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也是各位童鞋們忙著找工作的時候。作為快被人遺忘的IC行業,微電子的同學一直背負著巨大的壓力。雖然狗屁新聞裡一直說我國集成電路形勢一片大好,但還是有很多人和我抱怨說,「某某公司今年又縮招啦,哪個公司今年只招兩個人等等……」小編前段時間一直收到好多學生諮詢該選擇去哪家公司之類的問題,下面我就從數字後端方向分析一下各類公司的優缺點(應該也適用其他IC領域),希望能給各位同學一些參考。
就最近幾年來看,數字後端的崗位需求很大,通常招聘人數要多於前端驗證(因為PR很累很苦逼)。崗位雖然多,但公司無非就分為三種「Design House」, 「Design Service」, 「EDA」。 大部分公司都屬於Design House,也可以稱為Fabless,但這類公司品種繁多,我這裡大致把他們分為「外企,大型國企,大型民企,獨角獸公司,小型公司, 研究所」。
註:以下內容純屬搞笑,如有雷同,實屬緣分
這些企業通常都名氣很大,典型的以Nvidia,AMD,Marvell等世界一流公司為主。通常每年招聘人數很少,各個部門每年最多也就是2,3個崗位。相信很多學生都很嚮往這些大公司,而且這些學生大都以985名校畢業,成績名列前茅。
不可否認,外企有它獨有的優勢,確實有其光鮮亮麗的一面。上班從來不用打卡,節假日各種福利,公司組織豐富多彩的員工活動,部門每年組織公費出遊,年假多,出差入駐星級酒店,聚餐在高級餐廳。。。。。。而且外企最大的優點是稅法合理,五金齊全,基本很難遇到拖欠工資、違反勞動法之類的奇葩事件。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通常外企的制度完善,有著標準的flow,工作任務以讀郵件,抓數據,寫報告為主。工作範圍小,挑戰小,你的成長自然也會緩慢。也許面試時,經理會和你吹噓,來這裡,未來我們可以一起「造飛機」,實際上,入職幾年後,你會發現自己還是只會「擰螺絲」,而且最引以為豪的「高薪」也在歷年上漲的CPI下節節敗退,十年前外企一萬多的收入能買一平方,如今還是一萬多,卻半年也買不了一平方。
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外企也不盡相同,有打醬油的,有能學東西的。總之,情懷還在,但優勢一年年都在下降,適合希望在生活和工作之間找一個平衡點的童鞋。
典型企業:AMD,Nvidia
優點:逼格高,管理自由,年假多,相對「高薪」
缺點:成長緩慢,容易碰到天花板
推薦指數:
說到國企,似乎會被很多工程師鄙視,印入腦海的大都是那些喝茶,看報,混日子的公務員身影。其實IC行業純粹的大型國企並不多,大都是一些公私混資企業,比如中興,展訊,兆芯等。作為國家隊,優點還是不少的,比如說中午有統一關燈午休的習慣,過年過節福利應該不錯(我猜的。。。),偶爾還能分分房子之類。
開玩笑的,其實在數字後端這一塊,這些公司雖然是國企,但是工作強度其實是蠻大的,因為他們的流程並不像外企那麼規範嚴謹,經常容易出岔子,導致底下員工陷入瞎忙,虛忙的狀態,並且秉承國企一貫的作風,給領導削蘋果,朋友圈秒贊領導,這些基本生活技能還是要會的,不然會很沒存在感。應屆生薪資方面,和外企比,略低一籌,不過個人技術水平成長方面要遠高於前者,畢竟加班不是白加的。
典型企業:中興,展訊
優點:穩定,很少被裁員,有食堂
缺點:工作強度大,模式略死板
推薦指數:
IC行業大型民企應該就華為能算了,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大疆DJI之類的公司。暫時還是先以華為海思為典型,華為PR部門每年都會招很多應屆生,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地,開出的待遇也很不錯,基本是每年IC行業應屆生薪水的風向標。總體來說,華為除了太忙,業績壓力大以外,其他各方面還是很不錯的,非常鼓勵應屆生去,特別是男生,磨鍊幾年,未來留在華為或者其他地方都是受益無窮的。
典型企業:華為
優點:待遇好,成長快,食堂好
缺點:工作強度極大,管理嚴格,時常記得要拍主管馬屁,幸福感很低
推薦指數: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火熱,IC行業也湧現了一批頂著未來科技概念的獨角獸公司,其中有一些發展的還很不錯。最明顯的我們已經看到,今年應屆生offer待遇最高的不再是華為,而是諸如大疆,比特大陸之類的科技公司,還有其他的像海能達,匯頂之類的公司待遇也很不錯。
