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我以為」和「實際上」,被誤解的「靈光一現」

2021-01-10 騰訊網

文/陳根

創造性思維經常以一種打破常理的創新的方式出現,創造性思維似乎是一種特殊的技能,那些被認為具有創造力的人往往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比如藝術家、文學家;創造性思維又似乎是一種必須的技能,在日常的生活或工作裡,我們頻繁地頭腦風暴只為推出一個最優的方案

創造性思維經常以「靈光一現」的方式表現,從直覺上來講,這種「靈光一現」的時刻並不會太久,尤其是在一小段時間的頭腦風暴以後,經常會有才思枯竭的被掏空感。然而,一篇最近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的文章,似乎指向這樣一種可能性——你以為的靈感枯竭,很有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此前的文獻曾表明,創造力往往會在一次思考過程中得到提高。在此次的八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人們對於自己創造力消耗的猜測和他們的實際創造性表現。

在研究中,參與實驗的人們都要進行一個時長為五分鐘的迷你SOLO頭腦風暴——在這五分鐘的時間裡,他們需要一個人儘可能多地想出能夠幫助當地慈善機構增加捐贈的方式。

在開始SOLO腦暴之前,他們首先需要預估自己在這頭腦風暴裡每一分鐘的表現,是會特別有創造力、還是特別沒創造力。當實驗人員把這110名被試的打分綜合在一起時,他們的分數確實是隨著時間而慢慢下降的。在第一分鐘對自己創造力信心滿滿的被試們,到第二分鐘之後對自己的預估就不斷下滑,越來越低,直到第五分鐘頭腦風暴結束。

但事實上,在頭腦風暴結束後,有另外一組參與實驗的被試對之前的參與者在每一分鐘裡想出的點子打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參加頭腦風暴的人的實際得分竟然是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高的。也就是說,儘管這些人可能預判自己會靈感枯竭、創造力消減,但是他們的實際表現恰恰與此相反。人們想出的點子,其實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有創造力的。

而這樣的結果並不只限於短時間的範圍,事實上,在長達五天,相同的實驗設計下,研究人員再次證實了這個結果。這樣「我以為」和「實際上」的落差,被研究人員稱為「創造力斷崖錯覺」。

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慣性的思維誤區,即對創造力的誤解,創造力不隨著時間而消逝,反而會在反覆的練習中得到強化。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同理,靈感不是偉大的作品走到聚光中心的唯一,要想靈感被彰顯,更需要的是長期的思維訓練和專業技能的推進,並且認識自己的信念。

