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立遺囑百萬房產贈保姆:孩子忙,她24小時照顧我

2020-12-23 人民日報

近日,蘇州年近8旬的賈老伯以公證遺贈的形式,將一套市場價超百萬元的房產贈送給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賈老伯有一兒一女,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保姆一直細心照顧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目前,老人子女尚不知情。

來源:梨視頻截圖

對此

不少網友給出自己的觀點

有人聯想到不久前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

劇中的蘇父與保姆蔡根花

有人認為

如果是兒女花錢請的保姆

老人此舉確實不妥:

還有人認為

這是老人自己的財產

有權自主處理

而且保姆畢竟陪伴老人

讓老人晚年不孤單

其實

社會中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不少媒體都曾報導過類似事件

房產不給獨生女給保姆

40多歲的寇華(化名)在鄭家當了近20年保姆。在鄭哲(化名)的妻子在世時,她就在鄭家幫忙。1995年底鄭妻去世,鄭哲生病住院。寇華說,當時鄭哲的女兒鄭小麗把家裡存摺拿走,父女倆的關係惡化,此後是她一直與鄭哲共同生活、照顧老人。

1998年1月,鄭哲購買了一套房屋。5個月後,70多歲的鄭哲作為遺囑人,與撫養人寇華籤訂了遺贈扶養協議,並在公證處辦理了公證。

「寇華到我家後,一直是花我父親的離休金,我父親對外說把寇華當女兒,還出錢供她讀大專。」鄭小麗說,父親有時也會騎電動三輪車到她單位見面聊天,但從沒提過協議的事。而她也沒給過父親贍養費,因為父親每月有8000元工資。

2014年5月,鄭哲又留下一份代書遺囑,稱房屋及家中所有財物都歸寇華繼承所有等。遺囑上有鄭哲的籤字與兩名見證人籤字。鄭哲後因身體不佳入院治療,出院時鄭小麗將父親接到自家生活,從此拒絕寇華照顧老人。

寇華以無法履行遺贈扶養協議糾紛為由告到法院。2014年8月第一次開庭時,80多歲的鄭哲到庭,認可自己籤過遺贈扶養協議。但鄭小麗對協議和遺囑不予認可,認為她是鄭哲唯一子女,且對鄭哲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涉案房屋應歸她繼承。但官司還沒打完,一個多月後老人就去世了。

一審法院認為,寇華長期陪伴在鄭哲身邊照顧其衣食住行,陪同其看病治療,並且讓其晚年精神狀態較佳,已經基本履行遺贈扶養協議。根據協議內容,房屋應該由寇華繼承。考慮鄭小麗贍養鄭哲數月並處理喪葬事宜,法院酌定寇華給付鄭小麗補償款8萬元。

子女是否履行贍養義務是事情的關鍵

由保姆照顧老人終老,不僅折射出空巢老人缺少社會化照料的現象,同時也反映出很多老人的子女未盡到養老義務:

一方面是保姆在老人身邊殷勤照顧,另一方面是親生子女長期不回家探望,對老人情況不聞不問。而非親非故的保姆為老人辛苦付出,照顧他們幾年甚至十幾年,實際上履行了子女本應承擔的贍養義務,按照法律的規定,他們可以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文章來源:封面新聞 綜合北晚新視覺、人民網、梨視頻等)