這類公司招聘要求很高,基本都是北大清華之類的才有希望。小編強烈建議各位童鞋如果能拿到這些公司的offer,那就毫不猶豫的去吧。因為這些公司通常都有自己的晶片產品,而且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都是佼佼者,現在startup階段,儘早過去能接觸更多的技術,參與整個產品從市場調研,研發,生產,銷售等整個過程。
不過缺點也有,創業初期管理比較混亂,加班不遜於華為。
典型企業:大疆,比特大陸
優點:錢非常多,非常多,非常多
缺點:工作強度極大,創業初期管理偏混亂。
推薦指數:
中國未來需要這些「小而美」
大疆,比特大陸雖好,但是並不是你滿懷憧憬就能去的,對應屆生來說,他們是很注重個人能力和學校背景的。那其他一些沒面上的童鞋建議可以嘗試一下一些小型公司。他們雖然不能開出很誘人的待遇,但是如果在個人成長方面,是不遜於那些獨角獸公司的。因為人少周期短,通常你能接觸從綜合到後端PR的整個流程,運氣好自己還能參與開發一套「野雞flow」,隨著時間項目的積累,你對晶片設計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刻。
但有一點建議,不要選那些工藝製程很落後的公司,比如現在業界主流是往16/14nm製程發展了, 如果這家小公司還在做180nm,130nm的流程,那就不值得去了。因為對後端來說,製程是命脈,很多公司招聘人都是以先進工藝為前提要求的。
典型企業:瑞芯微,全志科技
優點:接觸面廣,個人成長快
缺點:休假少,待遇相對而言一般
推薦指數:
莫等閒,趕緊生個胖娃娃
對於研究所,了解較少,工藝上個人印象製程偏落後。但從工作本身來講,應該較為輕鬆,穩定,而且應該以後還能混個事業單位編制,在北京的還能落戶,總體感覺去的人不多,可能博士比較多。
典型企業:各種XXX所
優點:事業單位編制,穩定,工作輕鬆,落戶容易
缺點:缺乏挑戰性
推薦指數:
什麼是Design Service?和傳統Design House不同,他們沒有自己的晶片產品,而是專門負責幫別的客戶提供後端設計服務。典型的公司以芯原,世芯等一些公司為主。
這類公司對想從事後端行業的同學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由於是專業做後端的團隊,因此通常每年都能做不少項目,而且各個項目都來自不同公司,可謂五花八門,接觸面很廣,不像design house那樣產品大都屬於歷年的更新換代。
當然也有缺點,由於沒有自己家產品,因此整個項目周期中,缺少和前端工程師的交流,而且design service一般以滿足客戶要求為目標,如果到達客戶需要的指標,通常他們不會再花功夫繼續優化晶片參數。不像前面那些design house,為了自己家的產品效果,最後會死命優化。因此,總體感覺深度上會差那麼一丟丟。不過現在行業內的一些大牛,很多都是從芯原,世芯起步的。他們為祖國後端產業貢獻了無數的人才,因此還是很鼓勵去的。
典型企業:芯原,世芯
優點:項目多,成長快,能接觸到各類設計
缺點:沒有自己家產品,無法參與整個晶片設計流程
推薦指數:
這「御三家」各位都很熟悉,就跟神奇寶貝一樣,三者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其實,EDA公司的後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後端設計工程師,更多的是工具的應用和測試方向。如果你對軟體的自動化測試方向感興趣,或者說未來想從事技術支持的一些角色,那這些崗位是很合適的。優點是工作強度小,輕鬆,而且這三家巨頭每年效益穩定,基本可以一份工作幹到退休,很適合女生去。缺點也很明顯,知識面相對而言較窄。
典型企業:三巨頭
優點:輕鬆,活少,女生多,沒有tape out壓力
缺點:工作簡單,沒法tape out
推薦指數:男生
女生
說了這麼多,大家有找到自己喜歡的offer麼?其實每家公司,每份工作都有利有弊,大家都能找到吐槽點,「錢多,活少,福利好,不加班,要求低,學東西多」這樣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選,那就選錢最多的一個,這是肯定不會出錯的基本原則。
最後,祝各位童鞋都拿到Special Offer~
2018橫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