相關焦點

  • 寒假第二次雲班會的感悟---靈光一現
    昨天早晨六點半,我準點開啟了第二次班會的直播,與孩子們一起回顧和反思了三個周以來大家的狀態、行為和改變,算是語重心長,卻不知道能否達到我的預期。今日所談「靈光一現」的感悟,並非是針對本次班會的過程,而是就「準備過程」而言。當準備召開第二次班會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識的搜羅話題和準備材料,通常這類工作我會至少提前一個周著手。
  • 馬刺「靈魂開竅」還是「靈光一現」?
    還是「靈光一現」?馬刺打了兩場常規賽,連克灰熊和猛龍,賽場上馬刺不再是慢悠悠以守帶攻打陣地戰,而是一改常態打起快攻,還投起了三分球,就連德羅贊也突然像庫裡似的瘋狂投起了三分球,兩場比賽都有五人以上得分上雙,這不僅讓球迷疑惑:這還是那支馬刺隊嗎?
  • 遭遇尷尬,你有哪些靈光一現的經歷?
    遭遇尷尬,你有哪些靈光一現的經歷?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咱們從小到大,都在不同的環境裡和各式各樣的人打著交道,免不了有的時候就會鬧出一些尷尬的狀況,比如認錯人、走錯包廂、高跟鞋崴斷等等等等。
  • 真假妙手——李喆「靈光一現」
    白A、B二子雖無危險但受制於氣緊,白C一子孤軍深入前途未卜,面對黑右邊的潛力,白棋需要想想辦法了。如果白1普通的打吃,黑2必然會試圖鯨吞右邊白子,這樣黑右邊圍空規模將直接決定勝負。而白1冷靜自補恰恰是AI推薦的選擇,不過白方也許對此信心不足,畢竟右邊看上去有些無從下手,AI這樣下的前提也當然是白可以分寸得當的削弱右邊黑陣。
  • 小侄女造句,讓我解釋未雨綢繆這詞語,我尋思了半天靈光一現...
    小侄女造句,讓我解釋未雨綢繆這詞語,我尋思了半天靈光一現,解釋道:「我每天背著傘上班就是為了防止下雨,這就叫未雨綢繆!」小侄女白眼翻上天「你這叫沒男朋友」我…抽搐在沙發上…出題的意義何在?一般人拍不出這樣
  • 《LOR》靈光一閃卡牌介紹
    18183首頁 符文之地 《LOR》靈光一閃卡牌介紹 《LOR》靈光一閃卡牌介紹 來源:網絡
  • 靈光一現的作品,詩人贏得了財富和美女,可能是最貴的唐詩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首詩非常出名,尤其詩最後兩句,更是千古名言。但是,它的作者崔郊,卻只有這一首作品流傳於世。有人說寫出《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是「孤篇壓全唐」。其實,張若虛倒還有一首《代答閨夢還》,而崔郊卻真的就只有這首《贈去婢》被各種詩集收錄。詩歌已經寫得非常棒了,但這首詩的背景,似乎比詩歌內容本身更吸引人。
  • 被校名耽誤的3所大學,經常被誤解是野雞大學,實際上都是211
    被校名耽誤的3所大學,經常被誤認為是野雞大學,實際上都是211說到211大學,這是國內好大學的代表,每年高考中,都是學生爭搶的存在,可是,也有個別211大學經常被忽略,甚至是被學生誤解為野雞大學,這些大學可以說十分的冤枉和無奈。
  • 跟隨內心,靈光乍現
    對於這些詞語的解讀,會根據語境、背景和每個人的想法發生變化。這次,志雄和他的智友們知識星球嘉賓們就討論了他們眼中的「心」與「靈」。一直把「心靈」當作一個詞,分開來理解真不知道怎麼回答。第一次見「心」和「靈」分開理解。現在我的看法就是「內心」和「聖靈」。前者是自己一開始有的,後者是上帝賜予的。
  • 陳根:李若彤十天腹肌速成,揭秘神仙姐姐的抗衰老秘密
    文/陳根5月15日,李若彤在微博分享健身前後以及與20多年前自己的對比照,發文:「經過十多天不間斷的恆常訓練,居然意外地出現六塊腹肌,不管多少歲的你和多少歲的我,只要努力,沒有做不到的。先來看幾張神仙姐姐的照片:正如我在《陳根:長生不老得以實現,會是一件好事嗎?》一文中所探討的,對抗衰老除了依靠科技的力量之外,對於我們人體自身而言,最重要,也是成本最低廉,效果最突出的一種保養「藥物」就是運動。
  • 夢幻西遊:靈光一現,突然想煉妖就直接合出了輛小轎車
    然後又看了看自己的寶寶數量~就發生了下面這種~ 要弄寶寶就要弄好的~想著自己好久沒煉妖了,號主就直接買了一隻多技能吸血鬼~吶~今天的配角呢就是這一隻17技能的吸血鬼~1046的攻資和1.295的超高成長。吃滿了元宵的話,攻資是可以達到1364的~看看,光配角都是一隻17技能的吸血鬼了~那主角能差嗎?當然不能了。
