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書記」的扶貧情懷——記大安市紅崗子鄉南崗子村駐村第一...

2020-12-20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博士書記」的扶貧情懷

他是吉林大學的高材生,博士畢業後,沒有留戀城市的繁華,而是選擇在最美的年華裡,以無我忘我的情懷與豪情行走在扶貧路上。

他就是大安市紅崗子鄉南崗子村駐村第一書記撒宗朋。

駐村後,撒宗朋每天都在走屯串戶了解情況,村民們紛紛議論:「年輕人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多久。」但撒宗朋用行動打消了村民的疑慮。更讓他們沒想到是,這位30歲的博士,用42天走遍了南崗子村227戶人家,不僅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還踏踏實實為大家辦實事、解難題。

為了讓所有貧困戶儘快認識他,撒宗朋設計了一款帶有自己姓名和手機號碼的陶瓷杯,自掏腰包定做了100個。通過上門送水杯,他記住了去往每個貧困戶家的路,貧困戶也通過水杯很快認識了這位新來的第一書記,這款水杯被村民形象地稱為「貼心杯」。

通過摸底調查,撒宗朋對南崗子村的現狀瞭然於心。南崗子村隸屬於國家級貧困縣大安市,屬於大興安嶺南麓連片集中特困地區。村子位於紅崗子鄉東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3公裡,距太山高速口20公裡,下轄3個自然屯,共有227戶850人。村裡老齡化、空心化嚴重,全村有低保家庭30餘戶,因病致貧佔全村貧困人口70%以上。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撒宗朋深深地認識到,只有形成堅強的戰鬥堡壘,才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南崗子村黨支部現有農民黨員30人,平均年齡50.4歲,55歲以上黨員16人,老齡化是南崗子村黨支部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於是,撒宗朋將發展黨員工作的重心放在年輕人和致富帶頭人上。2018年發展了3名預備黨員,年齡都在35歲以下,還有2名致富帶頭人光榮地成為了共產黨員。

為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撒宗朋在村裡開展了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活動。他帶頭與最困難的3戶群眾結對,並鼓勵全村黨員積極參與,全覆蓋結對幫扶。5月,南崗子村組織開展了「三幫扶一推動」活動,邀請18名大安市稅務局的黨員幹部來村勞動,幹部與群眾打成一片,親密無間,活動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白天走戶宣傳,夜晚整理檔案,無數個日日夜夜,撒宗朋一如既往地奮鬥著。為了選準產業發展項目,儘快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他積極想辦法、找路子,最終選擇了適合南崗子村發展的溫室大棚和肉牛養殖項目。

因連續熬夜加班,工作強度過大,2018年9月,撒宗朋的雙耳聽力急劇下降,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醫生說必須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可能會永久喪失聽力。「說實話,我也怕自己再也聽不到聲音,可我更擔心村裡的產業項目,如果我住院治療,謀劃已久的項目可能就會泡湯,貧困戶又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脫貧。」撒宗朋不顧醫生勸阻,拿了點藥便回到村裡繼續工作。

就這樣,溫室大棚和肉牛養殖項目成功落地。溫室大棚項目解決了全村200餘棟日光大棚育苗的難題,為村集體每年增收13.5萬元,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分紅1350元;肉牛養殖項目讓村集體每年增收8萬元。看到了產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撒宗朋又鼓勵村民發展庭院經濟種植黃菇娘。2018年,南崗子村的黃菇娘產業銷售額達到360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2500元,南崗子村順利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真情關懷暖民心,撒宗朋始終牽掛著貧困戶的生活。村裡貧困戶劉佔海的妻子王淑珍患有腦梗、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醫藥費開銷巨大。2018年初,撒宗朋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將劉佔海調整為三星貧困戶,根據當地的醫療政策享受醫療兜底保障,看病不用再花錢了,王淑珍的病得到了有效治療並逐漸好轉。

村民王洪路是孤兒,也是唯一一戶因學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王洪路以優異的成績被延邊大學錄取,沒有收入來源的他陷入了苦惱。撒宗朋通過省紅十字會為他申請到3000元的助學金,又帶頭自籌了1000元,接過錢的王洪路熱淚盈眶,感激地說:「我一定努力學習,絕不讓熱心幫助過我的人失望!」

在撒宗朋的帶領下,南崗子村富了起來,村裡的父老鄉親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不過,撒宗朋依然奔波在田間地頭,他希望自己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腳印再多一點,與百姓的心再近一些,情再深一些。

