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人才流失海外,不變的規律,遭到大眾質疑

2020-09-05 小礦工大盤點

由於生活條件的提高,大家對自己和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都想往高處走,這是不變的規律,而這幾年出國留學進修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現象,大家都想增加自己的閱歷,因此在考上大學之後很多人也會選擇出國繼續留學深造,尤其是北大和清華這兩所高校的學校,因為先天的優秀條件,很多人不甘心止步於此,出國的機率也就更高一些。

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學校,一直是我國非常有威望的兩所大學,也是各個優秀莘莘學子嚮往的大學,國家也一直重點扶持,然而最近卻有數據曝出北大清華培養出來的學校都是為被人做嫁衣,都出國深造然後不回來了。

網上對清華和北大的議論聲也不斷,更是越來越多的人對清華北大流失人才而表示憤怒,於是在這麼大的壓力下,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兩位校長的發言,終於做出正面回應。

清華校長在演講時以利專家張光鬥為例,為畢業生們講述一個榜樣,當初張光鬥院士放棄了在美國留博的機會,對美國的很多誘惑視而不見,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發展,參加了多項水利工程的建設,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且在清華執教六十餘年。

表示人生會面對很多可能性和選擇,但是每個人的選擇很重要,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但是一定不能忘記初心,不要被一時的名利所迷惑。清華的校長也算對外表明了態度,希望更多的學生都能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但是也不強制大家的選擇。

北大校長相較於清華校長,發言更加直接、立場鮮明,開篇點題,提出對北大改革的更高要求,明確指出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要努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

相比清華校長的委婉,北大校長的演講似乎更乾淨明確,從甲午戰爭提出變法教育畢業生們,學校在於培育人才,北大始終不敢忘記自己的責任,一直以民族的需求和國家的需求做出努力,承擔責任,北大的目標是旨在培養出引領未來的人,能夠為國家與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並希望每一位學業有成的人都要擔其服務社會與國家的擔當。

北大校長的演講一直在強調愛國主義精神,對留學的問題並沒有重點談起,但是他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承擔起國家的責任和需求。

