕巴山,森林覆蓋率達72.2%,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可開發的旅遊資源148個,其中優良級資源單體56個。豐富的旅遊資源為石泉旅遊從景點遊變為全域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永新華韻執行董事張軍:「非遺+旅遊」融合發展引領文旅產業新風尚
    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執行董事、中國文旅康養度假聯盟副理事長張軍在近期舉行的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上表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遺+旅遊」 引領了文旅產業的新風尚,也顯現出融合發展的重要價值。本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的主題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旅遊開發」。旨在推廣中國與東協各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實踐經驗,探討文化遺產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形式及路徑。
  • 「廣州北肺」花都緊抓機遇 實現生態旅遊跨步發展
    大洋網訊 即將到來的十一假期,「廣州北肺」花都將迎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他們將在華南最大的室內滑雪場融創文旅城「雪世界」來一場冰爽的滑雪體驗,在芙蓉省級旅遊度假區進行酣暢淋漓的北回歸線徒步,或者在美麗的紅山村找間民宿體驗悠然自得的農家生活。如今的花都,漸漸成為不少人心中的旅遊理想地。
  • 展網融合新文旅,創新飛躍再出發——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
    旅遊業是一個關聯度高、帶動力大、輻射面廣、經濟乘數效應高的綜合性產業。大型旅遊項目則是旅遊產業發展的根基,承接左右,滲透各方,涵蓋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關聯吃住行遊購娛整條旅遊產業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構築休閒灣區、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發展目標,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將邁向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 盧氏縣:小民宿帶動大產業
    而今,盧氏縣正在以小民宿帶動旅遊等第三產業大發展,全力助推脫貧攻堅。7月19日,由河南省文旅廳、扶貧辦和三門峽市政府主辦,三門峽市文廣旅局、扶貧辦、盧氏縣政府承辦的民宿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觀摩會、三門峽市2019休閒度假鄉村旅遊啟動儀式在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勝利舉行,山水隱廬美宿集群微度假綜合體也同時開業迎賓。
  • 廣州颳起文旅風,花都工業物業市場備受關注!
    廣州花都區工業物業調研摘要花都區「十三五」規劃期間提出:緊緊圍繞把花都建設成為「國際空鐵樞紐、高端產業基地、休閒旅遊綠港、幸福美麗花都」的戰略目標,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全球新一輪製造業變革和我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的機遇,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集聚化為主攻方向,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強先進位造業,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 重點項目籤約落地 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
    這一年,全省636個文旅重點項目籤約落地,12類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八大文旅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刷新,295.57萬處文旅資源得到認定,藝術創作、文旅產業等6個方面成果豐碩,兩批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特色小鎮、優秀龍頭企業獲得授牌……走進大會主題展,透視一年多來四川文旅融合發展,「六新」成績單引人注目。
  • 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引領航空航天配套企業協同發展
    昨天下午,市政府召開航空航天配套產業發展座談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聽取並研究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以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更好地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領上下遊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協同發展。
  • 龍頭文旅企掌門人表態了
    此外,文化附加值可以帶動經濟的增加值,但文化必須要和類似於像旅遊這樣的行業通道進行黏和,把文化的IP通過文旅來實現它的乘數效應。  對於在文化產業的發展經濟效應和文化效應屬性如何統一的問題,無錫靈山文化旅遊集團董事長吳國平表示,把國有企業當民營企業來做。
  • 煙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遊產業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快復甦發展和轉型升級,2020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市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同比恢復85.5%和82.51%。煙臺市委市政府將文化旅遊列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八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出臺文旅產業發展、全域旅遊發展、激發文旅消費、支持五星級酒店建設等系列支持意見,高點定位、高位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