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壯紅31軍參謀長兄弟犧牲母盼兒歸,60年身份確認家鄉建紀念碑

2020-12-13 蘭蘭歷史春天

在江西鄱陽湖西部邊緣,有一座長滿蘆葦的漿潭湖,一條彎彎的淺河從湖中蜿蜒穿過。洪水季節,湖河一體,大水茫茫一片,秋冬水退,又是星星點點的小湖汊,在湖邊的紅土崗上,有一座叫龔家咀的小村莊,村裡一位老人,從30年代起就天天在村頭盼望遠行的兩個兒子歸來。

歲月更替,冬去春來,老人臨終之時,她的女兒守在床邊,他突然迴光返照,對著女兒大叫道:火秀,你哥哥火生、木生騎馬來了!你哥的馬蹄——」喊罷,戛然而逝。這一年,正是解放後十年的1959年。

老人在臨終時念叨的兩個兒子,小名叫火生和木生,大名叫龔炳章和龔炳生。

龔炳章,1907年出生,星子縣蘇家壋龔家咀人,小時讀過私塾,由於天資聰明,成為當地很有名氣的文化青年。北伐軍攻克九江後,贛北工農運動迅速發展,1927年夏,龔炳章積極參加反封建鬥爭,走村串戶,進行革命宣傳,組織貧苦鄉親參加農民運動,成為星子縣農運領導骨幹。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10月,著名的星子暴動爆發,打響了贛北秋收起義第一槍。龔炳章帶領蘇家壋農協骨幹參加了星子暴動,隨後加入工農遊擊隊,在星子、永修、德安三縣邊境進行遊擊活動,給國民黨當地的統治以沉重打擊。1930年5月,國民黨反動派派兵前往龔家咀圍剿遊擊隊,明令緝拿龔炳章等人。龔炳章帶著15歲的弟弟連夜逃離家鄉,轉入岷山遊擊根據地,參與建立岷山遊擊根據地的鬥爭。

敵人來到龔家咀捉拿龔炳章的那天晚上,是一個狂風暴雨之夜,出事的那天晚上,龔炳章的母親正在大女兒家,等她回來時,兩個兒子已不知去向,家裡被抄,破爛家俱散落在屋內屋外。龔炳章帶著15歲的弟弟龔炳生出走,一直渺無音訊,而村裡被抓住的幾個年輕人,都被敵人殺害。從此,他們的母親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兄弟倆出走後,老人每天都要到村頭向湖對岸眺望,目光捕捉難得出現在她視野中的小船和人影。可是,每一天都只能令她失望。年年歲歲,朝朝暮暮,老人一頭青絲變成了皤然白髮,像門前漿潭湖上飄拂的蘆花。

村裡有人說,近20年後的1949年5月,有一支解放軍(應屬四野第十五兵團——筆者)從鄰縣德安過來,好不容易找到龔家咀老人,為首有一位自稱是龔炳生師長的警衛員,他告訴老人:龔師長在天津犧牲了,臨犧牲之前,他希望警衛員能告訴自己的母親,說哥哥已在長徵時犧牲……

由於當時正值新舊政權交替,大軍南下,戎馬倥傯那支解放軍隊伍在龔家咀停留了半天就匆匆走了,而接管舊政權的南下工作團還未到達星子縣,更不要說這個縣西南荒涼僻遠的龔家咀了,也許老人聽不太懂那位北方軍人的話語,出只是口頭傳播,沒有正式文件,也許她不願接受兩個兒子犧牲的現實,所以老人對此事一直似信非信。

然而,雖然老人不相信,但事確實如此。 1930年夏,龔炳章帶著弟弟離開家鄉避難,所在的部隊調往鄂東南陽新縣,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第五縱隊,任初級指導員。同年10月,成立紅十五軍,任營指揮員。1931年1月,紅十五軍轉至鄂豫邊同紅一軍合編為紅四方面軍,龔炳章任第十師第二十九團參謀長,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各次反「圍剿」作戰。1932年10月,隨紅四軍主力西徵入四川,12月,紅二十九團擔任先鋒,在秦嶺南麓打垮敵軍兩個團的堵截,為全軍進入川北打開通道。1933年7月,部隊擴編,龔炳章接替李特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參謀長,軍長是王樹聲,此間洪學智同志在這個軍92師274團任政治部主任。

1934年11月,國民黨川軍發動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六路圍攻」,紅三十一軍和兄弟部隊協同作戰,打退了敵人的四次總攻。龔炳章還利用戰鬥的間隙,抓緊部隊的軍事訓練,並及時總結戰鬥的經驗,為提高部隊戰鬥力做了大量的工作。1934年冬,龔炳章在四川省旺蒼縣雙會寺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7歲,龔炳章犧牲後,接任三十一軍參謀長的是李聚奎,在四川紅軍烈士紀念塔裡也有詳細的記載。