其實留學的問題也不全是壞現象,出國是好事,是為了我們更加了解國外的發展情況,豐富和穩固我們的見識,一定要把別人的長處引進到我們國家當中來,帶動我國的發展。

其實責任和出國留學無關,只要有自己的責任心和不忘初心,不管走到哪裡心裡始終會想著為國家做出貢獻,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抵擋國外的誘惑,在學業有成後,能夠堅決的回到國內為我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一份努力。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年年流失人才,為何學問越高,越不愛回國?
    以中國而言,能居榜首的高校無疑就是清華北大這兩所,而近日全國各大高校陸續公布了2020年財政撥款預算的具體信息,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預算被砍的最多。清華北大預算被削減北京大學在2020年的財政撥款預算消減了10.69億元,相比去年降低18.33%;清華大學的財政撥款預算被消減8.12億元,與去年相比,減少幅度達15%。
  • 為什麼北大清華人才流失的那麼大?
    清華北大是我國的兩所頂尖學府,在近代為中民族站起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是從那時候起他們在我們心目的地位建立起來了,王冠寶座就屬他們倆了。新中國建立後,清華北大的生源幾乎是各地的尖子,可以說是收割了全國各地的天才。國家也是傾盡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就希望他們能為我們的祖國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 清華北大惹「爭議」:人才流失、貢獻不足,原因真如想像的簡單嗎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這段時間,網友們對清華北大的質疑聲很多。前陣子,在美國的實體清單裡,新上榜兩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而累計上榜的中國高校多達十三所。令人詫異的是,清華北大並不在其中。
  • 近些年北大清華的人才流失比較嚴重,究其原因是啥?
    現如今,在社會上有著這樣的一種說法,北大清華是出國留學的預科班。其實,筆者並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事實上,中國的任何一所大學裡都有出國留學的學生,只不過北大清華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的比率要高於其它的國內大學,其次,北大清華的知名度要高於其它的大學,很自然引來的焦點和關注也會更高。
  • 因留學不歸,飽受質疑的清華北大,我替你們說句公道話
    清華北大,國人夢想的象牙塔,這是我們心中繞不開的情節,每一個考生的最終夢想,就是能考上清華北大。然而如今清華北大,卻飽受質疑。面對質疑,清華北大默默無言,從不回應。3類人質疑清華北大,不分青紅皂白盲目跟風瞎起鬨,若清華北大落寞,你們真的開心嗎?今天我要為飽受質疑的清華北大說句公道話!
  • 你是否對清華和北大感到失望?
    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聚集了全國最優秀的學子,這群天之驕子,本應該是國家振興的基石,也是國家興盛的希望所在,從某些方面說,中國人把自己對未來的一部分期望,都放在了清華北大學子身上,然而最近幾年,網傳許多清華北大學子畢業後,都跑到了美國留學,還有不少人最後都選擇留在了美國,這樣的事情,無疑傷害了很多中國民眾的感情,許多人都表示對清華北大感到失望。
  • 清華北大品牌價值流失 頂尖生源為就業轉投香港
    編者按  2005年北京高考「狀元」陳秀野拒絕清華遠投香港科技大學引發「北大清華頂尖生源流失」的討論。2006伊始,眾多網民在網上撰文:「香港大學將北大、清華掃為二流大學」,原因是香港大學頻頻從內地大學挖走優秀師資,並以豐厚的獎學金吸引著眾多生員的眼球。而最近中國博客掀起的「中國科技大討論」,眾多人則將矛頭指向了北大、清華的教學制度,加之數學大師丘成桐對北大的質疑,突然間,北大、清華這些名校被置於風口浪尖,有關 「一流大學」的品牌內涵成了眾多人議論的焦點。
  • 面對質疑大批學子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清華北大為什麼保持沉默?
    清華北大為什麼保持沉默?因為他們無法回答。不用翻清華北大的歷史,如何建立,只就現階段這兩所國內依舊排名在頂尖位置學校來說這種現象。也不用舉各種數據,以及在網絡文中都已經泛濫的圖片。我們只看問題,為什麼清華北大保持沉默?
  • 清華、北大人才「惹爭議」,航天領域為何不見身影?人都去哪了
    據有關人士調查,清華北大培養出來的人才在畢業之後大多都不見蹤影。在重大科技領域裡,畢業於清華北大的人才少之又少。那些畢業於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們在畢業後究竟身處何處?清華北大:脫穎而出,國內頂尖如今大部分人依舊將是否考入清華北大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水平的標準。事實上,這也並不讓人難以理解。比起國內的其他大學,這兩所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
  • 哈佛博士、清華北大高材生入職街道辦,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作為頂尖學府的畢業生,他們選擇去街道辦工作,真的是人才浪費嗎? 考不上清華北大,連去街道辦都「不夠資格」?>北大法律碩士去了東湖街道辦事處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去了南苑街道辦事處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去了倉前街道辦事處北大法律碩士去了中泰街道辦事處
