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北極之光」教育培訓

2021-02-28 蒲公英中學

在遙遠的北歐芬蘭,有這麼一個優秀的團體,他們自稱「芬蘭蒲公英之友」。他們是蒲公英的朋友,也是蒲公英的志願者。在今年的10月15-18日,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小長假,不遠萬裡又一次來到了蒲公英的校園,帶來了他們精心準備的「芬蘭『北極之光』教育培訓」。他們首先向全體老師分享了芬蘭的教育系統和教育理念;並在次日親自引領課堂,讓我們的老師有機會觀摩整個過程;在第三天學生的成果展示後,又與蒲公英的老師們再次針對三天的培訓與課堂活動進行了答疑和討論。

以下分別列舉了一些學生和老師的反饋,和大家一起進行分享:

「         課程內容豐富有趣,學會了拍攝視頻,我會利用學會的知識來記錄生活中點點滴滴。我覺得拍攝視頻很有趣,希望下一次有機會可以自己製作一個視頻。「

        希望我們學校也能採取芬蘭的教學方式,因為這樣會使枯燥無味的學習橫生樂趣。—我覺得芬蘭的評估方式我們可以試試。

「         開放性的教學很好玩,但是學不到太多知識。—我覺得這種上課的方式比較有趣,但是比較浪費時間。

芬蘭教育理念培訓會上

在芬蘭老師的課中,我看到了學生的熱情。其中有一組同學在製作視頻時,一遍遍地試,他們在這種課上追求完美的那種執著是非常打動人心的;看到了學生不再不想回答問題,每一個同學都想把最美好的東西展現給別人看;看到有些同學充當小記者,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吸引他的職業規劃;看到了學生在落後時焦灼和急於追趕不甘落後的進取。

——白雲

分組溝通第二天的課程安排

三天的培訓,總的感覺是:(1)活動貫穿始終,開放空間大,能力鍛鍊廣;(2)問題貫穿始終,思考空間大,動手機會多;(3)方法貫穿始終,方法多,靈活度大;(4)生活貫穿始終,貼近學生,熟悉、有趣、又蘊含著很多應用的知識;(5)反思貫穿始終,不斷根據情況調整改進,達到更大的效果,促進教師和同學雙方面成長;(6)品格和習慣培養貫穿始終,教師以身示範,不分大小;(7)合作貫穿始終,分工清,促交流和成長;(8)課程設計充分,環節完整,從準備到成果分享,便於積累、總結、反思、改進。

——曹秀華

芬蘭教育面向的是未來、是生活,每個人如何在紛雜的世界中更好地生活。

芬蘭老師從不吝嗇表達對學生的讚賞。

——成建芳

分組溝通第二天的課程安排

  不管是家庭經濟學還是心理地圖還是磚畫繪製課,老師們採用的教學方式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程都體現了讓學生動起來,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叢樹華

整體感覺老師在課堂上角色變了,老師不再是領導者,不再是權威,老師是導演,學生才是主角,課堂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場所。

——馮玉傑

焦明麗老師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表達對芬蘭教育培訓的思考

一起製作「磚畫」

芬蘭老師很樂意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即使出現一些狀況,也很放心地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除了明確的指令,過程中並沒有過多的指導,注重學生自己摸索著解決自己的問題。

芬蘭老師注重在「做」中來學習知識、鍛鍊能力,能有效調動學生動起來,也緩解了學生對學習的疲倦感。

——李時來

家庭經濟課上學習製作水果沙拉

老師一直在強調:你們所做的都是正確的,我只是在告訴你們如何做的更好。而且,老師很少限制學生的思維,要求他們培養自己的意識和思考,這是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進行嘗試的。

——馬軍才

感受到認同正確的教育觀、教學理念的重要性,它將支配老師採取正確的教學方法,而這些教學方法恰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及品格的建構等至關重要。

芬蘭教師熱愛自己的科目,對自己的科目有極大的興趣。

感受到芬蘭教師的課堂是放鬆的、自由的、有很多次表達、展示自己、和同伴交流、合作的機會,大腦在這樣一種不拘謹的情況下,很自如,並有更多的空間可進行深入思考。

非常注重學生的經歷、感受、過程。

——秦穎

學生在向老師展示自己製作的視頻

讓我感覺到教師應該是引導者的身份,而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在設計一堂課程或者一個學習項目的時候,教師做好規劃和要求,放手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間,學生會有更大的潛能和創新,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和體驗。

