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非洲蝗災或將捲土重來?
當地時間1月31日,受蝗災影響,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
2月17日,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受到蝗災影響,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目前,印度的蝗災基本結束,蝗群僅在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少量聚集。然而,非洲和南亞地區的蝗災威脅還遠未解除。
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21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波蝗蟲產下的卵正不斷發育,形勢依然嚴峻。估計在三四月份,衣索比亞和肯亞等地會出現新的大規模的蝗群。如果未來印度洋地區的氣旋持續異常,降水增加的話,非洲之角還將遭遇更多蝗災。」
蝗災肆虐:多國損失慘重
當前的蝗災始於紅海附近地區,初期在東非的肯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等國擴散。當地政府稱:「如此大規模的蝗災25年一遇。」後來蝗群進入南亞地區,威脅到印度和巴基斯坦。
這輪蝗災的主角沙漠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飛行能力強」、「食量大」是沙漠蝗的標籤。它們只有大約3個月的生命周期,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進食、產卵、死亡。
去年底今年初,上千億隻沙漠蝗飛過紅海,飛躍阿拉伯海,所到之處,遮天蔽日,農田作物滿目瘡痍。美聯社報導稱:「蝗蟲群過往之處,玫瑰色的蝗蟲把樹幹都染紅了。」
去年12月底,沙漠蝗就陸續摧毀了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17.5萬英畝的農田。據悉,1平方公裡規模的蝗群一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
當蝗群襲擊印度西部廣闊平原地區的時候,農作物受損嚴重。有印度專家擔憂:「蝗災襲擊印度,預計糧食將減產30%-50%。」雖然,印度政府已經制訂了總額超過12億盧比(約合1.18億元人民幣)的救助計劃,但遠彌補不上蝗災造成的損失。
據了解,蝗群16日首次在烏幹達出現,烏幹達政府緊急召開會議,甚至動員軍隊用直升機協助噴灑農藥以保護農作物。
目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利亞,有超過1300萬人正因蝗災陷入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
爆發因素:氣候影響 防治不力
在談到此次蝗災最初的起因時,聯合國聯農組織羅馬總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下半年,印度洋氣旋異常,給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沿岸帶來颶風和大雨,令這一乾旱地區的土地溼潤起來,沙漠蝗得以迅速繁殖。」
在適當的乾旱條件下,蝗蟲大腦中的5-羥色胺被迅速刺激,許多獨居、無害的沙漠蝗蟲開始變成一群貪婪的、到處肆虐的害蟲。
《科學》(Science)雜誌2004年的一篇論文就指出:「蝗蟲從獨居到群居的轉變,始於它們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發現並嗅到對方發出的氣味,或者用後肢彼此觸碰。這種觸碰形成身體當中的生理刺激,並激發蝗蟲大腦神經中的5-羥色胺化學物質,這是一種能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造成蝗蟲習性改變,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事實上,氣候因素是此次蝗災大規模爆發的主因——先溼後幹的條件很適合蝗蟲繁殖和孵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此前在非盟峰會上表示:「影響非洲許多地區的蝗蟲數量和規模是空前的,氣候變化是加劇蝗蟲危機的重要因素。」
在大規模蝗群出現的初期監控和防治不力,也是此次蝗災不斷加劇的重要原因。當1月中旬,蝗災開始襲擊巴基斯坦時,巴基斯坦費薩拉巴德農業大學助理教授拉蘇爾就曾表示:「派飛機噴灑農藥才是應對當前這種大規模蝗災的最佳辦法,但巴基斯坦的相關資源比較有限。」
此外,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王正軍、秦啟聯等人所寫的一份科學報告也顯示,人類活動與監測預警技術手段落後,是蝗災一直蔓延的原因質疑。譬如:近年來,土地利用作物種植結構的改變,人為增加了不少有利於蝗蟲的發生條件(水、熱、食物等)。同時超載放牧導致的草原退化和沙化,也為蝗蟲的繁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未來影響:蝗災或將捲土重來
烏幹達農業部作物生產助理專員約翰·洛登戈科爾表示,更大的危險將發生在3月和4月,此時沙漠蝗蟲產卵孵化,而這正是種植農作物的時候。
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但印度政府也發布預警稱,今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或將迎來更嚴重蝗災。
有效的監測和防控被認為是遏制蝗災的主要手段。目前,印度蝗災防控部門已著手防控準備,並計劃使用直升機和無人機滅蝗。同時,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計劃於6月再次召開蝗蟲防治會議,共同商討防災策略。
聯合國糧農組織非洲分部的顧問塞繆爾·K·奧烏蘇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在為受蝗災影響的國家提供技術指導和金融援助,協調大規模的滅蟲行動。為受影響的農民提供種子和工具。我們必須立即行動,因為這些國家即將迎來蝗災下一步的爆發。」
據了解,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發起一項7600萬美元的籌款計劃,希望藉助國際社會力量,幫助非洲之角地區抵禦蝗蟲侵襲,但目前只落實了2000萬美元的籌款。同時還為各國提供了一項沙漠蝗信息服務,監測和預報其繁殖入侵的時間、地點和規模。一旦數值達到臨界水平,就提醒採取緊急行動減少蝗蟲數量,並防止更多的蜂群形成和擴散。
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向記者透露:「如果雨水繼續,防控不起效,不升級,沙漠蝗災預計會在今年持續加劇。我們已經將蝗災列為優先級最高的行動之一,派遣專家組,指導各國蝗蟲的追蹤防控。同時協調國際力量,調配殺蟲劑、噴灑機、飛機及其他地面設備。」
此外,關於蝗災是否會威脅到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蝗災的高級官員凱斯·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曾回應記者:「當前爆發的蝗災不會威脅到中國。目前南亞的蝗災集中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區。由於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高海拔極端環境的阻隔,尤其是高寒氣候的影響,沙漠蝗蟲很難一路向北進入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