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vs騰訊 港交所過招 誰是市值之王?

2020-12-14 重慶商報

阿里 預估市值 4.02萬億港元

核心業務

中國零售商業、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中國批發商業、跨境及全球批發商業、物流服務、生活服務等。天貓、淘寶、菜鳥網絡、餓了麼、飛豬等分屬其中的不同類目下。

三大板塊

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新業務。

業績收入

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2019年第三季度(美股2020財年第二季度)淨利潤707.48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182.41億元增長288%。

用戶數據

阿里巴巴數字經濟與中國用戶已達9.6億,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8.6億,其中中國消費業務年度活躍消費者與國際年度活躍消費者各7.3億、1.3億,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6.74億。

騰訊 最新市值 3.06萬億港元

核心業務

網絡/手機遊戲、社區增值服務及應用、網絡廣告、其他分部主要包括支付相關服務、雲服務及其他服務等。

三大板塊

雲服務、網路遊戲、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

業績收入

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經營盈利為人民幣285.44億元,同比增長27%;期內盈利為人民幣250.86億元,同比增長23%。

用戶數據

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11.51億,小程序日活突破3億。QQ月活帳戶7.31億,QQ手機端的月活躍用戶數為6.53億。

15日,阿里巴巴宣布,公司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號為9988。公告稱,發行價格將不高於每股188港元,並將於11月20日確定國際發售價。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188港元/股的價格,阿里預估市值可能達到4.02萬億港元。目前港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是騰訊,最新總市值約為3.06萬億港元。屆時港交所或將迎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雙星閃耀的時代。

阿里 市值或達4.02萬億港元

公司招股書披露,本次發行將新發行的5億股普通股新股,是由公開零售發售下1.25億股新發行股份及4.875億股供國際認購的新發行股份組成集團普通股。

公告稱,按照188港元的指示性發售價,扣除預計承銷費及發售費用後,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自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935.42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全部獲得行使,自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為1076.05億港元。不考慮全球超額配售,按照188港元價格,阿里巴巴預估市值為4.02萬億港元。

對於募資用途,阿里表示,此次募資將用於繼續在數字經濟體中拓展並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

在股權結構方面,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軟銀為阿里最大股東,佔已發行股份的比例約為25.8%。馬雲和蔡崇信佔股分別約6.1%和2.0%,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馬雲和蔡崇信)各級擁有約9.0%股份。分析認為,本次全球發售完成後,軟銀最大股東地位仍將保持不變。

騰訊 市值超3萬億稱霸港股多年

2004年4月16日,騰訊在香港主板上市,發行價為3.70港元。截至昨日,最新股價為320港元,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

儘管以社交軟體業務起家,但真正讓騰訊業務起飛的卻是遊戲。騰訊股價在2008年啟動,到2014年已猛漲至10倍左右,2014年3月31日騰訊盤中更是摸高至646港元。

騰訊當之無愧成為「港股之王」。在過高的股價壓力下,騰訊於2014年5月宣布拆分——1股拆為5股。此後,騰訊股價又開始一輪「進擊之路」,到2018年3月騰訊股價已經來到470港元附近。但此時「黑天鵝事件」出現,先是騰訊大股東南非Naspers大規模減持,然後是當年3月底遊戲版號的停發,騰訊股價應聲出現下挫。

從去年年底,騰訊股價開始企穩走高,截至目前已經「收復部分失地」。此間,騰訊遊戲之外業務高歌猛進,其中金融科技已經成為與遊戲業務不分伯仲,而其他板塊業務亦取得喜人進步。

根據數據顯示,剔除幾隻在港交易的美股外,騰訊所領銜的港股市值TOP10主要被銀行股佔據,騰訊領先身位較為明顯。

縱深

阿里VS騰訊 競爭激烈火藥味十足

目前,阿里巴巴早已不是一個電商公司,騰訊也不只是做遊戲和社交。尤其是在產業網際網路概念甚囂塵上的當下,雙方在雲計算、數字文娛、餐飲外賣、本地生活、金融科技等領域,競爭越來越針鋒相對、火藥味兒十足。