  • 清華北大的人才都去了哪裡?看所謂「報導」不可取
    01在事實層面,這張圖表裡大多是國防航天航空領域的,在這些領域清華和北大的人才確實比較少,這是為什麼呢?1934年,清華大學在機械系成立了航空工程組和航空研究所,顧毓琇擔任所長,設計製造出了中國第一架滑翔機和第一座航空風洞。
  • 高校人才留學就是流失?鄭強教授當清北校長,能留住人才嗎?
    即便鄭強教授擔任清華和北大的校長也不可能留住人才,因為這兩者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聯繫。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清華北大的學校長期存在的留學問題。在我們看來是問題,但是對於清華北大而言,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持續百餘年的人才戰略。
  • 24位大國工匠,名單中清華僅一位北大沒有,網友:人才都去美國了
    最近,網友們對清華北大的質疑聲很多。令人詫異的是,清華北大並不在其中。網友們議論紛紛,為什麼清北不在榜單上。其中有一個網友的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因為清北培養並輸送了大量人才出國。無獨有偶,之前某論壇發布的大國工匠名單,22人中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而來自清華的僅有一人,北大更是無緣上榜。
  • 我國北大清華培養的人才,為何頻頻跑去國外,你知道原因嗎
    因為這樣的人才數量的多少,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未來的潛力和競爭力。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教育。在人才的培育中,我國一直不惜大資金進行教學器材更新和師資力量的壯大,因此,我國才湧現出不少科研人才,但是人才流失現象依舊存在,按理說我國的經濟軍事教育水平在全球並不低,但是人才的流失依舊不可避免,這是為什麼呢?
  • 如果你是清華北大高材生,海外學成後,是回國還是留在國外?
    人才,每一個國家都是求賢若渴。如果你是清華北大高材生,海外學成後,是回國還是留在國外?前幾天,網上就有這樣一條火爆的信息:有人統計,近幾年,清華北大留學學成不歸的學生高達80%以上。消息瞬間在網絡掀起軒然大波,網友紛紛譴責拿著國家的錢卻幹著背叛祖國的不肖子孫們,面對波濤洶湧的輿情,北大清華無言以對。事實果真會是如此嗎?我們來看看搜狐網披露的消息:我國出國留學生學成歸國的比例,在80、90年代,僅為5%到10%。
  • 【清華和北大為美國輸送多少人才讓國人痛心】
    清華北大的辦學初衷已不存在,必須引起警惕。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談到,我這屆的清華畢業生有2251人,大慨有一千六七選擇到美國留學,大部分現在還在美國。根據粗略計算,近十年左右,這一部分流失的人才達到近30萬人,僅僅矽谷一處就至少有2萬名,當中國人看到這個數字,感到震驚,感到心寒。
  • 街道辦名單「火」了,大批清華北大碩博士在此扎堆,人才的悲哀
    在中國,能夠做到家喻戶曉的大學非清華北大莫屬,這兩所高校不僅是國內的頂尖大學,也是世界的一流大學。能夠考上這兩所大學的學生,那基本上都是每年高考各省狀元,所以說這兩所高校是國內人才培養重要基地,每年為國家輸送大量的社會精英。在前段時間,清華北大是受爭議最大的兩所大學,因為它們每年拿到國家的經費是最高的,但人才流失卻是最嚴重的,留學國外就不回國發展了。
  • 山東高考狀元報考清華?網友表示空歡喜一場,還以為留住了人才
    網友知道後,表示還是有些遺憾的,因為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多數都選擇在國外工作,大部分人才都去了國外。本來以為終於有人才願意就在國內的軍校內,沒想到也是空歡喜一場。可是,在清華北大中培養出來的人才,最後往往會選擇去國外,這點實在讓人有些難受。
  • 清華、北大碩博高材生進街道辦大材小用?學者認為並不是壞事
    針對質疑,餘杭區委組織部回應稱,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來街道工作並非大材小用,是基於餘杭區的高速發展態勢,特別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社會治理工作繁重、餘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8月25日,餘杭區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對《中國慈善家》表示,餘杭區曾在2018年和2019年兩次面向清華、北大全日制碩研及以上畢業生招聘黨政機關儲備人才、面向海外(境外)世界百強高校全日制碩研及以上畢業生招聘政府僱員
  • 最牛高考班,全班36人有32人考上北大清華,但卻遭到很多人質疑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永遠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因為清華北大作為我們國家的最高學府,有這超高的錄取分數線,被清華北大錄取,就意味著你在萬千考生中脫穎而出了,自然會吸引大家的目光。但是,清華北大每一年的錄取名額很是有限,因此很多學校能夠在高考中出現一名北大清華生都是難事,更別說一個班級中出現多名北大清華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