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預估市值 4.02萬億港元
核心業務
中國零售商業、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中國批發商業、跨境及全球批發商業、物流服務、生活服務等。天貓、淘寶、菜鳥網絡、餓了麼、飛豬等分屬其中的不同類目下。
三大板塊
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新業務。
業績收入
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2019年第三季度(美股2020財年第二季度)淨利潤707.48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182.41億元增長288%。
用戶數據
阿里巴巴數字經濟與中國用戶已達9.6億,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8.6億,其中中國消費業務年度活躍消費者與國際年度活躍消費者各7.3億、1.3億,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6.74億。
騰訊 最新市值 3.06萬億港元
核心業務
網絡/手機遊戲、社區增值服務及應用、網絡廣告、其他分部主要包括支付相關服務、雲服務及其他服務等。
三大板塊
雲服務、網路遊戲、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
業績收入
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經營盈利為人民幣285.44億元,同比增長27%;期內盈利為人民幣250.86億元,同比增長23%。
用戶數據
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11.51億,小程序日活突破3億。QQ月活帳戶7.31億,QQ手機端的月活躍用戶數為6.53億。
15日,阿里巴巴宣布,公司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號為9988。公告稱,發行價格將不高於每股188港元,並將於11月20日確定國際發售價。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188港元/股的價格,阿里預估市值可能達到4.02萬億港元。目前港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是騰訊,最新總市值約為3.06萬億港元。屆時港交所或將迎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雙星閃耀的時代。
阿里 市值或達4.02萬億港元
公司招股書披露,本次發行將新發行的5億股普通股新股,是由公開零售發售下1.25億股新發行股份及4.875億股供國際認購的新發行股份組成集團普通股。
公告稱,按照188港元的指示性發售價,扣除預計承銷費及發售費用後,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自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935.42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全部獲得行使,自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為1076.05億港元。不考慮全球超額配售,按照188港元價格,阿里巴巴預估市值為4.02萬億港元。
對於募資用途,阿里表示,此次募資將用於繼續在數字經濟體中拓展並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
在股權結構方面,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軟銀為阿里最大股東,佔已發行股份的比例約為25.8%。馬雲和蔡崇信佔股分別約6.1%和2.0%,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馬雲和蔡崇信)各級擁有約9.0%股份。分析認為,本次全球發售完成後,軟銀最大股東地位仍將保持不變。
騰訊 市值超3萬億稱霸港股多年
2004年4月16日,騰訊在香港主板上市,發行價為3.70港元。截至昨日,最新股價為320港元,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
儘管以社交軟體業務起家,但真正讓騰訊業務起飛的卻是遊戲。騰訊股價在2008年啟動,到2014年已猛漲至10倍左右,2014年3月31日騰訊盤中更是摸高至646港元。
騰訊當之無愧成為「港股之王」。在過高的股價壓力下,騰訊於2014年5月宣布拆分——1股拆為5股。此後,騰訊股價又開始一輪「進擊之路」,到2018年3月騰訊股價已經來到470港元附近。但此時「黑天鵝事件」出現,先是騰訊大股東南非Naspers大規模減持,然後是當年3月底遊戲版號的停發,騰訊股價應聲出現下挫。
從去年年底,騰訊股價開始企穩走高,截至目前已經「收復部分失地」。此間,騰訊遊戲之外業務高歌猛進,其中金融科技已經成為與遊戲業務不分伯仲,而其他板塊業務亦取得喜人進步。
根據數據顯示,剔除幾隻在港交易的美股外,騰訊所領銜的港股市值TOP10主要被銀行股佔據,騰訊領先身位較為明顯。
縱深
阿里VS騰訊 競爭激烈火藥味十足
目前,阿里巴巴早已不是一個電商公司,騰訊也不只是做遊戲和社交。尤其是在產業網際網路概念甚囂塵上的當下,雙方在雲計算、數字文娛、餐飲外賣、本地生活、金融科技等領域,競爭越來越針鋒相對、火藥味兒十足。
雲業務
騰訊單季度收入增速超阿里
雲業務都是雙方財報的亮點和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阿里巴巴2019第三財季財報顯示,雲計算業務(阿里雲)當季取得營收92.91億元,在集團當季總營收中佔比8%,這一比例目前是阿里巴巴核心商業零售業務外佔比最高的業務;規模比去年同期淨增36.24億元,同比增長64%,環比增長19.3%。
騰訊在2019第三財季財報中首次披露雲計算業務的單季度收入,且增速超過了阿里雲。騰訊2019第三財季財報顯示,2019第三財季,騰訊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80%至47億元,超過2018年全年營收91億元的50%。
不過,阿里雲目前仍是亞太市場份額王者。據調研機構Gartner統計,2018年阿里雲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9.6%,比上一年增加4.7個百分點。這一份額已經超過亞馬遜和微軟在亞太市場的總和。阿里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8月,中國上市公司中有59%是阿里雲的客戶。
零售商業
騰訊通過投資協作「圍攻」
在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零售商業方面,騰訊雖然自己沒有業務,但通過投資協作,對阿里形成「圍攻」之勢。
騰訊持股拼多多16.90%,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東;持股京東18%,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此外還持股唯品會8.7%,是唯品會的第二大股東。三家電商平臺通過入駐騰訊微信「第三方服務」頁面,獲得騰訊的流量導入和支持。
餐飲外賣文娛
生活領域騰訊阿里競爭激烈
在餐飲外賣及本地生活領域,騰訊持股6.74%的美團點評,構成與阿里巴巴餓了麼及口碑生活的直接競爭。在數字文娛領域,騰訊控股的騰訊音樂以及持股13.95%的貓眼娛樂,也對阿里文娛體系構成全面競爭。
相關新聞
阿里回歸港股或促其他科技企業回流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阿里巴巴帳面上現金餘額高達2482.72億元。僅從財務數據上看,阿里巴巴似乎並不缺錢,那麼本次赴港二次上市的原因究竟為何?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在港股上市,有利於拓寬融資渠道,減少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依賴。同時,阿里巴巴的很多關聯公司如阿里健康、阿里影業等皆已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的回歸也將盤活這些資源,產生協同作用。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目前公司股價不斷上漲,赴港上市有望幫助公司募得足夠的資金用於未來發展,甚至可能為阿里最終回歸A股做好鋪墊。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合伙人歐振興曾表示,阿里在香港上市會對香港市場帶來直接的正面影響,或能推動更多不同類型的科技公司落戶香港,同時亦能令香港投資者對科技股更了解,從而給予更合適的估值。分析人士預計,此次阿里回歸港股,或促使其他科技企業跟隨回流,掀中概股回歸浪潮。
本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