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蝗災或將捲土重來?

2020-12-11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非洲蝗災或將捲土重來?

當地時間1月31日,受蝗災影響,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

2月17日,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受到蝗災影響,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目前,印度的蝗災基本結束,蝗群僅在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少量聚集。然而,非洲和南亞地區的蝗災威脅還遠未解除。

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21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波蝗蟲產下的卵正不斷發育,形勢依然嚴峻。估計在三四月份,衣索比亞和肯亞等地會出現新的大規模的蝗群。如果未來印度洋地區的氣旋持續異常,降水增加的話,非洲之角還將遭遇更多蝗災。」

蝗災肆虐:多國損失慘重

當前的蝗災始於紅海附近地區,初期在東非的肯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等國擴散。當地政府稱:「如此大規模的蝗災25年一遇。」後來蝗群進入南亞地區,威脅到印度和巴基斯坦。

這輪蝗災的主角沙漠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飛行能力強」、「食量大」是沙漠蝗的標籤。它們只有大約3個月的生命周期,在遷徙的過程中不斷進食、產卵、死亡。

去年底今年初,上千億隻沙漠蝗飛過紅海,飛躍阿拉伯海,所到之處,遮天蔽日,農田作物滿目瘡痍。美聯社報導稱:「蝗蟲群過往之處,玫瑰色的蝗蟲把樹幹都染紅了。」

去年12月底,沙漠蝗就陸續摧毀了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17.5萬英畝的農田。據悉,1平方公裡規模的蝗群一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

當蝗群襲擊印度西部廣闊平原地區的時候,農作物受損嚴重。有印度專家擔憂:「蝗災襲擊印度,預計糧食將減產30%-50%。」雖然,印度政府已經制訂了總額超過12億盧比(約合1.18億元人民幣)的救助計劃,但遠彌補不上蝗災造成的損失。

據了解,蝗群16日首次在烏幹達出現,烏幹達政府緊急召開會議,甚至動員軍隊用直升機協助噴灑農藥以保護農作物。

目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利亞,有超過1300萬人正因蝗災陷入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

爆發因素:氣候影響 防治不力

在談到此次蝗災最初的起因時,聯合國聯農組織羅馬總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下半年,印度洋氣旋異常,給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沿岸帶來颶風和大雨,令這一乾旱地區的土地溼潤起來,沙漠蝗得以迅速繁殖。」

在適當的乾旱條件下,蝗蟲大腦中的5-羥色胺被迅速刺激,許多獨居、無害的沙漠蝗蟲開始變成一群貪婪的、到處肆虐的害蟲。

《科學》(Science)雜誌2004年的一篇論文就指出:「蝗蟲從獨居到群居的轉變,始於它們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發現並嗅到對方發出的氣味,或者用後肢彼此觸碰。這種觸碰形成身體當中的生理刺激,並激發蝗蟲大腦神經中的5-羥色胺化學物質,這是一種能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造成蝗蟲習性改變,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事實上,氣候因素是此次蝗災大規模爆發的主因——先溼後幹的條件很適合蝗蟲繁殖和孵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此前在非盟峰會上表示:「影響非洲許多地區的蝗蟲數量和規模是空前的,氣候變化是加劇蝗蟲危機的重要因素。」

在大規模蝗群出現的初期監控和防治不力,也是此次蝗災不斷加劇的重要原因。當1月中旬,蝗災開始襲擊巴基斯坦時,巴基斯坦費薩拉巴德農業大學助理教授拉蘇爾就曾表示:「派飛機噴灑農藥才是應對當前這種大規模蝗災的最佳辦法,但巴基斯坦的相關資源比較有限。」

此外,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王正軍、秦啟聯等人所寫的一份科學報告也顯示,人類活動與監測預警技術手段落後,是蝗災一直蔓延的原因質疑。譬如:近年來,土地利用作物種植結構的改變,人為增加了不少有利於蝗蟲的發生條件(水、熱、食物等)。同時超載放牧導致的草原退化和沙化,也為蝗蟲的繁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未來影響:蝗災或將捲土重來

烏幹達農業部作物生產助理專員約翰·洛登戈科爾表示,更大的危險將發生在3月和4月,此時沙漠蝗蟲產卵孵化,而這正是種植農作物的時候。

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但印度政府也發布預警稱,今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或將迎來更嚴重蝗災。

有效的監測和防控被認為是遏制蝗災的主要手段。目前,印度蝗災防控部門已著手防控準備,並計劃使用直升機和無人機滅蝗。同時,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計劃於6月再次召開蝗蟲防治會議,共同商討防災策略。

聯合國糧農組織非洲分部的顧問塞繆爾·K·奧烏蘇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在為受蝗災影響的國家提供技術指導和金融援助,協調大規模的滅蟲行動。為受影響的農民提供種子和工具。我們必須立即行動,因為這些國家即將迎來蝗災下一步的爆發。」

據了解,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發起一項7600萬美元的籌款計劃,希望藉助國際社會力量,幫助非洲之角地區抵禦蝗蟲侵襲,但目前只落實了2000萬美元的籌款。同時還為各國提供了一項沙漠蝗信息服務,監測和預報其繁殖入侵的時間、地點和規模。一旦數值達到臨界水平,就提醒採取緊急行動減少蝗蟲數量,並防止更多的蜂群形成和擴散。

