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高考考卷的密封線,古代科舉考試也有嗎?

2020-12-17 西西小崽崽

我們知道,高考考卷的最左邊,有排密封線,它的用處是把考生的姓名裝訂起來,使得閱卷老師無法得知考生姓名,以保證考試的公平性。這樣的一種保證考試公平的舉措,古代科舉考試中也有嗎?

實行科舉考試不久,古人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隱去考生名字的辦法最早起源於唐代武則天即位初年,為杜絕科舉考試中的請託之風,便將考生名字蓋起來改卷。將此項措施正式制度化是在宋代,稱之為「封彌」,俗稱「糊名」,做法是將考生的姓名、籍貫等密封后加以編號,並加蓋各級考試機構的印章,保證考生信息不外洩。然而,雖然實行了糊名編號評卷,考官無法看到考生的姓名,但依然存在徇私舞弊的空間。因為如果考官是考生的老師,就可能通過字跡或別的記號辨認出考生的身份。因此,為了使考官無法辨認字跡,當時考完後,立即「別錄本,去其姓名」。

試卷收上來之後,先有編排官,遮掩考卷上的姓名籍貫,並把考卷編號,然後將其交給封彌官,謄寫遍,最後還要加蓋御書院的印章,以防止謄錄者偷梁換柱,以示鄭重。這樣一來, 閱卷官有權決定考生錄取與否,然而見不到考生的姓名;編排官有機會見到考生的姓名卻無法參與閱卷,自然也就無法決定誰上誰下。這樣就基本做到了在閱卷環節排除考官的主觀因素,使科舉制度更加正規化、制度化,保證了考試的公平與客觀。

這裡,我們來看個小故事,就能明白「封彌謄錄法」的作用了。元佑三年(1088),蘇軾主持省試,「蘇門六君子"之一的李鷹正好參加考試。蘇軾在閱卷時認定一份卷子就是自己學生李席的,大喜過望,不僅在試卷上寫了幾十字的讚揚性的評語,還對同是主考官的黃庭堅說:「此必吾李席也。」並將其定為第一。就連李鷹自己也在考完試後對友人說:「蘇公知舉,吾之文必不在三名之後。」也就是說我的老師蘇軾做主考官,我的文章怎麼也得是前三甲。結果最後拆封試卷,李鷹卻名落孫山。

