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15師旅長,卻殺害自己的副旅長,在1944年投靠日軍

2020-12-23 騰訊網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段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重要敵後抗日武裝—八路軍,在敵後對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收復了大片失地。

八路軍雖然在抗日戰爭期間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當時敵我鬥爭殘酷的環境中,還是有個別意志不堅定的將領叛變投敵,邢仁甫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邢仁甫出生於河北鹽山,早年曾在軍閥馬鴻逵的手下當過兵。1929年,在革命最為艱難的時候,他選擇入黨參加了紅軍。由於能打仗,軍事才能出眾,所以深受上級的器重。

日寇全部侵華後,日本人殺害了他的繼母,還燒毀了他家的房子。1937年,邢仁甫由於富有軍事經驗,當選為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委員長。邢仁甫此後率領部隊開始四處徵戰,多次對日軍造成重創,在打下縣城後還多次開倉放糧。1941年2月,由於部隊擴張迅速,邢仁甫的部隊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六旅,次月又成立了冀魯邊區,邢仁甫擔任第六率旅長兼任冀魯邊區司令員。

隨著權力不斷增大,邢仁甫野心也開始逐漸膨脹,生活不斷腐化。上級曾多次選派一些優秀的軍政幹部,一些老紅軍,老八路去幫助他抓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邢仁甫卻把部隊當成自己的私兵,很排斥上級的命令。1943年,邢仁甫接到去延安學習的通知,認為是副旅長黃驊等人在排擠他,於是便懷恨在心,不但不去延安報導,還找了個機會將黃燁等八名幹部殺害,冀魯邊區的領導力量損失慘重。

邢仁甫在殺害黃燁等將領後,有了叛變投敵的想法,他以為自己可以把部隊全部拉走,但是沒有想到只有幾個親信願意和他走,部隊根本動不了。1943年10月,邢仁甫帶著老婆和幾個親信經天津南下洛陽,投靠國民黨中原戰區司令蔣鼎文,被委為「挺進第一縱隊司令」、「津浦北段策反專員」。1944年,邢仁甫覺得日本人開出的條件不錯,又投靠了日本人。但是沒到一年,日本人就投降了,邢仁甫再次投靠國民黨,當上了國民黨天津軍統站一級少校組長、保密局津南流動組組長,河北省第三專署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

1949年1月5日,在解放天津的戰鬥中,我人民解放軍抓獲了一個名叫羅鎮的國民黨專員兼保安司令,他就是邢仁甫。1950年9月7日,在鹽山縣城東萬人公審大會上,邢仁甫被擊斃。