相關焦點

  • 村民把他當成自家人——記大安市聯合鄉小窩卜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鴻君
    原標題:村民把他當成自家人 自2015年底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大安市向9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了駐村第一書記,大安市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主任李鴻君就是這支攻堅隊伍中的一員。 駐村後,李鴻君始終牢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責任和使命,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贏得信任。
  • 「挎包書記」的扶貧情懷——三都縣中和鎮水維村駐村第一書記...
    總有一種情懷,情深似海;總有一種責任,永駐心間。電影《錢學森》中,一句「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無論時隔多久,總能給我莫大的感動和激勵。  我是貴州省地震局駐三都縣中和鎮水維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唐德龍。自幼在農村長大的我,對農村飽含深情,總希望有機會回饋農村。在連續兩年申請駐村幫扶後,2019年3月,黨組織安排我到榕江縣古州鎮高武村扶貧,同年6月,因機構改革,轉戰到三都縣中和鎮水維村。  初到水維村的那一天,村口坑坑窪窪的路,道路兩旁胡亂丟棄的垃圾,走訪群眾家裡凌亂的場景,都讓我印象深刻。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祥才 作者:張偉國 實習記者 馬春雪    編輯:李雨楠    來源:吉林日報
  • 【喜迎十九大】南昌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扶貧「拔窮根」
    2015年以來,南昌開展「百名書記扶百村、千個單位掛千點、萬名幹部聯萬戶」行動,集中選派了一批優秀幹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有力地推進了脫貧攻堅工作,當好農民脫貧致富「火車頭」,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充分認可。  記者從市委農工部扶貧處了解到,2015年,我市從市直單位選派了71名年輕優秀科級幹部到貧困村黨組織任第一書記,確保第一書記全覆蓋。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央廣網南陽12月21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程傳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唐河縣趙氏三兄弟先後主動申請駐村任第一書記,三兄弟在工作中比擔當、比幹勁、比成效,交流心得、方法,一時在廣大幹群中傳為美談。
  • 大安市脫貧摘帽紀實
    「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扶到心坎兒上  4月10日下午,漢書村村民田起龍剛掃完村路,又拿起掃把清掃自家院子,原本就乾淨的院落更加整潔。  「原來家裡兩間土坯房住了40來年,一到下雨天,村幹部就攆我們出去找宿兒。為啥?
  • 濮陽縣郎中鄉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
    映象網訊(記者 王鑫 通訊員 劉延仁)9月28日上午,郎中鄉在鄉大禮堂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全鄉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扶貧工作人員參加了知識測試。縣扶貧督察局有關同志親臨一線督導考試。本次知識測試採取閉卷形式,內容實用,以扶貧相關政策知識為主,採取填空、多選、簡答和論述四種題型,內容涉及幫扶措施、補助標準、近期扶貧工作實施情況等一系列內容,旨在查缺補漏、以測促學、以學促用,對駐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政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扶貧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
  • 許昌市建安區駐村第一書記:產業扶貧基地的銷售員
    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武書鋒 何煒)近日,許昌市建安區蔣李集鎮劉王村產業扶貧基地迎來了兩家客戶洽談基地有機花菜購銷事宜,許昌齊邦蔬菜批發行經理趙紹平和志剛蔬菜批發商貿公司經理王志剛在駐村第一書記郭廣濤的邀請下前來基地查看和鑑定蔬菜品質
  • 「貼心女書記」駐村扶貧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 【美麗鄉村築夢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
    美 麗 鄉 村 築 夢 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書記王永霞隆冬時節,我踏上了曾經是自治區貧困縣清水河的路程,向這位連續三年被中共清水河縣委員會、清水河縣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女書記」進行了採訪。深入到美麗的神池窯村,感同身受女書記王永霞放下需要照顧3歲的兒子、面臨中考的女兒,選擇來到神池窯村做扶貧書記。面對眼前貧窮落後的神池窯村、村民們對致富的渴望、對她的不信任,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神池窯村變個樣。
  • 扶貧駐村第一書記王海淼:一幕幕場景,都是難忘的歲月
    本刊訊(通訊員/正義 編輯/王建峰)王海淼,唐河縣教體局宣傳輿論辦公室副主任,2017年11月,派駐大河屯鎮秦崗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該村原貧困戶59戶107人,已脫貧41戶83人,未脫貧18戶27人。王海淼告訴記者,今年該村在產業扶貧和享受各類扶貧補貼政策下,堅決實現全部脫貧目標。
  • 彭勇剛:接地氣的「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第一書記」的主要任務是加強組織建設,提升治理水平,精準扶貧,推動落實「十個全覆蓋」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庭院經濟和集體經濟。在他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帶領下,合發村從原來的破敗不堪到如今發揮示範作用的新農村,可謂今非昔比。當地村民無人不曉得彭勇剛,對他的駐村幫扶工作紛紛點讚。或許王君的那句話點了題:「瞧瞧人家這第一書記!」 「處理好四個關係才能輕裝上陣」 2015年8月3日,已有10年氣象部門工作經歷的彭勇剛來到合發村,開始了自己「駐村第一書記」的新角色。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扶貧路上的責任 ——記吳忠市公安局派紅寺堡區朝陽村駐村扶貧工作隊
    看著會議室現場熱鬧的氣氛,駐村第一書記田會龍感慨萬千,近兩年駐村扶貧的一幕幕出現在腦海。「村上來了新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2019年7月,根據吳忠市公安局研究決定,朝陽村第三任駐村工作隊在第一書記田會龍的帶領下來到朝陽村開始駐村開展脫貧攻堅,開啟了他們扶貧攻堅的新曆程。
  • 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
    8月2日清晨6時許,星期五,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本來答應當天回家,周末要為妻子女兒做拉麵的他,永遠和家人「失約」了!當日9時31分,51歲的郭建平永遠倒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再也沒有醒來。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錦旗載敬意 濃濃扶貧情 ——記南樂後嶽連村駐村第一書記馬大川
    走進南樂縣谷金樓鄉後嶽連村村委會辦公室,一面印有「扶貧助困顯真情 真心幫扶暖人心」的錦旗掛在牆上,很是醒目。說起這面錦旗的由來,還得從南樂縣紀委監委派駐後嶽連村第一書記馬大川幫扶的一位貧困戶晁培坤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