——孫明月


小組分工領取任務

時刻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少講一分鐘,學生就多了一分鐘自主學習的時間。通過「怎樣教」把「講堂」變成「學堂」。

——唐琳

受觸動的點是教育本身絕不僅僅是知識點的轉移,而是通過課上的各類活動和練習,以及項目的實施和嘗試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也能真正體會到如何學以致用。另外,以這種學習能促進學生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王瀚宇

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與生活結合緊密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能力,從學生的需求出發。

通過讓學生的浸入式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情境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王建

學生們製作的「磚畫」成果

在同一個活動主題下,根據不同的小組設置不同的、具體的問題形成專家組。之後每人再分散到新的組給別人講解,鍛鍊了每個人,也督促每個人認真去做自己的事,這樣更大程度上實現了「不拋棄、不放棄」。

現實的生活環境比教室多了無限的可能性。

——王玲玲

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掌握生存技能;另一方面重視任務教學,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這樣的課程設計有助於快速提升學生的能力水平。

——劉傳翰


學生們主動到講臺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收穫

通過觀摩芬蘭教師的授課,最深的感觸是課程是教師精心設計的、有趣的、學生參與率高的、培養學生思維度廣的、分組形式多樣的、注重評估且評估方法多樣的。

分組的方式很新穎,會不斷地進行變化,會抓住學生的新鮮感,讓學生馬上產生好奇,不會對課堂產生厭煩感。

——楊鎵冰

臺下認真聽分享的學生們

芬蘭老師極為尊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他們確實不幹預學生自己選擇的學習方式和方法,他們能忍得住不發言;對於小組或者個人存在的問題,指導精準,沒套話、實在、有用,看出他們對教學內容的把控程度深,經驗豐富;以實踐指導教學,把書本知識放在現實生活中摸得著、看得見的環境中去教,帶入感強,更能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楊敬文

積極參與提問

課程設置關注人的成長、自省,關注對自我的認知,對自己的情感、情緒的認知。

——楊淑花

老師在展示活動時,準備了漂亮的花布鋪在桌子上,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足以看到老師們做事認真以及對於教學的態度。

——袁小燕

芬蘭教師的課堂是自由的,但是是帶著一定任務的,是需要人人參與的。

芬蘭教師設計的課程內容是有趣的,又是跨學科的。

——趙靜

芬蘭老師那麼淡定輕鬆享受,不催促學生,不急於教給學生什麼,允許學生犯錯,學生也很輕鬆享受;但是我們的老師總是急躁,急於多教點什麼,渴望早點達到目的,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擔心學生考試差。

——趙啟星

芬蘭老師的分享和培訓,帶給了老師們很多的啟示和感悟。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朝著為處於困境中的兒童提供優質義務教育的嘗試還在進行。再次感謝一路支持我們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 您可以通過長按掃描以下二維碼捐贈支持我們 #


此捐贈通道導向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蒲公英中學項目

捐贈的善款100%交付學校使用


此捐贈通道導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蒲公英項目

捐贈的善款100%交付學校使用



您也可直接將捐贈款匯入學校,並註明「捐贈給建校基金」。

蒲公英中學銀行帳戶信息:

帳戶名稱

北京市大興區蒲公英中學

開戶行名稱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大興區興豐街支行

人民幣帳號

0200261009021700129

歡迎您就捐贈事宜隨時垂詢學校趙凱老師:


電話:15001257340;

電子郵箱:zhaokai_pgy@163.com 。

   