相關焦點

  • 八路軍3個師6個旅,344旅出2大將,343旅打仗強,但386旅才最牛
    其中343旅的旅長是陳光,副旅長周建屏;344旅旅長徐海東,黃克誠是政委,有意思的是344旅下轄的519團副團長和現在央視一個女主持都叫董卿。120師賀總是師長,肖克是副師長,下轄358和359旅。358旅盧冬生是旅長,李井泉是副旅長;陳伯鈞是359旅旅長,王大鬍子是副旅長。129師師長劉帥,副師長徐帥,下轄385和386兩個旅。
  • 延安保衛戰中西北野戰軍有幾個旅參戰,旅長是誰後來的軍銜是什麼
    抗戰時期羅元發歷任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政治處主任,獨立第一師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委員兼中共雁北地委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政治委員等職務,延安保衛戰的時候擔任教導旅旅長,指揮部隊給胡宗南以痛擊,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抗戰勝利後,日軍上山當了土匪,他帶兵全殲,由副旅長直升師長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盤踞在鞍山、遼陽一帶千山深處的土匪十分猖狂,不時下山搶掠、危害鄉眾。八路軍多次派人去收編,都沒有成功。12月下旬,冀熱遼十六分區決定武力解決他們,向八路軍21旅、23旅下達了剿匪命令。接受任務後,21旅由副旅長鄧嶽指揮。
  • 八路軍最大的叛徒,曾任115師旅長兼軍區司令員,卻選擇做漢奸
    等到1941年2月,邢仁甫手下這支部隊還升格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6旅,次月成立了冀魯邊軍區,他又被任命為司令員。八路軍時期的旅長兼軍區司令員,這個職務可不低,要是能活到1955年,上將是很有機會的。
  • 3千日軍包圍旅指揮部,旅長政委掩護突圍犧牲,帶隊衝出2人授少將
    根據情報人員獲悉日軍近來集結兵力,有偷襲、「掃蕩」行動跡象的情報,新四軍六師參謀長兼十六旅旅長羅忠毅,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廖海濤,旅參謀長王勝、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科長王直等旅領導召開機關科以上幹部及部隊營以上的幹部會議,研究分析敵情。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他是殺害瞿秋白的兇手,官拜兵團司令,俘虜後卻被首批特赦
    當時,與他一同入園的還有陳賡。兩人在學校期間關係很好,畢業後又一起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戰爭。宋希濂後經陳賡介紹加入共產黨。就在1926年爆發"中山艦事件"後,蔣介石要求黃埔學生站到軍中。陳賡不願意加入國民黨,脫離了國民黨,而宋希濂則相反,他不願意離開國民黨,於是放棄了自己的共產黨身份,從此兩人站在了對立面。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天下第一軍」國軍的「天下第一軍」也是抗戰時期國民黨軍的五大王牌軍之一,最初是由第38師師長是孫立人以及第22師師長廖耀湘,1941年,第38師和22師改編為新一軍,軍長是鄭洞國,之後進駐印度,也就是中國遠徵軍。
  • 八路軍3位師長都是元帥,6位旅長為何只評了2位大將
    八路軍下轄3個師,即115師,120師,129師。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這3個師的師長全都是元帥。甚至3個副師長,有2個也都是元帥。3個師下轄6個旅。按照正常的邏輯推斷,師長是元帥,那麼旅長該是大將才對吧。其實不完全是。且聽小編為大家說道說道。(343旅旅長陳光)115師下轄2個旅,即343旅和344旅。343旅旅長陳光。
  • 孟良崮戰役勝利後,被俘74師副旅長說:很想聽粟裕的教誨
    孟良崮戰役後,被俘的74師副旅長說,很想領教粟裕的教誨解放戰爭為期3年,擁有幾百萬精銳部隊的國民黨反動派,瞬間土崩瓦解。在孟良崮戰役中,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兵敗身亡,副旅長不幸被俘。副旅長被俘以後,為何直呼很想聽粟裕教誨?1947年5月13日至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巧妙運用以我之中央突破對付敵人之中央突破的強硬戰法,從國民黨重兵集團中將其頭號主力,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分裂出來,進而將其徹底圍殲於沂蒙山區蒙陰東南的孟良崮、蘆山地區。
  • 此人曾是旅長和司令員,前途光明的他為何最後被槍決了?
    此人曾是旅長和司令員,前途光明的他為何最後被槍決了? 文/無計讀史 邢仁甫原先是八路軍115師的旅長和軍區的司令員,原本前途光明的他卻突然投敵了。 在人們為邢仁甫的操作感覺奇怪和驚異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探索他。
  • 兩個旅長恐敵退卻,師長參謀長為國捐軀,成千上萬的人為他送行
    他就是名不見經傳的抗日英雄黃啟東,湖南平江縣人。他自幼聰明好學。14歲時,他進入長沙陸軍小學,即當時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進入川軍。1930年,黃啟東被任命為少將旅長,部隊改編後出任第23師少將參謀長。黃啟東深感日寇的對華野心,想抗日,但一直等到1937年。
  • 八路軍第115師先後有3位師長,兩位成開國元帥,一位卻自焚身亡
    在三個師中林彪的115師算是人數最多,其實林彪大家都有所了解,這是一位將才,他所領導的隊伍達到了1.5萬多人,是八路軍的拳頭力量,它的番號自1937年開始到1945年截止,歷時八年的時間,在這八年的時間裡,115師先後經歷了三位師長。
  • 1939秋,時任386旅副旅長的許世友,為何找朱老總說:不想回去了
    1938年1月,八路軍一二九師386旅副旅長陳再道,奉命率領386旅部分兵力,開赴冀南,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參謀長李聚奎也被派出去了,他帶領一部分部隊,從晉東南到冀南再到魯西北不停地戰鬥,目的也是開闢抗日根據地。陳再道和李聚奎都走了,386旅的旅領導,只剩下陳賡、王新亭兩個人了。
  • 他資歷淺薄,卻能當上鐵軍軍長
    陳誠手下的大將方靖被調去十三師當師長。赴任之前,他去參見何應欽。何應欽一聽方靖要去的是十三師便連連搖頭,因為知道這個師一向不聽約束,上了戰場之後居然能把他們的師長都給扔掉,「你去,能帶得了嗎?」方靖也正為這件事犯愁,來求見何應欽就是想向對方討個主意。
  • 1944年6月,長沙淪陷,蔣介石處決了一位高級將領,他是誰?
    1944年,日軍發動長衡會戰,中國第九戰區部隊在長沙、衡陽一帶對日軍進行阻擊,戰爭中日軍投入約36萬人,中國軍隊約30萬人。此役中國軍隊未能阻止日軍優勢兵力的進攻,最終導致長沙淪陷,蔣介石大怒,為了指揮失當,作戰不力,此役更是下令處決了一名高級將領。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