(來源:光明網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網友:蘇大強你醒醒啊!
    8旬老人立遺囑百萬房產贈保姆,稱「孩子工作忙,保姆24小時照顧我」。近日,蘇州年近8旬的賈老伯以公證遺贈的形式,將一套市場價超百萬元的房產贈送給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賈老伯有一兒一女,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保姆一直細心照顧他。目前,老人子女尚不知情。
  • 老人立遺囑將房產贈保姆 網友炸鍋
    來源:中國新聞網近日,一則八旬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據媒體報導,近日,蘇州年近八旬的賈老伯以公證遺贈的形式,將一套市場價超百萬元的房產贈送給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賈老伯有一兒一女,但他們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保姆一直細心照顧他。目前,老人子女尚不知情。
  • 老人瞞著兒女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這樣的遺囑有效嗎?
    近日,一則八旬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圖源:看蘇州事件概況近日,中華遺囑庫蘇州吳中公益預約服務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登記對象:年近八旬的賈老伯以自述遺贈的形式將一套房產贈送給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
  • 老人瞞著兒女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 有法律效力嗎?
    近日,一則八旬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消息中的主人公賈大伯在子女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遺贈的形式,將自己的房產留給了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這一舉動,引發社會關注。大眾關心,是什麼導致了這一情況的發生?瞞著子女立的遺囑有效嗎?
  • 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1元 80萬元和房產全給保姆
    (原標題:老人立遺囑只給女兒1元 80萬元和房產全給保姆)「老人、保姆、房產、遺囑」,這幾個詞語聯繫在一起時,你們會想到什麼?最近,上海一老人的做法,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老人明明有個女兒,卻把遺產和房產都贈給了保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2018年11月25日,上海一老人在臨終前,在醫院立下了一份遺囑。
  • 百萬房產和所有財產全送保姆,老人四次立遺囑,一句話說出真心
    據都市快報報導,章大伯在杭州中心城區有一套20餘平米的房產,今年86歲的他,曾有一段短暫的婚姻,膝下無子女,有幾個兄弟姐妹但來往不多。2003年,章大伯請了鐘點工王大姐在家幫忙收拾衛生,2012年後,因為身體不好,王大姐變成了住家保姆,這一住便是7年。今年5月,章大伯再次因病入院,王大姐24小時在醫院照顧。
  • 保姆獲贈房產引糾紛 老人兒女認為保姆偽造遺囑
    保姆獲贈房產 引遺囑糾紛  保姆訴老人兒女要求確權 老人兒女認為保姆偽造遺囑  保姆楊女士照顧宋大爺20年獲贈一套房產,但老人的兒女卻稱楊女士偽造遺囑,侵佔老人財產。宋大爺去世後,楊女士將這倆兄妹告上法庭,請求法庭確認該房產歸自己所有。今天上午,豐臺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 廈門:老人立遺囑房產給保姆!法院這樣判……
    回歸現實不管是哪個家庭碰到這事兒無不極力阻攔確實子女們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親屬離世之後家庭遺產爭奪的例子比比皆是近日廈門市思明法院就發布了一起遺囑繼承糾紛案父親偷立遺囑將房產留給保姆保姆阿娣原是老張聘請來照顧中風妻子的。
  • 79歲老人立遺囑將房產留給自己的保姆,還相信養兒防老
    79歲的老王頭寫下遺囑,在自己走了以後,把房子留給51歲的保姆李大姐,老王兒女們知道後,大吵大鬧,罵李大姐老不正經,沒安好心,根本就不是真心做保姆,而是來欺騙老頭的財產。對老王頭也是照顧的無微不至,被子床單經常換,經常洗。老王頭喜歡吃什麼也總是換著花樣給他做。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女,也沒有做到,老王頭嘴都樂的合不上了。人心都是肉長的,老王頭自然也不會虧待了李大姐,工資給多開,並且時不時的還給李大姐發一些紅包。
  • 浙江老人去世前將百萬房產贈保姆,女兒阻撓被起訴,法院判了
    老人一到上年紀的時候,身體的各種機能就會出現退化,導致身上的疾病就會一點一滴的發覺出來。但在這時候,老人們是最需要兒女們陪伴的,因為他們孤獨,孤單,需要兒女的關愛、呵護,所以有時間一定要多陪爸媽,不要等到他們老的時候才知道後悔。