相關焦點

  • 芬蘭職業教育和培訓具有高吸引力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教育概覽》(Education at a Glance),這是一份用於比較教育體系指標的年度出版物。它審查了諸如教育水平、教育入學率、教育和培訓費用、以及經合發展組織成員國和一些夥伴國家受過高等教育的畢業生人數和就業水平等領域。今年,教育概覽還包括了2018年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數據。
  • 坐落在北極圈,歐洲位置最北,卻是芬蘭最好的教育學院
    拉普蘭大學(University of Lapland)位於芬蘭的羅瓦涅米,建校於1979年,坐落在北極圈上,是全歐洲地理位置最北的大學。芬蘭拉普蘭大學主要有6個學院:藝術和設計、教育、法律、社會科學、旅遊研究、北部和北極地區相關。其中拉普蘭大學的教育學院在全芬蘭都是非常好的。
  • 芬蘭將全面改革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
    本報訊(餘燕)據歐盟職業培訓發展中心網站消息,芬蘭職業教育與培訓改革將結合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指導和融資系統的特點,以滿足未來職業技能的需求。改革旨在提高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社會地位,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和各方面素質均衡的人才,使他們掌握未來生活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 河南建業教育集團與芬蘭應用科技大學聯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芬蘭駐華大使肅海嵐,芬蘭國立應用科技大學聯盟執行長特亞-普克倪女士,芬蘭國立應用科技大學聯盟副主席揚·馬庫斯·霍姆博士,建業集團助理總裁、建業教育集團總裁吳三民,華世達集團副董事長趙剛等領導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 千湖之國,聖誕老人故鄉,北極圈一哥芬蘭
    芬蘭是歐盟中比較發達的國家,人口只有500多、而國十面積較廣,相當於德國和日本的總。境內無數湖泊河流與廣裹無垠的林海,共同構成「千湖之國」和「森林之國」。這一地理特點成為芬蘭產業結構安排的依據,其旅遊業發展也得益於此。
  • 芬蘭多維推進人工智慧教育
    智能教育大概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人工智慧作為教育內容角度,加強與人工智慧知識和技能相關的教育;二是從人工智慧作為教育手段角度,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助推教育創新發展。智能教育是芬蘭國家人工智慧戰略達成的重要支撐要素,芬蘭從搭建平臺吸引匯聚人工智慧專家資源、大力推進人工智慧全民和終身學習、中小學編程教育進國家課程、加強人工智慧實際應用教育與培訓、在大學增設人工智慧學位課程等方面推進智能教育。
  • 旅遊分享北極圈內的國家、北歐五國之—芬蘭
    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簡稱芬蘭,芬蘭地處北緯60度到70度之間,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芬蘭的森林覆蓋率約80%,國土總面積33.8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100公裡,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 千湖之國芬蘭旅遊指南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國土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有1/3的區域處於北極圈內,與冰島同屬世界上最北的國家。因為它的國境內有大大小小湖泊18.8萬個,佔國土面積的10%,素有「千湖之國」之稱。內地湖泊區有芬蘭最特殊的景觀,成千上萬的湖泊、島嶼、運河交織成一幅水國風情畫。海岸低地區是芬蘭氣候最溫和,土壤最肥沃,人口也最稠密的地區,此區的森林較少,大都是已開墾的田野平原,呈現繁榮富足的景象,首都赫爾辛基正位於此區。另一區為海岸群島區。芬蘭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53%的人口完成高中學業,12%的人擁有大學文憑。有350多年歷史的赫爾辛基大學是芬蘭最著名的高等學府。
  • 芬蘭教育為什麼成功?
    ▲▲公平教育:真正地幫助每一個人建立未來生活的自信公平教育源自民主平等普世的教育理念。芬蘭的教育去精英化,是真正的平民教育、普世教育,真正地尊重每一個人,為每一個人建立未來生活的自信。總之,芬蘭教育的緩慢其實是等待和喚醒,是教育效率的體現。在芬蘭有一種說法叫「少就是多」。教得愈少,學得愈多;考得愈少,學得愈多;愈多元,愈平等。這樣的慢,是慢在興趣培養,慢在自我建構,慢在潤澤生長。▲▲▲▲▲教師教育:學術性的師資培訓造就優秀的老師和偉大的學校芬蘭十分重視教師培訓。
  • 在芬蘭的冬季乘坐破冰船去追極光,假裝自己是一個北極科考達人