由於歷史的原因,龔氏兄弟離家後一直杳無音訊,他們的事跡也鮮有人問津,他們走後白軍對龔家嘴村進行了清剿和查抄,加上這一帶血吸蟲病猖獗,十幾戶人的小村漸漸消亡。最後唯有龔炳章的母親獨自在這荒野孤村,固執地等待著兩個當紅軍的兒子歸來,直到老人的生命也油盡燈枯,走向盡頭。

直到後來撥亂反正有軍事專家發表文章,首次披露了龔炳章紅四方面軍長徵犧牲的最高軍事長官,31軍參謀長龔炳章,當地才派人到北京找到當年的戰友杜義德、洪學智與劉華清將軍,他們介紹龔炳章烈士的事跡,並親筆題寫「龔炳章烈士紀念碑」的題字。

此時已經是 60年後的九十年代末,老家人為紀念英烈,在龔家咀建起了一座紀念碑,塑起了雕像。

站在紀念碑前,四周是一片鬱郁灌叢,博陽河在烈日下閃閃發光,我的心情十分複雜,這位獻出了兩個兒子的母親,滿含希冀29年倚門而望,一直望到生命的盡頭。如今,母子已進入同一世界,那裡,關山、風雨、時空都無法阻隔,將軍兄弟英魂萬裡歸來,母子們早該在地下相聚一起。

今天,可以告慰龔炳章兄弟和他老母親的是,他的家鄉,昔日蘆荻蕭蕭的澤國,已變成良田千頃,魚躍清波,稻花飄香。他的紀念碑成了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有很多人到紀念碑前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這對將軍兄弟和他守望一輩子的老母親地下有知,該是含笑九泉。