  • 浙江男子去世前把百萬房產送保姆!女兒強烈反對,法院這樣判
    (原標題:浙江男子去世前把百萬房產送保姆!相反,她覺得保姆與父親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是故意的,並對遺贈扶養協議進行了隱瞞,後來陸續出現了不同形式的所謂遺囑,形成時間都是極度接近父親去世前,她懷疑父親當時的意識是否清楚。她還表示,除了自己以外,這套房產還涉及另一繼承人——自己已經87歲的祖母,如果房屋贈與保姆,保姆應保障其祖母的贍養,故請求法院駁回保姆的訴請。
  • 獨生子女家庭也要立遺囑?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了這條!
    近日,中華遺囑庫發布《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對所保管的8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82177份遺囑中,有39234份遺囑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佔總遺囑數量47.74%。白皮書顯示,有99.93%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
  •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立遺囑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些老年人在病入膏肓之際所立遺囑可能會被認定無效。所以,在訂立遺囑時都要判斷立遺囑人是否神志清醒,是否具備訂立遺囑的能力。根據《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 保姆嫁僱主,領證5天就在房產證上加了名,之後……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類似的事件也上了熱搜近日,蘇州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伯來到中華遺囑庫服務中心立遺囑,要將名下房產贈送給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老伯說:保姆在家裡服務了六七年。幾年前老伴生病臥床,包括吃喝拉撒睡在內的各種照料,大部分都由保姆承擔,持續到老伴過世,她始終任勞任怨、貼心照顧。老伴過世後,保姆又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而自己的兒女要麼在外地,要麼忙於工作或家庭,顧不上他。自己年事已高,唯一有價值的就是一套60多平米、市值約120萬元左右的住房。這套房是他和老伴的共有財產,有一半產權可以歸自己支配。
  • 男子去世前把百萬房產留給保姆!女兒強烈反對,法院這樣判
    女兒8年不與父親來往父親將房產贈與保姆董先生很多年前老家拆遷分了三套房,他、老伴還有女兒各一套。因為家庭矛盾,董先生和老伴離婚,父女為此產生隔閡,女兒一氣之下和他將近八年沒有來往。 自己生活之後,由於董先生身體不是很好,就找了個保姆。一方面,這位保姆多年來一直盡心盡力地照顧董先生,這也讓董先生十分感激;另一方面,女兒居然8年不跟他來往,這也讓他寒了心。
  • 以案釋法 | 北京老太立遺囑將房產給了孝順兒孫,其他兒子不同意
    當月,這套登記在趙母名下的房產,共有情況改為單獨所有。自2014年開始,趙母的身體健康情況每況愈下,一直是趙女士在其身邊照顧,趙小軍也時常看望,並經常打電話問候。2016年5月,趙母前往北京市某公證處進行遺囑公證,遺囑內容大意為:「登記在我(趙母)名下的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某號房屋,是我個人財產。
  • 解讀四川遺囑報告:5500餘份遺囑 近9成涉房產
    製圖高翔   重陽節,是老人膝下承歡的日子,當然,老人也希望餘蔭澤後。10月8日,重陽節到來前,四川遺囑庫發布了我省遺囑大數據。
  • 多虧老伴留下的遺囑 她拿回了屬於她的房產
    「你們遺囑庫真的是盡心盡責,是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貼心人。」 正因為丈夫生前堅持在浙江遺囑庫立了一份遺囑,近日,66歲的陳阿姨才從繼子小王手裡拿回了本屬於她份額的房產。 再婚後老伴堅持要立遺囑陳阿姨和老王是再婚家庭,1992年,兩人走入婚姻,帶著老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一起生活,婚後他們也沒有再要孩子。
  • 遺囑庫白皮書:超99%老人選這個條款,房子成焦點
    父親半年前與保姆再婚後,雙方爭吵不斷,不到一個月,父親在一次爭吵中突發心臟病去世。張先生諮詢後得知,剛剛「上位」一個月的繼母居然與他這個當了一輩子兒子的人,繼承權是一樣的。張先生為此心裡特別難受,對這個結果難以接受。陳凱表示,即使張父與保姆籤署了婚前財產協議,也無法解決繼承問題,只有立遺囑才能真正確保財產歸張先生所有。
  • 老人立遺囑將唯一房產留給兒媳後,兒媳起訴了
    兒子購房孝敬父母后去世,為表感謝,老人立遺囑將這套房屋留給兒媳。老人去世多年後,兒媳起訴要求遺囑繼承,她主張自己雖不屬於法定繼承人的範圍,但符合《繼承法》所述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規定,繼而再用法定繼承人資格去進行遺囑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