聯合國糧農組織羅馬總部向記者透露:「如果雨水繼續,防控不起效,不升級,沙漠蝗災預計會在今年持續加劇。我們已經將蝗災列為優先級最高的行動之一,派遣專家組,指導各國蝗蟲的追蹤防控。同時協調國際力量,調配殺蟲劑、噴灑機、飛機及其他地面設備。」

此外,關於蝗災是否會威脅到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蝗災的高級官員凱斯·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曾回應記者:「當前爆發的蝗災不會威脅到中國。目前南亞的蝗災集中在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區。由於喜馬拉雅山脈地區高海拔極端環境的阻隔,尤其是高寒氣候的影響,沙漠蝗蟲很難一路向北進入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非洲蝗災與糧食安全
    2020年註定是個令人不安的年份:自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而「非洲之角」即將爆發的蝗災,則讓國際社會對非洲東部等「老大難」地區的糧食安全憂心忡忡。
  • 非洲蝗災肆虐,中國是如何治理蝗災的
    非洲蝗災/圖片來源於網絡蝗災這個好像與中國隔絕很久的詞語,再次成為熱點。因為在中國古代曾多次發生蝗災。對於蝗災,中國人有一種天然的恐懼症。不過據國家農業農村部監測調度分析顯示,沙漠蝗對我國的危害概率很小,國內大規模暴發蝗災風險很低。蝗災的致災物種主要為蝗蟲,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
  • 非洲蝗災繼續擴大,FAO官員稱:蟲群增百倍,在3月形成新威脅!
    東非蝗災已經掃蕩了非洲之角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現在正在威脅肯亞,並且越過邊境到達了烏幹達,到20日為止,蟲群已經開始進入南蘇丹!好消息是這次蝗蟲群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壞消息是新的蝗蟲群即將在3月形成規模!
  • 蝗災離中國越來越近,緬北多個鎮區被列為蝗災「風險監控區」!
    2020年的魔幻開年,除了疫情還有非洲的這場蝗災。對於這場蝗災,大家都知道規模很大,但是其他認知卻很模糊。日前,小編報導了一篇關於非洲蝗蟲的文章,引起不少小夥伴的關注《讓全球上億人頭皮發麻的蝗蟲,已經進入緬甸?》那麼這群蝗蟲真的進入緬甸了嗎?可以吃嗎?
  • 聯合國官員提醒非洲東部警惕蝗災
    聯合國糧農組織分管蝗災預測的高級官員基思·克雷斯曼29日在一次網絡研討會上說,預計非洲東部地區將於6月至7月再次遭受蝗蟲入侵。英國媒體先前報導,非洲東部地區今年1月至2月暴發70年來最嚴重蝗災,4月又遭遇第二輪蝗災,規模較前更甚。
  • 中金:非洲蝗災影響幾何?|非洲|中金公司研究部|蝗蟲|中金|農藥
    近期非洲蝗災逐步蔓延至亞洲,對全球糧食安全造成較大影響。我們復盤了百年間蝗災的影響發現,蝗災發生時,供應風險會推升糧食價格。在本文中,我們主要分析了此次蝗災對中國農藥市場和農業企業的潛在影響。蝗災來襲,已從非洲向亞洲蔓延。
  • 第二波蝗災侵襲非洲,規模是第一波20倍!蝗災概念股有哪些?
    第二波蝗災已開始侵襲非洲,數十億隻沙漠蝗蟲的幼蟲在索馬利亞被大量繁殖,正尋找著隨季節性降雨而湧現的新鮮植被。從去年底到今年二三月份,非洲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這一波蝗災剛消停一會,本月起第二波蝗災又要爆發了,這一次規模比之前更嚴重。
  • 11月4日,非洲蝗災再次肆虐,大量幼蝗出洞,為何我國少有蝗災?
    從我國古代一直延伸到今天,水災、旱災及蝗災一直是人們要面對的最嚴重的三種自然災害。雖然我國很少出現爆發蝗災的新聞,但是直至今天,完全的消滅蝗災還是無法做到的。我國傳統的治蝗災手段就是捕捉成蟲,不如捕捉幼蝗,而捕捉幼蝗又不如到蝗蟲繁殖地挖卵。
  • 非洲第二波蝗災來襲,龍捲風橫掃美國
    進入2020年以來,我們看到很多關於災害的消息,如澳大利亞地區連燒數月的野火,橫掃多國的蝗災等。而這些災害的出現,對我們人類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如野火肆虐的問題,一方面會直接威脅到周邊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另一方面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進而影響到全世界。蝗災的影響也是很深遠,因為這些蝗蟲鋪天蓋地飛過來,會將沿途的各種植被(包括各種農作物)啃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蝗災又來了。
  • 印度蝗災很快被滅,為何非洲的蝗災卻正變本加厲?滅蝗方法太奇葩
    從2020年1月份以來,幾乎是在我國爆發新冠疫情的同時,非洲東部地區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等國也爆發了蝗災,接著南亞地區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發生了蝗災,而且比東非地區更嚴重。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話,那麼這些蝗蟲還會繼續向東飛行,東徵到南亞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給那裡本來就已經很猖獗的蝗災再雪上加霜。
