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涇河龍王因為和袁守成打賭,發現袁守成算的下雨的時辰點數竟然和自己接到的聖旨分毫不差。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因而觸犯了天條,結果被魏徵在夢裡就把腦袋砍了。
而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途徑車遲國,悟空與虎力大仙比法術,虎力大仙施展了「五雷法」,發了文書,燒了文檄,便驚動了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天上的神仙和四海龍王就得乖乖地去行雲布雨了。
可以想見,袁守成之所以算得那麼準,那是他也施了「五雷法」。而這個法術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可以對「下雨的時辰和點數」提出要求,而玉帝似乎也並不關注施法者是誰,直接根據要求下旨操作。
可以「行雲布雨」的龍王,也就是擁有「雨水資源」的龍王卻不能隨便下雨。東海龍王在孫悟空的忽悠下打了個噴嚏,都戰戰兢兢。
原因在於東海龍王曾經說過:「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什麼時辰起住。」
涇河龍王雖然是個井龍,但好歹也是西海龍王的妹夫。因為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就被殺頭了。
由此可見玉帝對雨水的管控是非常嚴格的,精確到了「點數」,把涉及百姓民生的「雨水資源」的發放權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裡。
古代百姓靠天吃飯,雨水的豐沛往往決定一年辛苦是否有滿意的收成。所以誰有能力實現「風調雨順」,誰就能得到更多的香火供奉。
但奇怪的是,民間百姓祈雨並不只向上天祈求,而是會供奉很多「背景強、路子野」的各路神仙、妖魔鬼怪。
原因就在於每個人都在求「上天」,「上天」必然不能面面俱到,雨水資源有限,是稀缺資源。但是每個地方的百姓那點香火就只能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所以百姓往往求個別神仙妖魔,反而能得償所願。關鍵是妖魔鬼怪要香火供奉,不怕招人罵,可以無休止盤剝。
比如靈感大王要求一年一次祭賽,要一個童男,一個童女,豬羊牲醴供獻他。滿足方可風調雨順;不滿足,還可以威脅一下老百姓,讓災禍降臨。
而玉帝把雨水發放權看得那麼重,卻為何會對「五雷法」如此買帳?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五雷法」的本質有且只能是變相的「權力尋租」罷了。
袁守成是主動設了套,去套路涇河龍王的,因為他洞悉了這此間奧妙。最終目的不過是觀音的交易,目的就是為了讓李世民到陰間走一趟,同意支持西天取經。卻不曾想,露出了天庭一段諱莫如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