相關焦點

  • 婺源的柿子又紅了,慈母盼兒歸,「柿」情畫意染紅了歲月!
    深秋,村口旁家家戶戶門前掛滿著的柿子,就像是一個個大紅燈籠,給盼兒歸的母親以指引。這,何曾不是兒子歸來的指路燈?婺源,一個聽起來就很神秘而美麗的地方,就像是隱世的另外一個國度。盛放在鄉村的那一樹紅似火的柿子,美得自然,美得盈實,透著一種喜氣,這是婺源山鄉特有的秋韻。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建縣,古屬徽州府,1949年劃歸江西上饒管轄。有景婺黃、景婺常兩條高速公路,京福高鐵縱貫南北,九景衢鐵路橫亙東西。
  • 鄧萍犧牲22年,彭老總想念戰友,下令找遺骸,顱骨彈孔確認身份
    1935年2月,在第二次攻打遵義城的戰鬥中,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親臨陣地偵察敵情,一線指揮,不幸後腦中彈,壯烈犧牲。彭德懷聞訊後十分悲痛,發誓要給老戰友報一箭之仇。 鄧萍,1908年出生,四川富順人,1927年參加革命,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1930年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參加了多次反「圍剿」戰役。 鄧萍是彭老總早期的親密戰友。
  • 都說「無川不成軍」,抗日期間四川犧牲了多少人?專家:全國之最
    為什麼?因為無川不成軍,十有九戶無兒郎!劉湘回到成都之後,立刻發布了戰時宣言:《告川康軍民書》,動員全蜀人民踴躍抗戰。 在聽聞日軍跑來攻打我們的國家後,原本被大家調侃的「粑耳朵」(四川話裡怕老婆的男人)們一個個都站了出來,除開川軍7個集團外另有一軍一師一旅一共40萬人,比之前說的30萬人還多10萬,直接奔赴前線。
  • 中國首次用DNA技術確認歸國無名志願軍遺骸身份
    終於找到你我國首次用DNA技術確認無名志願軍遺骸身份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裡舉辦了一次特殊的認親:6名歸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身份得到確認,英雄與親人時隔近70年後終於「團聚」。
  • 中國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1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中國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記者節前夕,追憶新華社太行烈士》的報導。
  • 《大學生兒子失蹤16年,古稀父母哭瞎雙眼盼兒歸》後續:南紅義父母親趕赴源渦村蹲守尋兒
    2月15日,三晉都市報公眾號以《大學生兒子失蹤16年,古稀父母哭瞎雙眼盼兒歸》為題,刊發了新絳縣古交鄉南李村南根柱的大兒子與父母一別16年,之後音訊全無的消息,引發了眾多熱心讀者的關注。2月15日,三晉都市報公眾號以《大學生兒子失蹤16年,古稀父母哭瞎雙眼盼兒歸》為題,刊發了新絳縣古交鄉南李村南根柱的大兒子與父母一別16年,之後音訊全無的消息,引發了眾多熱心讀者的關注。
  • 甘肅古浪之戰,22歲紅九軍參謀長陳伯稚,與敵肉搏拼刺刀壯烈犧牲
    1936年8月初,紅九軍長徵到達甘肅南部地區,攻佔天險臘子口,於8月10日進佔哈達鋪。10月初繼續北上,在會寧參加了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紅九軍渡河後,佔領了鎖罕堡、打拉牌一線。敵馬步芳部第三旅及特務團,民團5000多人向紅九軍陣地攻擊。
  • 李作鵬故鄉行,從紅小鬼到開國中將,後被判17年,晚年生活如何?
    從紅小鬼到開國中將李作鵬出生于吉安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讀過幾年書,用他家鄉人的話說,就是小小年紀就有不俗見識。而吉安縣是革命之火最旺盛的地方,在這種地方長大,無疑讓李作鵬從小就懷有一腔報國熱血,為此他經常積極參加農民運動,15歲就被鄉政府指定為少先隊長。
  • 長徵中最精銳的部隊:紅二十五軍的發展歷程及主要將領
    吳煥先烈士紀念碑下文簡單介紹一下紅二十五軍的發展歷程及歷任主要將領1931年10月,紅二十五軍在安徽金寨麻埠成立,轄73師(74師、75師另行組建)紅73師(以紅12師師部和第34團為基礎,另調紅10師第28團和紅11師第31團改編為紅二十五軍第73師)軍長:曠繼勳,後(蔡申熙)
  • 用生命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這座緬懷先烈、警醒後人的紀念碑,再現了87年前,中國軍民在長城腳下奮勇殺敵、誓死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的悲壯歷史。碑文如下: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三月,日本軍隊侵佔了熱河,全國都大震動。從三月初旬,我國的軍隊在長城一帶抗敵作戰,曾有過幾次很光榮的戰鬥。其中如宋哲元部在喜峰口的苦戰,如徐庭瑤軍關麟徵、黃杰兩師的中央軍隊在古北口南天門一帶十餘日的血戰,都是天下皆知的。
  • 中國遠徵軍憶松山戰役後:除了屍體還是屍體
    據戰後美國官方的統計數據,在駝峰航線上美軍一共損失飛機468架,平均每月達13架,犧牲和失蹤飛行員及機組人員共計1579人。現為雲南中國遠徵軍聯誼會會長的楊毓驤,68年前就是從昆明乘機飛駝峰航線前往藍姆迦加入了中國駐印軍。1944年9月16日,蔣介石發表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講話,號召知識青年從軍抗日,編組遠徵軍。
  • 紅軍激烈的第三次反圍剿,三位師長犧牲興國,建國後下屬重返緬懷
    第三次反圍剿戰打響之後,紅三軍團第四師代理師長鄒平,奉命率部向興國縣高興圩發起進攻,當時,敵十九路軍60師前衛旅在高興河西岸抵抗,守住了西岸通往高興圩的大石橋。由於雨後河水猛漲,紅軍不能涉水過河,部隊難以展開,敵人得以在高興圩搶修工事。另外,敵人在高興圩內還有第60師和第78師兩個團,實際兵力在8個團以上。紅三軍團雖有4個師,但實際上僅有6個團的兵力,戰鬥打得異常艱苦。
  • 紅西路軍三個軍五巨頭,後來西路軍戰敗,他們怎樣了呢?
    前言: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成功會師,宣告紅軍長徵勝利。但由於敵情複雜,南線敵軍衝入甘肅地區,導致紅四方面軍主力渡河失敗,黃河兩岸紅軍被敵切斷。1936年11月10日,成立了「西路軍」,為蘇聯開闢援助中國革命的渠道。
  • 悲壯的起點,不屈的抗爭——1931-1937年局部抗戰啟示錄
    原標題:悲壯的起點,不屈的抗爭——1931-1937年局部抗戰啟示錄     91歲的抗聯功勳女戰士李敏至今仍清楚記得84年前的一幕。7歲的她在家鄉黑龍江省湯原縣跟著宣傳隊扭秧歌,喊著「抗日救國」口號,能加入兒童團是她最急盼的事。
  • 賈若瑜:他給許世友當過10年參謀長,朱老總稱他為遊擊大王
    賈若瑜:他給許世友當過10年參謀長,朱老總稱他為遊擊大王賈若瑜,原名賈若愚,又名賈直。1915年6月19日出生於四川合江一個中醫世家,五歲時隨家人遷居貴州赤水。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參加反日學生活動,同年加入共青團。
  • 師長與師參謀長到底誰的權力更大?「掌軍不能令軍」是何意思?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倒臺,袁世凱出任大總統,當時全國共有14個師及18個混成旅。袁世凱為了加強對軍隊的控制,設立了陸軍總部與參謀總部。陸軍總部的最高長官是陸軍總長歸政務院管轄,參謀總部的最高長官是參謀總長歸總統袁世凱掌管。部隊的師長或旅長由陸軍總部任命,而部隊的參謀長由參謀總部任命。
  • 七年之痛終化解 八旬老父盼兒歸
    七年之痛終化解 八旬老父盼兒歸 2020-12-18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悲壯的起點 不屈的抗爭——1931-1937年局部抗戰啟示錄
    7歲的她在家鄉黑龍江省湯原縣跟著宣傳隊扭秧歌,喊著「抗日救國」口號,能加入兒童團是她最急盼的事。這一年,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從這個中國人至今刻骨銘記的日子開始,日寇悍然發動侵華戰爭,燃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法西斯第一縷罪惡的戰火。歷14年浴血奮戰,日本軍國主義走到窮途末路,中華民族以勝利者的豪邁氣概宣告了一段國恥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