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枸杞:開啟轉型升級路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環境下,枸杞和藜麥作為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主要經濟作物,以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經過多年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青海枸杞的主要種植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從枸杞生產全程機械化,到創新標準化生產模式,開啟了枸杞產業從「產量」到「品牌品質」的轉型升級模式。

用工成本高,

倒逼枸杞產業機械化發展

6月中旬,在海西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萬畝枸杞種植基地舉辦的藜麥和枸杞全程機械化現場會上,低空低量植保無人機、自走式旋耕機、行株間自動割草機、多功能施肥機、枸杞專用全方位噴杆噴霧噴架機、「智能農業機器人」等先進機具在實驗地裡大秀「技藝」,各種新型高科技機具的高效精準演示效果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現場先進的機器設備,讓海西州德令哈市久農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一舟連連稱讚,「看了機械化實訓,如果我們合作社用新引進的『藜麥鋪膜精量穴播機』播種藜麥,將會大大降低種植成本,產量也會增加。」

近年來,經過各方面努力,我省小麥、青稞、油菜、馬鈴薯、牧草、玉米等糧油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已趨成熟,增產增收的效果明顯,但在藜麥、枸杞、胡蘿蔔等蔬菜、經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方面還處於起步階段。

我省柴達木盆地物產豐富,枸杞和藜麥享譽全國。但是,枸杞和藜麥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過程依然以人工勞作為主,作業質量不穩定,生產成本高,用工難用工荒現象時有發生。種植模式紛雜,機械化技術應用匱乏,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更為窘迫的是,我省大多枸杞種植戶從一開始就採用密植方式,單一追求產量,且枸杞種植區行距大小不統一,這樣種植模式下不利於機械化作業,勞務用工投入佔比極大。

據專家測算,枸杞生產中僅人工成本就佔到總生產成本的76%。過高的成本至使產品競爭力低下,經濟效益不佳。藜麥生產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播種質量差,收穫損失大,生產瓶頸明顯。

現場會上,德令哈市柯魯柯鎮蓮湖村枸杞種植戶劉奎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到除草、剪枝的關鍵時期,耕地、澆水、鋤草、抹芽、剪枝、施肥、病蟲害防治、收穫採摘,這一系列工作下來,每畝枸杞地投入的人工成本超過3800元,其中採摘的成本差不多就佔到了總成本的一半。他告訴記者:「種植枸杞這麼多年,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人工。如今,自家標準的機械化種植示範地裡,利用機具除草、施肥,就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省時也省力。」

面對高成本,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推廣枸杞生產全程機械化、標準化宜機模式,逐步實現「機器換人」就成了必由之路。

現代農業的基本標誌是「生產模式標準化,生產過程機械化」。將機械化技術廣泛應用枸杞和藜麥生產全過程,降成本,提效益,必將對枸杞和藜麥產業提供極大助力。

青海省農牧機械推廣站站長何彥武表示,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機械化,枸杞和藜麥產業的優質高效發展更離不開機械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引進和推廣枸杞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發揮好農業機械在枸杞生產中的作用,核心目的就是要降低枸杞種植成本,幫助農牧民增收。

針對機械化推廣帶來的節本增效問題,省農牧機械推廣站研究員許振林做過詳細的測算:採用機械化生產後,中耕施肥環節效率較人工可提高24倍,中耕除草環節效率可提高40倍,植保作業環節效率能提高25倍,每畝可節約成本1000元左右。

看著現場作業在田間的「大鐵牛」,劉奎告訴記者,目前耕地和行間鋤草全部使用微型機械,還有風送式噴藥機,與人工相比每畝地成本可以節省70%—80%左右。但是密植的枸杞地裡株間除草、鮮果採摘等環節還是要靠人工。

儘管枸杞和藜麥產業存在許多問題,但也未嘗不是破題前行、轉型升級的良機。在青海省農牧機械推廣站副站長權凱看來,現場自主研發和新引進的機具,其作業效率較人工作業提高了3-15倍,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降低了藜麥枸杞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標準化水平,並且具有操作簡便、性能優良、節能環保的特點,能有效促進藜麥枸杞生產的節本增效。