雲業務

騰訊單季度收入增速超阿里

雲業務都是雙方財報的亮點和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阿里巴巴2019第三財季財報顯示,雲計算業務(阿里雲)當季取得營收92.91億元,在集團當季總營收中佔比8%,這一比例目前是阿里巴巴核心商業零售業務外佔比最高的業務;規模比去年同期淨增36.24億元,同比增長64%,環比增長19.3%。

騰訊在2019第三財季財報中首次披露雲計算業務的單季度收入,且增速超過了阿里雲。騰訊2019第三財季財報顯示,2019第三財季,騰訊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80%至47億元,超過2018年全年營收91億元的50%。

不過,阿里雲目前仍是亞太市場份額王者。據調研機構Gartner統計,2018年阿里雲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9.6%,比上一年增加4.7個百分點。這一份額已經超過亞馬遜和微軟在亞太市場的總和。阿里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8月,中國上市公司中有59%是阿里雲的客戶。

零售商業

騰訊通過投資協作「圍攻」

在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零售商業方面,騰訊雖然自己沒有業務,但通過投資協作,對阿里形成「圍攻」之勢。

騰訊持股拼多多16.90%,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東;持股京東18%,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此外還持股唯品會8.7%,是唯品會的第二大股東。三家電商平臺通過入駐騰訊微信「第三方服務」頁面,獲得騰訊的流量導入和支持。

餐飲外賣文娛

生活領域騰訊阿里競爭激烈

在餐飲外賣及本地生活領域,騰訊持股6.74%的美團點評,構成與阿里巴巴餓了麼及口碑生活的直接競爭。在數字文娛領域,騰訊控股的騰訊音樂以及持股13.95%的貓眼娛樂,也對阿里文娛體系構成全面競爭。

相關新聞

阿里回歸港股或促其他科技企業回流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巴巴帳面上現金餘額高達2482.72億元。僅從財務數據上看,阿里巴巴似乎並不缺錢,那麼本次赴港二次上市的原因究竟為何?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在港股上市,有利於拓寬融資渠道,減少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依賴。同時,阿里巴巴的很多關聯公司如阿里健康、阿里影業等皆已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的回歸也將盤活這些資源,產生協同作用。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目前公司股價不斷上漲,赴港上市有望幫助公司募得足夠的資金用於未來發展,甚至可能為阿里最終回歸A股做好鋪墊。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合伙人歐振興曾表示,阿里在香港上市會對香港市場帶來直接的正面影響,或能推動更多不同類型的科技公司落戶香港,同時亦能令香港投資者對科技股更了解,從而給予更合適的估值。分析人士預計,此次阿里回歸港股,或促使其他科技企業跟隨回流,掀中概股回歸浪潮。

