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冷知識:試卷上防止作弊的密封線,是武則天的發明

2020-12-17 守株不待兔

10個冷知識: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為什麼淪落為「食物」

恆星

01.當一顆恆星產生的能量急劇下降時,就意味著它開始進入「死亡階段」,不過從進入死亡階段開始到徹底冷卻,仍然需要40億年的時間。

皇帝

02.康熙皇帝在批閱一些無關痛癢的奏章時喜歡用「朕知道了」,意思就是「已閱」,並且這種批閱方式不但兒子雍正學得有模有樣,就連孫子乾隆也喜歡用這種方式批閱奏章。

冰水

03.美國人一年四季都是喝涼水或者冰水的,即便是生理期的女性和剛生完孩子產後媽媽也會直接喝冰水,雖然他們的飲水機上也有熱水檔位,但也只是用來衝咖啡和泡茶。

獅子

04.一天雖然只有24個小時,但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平均每天要睡20個小時以上,比如雄獅、考拉、蝙蝠等。

遊泳池

05.一項調查顯示,遊泳時人們在進入遊泳池前如果不衝洗身體的話,平均每人會將0.14克糞便帶入遊泳池內。

鉛筆

06.鉛筆的名字雖然帶有「鉛」,但實際上鉛筆是由石墨製成,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和鉛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做夢

07.夢中出現的人是由一定局限性的,在夢中也不可能憑空出現一個人,在夢中出現的陌生人大多是我們在現實中見過的陌生人,或者是以電視上、書上的人物為原型創造出來的人。

非洲

08.非洲的面積雖然是七大洲中第二大的,但非洲的海岸線卻很短,這是因為非洲大陸突出的邊緣和海灣很少。

武則天劇照

09.武則天在位期間,為了防止考官改卷時看到考生的名字徇私舞弊,親自發明出了「密封線」,這一舉動使許多寒門終於可以出貴子。

澳大利亞國徽

10.澳大利亞國徽上分別有袋鼠和鴯鶓兩種動物,但由於這兩種缺少天敵肆意繁衍,最終淪落到成為食物,不僅在澳大利亞的餐廳中可以隨意吃到,政府還會獎勵人們去捕殺袋鼠,澳大利亞也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會吃國徽上動物的國家。