而經過2年多的技術創新和試驗示範,我省農機推广部門先後研發成功枸杞專用全方位噴杆噴霧噴架、枸杞專用追肥機等,引進包括枝幹還田機、行株間除草機、追肥機和植保無人機等枸杞生產關鍵設備;同時還引進了藜麥鋪膜精量穴播機、高杆作物割曬機和帶式撿拾收穫臺等藜麥生產關鍵裝備,試驗示範枸杞和藜麥全程機械化技術,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創新標準化生產模式,

助推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質量興杞、綠色興杞、品牌強杞」理念,加快建設特色突出、功能齊全、環境優美、體制先進、管理科學、運轉規範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精心打造了以柯魯柯鎮萬畝枸杞科技園等為代表的標準化枸杞基地,並採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為助推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力量。

如何從源頭保證青海枸杞的品質質量,進一步提升青海枸杞市場競爭力?

據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王建元介紹,今後,按照枸杞標準化生產要求,從枸杞的種苗培育、水肥施入、病蟲害防控,到烘乾設施的引用及農藝農機有效結合等方面,推動青海枸杞在質量提升上有一個大的突破,推動青海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

地處柴達木盆地的海西州,目前有機枸杞種植面積達7853.3公頃,是中國有機枸杞種植面積最大區域。如今,柴達木枸杞始終堅持好枸杞是種出來的理念,通過標準化種植保證品質質量、創新驅動引領產業發展,讓青海枸杞走上從「產量」向「品質品牌」轉型升級之路,推動枸杞產業轉型升級、整合發展。

做好枸杞種植源頭的保質保量只是第一步。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我省依託當地枸杞的資源優勢,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從源頭把關,助力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打造有機枸杞方面,我省堅持以質量保品牌,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紮實開展星級基地評定及農藥零增長和化肥零增長行動,實行精細管理,精心改良枸杞種苗培育、栽植等生產環節,積極引進中耕除草、高效施肥等現代農業機械裝備,不斷提升枸杞產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為強力推動枸杞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保證。

記者了解到,海西州為打造富硒有機枸杞,全面落實產業支持政策措施,從產業規劃、產地保護、產品研發、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方面紮實推進,切實助推枸杞產業縱深發展和做大做強。

統計顯示,2019年,海西州枸杞種植面積3.2727萬公頃,乾果總產量8.71萬噸,產值25.9億元(佔農牧業總產值的44.45%);2020年預計全州枸杞種植面積3.33萬公頃。

同時,海西州全力推進綠色有機示範省建設,加大標準化生產,穩步擴大有機枸杞種植和認證規模,健全高原有機枸杞種植和質量標準管理體系,帶動有機枸杞種植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發展,進而引領有機綠色枸杞產品提質增效。目前,海西州制定並推廣種植技術、質量控制方面的標準13個,大力推進有機基地建設,1.67萬公頃基地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核心基地獲得有機產品認證企業、專業合作社37家。

在謀發展的同時,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型企業,創建行業旗艦龍頭,引領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縱深發展,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將都蘭、德令哈、格爾木三大園區打造成以枸杞精深產品加工為主導,使其成為全國聞名的枸杞產品精深加工中心。

此外,海西州也在加快成立柴達木枸杞研究院,以國內頂尖團隊聯合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開展新品種選育和推廣,加強產業科技研發,重點在循環產業鏈延伸、植物源生物農藥、有機肥、保鮮技術、精加工等關鍵環節開展科技研發,推動綜合技術研發和應用,逐步創建國家有機枸杞生產與管理行業標準體系。目前,已培育柴杞1、2、3號三個優良品種,獲得省州級科研成果67項。