  • 非洲沙漠蝗災已經出現在杜拜 當地回應:情況在掌握中
    非洲大地上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已經不算是新聞了,從去年底到現在已經影響了非洲多個國家,特別是東非地區,現在蔓延的是4月份新生的第二波蝗災了,影響範圍更大。這些蝗災現在也跑到阿拉伯半島了,土豪之地阿聯杜拜也出現了大量蝗蟲。
  • 非洲蝗災,蝗蟲數量已達4000億隻,有什麼辦法解決?
    今年初開始的非洲蝗災,據說這群蝗蟲數量已經達到了4000億隻,並且從東非一路飛到了印度、巴基斯坦地區,使得近1900萬人面臨糧食問題。說起蝗蟲,估計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蝗災」,我國自古以來就深受蝗災之擾,遮天蔽日的蝗群,「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不過隨著人類防控意識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蝗災的發生次數和危害性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可以說蝗蟲最怕的就是人類了,人類對付蝗蟲有很多招數。
  • 國際社會全力應對非洲蝗災—新聞—科學網
    用化學噴霧劑還是生物殺蟲劑
  • 專家警告:新一撥蝗災正在形成,非洲將面臨史上最大蝗蟲群
    專家警告,由於世界多國正在與新冠肺炎疫情作鬥爭,接下來可能會有一次史上最大規模的蝗災在非洲肆虐。可怕的蝗蟲群據聯合國統計,最近幾個月在非洲大陸發現的一些蝗蟲群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蝗蟲群。一些非洲國家已經發現了有新的沙漠蝗蟲入侵,而這些國家已經有近80年沒有見過這些害蟲了,據說第二撥蝗蟲已經開始傳播。幾個月來,專家一直警告說,大量破壞農作物的昆蟲正流向非洲和中東大部分地區。
  • 非洲這群蝗蟲覆蓋2000平方公裡土地,亞非多國因蝗災進入緊急狀態
    在我國歷史上,蝗災曾經多次出現,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損失,只是近幾十年來才比較少見了,但是在世界範圍內,蝗災仍然很常見,去年4月份開始,一場源自於東非的蝗災就曾經橫越紅海席捲西亞諸國,直達數千公裡外的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給這些國家的農業生產造成了較大損失。
  • 第二撥蝗災襲擊非洲,規模竟是年初首次蝗災的20倍!
    東非國家面臨一個新的困擾——大規模蝗蟲入侵,此次蝗災的規模是年初首次災情的20倍。據參考消息援引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11日報導,今年1-2月,一些國家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肯亞、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大片地區的作物和農田被毀壞。
  • 蝗災橫掃「非洲之角」地區 烏幹達9日遭蝗蟲入侵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橫掃「非洲之角」地區的蝗蟲9日入侵烏幹達,烏幹達總理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解決之道。報導稱,蝗蟲出現在烏幹達東北部卡拉莫雅邊界地區,當地行政長官基辛吉指出,蝗蟲9日從肯亞飛入烏幹達。
  • 非洲蝗災已波及印度等國,我們會受到哪些影響?
    最近幾天,大家應該也聽說了「蝗蟲」的影響,是一波從非洲「跨入」亞洲的蝗蟲,它的影響可以說算得上是一個全球性的「生物災難」,到底是什麼情況?根據FAO,這些蝗蟲對肯亞地區來說,已經達到了70年來最強的蝗災,並且導致了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地區的農業直接「停滯」,也就說根本沒有辦法去種植植物,同時針對整個東非地區來說,也還是達到了25年來之最,所以說我們用「慘」字來形容完全是不會有問題的。
  • 魯政委丨蝗災與糧價:到底是否要關注?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下文簡稱FAO)表示,目前的蝗災是「非洲之角」25年來最嚴重的蝗災,是肯亞70年來遭遇的最嚴重的蝗災。2020年1月29日,FAO將吉布地和厄利垂亞災情上升為「高潮(UPSURGE)」等級[1],並表示如果控制不當有可能會升級為區域級「瘟疫(PLAGUE)」等級。此次蝗災苗頭初現於2019年初,到2019下半年快速升級,在2019年夏季擴展至印度和巴基斯坦。
  • 中國派遣10萬「鴨軍」出徵滅蝗災,這「蝗災」英語該怎麼說?
    點擊播放 GIF 0.1M(〜 ̄△ ̄)〜每天晚上一篇英語知識普及英語罐頭本文是我的第287篇英語知識文章從上個星期開始,罐頭菌就一直有關注非洲的蝗災說真的,沒怎麼經歷過田間生活的罐頭菌確實對於蝗災之類的都不怎麼了解。當我第一眼看見相關視頻時,確實一跳了,同時感覺今年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對於蝗災,我們的老鐵巴基斯坦也同樣承受著成噸的傷害。身為老鐵的中國,肯定伸出援手。根據新聞報導,中國派出10萬的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應對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