沒有評論的冷知識是沒有靈魂的

(本文由『守株不待兔』原創,每天分享最冷、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冷知識!喜歡記得關注一下哦~圖片素材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答題試卷的那條密封線,原來是武則天發明的?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圖)科舉考卷,有摺痕處即為當時「彌封」所致現在的高考試卷上面都有一條密封線,考生的信息填寫在密封線之上,交卷後,由監考人員進行密封。唐代的科舉試卷剛開始不僅不「彌封」的,反而在閱卷時,還要參考由推薦人遞上來的「行卷」,以檢驗考生的綜合素質。「行卷」是指考生們把平時寫的一些最得意的詩賦文章寫成捲軸,請求朝廷權貴或者社會名流向主考官推薦。白居易當年「高考」就得益於「行卷」,當主考官看到他平時寫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時,大加贊.賞。
  • 古人「高考」也作弊,古代是如何防止科舉舞弊的呢?
    所以,總是會有人想要作弊。但十分令人不解的是在技術和信息手段都極其落後的古代,科舉考生們幾乎不可能作弊,也更加不敢舞弊。從另一方面來說,古代的科舉要比現在的高考更加嚴格。那麼,古人是如何防止學生作弊的呢?
  • 薦文 | 杜絕考試作弊的「彌封」法
    現在的高考試卷上面都有一條密封線,考生的信息填寫在密封線之上,交卷後,由監考人員進行密封。其實此法起源於武則天,在北宋形成制度。
  • 10個趣味冷知識!對於女人來說,它最最「偉大」的發明!
    冷知識,它可以讓人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還能啟迪思維,引發強烈求知慾。和」冷笑話」屬於另類幽默一樣,冷知識雖冷門但有用,且更能吸引人。所以特別是男生門鑰匙能隨口來幾句有深度的冷知識的話可能分分鐘就會加分哦!好了,廢話不多說了,下面就來看看吧!
  • 現代高考考卷的密封線,古代科舉考試也有嗎?
    我們知道,高考考卷的最左邊,有排密封線,它的用處是把考生的姓名裝訂起來,使得閱卷老師無法得知考生姓名,以保證考試的公平性。這樣的一種保證考試公平的舉措,古代科舉考試中也有嗎?實行科舉考試不久,古人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 10個冷知識:看似神秘的「心靈感應」,其實是量子糾纏現象
    10個冷知識:看似神秘的「心靈感應」,其實是量子糾纏現象結婚01.目前世界上記錄到的最短婚姻是三小時(登記結婚後因新娘摔倒新郎沒去扶起反而嘲笑而離婚),而世界上最長的婚姻是90年零10個月。地球03.據古生物學家研究,在30億年前的地球上,大約有幾億個不同物種,在漫長的歲月中,絕大多數的物種都被淘汰或者進化,到了現在,地球上只有幾百萬個物種。
  • 小學、中學試卷,為什麼要設置答題密封線?班主任說出了實情
    在我們還在讀小學或者中學的時候,每到期中或者期末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試卷,高考場上同樣也不例外。如果我們仔細查看這些試卷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每套答題試卷都會有一個密封線,並且在密封線內還有非常明確的說明,那就是密封線內禁止答題,或者密封線內答題無效。
  • 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漢字,從古代發展到現代,經1994年修訂的《中華字海》共有八千七百七十九個漢字,而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二三千個,武則天發明了什麼漢字?正史上並沒有記載武則天的名字,由於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一般也不會記載,而「武則天」這一稱謂,其實是武則天的兒子李顯所賜。
  • 10個冷知識:我們肉眼看到的白色霧氣,其實並不是水蒸氣
    10個冷知識:有些國家的大齡單身青年,需要交納「單身稅」武則天劇照06.大家都知道唐朝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但實際上,唐朝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文佳帝陳碩真,不過皇帝是她自封的,沒有得到其他人的認可。
  • 高考進行時,答題卡/防作弊/智能閱卷,都被申請了專利
    如果考場上有人作弊,或者成績被掉包,就太不公平了!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防止作弊或成績做假呢?我們檢索了一下有關考試的專利,答題卡、防作弊方法、智能閱卷系統……目前已經有成千上萬件專利了。為了防止考生作弊,專利申請人也是拼了!標準化考場實時監控方法在標準化考場的中央視頻監控中,一名監控老師需要以人眼觀察的方式同時監控9個考場的視頻信息。
  • 古代科舉是怎樣作弊的?防止作弊措施又是怎樣一步一步完善的呢
    如此重要的科舉制度難道就沒有人作弊?其實歷史上有著太多太多的科場案,最為人熟知的應該要數唐伯虎參加的弘治十二年會試科場案。他的好友徐經科場舞弊連累了他,從此寄情於山水,無意官場。我們失去了一位清正廉潔的好官,卻得到了一位名滿天下的才子。其實科舉對於防止作弊有著非常嚴格的檢查和制度。
  • 雙機位+拍側臉,線上考試硬核防作弊,老師學生都很拼
    近日,各大高校陸續宣布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通過線上方式進行。近幾周,一方面,北京各高校的部分課程迎來了期中考試。另一方面,考研線上複試也在這幾周陸續展開。面對首次線上考試,不少老師絞盡腦汁,想盡各種方法,防止學生作弊,保證課程的公平。
  • 「亂七八糟」冷知識:家庭作業是被發明出來的,蚊子其實有牙齒
    大家好,這裡是「亂七八糟」冷知識,是不是感覺這個世界有許多讓你不明所以的冷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世界亂七八糟匪夷所思的冷知識吧!
  • 線上考試很容易作弊嗎?考試系統如何實現防作弊?
    今年由於疫情,組織線上學習的學校、企事業單位真不少,尤其是學校,組織上網課以及在線考試是必備的,這使得很多人關注在線考試系統的防考試作弊的問題。線上考試很容易作弊嗎?在家考試豈不是很容易作弊嗎?為解決這個難題,學校必須要引入可以實現在線防作弊的考試系統。
  • 對"撲克牌"、排"蛇形陣" 期末考試防作弊出新招
    為了防止個別「小老鼠」 的「圖謀不軌」,眼下正在進行的各大學期末考試中,老師們拿出了各種招數防作弊。下沙一群大學生近日在一次交流中透露了各自學校的小秘密:原來僅僅是「考場排座次」這麼看上去簡單的小事,都能變出好多花樣——  密封式——  座位表與試卷一起拆封  這是某高校營銷專業大一齊同學提供的信息。「我們的座位安排表和試卷一樣是密封的,開考前一刻才能拆開!」
  • 10個冷知識:歷史上妻子對丈夫的稱呼,都有哪些
    10個冷知識:歷史上妻子對丈夫的稱呼,都有哪些紫色壹:紫色染料在1909年之前,一直處於獨一無二的高貴地位,比黃金還要稀有珍貴,直到1909年化學家發明出了紫色染料低成本的合成方法玫瑰貳:據調查顯示,世界上最有名的花朵就是象徵著愛情的玫瑰,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它的存在。
  • 5個歷史冷知識,顛覆你的歷史常識,很多人一個也不知道
    除了人們熟知的正史以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有趣又耐人尋味。1、王莽篡漢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他工於心計,獲得了他的姑母和叔伯們的歡心。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漢平帝死後,王莽指使同黨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書,要求讓他代天子臨朝。漸在朝中大權獨攬。
  • 冷知識:愛迪生不是電燈的發明者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說法:「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其實,這是一個不嚴謹的表述。愛迪生並非電燈的發明者,即使從獲得專利的法律角度也不是。兩者很快圍繞自己的產品發生了智慧財產權爭議,斯旺憤怒地把愛迪生告上法庭。後來二人選擇庭外和解,愛迪生收購了斯旺的專利。至此,白熾燈泡逐漸取代弧光燈,成為20世紀主要的照明工具。所以愛迪生只是電燈的改良者(之一)而非發明者,而在他之前是許許多多前輩默默無聞的付出,他們不應該被愛迪生「發明大王」的光環所遮擋。
  • 古人怎麼鑑別考試作弊呢?
    2020年的廣東高考,考場將進行設備更新,全部推行考生入場人臉識別技術,從而實現「刷臉」驗證身份,防止替考舞弊等違紀違法行為。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的有關領導、專家為了防止高考作弊行為也是煞費苦心。那麼在那些科技還不那麼發達的時代裡,如何才能防止考試作弊呢?古人在這方面有什麼「智慧的結晶」呢?
  • 這個宰相只寫了兩個字,就被武則天識破要造反,最後被砍了腦袋
    中國最早的軍事密碼可以上推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姜子牙發明的「陰符」。使用時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假。陰符依長短不同,表示不同的情報信息。在此基礎上,聰明的古人又發明了代號、暗號、字驗等間諜手段。所謂有矛就有盾,一方有密碼,另一方就有破譯的可能,相對的也有對其防範的更高一招,密碼鬥爭是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