(文章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枸杞之鄉」以科技創新推動枸杞產業升級轉型
    寧夏中寧枸杞產業科技創新大會現場。 石羽佳 攝中新網寧夏中寧12月10日電 (李佩珊 石羽佳)12月10日,以「創新驅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寧夏中寧枸杞產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寧夏中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枸杞產業專家共聚一堂,為推進枸杞產業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轉型建言獻策。枸杞作為寧夏優勢特色資源,自古素有「世界枸杞看中國、中國枸杞看寧夏」的美譽。中寧縣於199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 黑枸杞價格3年跌3倍 青海瞄準深加工
    青海政府和龍頭企業欲借深加工開發推動黑枸杞產業升級,結束無序粗放競爭一度被熱炒為「軟黃金」的黑枸杞,市場價格一度到達上萬元/公斤。青海大學農牧學院王樹林教授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青海柴達木盆地野生黑枸杞集中分布面積約為39萬畝左右,但人工黑枸杞也增速明顯,僅2014年青海海西州一地便有2萬多畝人工種植,全州培育黑枸杞種苗623.4萬株。「人工種植黑枸杞豐收期每年產鮮果2kg,鮮果產量能夠達到15t/公頃,乾果產量在2750kg/公頃以上,預計年收入在90萬元/公頃 。」
  • 擴張迅速、產能過剩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青海枸杞產業面臨三大發展...
    2008年基於枸杞的經濟生態效益,以海西州為發端青海開始發展枸杞產業。據海西州農牧局副局長李勝業介紹,產業發展初期政府採取免費發樹苗、提供技術指導、農機設備補貼等方式鼓勵群眾種植枸杞。「『十二五』期間當地枸杞產業迎來發展最好的時期,有機枸杞出口均價達到20美元/公斤。」
  • 500多種特色旅遊商品角逐「青海禮物」
    純枸杞釀造的白酒和果酒、五彩糧食製作的五穀畫、用黃河石拼出人物造型郵票……4月11日,2017大美青海旅遊商品大賽在西寧市開幕。由我省各市州旅遊局選出的4大類500多項特色旅遊商品一一亮相,角逐「青海禮物」。
  • 「標準」賦能寧夏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
    彼時,全國枸杞產業正在悄然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從政府到民間,寧夏緊緊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相繼出臺扶持枸杞產業發展的有利政策,助推枸杞產業轉型升級。 築巢引得鳳來栖,風勁正是揚帆時。2014年,寧夏枸杞產業轉型升級「大洗牌」如期來臨。
  • 優路教育助力建築行業轉型升級
    優路教育助力建築行業轉型升級 2020/12/14 10:00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323
  • 青海科技創新論壇關注高原特色農牧產業化發展
    加速轉型的蠶豆過去,蠶豆作為青海人的雜糧在我省東部農區只有少量種植;十多年前,隨著馬牙蠶豆等優良品種的漸為人知,青海蠶豆漂洋過海,成為當時我省創匯最多的農作物種類。從老百姓口中的「營養豆」,到農民手中的「致富豆」,然後到高原農業生產中的「增肥豆」,再到畜牧業生產中的「飼料豆」,還有即將到來的旅遊產業中的「觀賞豆」,青海蠶豆種植業正在走上轉型發展之路。
  • 抓住轉型升級「窗口期」
    作者:劉成友  轉型升級也有「窗口期」,如果都要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是容易喪失主動性,二是會在一等再等的過程中貽誤時機  這幾年,山東青島在轉型升級方面啃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那就是城區老企業搬遷。
  • 青海西寧建成良性循環利用生態牧場模式
    青海西寧建成良性循環利用生態牧場模式 2020-09-07 16:48:52 文思睿 攝   中新網西寧9月7日電 (孫睿文思睿)7日,青海省政府副秘書長馮志剛在「2020年全國生態文明與再生資源行業會議暨青海生態(產業)博覽會再生資源發展論壇」上表示,西寧已建成「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種植業」良性循環利用生態牧場模式。
  • 黑枸杞多少錢一斤怎樣辨別黑枸杞真假
    紅枸杞大家都非常熟悉,可能大家對黑枸杞比較陌生,很多女性朋友都吃黑枸杞延緩衰老,男性經常食用,能滋陰補腎。黑枸杞全身都是寶,兼具藥用及食用價值,富含多種營養成分,那麼,黑枸杞多少錢一斤呢?黑枸杞的功效和價格2017年黑枸杞的市場價格都在900元一斤到1300元一斤之間.野生黑枸杞的有青海和新疆這個2個當地。其中青海的野生黑枸杞是是質量最好的,新疆的野生黑枸杞略微差一點,我們都知道野生的黑枸杞是要等級的,一幫分為3個等級,下面也給我們一個野生黑枸杞的各種產地以及各種等級的參考價格。