李鷹的母親哭道:「我的兒子遇到老師做主考官閱卷都不能得中,今後還有什麼希望呢?」果然,李鷹此後終身不第。由此可見封彌謄錄法在防止考生考官串聯徇私上確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現代高考對標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漫談考場違紀處罰與防作弊措施
    文/ 空山導語:延續千年的科舉考試在中國古代是一件大事。中國從隋朝開始確立的科舉考試制度雖然已經廢除,但這種通過統一考試甄選人才的方法依然是現代社會最有效的遴選模式。當今社會面對人才競爭和高考壓力的巨大衝擊,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公交墜湖、考場撕卷等心理侵害及舉止失衡事件。那麼,縱觀古代歷史上的科舉考試,與現代高考有那些相似相通之處?
  • 古代科舉比現代高考公平嗎?那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說起現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都是改變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那哪個更公平呢?我們從下面來對比一下。一: 參加考試的條件古代科舉什麼人沒資格參加科舉:1 女性; 2 丁憂,就是父母去世三年期間的人; 3 士農工商裡面的工商、罪犯之子、上門女婿,還有捕快; 4 上三代若是沒有人做過官或者沒有中過科舉,也不能參加。
  • 古代科舉和現代的高考,哪一個更難?考上清華在古代算什麼水平
    文 | 七天欄目|高考古代有科舉,現代有高考,雖然不同的形式,但殊途同歸。目的都是為了國家選拔有用的人才。古代的科舉我們沒有親身參加過,但是現代的高考我們都深有體會。每年的考試都是驚心動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古代可能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出路,否則只是一個沒有功名的人。而現代則不同,只要高考能考上大學,畢業有工作就算沒有白讀書。如果古代的科舉和現代的高考相比,哪一個會更難呢?
  • 古人「高考」也作弊,古代是如何防止科舉舞弊的呢?
    一說到高考,想必大家都會聯想到古代的科舉考試,畢竟我國幾千年來的科舉入仕傳統與如今的高考制度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寒窗苦讀數十載,皆在此一舉」,所以保證高考的公平公正至關重要。但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考場舞弊一直都是一個令人很頭疼的問題。古人的科舉考試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與現在每年一次的高考相比,那時候的考試更為難得。所以,總是會有人想要作弊。但十分令人不解的是在技術和信息手段都極其落後的古代,科舉考生們幾乎不可能作弊,也更加不敢舞弊。
  • 古代的科舉考試內容是什麼,跟現代高考有什麼不同?
    現在距離一年一次的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現在的苦讀只為了以後能夠有個更好的選擇。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高考選擇未來的道路,那古代可以通過科舉制來爭取更好的生活,只不過的是高考是一個大規模階段性的測試,為了選擇以後更好的學習道路,然而,科舉制是學習的終點。科舉制是決定你的功名能否當官。那科舉制度是如何來的呢?又考一些什麼呢?
  • 古代高考試卷長啥樣?山東一老農珍藏狀元考卷多年,全國僅此一張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教育大國,科舉制度從隋唐時期誕生開始,幾乎貫穿了我國整個封建時代。如今的被視作改變人生命運的高考,本質上也是當年科舉制度在現代社會的改良。
  • 古代科舉與現代高考錄取制度的對比——管窺陳春秀事件引發的反思
    作為高等教育世界第一大國的中國,從隋唐科舉到現代高考我們經歷了什麼又改變了什麼,下面通過對比古今的考試錄取制度來進行辨析反思。與現代高考性質不同,古代科舉是一種功名考試,考中即可入仕當官,考試和錄取要求均很嚴格。古代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被錄取後,對應身份是舉人、貢士、進士。科舉錄取比例比現代高考低很多,而且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不同年份都不一樣。在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如何做到錄取公平?
  • 比高考更加重要的考試:古代科舉考試
    那時候的高考是擇優機制。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尤其在城市裡大學生不再像以前那麼吃香,而沒有上過大學則被默認為能力不足,不受用人單位歡迎。現在的高考是略汰機制。高考如此重要,以致高考這幾天,全社會都在為高考服務。交警全員出動保障交通,愛心人士用私家車義務送考,商家為考場外的候考家長免費提供遮陽傘、消暑飲料等等。現代社會有高考,古代社會有科舉考試。
  • 古代科舉考試也有作弊和替考?被發現後,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記得當年臨近高考時,我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我們班主任說的那句話:沒有經歷過高考的學生,人生是不完美的!今年由於疫情原因,高考日期延遲一個月。如今高考將至,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將近萬千學子埋頭苦讀,終於可以等到一個結果。十年寒窗苦讀,高考作為現代最為嚴格公正的考試,這一天也是證明天下莘莘學子的時刻。
  • 盤點古代科舉和現代高考的「習俗」,看看哪個才「穩過」
    科舉和高考作為我國最公平的選拔制度,大家都極為重視,於是,也誕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習俗」,旨在助力考試順利通過。我們一起來看看從古至今考試時到底有哪些「習俗」,看看你是否用得上。科舉考試前,先拜孔子後拜魁星在古代科舉時,參加科舉的考生會先去祭拜孔子。
  • 如今的高考是否等同於古代的科舉,科舉的名次與現在的學歷一樣嗎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結束,不知各位學子是否考出了心儀的分數,高考是現在社會改變以後生存條件的手段之一,也是步入社會的奠基石,好的大學畢業,證書的含金量越高,證書的含金量決定著你是否可以進入一家優質的企業工作,那麼在古代,古人們的考試是怎麼樣的,金榜題名後會有怎麼樣的未來。
  • 古代科舉太艱難!古代考生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都是啥?
    科舉制是我國古代歷史悠久的人才選拔制度,其始於隋,確立於唐,於宋發展興盛,明清完備。那麼古代的「高考」究竟難不難,它可不可以和我們今時今日同日而語?那古人所使用的教科書、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下文簡稱五三)又究竟都是哪些呢?歡迎走進古代學子們高考前的「寶貴」時光!
  • 在古代「高考」你需要完成幾步?細說古代科舉制度流程
    今天的考生為一場高考準備了十多年,報考到入場時間卻很短,即使是考試過程也只有三天,並不複雜。但是,在古代,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不僅要寒窗苦讀十年,而且入場過程也極其複雜漫長,難度不亞於考試本身,考試過程更是對身心的雙重考驗。
  • 三元及第:古代科舉最高榮譽,與現在高考狀元誰更難獲得?
    隨著高考分數逐漸公布,越來越多的高考狀元開始登上熱搜,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作為社會階層流動的重要方式,現代高考與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狀元」這個詞,也是從古代科舉來的。那麼狀元就是古代科舉制度的頂峰了嗎?實際上並不是,科舉制度的第一名叫做狀元,但這並不是科舉制度的頂峰,真正的科舉頂峰,是三元及第。
  • 三元及第:古代科舉最高榮譽,與現在高考狀元誰更難獲得?
    隨著高考分數逐漸公布,越來越多的高考狀元開始登上熱搜,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作為社會階層流動的重要方式,現代高考與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狀元」這個詞,也是從古代科舉來的。那麼狀元就是古代科舉制度的頂峰了嗎?實際上並不是,科舉制度的第一名叫做狀元,但這並不是科舉制度的頂峰,真正的科舉頂峰,是三元及第。
  • 古代科舉考試防作弊手段,第3招真是太聰明了
    2020年高考即將拉開帷幕,寒窗苦讀的學子將迎來人生大考。因為陳春秀、苟晶事件,高考作弊成為熱搜話題。這裡,不妨來梳理一下古代的作弊與反作弊手段,也是相當有趣的。科舉考試從隋唐延續到大清,持續1300多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選拔人才渠道。作弊與反作弊鬥智鬥勇伴隨了科舉考試的全程。讀書人為了一躍龍門,作弊手段一點也不輸今天的人們。為了防止作弊同樣絞盡腦子,想到的手段同樣讓人驚嘆。
  • 古代高考考場(科舉考試)中考生是怎麼作弊的?
    自從隋朝選撥人才採取科舉制度以來,科舉制度就被野史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談到科舉制度,我們就不能不談科舉考試,也就是過去的全國性高考,談高考就又不得不談考場紀律,一談考場紀律那就自然涉及到作弊,那麼我們看看古代高考考場內的作弊有哪些方式?
  • 古代科舉也有補習班和輔導書嗎?
    如今,各種輔導班強化班如火如荼,市場上的各類輔導書練習卷更是令人眼花繚亂,可見,考試經濟之火爆。       古有科舉,今有高考。那麼在古代也有類似的補習班和輔導書嗎?回答是肯定的!       在古代,科舉考試前的「強化班」——文社。       文社是指一群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結成的團體,一般以切磋文章為主。
  • 了解科舉制度與欣賞古代高考狀元的書法,兩不誤!
    古代「高考」也「封卷」  現在高考規定有嚴格的封卷制度,每場考試一結束便彌封考卷,
  • 高考之「古代篇」
    高考,雖然是現代才有的名詞,實際在中國古代已有悠久的歷史。科舉制度,就是中國古代的「高考」。馬上就要高考了,今天就來聊一下古代「高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