本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中通回港敲鐘市值達2020億港元 誰是真正的「快遞之王」?
    9月29日,中通快遞(NYSE:ZTO,28日收盤價31.97美元;02057,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盤中最高觸及245.2港元。Wind數據顯示,中通快遞當日收於238港元,上漲9.17%,市值達2020億港元。中通快遞也成為第一個同時在紐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快遞企業,更是港股物流板塊市值最大的企業。
  • 騰訊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 超過臉書成為全球第五
    騰訊控股21日再次大漲,市值約合5288億美元,超越臉書成為全球市值第五大的公司,僅次於蘋果、谷歌、微軟和亞馬遜。半年前,大家還在津津樂道騰訊阿里誰將率先拿下5000億市值大關,如今騰訊已經成功超車阿里,並且一路猛升。
  • 10萬億阿里騰訊帝國:普天之下,莫非AT之土?
    定外賣的美團、砍一刀的拼多多是騰訊系,刷微博、逛淘寶是阿里系,哪怕是喝的喜茶、聽的網易雲音樂、租房用的貝殼,都有AT的影子。普天之下,莫非AT之土;率土之濱,莫非AT之臣。套用當下流行的凡爾賽句式,或許與一般公司擔心存活不下去的問題相反,AT的問題是過於強大。
  • 阿里的國防不會拿給騰訊卡脖子
    當然是騰訊的移動社交入侵阿里的傳統電商。它是最大量級。一個1000 億美金對陣另一個1000 億美金。它會重建生態。會捲入無數小商家、以及龐大的高出傳統網際網路一個量級的傳統商群。無論誰贏得戰爭,電商的生態都難以避免的從根上改變。騰訊的李成東,把微信再建電商生態比作1948 年解放軍對國民黨死守的長春發起的長達半年的圍城之戰。  贏的一方就沒任何懸念的踏上2000 億美金。
  • 聯通內部競爭激烈,騰訊王卡和阿里寶卡誰是老大,移動看後很尷尬
    聯通所推出的套餐卡中,最受歡迎的無異於騰訊王卡和阿里寶卡,恰巧這兩個套餐卡都是來自網際網路巨頭,騰訊王卡是騰訊和聯通推出的,阿里寶卡是阿里巴巴和聯通推出的套餐卡,這兩個套餐卡,到底誰強誰弱,下面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其中,微信、拼多多、美團隸屬騰訊系,而天貓、微博為阿里巴巴系。從高德、B站到喜茶,從《金剛川》到永輝、萬達,從蔚來、小鵬到鏈家,生活中為之停駐的品牌,無不被騰訊和阿里鎖定。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注意力,永不可再生的最寶貴資源,被一步步納入了AT的荷包。如今,阿里和騰訊已各自坐擁超過10萬億元市值的生態圈。
  • 騰訊王卡、阿里寶卡、米粉卡到底誰更划算?看完再也不花冤枉錢!
    各種品牌的網際網路卡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騰訊王卡、米粉卡、嗶哩嗶哩卡、螞蟻寶卡和阿里寶卡等等。它們憑藉著各種資費上的優勢贏得了眾批用戶的芳心,那麼到底誰用起來更划算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騰訊王卡目前來說,騰訊王卡還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的,主要還是騰訊系的應用幾乎全免流量(近百款呢,還有直播)而且最經又新增了兩款免流應用《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和《絕地求生:全軍出擊》,真的很給力。
  • 阿里寶卡和騰訊王卡到底哪個好?
    當前從免流的範圍和權益來看,最火爆的當屬阿里寶卡和騰訊王卡。但是這兩張定位相似的產品到底哪個更好?看完本篇文章後也許你會有答案。而騰訊王卡分為三種套餐:大王卡19元/月,除了騰訊應用專屬免流外,套餐內不包含額外語音和流量。地王卡39元/月,騰訊應用免流+300分鐘免費國內語音。天王卡59元/月,騰訊應用免流+800分鐘免費國內語音。不難發現阿里寶卡的特點為 「套餐大、資費低」,除了專屬流量外,還包含豐富的語音流量,如無特殊使用場景,相信套餐內容已經足夠使用。
  • 百度,騰訊,阿里三大網際網路巨頭,誰最有可能倒下?
    商業世界誰都不可能強盛不衰,哪怕是當年的諾基亞手機,Sun公司都擺脫不了這樣的命運,要做一個百年的企業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一般來講第一代創始人守住江山為不大,但在接班人這個層面上一般都過度的不怎麼樣,從現在的體量看百度和騰訊阿里巴巴已經不在一個檔位上了,只有這兩家的十分之一的市值了,百度本來在這兩家前面,這些年下來越玩越小,而且各種廣告也多少對於百度有很強的影響
  • 騰訊聯姻搜狗 75億市值下的「搜索」新版圖
    7月27日晚,騰訊向公司發出初步非約束性收購要約,騰訊擬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搜狗剩餘的股票。當晚,搜狗盤前漲超40%,最終收盤上漲48%。市值達到33億美元,市值一夜飆漲10.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5億元。而42歲至今未婚的王小川,身家超10億。此前,騰訊已經是搜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9.2%,擁有52.3%的投票權。
