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黑紅深邃的葡萄酒放在桌上,文科生看到了會說這是歷史沉澱的結果,是釀酒師的巧奪天工和在其中傾注的無數情感,理科生看到了會說這是糖分在酵母的作用下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產物,而了解葡萄酒的人看到了會說,這是品酒師、釀酒師、調酒師和侍酒師的共同作用下使其得以出現在餐桌上的。也許深入了解過葡萄酒的人會知道有這四種職位,但是有時卻難以辨別清楚各自負責的崗位和職能,比如你會認為:釀酒師和調酒師不都差不多嘛;品酒師和侍酒師難道不都是一樣的?所以今天我想對各位酒友深入分析一下這些不同的職位究竟有何不同,究竟是如何對葡萄酒產生各種層面的作用。
釀酒師
廣義上講,釀酒師指酒類釀造過程中,從事指導生產工藝設計、參數控制等工作的人員。工作內容大概包括選用適合的釀酒原料和輔料;確定需要的釀酒設備;製備和選擇糖化發酵劑;設計和應用糖化、發酵、蒸餾、貯存、灌裝工藝;監控各工藝參數;開發釀酒新原料、新工藝及酒類新產品。簡單來說,就是釀酒師需要對各種釀酒原料的特性了如指掌,並且還需要懂得如何才能發揮該原料的最大特性。
以葡萄酒舉例來說,葡萄酒就是以葡萄汁為原料進行釀製而成,常常在酒中能保留較多的葡萄汁原有果香,酒精度數較低。在葡萄酒工藝上,發酵時間會偏長,所以有些葡萄酒也具有較大的儲藏潛質。但這對釀酒師來說可就是大工程了,因為一些名貴好酒就是在於就算花費了釀酒師大半年時間,也只能釀造小小的一杯。
調酒師
朋友們,到現在還以為調酒師只有酒吧才有嗎?那只是我們最常見的一部分,事實上像白酒、葡萄酒這些釀製酒都需要調酒師對其進行產生作用和影響,這過程也被稱作勾兌、或者是勾調,是決定葡萄酒品質的又一環節。
與釀酒師類似,調酒師同樣需要對釀酒原料的產地和特性了如指掌,並能熟悉地運用這些特性來對葡萄酒的風味發揮作用,或者能夠對葡萄酒本身的缺陷進行彌補,使酒體呈現更加完美的效果。
不僅如此,一個優秀的調酒師不僅在於對其自身的硬性條件和基礎知識的考驗,還在於是否擁有天生的藝術感官,是否能創造出具有獨特風味的酒款。像一些酒款是為了紀念某人誕生的,就需要調酒師能夠調配與其氣質相契合的酒款。就像對工藝作品的加工製作,在所有人的知識儲備都一樣時,要如何脫穎而出當然還是要看其藝術嗅覺方面的造詣。
雖然大部分人對於調酒師的理解都在於酒吧、餐飲店或私人會所裡我們常見的那些調酒師,事實上這些調酒師雖然所處位置不同,但是身份職能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能讓酒品發揮其自身最大的優勢,都是為了能調製最適合的酒款。
品酒師
與前兩種職位類似,品酒師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最終出產一支優質的葡萄酒,但是不同的是,釀酒師和調酒師都是在於葡萄酒製作流程中發生作用的,而品酒師則是對釀酒師和調酒師所調製酒款的質量檢驗和意見指導。
品酒師的舌頭就像是在亂叢中尋找獵物的野獸,對嗅覺和味覺的高度要求使他們需要穿過劣質葡萄酒的荊棘,躲過一個個放著毒藥誘餌的假牌葡萄酒,最終找到那個合乎心中幻想的優質葡萄酒獵物。所以,品酒師在葡萄酒品鑑中是非常具有話語權的,就像是能夠識得千裡馬的伯樂,將釀酒師和調酒師的良苦用心從百叢中挑出來。
不僅在於對生產製造流程中,還有在後期在對葡萄酒的品鑑和評價過程中也充當著評判酒款質量的標尺。
侍酒師
侍酒師在字面上看,是在餐桌上侍奉客人餐酒的人物,但可千萬不要與一般的服務員混為一談,因為服務員不會在專業知識上有更多的要求,而侍酒師卻不是一般人都能當的,嚴格意義上的侍酒師是需要有國家侍酒師的初高級認證的。與前面三種職位的區別在於,侍酒師脫離了葡萄酒的釀造環節,在餐桌上與消費者建立了一層聯繫。
侍酒師常常會出現酒窖、品酒會等專門場所,根據顧客的需要進行最佳的餐酒搭配,從而讓顧客品嘗出葡萄酒的最佳風味,因此侍酒師也需要對葡萄酒的品鑑環節進行深入學習。他們像品酒師,要求有品酒師的知識儲備,他們又不像品酒師,因為他們不需要有像品酒師那樣對葡萄酒的品鑑有極其精湛的認識以及靈敏嗅覺的要求。
一個合格的侍酒師,就是在餐桌上發揮葡萄酒最大作用。當我們經過釀酒師、調酒師和品酒師的一系列環節後產生了一款優質葡萄酒,但如果在餐桌上沒有對其進行合適的餐酒搭配就會大減葡萄酒風味,就會白費前面的一番良苦用心。
事實上,釀酒師、調酒師、品酒師和侍酒師雖然都有各自的職能定位,但是並不是完全的井水不犯河水,無論你處在葡萄酒製作到上桌的哪個環節,你都需要對葡萄酒的基礎知識有深刻把握。就像我們前文提到的,調酒師與釀酒師一樣都需要對葡萄風味有一定的學習才能在釀酒師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品酒師是對釀酒師和品酒師職務的把握上進行品鑑以及對釀酒師進行工藝上的相關指導,侍酒師必須知道品酒知識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職責,這就是葡萄酒製作工藝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