  • 陽光控股何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路在何方?創新是王道
    齊魯網濟南8月7日訊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難?難在理念的轉變,難在習慣的調整,難在大事的把握,難在得失的權衡。」
  • 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盛大開業,現代聯合開啟市場轉型升級之路
    浙江食品市場近江批發城盛大開業,現代聯合開啟市場轉型升級之路 來源:財訊網 • 2020-11-26 10:06:29
  • 「枸杞之鄉」向科技要附加值
    12月10日、11日,在中國中藥協會的支持下,寧夏中寧枸杞產業科技創新大會隆重舉辦,旨在促進各種創新要素有序流動、融合共享,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原動力。 大會現場,三個身影引人注目。 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法國國家藥學科學院院士鬱彭,無一不是業界「大咖」。 「我研究枸杞對視網膜神經的保護已經好多年了。
  • 青海:農交會見證「農」字號企業發展壯大
    「不是說黑枸杞保健效果更好嗎?給我來兩瓶黑枸杞酒。」「不好意思,再給我倒杯白酒嘗嘗。」青海可可西裡實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展位前,爭相品嘗黑、紅枸杞酒和青稞酒的市民讓銷售部經理王斌忙得不亦樂乎。平時喜愛保健酒的昆明市民太女士說:「這果酒味道很濃鬱,口感淳正,入口回味的感覺很香。我以前也喝過青海的酒,挺喜歡。」
  • 【青海機場有限公司】「青海空港全球購」正式上線
    5月23日,由青海機場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跨境電商項目「青海空港全球購」正式上線,標誌著西北地區首個空港全球購項目落地運營。  「青海空港全球購」採用線上APP+線下西寧機場航站樓體驗店的O2O營銷模式,努力打造青海人足不出戶既可享受的精品海外購物平臺。
  • 創新引領柴達木「枸杞經濟」發展
    □ 張大川  近年來,「枸杞經濟」為青海柴達木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隨著政府、企業、果農意識的逐步提升,當地已經不滿足於通過銷售枸杞鮮果、乾果等簡單方式獲利,而是希望通過創新生產加工方式、研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將枸杞的經濟效益「吃幹榨淨」,尋求更大的市場利潤。  「野生黑枸杞芽茶是逼出來的產品。」
  • 花青素之王黑枸杞評測
    【天地網訊】  黑枸杞在民間爆紅,其爆紅速度不亞於一顆流星,而市面上青海諾木洪野生黑枸杞被炒出萬元以上天價,且有市無價,沒有點兒關係有錢都買不到。黑枸杞讓世人熟知,原因當然不僅僅是泡水顏色如墨汁,絢麗多姿好看而已。
  • 三友集團:實施「六大突破」推進轉型升級
    三友集團:實施「六大突破」 推進轉型升級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趙會平、常雲亮)三友集團積極組織公司黨員幹部職工深刻學習報告精神實質,深刻理解報告主旨精髓,緊密結合集團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深刻加以實踐企業惟有將科技創新作為產業崛起之本和企業生存之道,自覺把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列為企業科學發展的頭等大事,才能通過技術創新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有力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為了進一步將十八大精神落到實處,三友集團確定:著力推進六大突破,實現「四化」目標(經濟規模化、支撐科技化、產品差別化、經營國際化)。一是由製造向服務轉變,經營模式實現突破。建設服務型製造企業是未來的必然選擇。
  • 「湟普美食匯」轉型升級 全面打造吳江路智慧商城
    改造後的吳江路人氣愈發爆棚。贏商網獲悉曾經的吳江路美食一條街,升級後變身為以餐飲為主要業態的商業體「湟普美食匯」,日前,該商業體更是藉助網際網路+,推出微信公眾號和智慧商場平臺的構建,提升停車服務系統、一鍵wifi上網功能、外賣系統的對接及後期開發、等位功能完善、會員的模式營銷等,意欲改變傳統餐飲業態的運營模式——為品牌商和目標消費群體提供更優質精準的服務,在互動體驗、快捷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業態優化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轉型升級。
  • 黑枸杞多少錢一斤2017黑枸杞價格表
    我們都知道枸杞是不錯的食材,不管煲湯還是泡水喝都可以用。大家對黑枸杞比較陌生吧,黑枸杞在的產地主要有新疆、甘肅等地,青海格爾木黑枸杞在這些產地中的質量屬上乘。那麼,黑枸杞多少錢一斤呢?用多少度的水泡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