  • 撕開阿里寶卡與騰訊王卡的面紗,看完你就知道怎麼選了
    當前從免流的範圍和權益來看,最火爆的當屬阿里寶卡和騰訊王卡。但是這兩張定位相似的產品到底哪個更好?看完本篇文章後也許你會有答案。資費套餐——阿里寶卡勝在自帶免費語音和流量阿里寶卡分為兩種套餐:小寶卡,19元/月,套餐內包含1GB國內流量和100分鐘國內語音。
  • 凌空四連踢3Dvs李小龍,加·懷特配戲阿里女兒與霍拳王合影小一號
    最近有網友爆料說麥可·加·懷特在一檔外文採訪節目中表示他能夠打贏中國功夫巨星李小龍,雖然為此加·懷特遭到不少網友吐槽,說他有對李小龍不敬之嫌,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或許是出於一種不甘示弱的自信,但並沒有對李大師不敬之意。因為從麥可·加·懷特對李小龍的表現上來說,他還是很尊重李小龍的哦!
  • 從被喊下臺到追回阿里 李小加用11年告訴你港交所總裁有多難當?
    在2007年到2017年的10年間,來自新經濟行業的上市公司市值僅佔香港市場總市值的3%,而納斯達克及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比例分別為59%及44%。此外,部分增長最快速的製藥、生物技術等行業,在香港上市的比例率明顯偏低,總市值的佔比僅1%。這種格局必須打破。李小加的藥方是:找到港股新經濟公司少的癥結所在,然後修訂《主板上市規則》。
  • 巨頭財報雙發,阿里為何能壓倒騰訊
    最近一段時間,各個網際網路企業財報頻發,在經濟大勢調整的時代,中國網際網路的財報卻是一個比一個漂亮,市值也屢創新高。這兩天,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市值最高的阿里和騰訊都發布了最新財報,而且兩者都表現非常不錯。阿里的財季不是自然年度,所以阿里公布是年報,2016年度阿里巴巴全年總收入達到1582.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
  • 騰訊系VS阿里系: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阿里則在運營上做到了極致,運營的魔鬼都在細節,因此產生了效率導向、執行力為王、B端C端兼顧的文化。所以,騰訊在泛文娛方面遊刃有餘,卻在B端業務困難重重,而阿里正好相反。  騰訊的聯營合營,阿里的全面併購:2016年以來,兩巨頭都在對外投資方面一擲千金,但是方式有微妙差別。
  • 港交所的李小加時代:「窮小子」拼成靈魂人物
    他曾被視作交易所裡的「外來人」,上任之初爭議纏身。憑藉一句「無知者無畏」笑稱,李小加掌舵港交所11年。兩次宣布離任節點後,李小加踩著2020年尾聲宣布:再見,朋友們。由此,「翻開人生的下一頁。」此後邁入千禧之年,李小加轉任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在他15年的投資銀行家生涯中,李小加參與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企業的IPO項目。2010年1月16日,李小加接替周文耀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成為港交所史上首位來自內地的行政總裁。
  • 中國最大民企誕生:市值4.9萬億,阿里不是對手,阿里輸得有些冤
    根據這份榜單顯示,騰訊以4.98萬億元的市值成為中國最大民企,阿里巴巴排在第二名,不是騰訊的對手。看似馬雲好像輸給了馬化騰,實際上輸得有點冤的是阿里,馬雲並沒有輸給馬化騰。因為排在第五名的是螞蟻集團,同樣是馬雲成立的公司,市值高達1.4萬億。
  • 為何說騰訊與阿里的工資待遇,在華為面前不值一提?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經濟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國內也是出現了許多的巨頭公司,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便是阿里與騰訊,作為目前國內市值最高的兩家公司,兩者市值目前均在5000億美元左右,不僅放在國內是數一數二,放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名列前茅。
  • 京東赴港上市背後:市值被拼多多超越 未來會破發嗎
    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排第4位,僅次於阿里、騰訊和美團點評。按照此前確定的香港公開發售每股最高236.00港元計算,京東集團此次香港公開發售將凍結資金達到2807.6億港元,這一金額將超出2018年以來赴港上市的小米、阿里巴巴及網易的凍結資金規模。
  • 騰訊系VS阿里系: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虎嗅網
    騰訊在產品上做到了極致,籠罩著「產品經理」文化——以用戶體驗為導向,尋找最大公約數,在矛盾中實現平衡。阿里則在運營上做到了極致,運營的魔鬼都在細節,因此產生了效率導向、執行力為王、B端C端兼顧的文化。所以,騰訊在泛文娛方面遊刃有餘,卻在B端業務困難重重,而阿里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