  • 【人類真實行為鑑賞】你以為VS實際上
    讓我們一起細數那些「你以為」和「實際上」讀研之前不少同學都會以為研究生主要就是做研究的,只需要每天看看文獻,做做實驗就可以,所以都會認為研究生的課程安排是比較少的,一個星期也就三四節課而已。實際上研究生的課程安排還是有的,除了一些專業課和公共課,還要繼續不間斷學習才行。
  • 我的眼前,靈光一閃
    就在那瞬間,我的眼前靈光一閃。真像有一種什麼力襲來,似佛入體。我一下釋懷,把世間的一切,看開。我仿佛站在最高的山巔,鳥瞰天下。當我們那短暫又脆弱的生命一結束,對逝者而言,一切都隨之灰飛煙滅。所以我們的「種種努力」,又有什麼意義?沉下心來,想一想,別讓那些虛無縹緲的身外之物,蒙蔽了我們的眼睛。還是好好地享受一下,來之不易的生命,所帶給我們那短暫的快樂吧!
  • JOJO:虹村億泰腦袋不太靈光,但是這一拳,我是佩服的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第四部中主角團的一員——虹村億泰。虹村億泰這個角色,一出場是反派,但是後來卻能和東方仗助混到一起並多次發揮重要的作用。虹村億泰在智商方面完全看不出優勢,甚至可以說他的腦袋不太靈光。在他的哥哥未死亡之前,虹村億泰一直都充當哥哥的跟屁蟲,解決問題也都聽哥哥的,這或許就是虹村億泰的頭腦不靈光的原因。
  • 陳根:運動減肥下,脂肪和肌肉發生了什麼?
    文/陳根「生命在於運動」,誠然,有氧運動引發涉及多種組織的綜合代謝反應,包括變瘦,並賦予代謝健康有益的效果。但「生命為何在於運動」卻少有研究可以解釋。近日,根據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諾和諾德基金會基礎代謝研究中心(CBMR)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從肌肉和脂肪組織的信號交流中找到了一部分原因。
  • 李華瑞:以為我是「唐宋變革論」的否定者,其實是誤解!
    自2018年《古代文明》發表拙稿《唐宋史研究應當翻過這一頁——從多視角看「宋代近世說(唐宋變革論)」》以來,唐宋史學界許多朋友以為我是「唐宋變革論」的否定者,其實這是一個誤解,確切地說我不是簡單的「否定者」而是「揚棄者」。
  • 陳根:全球最快相機重磅出場,每秒70萬億幀
    陳根:全球最快相機重磅出場,每秒70萬億幀 2020-05-07 1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文選粹」李雨生|但願靈光永駐我心
    但願靈光永駐我心我想很多文友都有相同的經歷,在創作一篇文章或是一首詩的時候,往往會被卡在某一個地方動彈不得。為了得到一個精彩的片段,一個不俗的比喻,甚至是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詞彙,冥思苦想,茶飯無味,不論幹什麼,心中總是放不下,甚至在夜裡也常常睡不踏實。
  • 侯煒國:用作品本身去探討數字時代的「靈光」
    2019年加入北京美術家協會擔任版畫藝委會委員,2019年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阿爾弗雷德大學電子藝術研究所訪問,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哲學的友誼 一 》,版畫,93×115cm,2019侯煒國痴迷於瘦馬,就像他曾一度痴迷於日本暗黑舞踏家大野一雄一樣。
  • 蘭波的詩歌是一個謎,《靈光集》更是一個謎
    持這一觀點的研究者同樣認為,《靈光集》的創作先於《地獄一季》,後者的創作時間是1873年4月至8月。在《地獄一季》最後一篇《永別》裡,蘭波與自身的「地獄」做了告別,「必須絕對地現代」,從而走向新的生命(「在一個靈魂和一具身體裡擁有真實」)。《靈光集》從主題上應當作為《地獄一季》之後詩人的新生之作,這反過來又契合了部分研究者關於蘭波受到「靈啟」而寫下這些散文詩的論點,從而將之稱作「靈光集」則是恰當的。譯者將它翻譯為《靈光集》,根據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