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段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重要敵後抗日武裝—八路軍,在敵後對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收復了大片失地。
八路軍雖然在抗日戰爭期間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當時敵我鬥爭殘酷的環境中,還是有個別意志不堅定的將領叛變投敵,邢仁甫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邢仁甫出生於河北鹽山,早年曾在軍閥馬鴻逵的手下當過兵。1929年,在革命最為艱難的時候,他選擇入黨參加了紅軍。由於能打仗,軍事才能出眾,所以深受上級的器重。
日寇全部侵華後,日本人殺害了他的繼母,還燒毀了他家的房子。1937年,邢仁甫由於富有軍事經驗,當選為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委員長。邢仁甫此後率領部隊開始四處徵戰,多次對日軍造成重創,在打下縣城後還多次開倉放糧。1941年2月,由於部隊擴張迅速,邢仁甫的部隊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六旅,次月又成立了冀魯邊區,邢仁甫擔任第六率旅長兼任冀魯邊區司令員。
隨著權力不斷增大,邢仁甫野心也開始逐漸膨脹,生活不斷腐化。上級曾多次選派一些優秀的軍政幹部,一些老紅軍,老八路去幫助他抓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邢仁甫卻把部隊當成自己的私兵,很排斥上級的命令。1943年,邢仁甫接到去延安學習的通知,認為是副旅長黃驊等人在排擠他,於是便懷恨在心,不但不去延安報導,還找了個機會將黃燁等八名幹部殺害,冀魯邊區的領導力量損失慘重。
邢仁甫在殺害黃燁等將領後,有了叛變投敵的想法,他以為自己可以把部隊全部拉走,但是沒有想到只有幾個親信願意和他走,部隊根本動不了。1943年10月,邢仁甫帶著老婆和幾個親信經天津南下洛陽,投靠國民黨中原戰區司令蔣鼎文,被委為「挺進第一縱隊司令」、「津浦北段策反專員」。1944年,邢仁甫覺得日本人開出的條件不錯,又投靠了日本人。但是沒到一年,日本人就投降了,邢仁甫再次投靠國民黨,當上了國民黨天津軍統站一級少校組長、保密局津南流動組組長,河北省第三專署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
1949年1月5日,在解放天津的戰鬥中,我人民解放軍抓獲了一個名叫羅鎮的國民黨專員兼保安司令,他就是邢仁甫。1950年9月7日,在鹽山縣城東萬人公審大會上,邢仁甫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