    對科學比較了解的人,肯定聽說過破冰船,破冰船是一種特殊的船,一般出現在北極和南極這種寒冷的地方,對極地進行科學考察就離不開這種船,所以說,破冰船一般都是專業的科考人員才能使用,我們普通人基本上是沒有機會體驗的。
  • 從教育紀錄片《芬蘭現象》,讓我們了解芬蘭教育到底優質在哪裡
    芬蘭教育在國際上已經被公認為基礎教育最好的國家,他們快速發展的基礎教育被譽為「芬蘭現象」,芬蘭具備全球最好的教育體系,數學和科學的教學質量名列世界前茅。芬蘭的教育體系,學校系統越來越引起世界的關注,紀錄片裡有很多亮點,比如芬蘭距離(注重隱私,排隊間隔1米),最嚴格選拔的教師隊伍(10% 的通過率,所有教師具有碩士文憑,每五年自動漲薪,沒有行政職稱評比),最自主的教學風格(教師全權設計,對教師沒有考核和匯報),最友好的社會教育資源,多元包容的社會價值觀(沒有競爭,不是比財務,而是比人)。
  • 芬蘭的教育理念
    芬蘭歷來重視教育,勇於摒棄傳統思維,大膽進行改革。幾代人齊心協力,形成了世界公認的最完善的教育體制。他們注重教育公平,堅持以人為本。
  • 教育童話能否跟上時代?獨家對話芬蘭教育部長解讀「芬蘭密碼」
    Photographer: Laura Kotila, valtioneuvoston kanslia教育是芬蘭的一張「名片」。「孩子成績好、創意強,還快樂零壓力……」這似乎是芬蘭教育留給外界的基礎印象。這個只有553萬人口的北歐國家的教育,吸引了大批教育學者將之作為研究樣本。
  • 芬蘭孩子沒有考試,教育卻名列前茅!芬蘭教育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芬蘭是個神奇的國度,在很多領域都遙遙領先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其中就包括教育。但是都說芬蘭的教育好,具體好在哪裡,讓它可以在多次世界性比賽中都名列前茅呢?在中國的教育理念中,「嚴師出高徒」、「玉不琢,不成器」,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出優秀的學子。可神奇的是,芬蘭在保持學生優秀的同時,它還多次榮獲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稱號。芬蘭的教育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制度,造就了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家呢?
  • 芬蘭 | 2020寒假遊學招募中,遇見全世界最美的冬天(第七期)
    就是這裡了~進入當地學校體驗全球最好的教育不知道是怎樣的流光溢彩光想想就要美得暈眩~你知道嗎?這次行程的亮點是我們與芬蘭學校建立了合作。學校將插班日安排為「國際日」,中芬兩國小朋友相互介紹各國文化,交流學習。孩子和家長們近距離接觸芬蘭教育,了解芬蘭以「尊重和鼓勵」為核心的教育方式。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全國公映,「北極之光」暖冬呈現
    作為負責北極空間環境監測的極地科考隊員,劉楊獨自駐守在中國北極黃河站,度過120個極夜,最終迎來第一縷陽光。鏡頭將中國科考隊員劉楊在黑暗中堅守的信念原原本本的呈現給觀眾,充分展現了中國科考工作者無私、專注、堅韌的「奉獻精神」。
  • 高素質教師:芬蘭教育的秘密武器
    22歲的薩利南正在教一個8歲的孩子閱讀,即將結束為期5年的小學教育碩士學習。    維基教師培訓學校坐落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東部的一座演講堂內,所有新的教學工具和想法,在這個「實習老師實驗室」都可以被一一嘗試。在這裡,薩利南可以將自己在大學學到的東西付諸實踐。
  • 《他鄉的童年》芬蘭篇: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目之所及,都是閃光點。我們一度只是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別無他求。天下父母,皆蜂擁而至,傾其所有,只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漸漸地,孩子的眼睛黯淡下來,沒有了光,沒有了自信。我們,也難以看到他的閃光點。 Ⅱ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
  • 我們從芬蘭教育中學到的東西
    引起全世界新聞媒體爭相報導,全球教育精英團隊競相前去芬蘭學習培訓,一探究竟是什麼樣的秘密讓芬蘭教育變成全球最好的教育。《芬蘭教育全世界第一的秘密》一書,創作者陳之華是在芬蘭生活六年的臺灣人,也是2個小孩的母親,定居在芬蘭六年,融合閨女在芬蘭院校的學習培訓,和芬蘭百位數教育有關人員的會話採訪,及國際性教育人員一起討論的所見所聞,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為人們分析了芬蘭教育的秘密。那麼芬蘭教育全世界第一的秘密究竟在哪兒呢?
  • 一位北京校長的芬蘭教育親歷記:成功的教育不是偶然
    在近一個月的培訓中,我們有十個主題模塊的課程,內容涉及:芬蘭的教師評估、教育實踐與未來展望、教師培訓與專業發展、課程與教材改革、網際網路在教學中的應用、中高考制度、學校管理模式及特點、日常教學教育管理體制、學生評價及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