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種常見的野果,農民用來泡水喝,種子是天然的黃色染料

2020-12-20 樂粉說三農

農村一種常見的野果,農民用來泡水喝,種子是天然的黃色染料現在已經是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寒冷的冬季讓人出門都沒有勇氣,山裡的植物們也都枯萎了,大地上都是一片肅殺的景象,雖然也有一些耐寒的植物在冬日裡依然保持翠綠,但是寒冷的天氣實在沒有讓人去好好欣賞的勇氣。在農村冬天裡農田中的綠色應該就是油菜了,雖然因為天氣寒冷油菜生長速度緩慢,但是在冬季裡這一抹綠色還是會給農村增添一些生命的氣息。

農村有很多野生植物,自然就會有很多野果,大多數野果都是在夏秋季節成熟的,那個時候人們農閒之餘就可以順手摘一些野果吃,但是我們今天說的這種也過比較特殊,它們不是在夏秋季節成熟,而是在寒冷的冬季。在一片荒蕪的田野中,人們一眼就是看到這種金黃色的果實,新鮮的野果是孩子們的最愛,在冬天萬物凋零的時刻,這種野果無疑就是最讓人驚喜的,而大人們則比較喜歡把這種野果曬乾了泡水喝。

這種野果就是山梔子,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每到了冬季,孩子們就會相約到山裡摘山梔子,山裡到處都是結滿黃色果子的侄梔子樹,數量多到每個人摘了一大框還是不會減少。以前農村也沒什麼好吃的東西,這種山梔子新鮮的時候吃起來很甜,吃不完的就會被人們曬乾了收起來,平常用來泡水喝,山梔子的泡水很甜,大人小孩都喜歡。

山梔子是一種有藥用價值的野果,它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對於熱病心煩、肝火目赤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作為一種藥材,野生的山梔子價格是很高的,現在農村的自然環境遭到了破壞,野生的山梔子數量減少,市面上一斤山梔子可以買50元,但是很少能見到,農民們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隨便摘到很多山梔子,想要的話基本靠運氣。

野生山梔子的數量本來就在逐年減少,還要被冬季出來覓食的鳥兒先吃掉一些,輪到人們去採摘的時候已經所剩無幾了。黃梔子在農村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熬成天然的黃色染料,端午節人們會蒸五彩糯米飯,裡面的黃色就是用梔子熬水染出來的。在以前沒有工業染料的年代,人們就是用梔子作為染料在浸染布匹製作衣物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一種漂亮的野果,生吃味道酸甜多汁,長得很漂亮像一朵玫瑰花
    農村一種漂亮的野果,生吃味道酸甜多汁,長得很漂亮像一朵玫瑰花在以前經濟不發達的時候,農村孩子是沒有多少零食可以吃的,那時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去山上摘各種各樣的野果吃了。雖然,野果子的味道可能不是很好,確實農村孩子小時候難得的零嘴。
  • 這種野花是「天然染料」,農民常用來染指甲,如今價值更高少見了
    文/豬友巴巴這種野花是「天然染料」,農民常拿來染指甲,如今價值更高少見了生活在農村,俗話說「花開半夏,也落一秋」,隨著氣溫的節節攀升,農村也變得花團錦簇,在田間、在地頭,都有野花盛開的景象!這也讓很多城裡人羨慕不已,紛紛在休息的時候,回到了農村,去感受這種美好!
  • 這種樹在農民眼中不值錢,想不到它有珍貴价值,還是一種天然染料
    這種樹在農民眼中不值錢,想不到它有珍貴价值,還是一種天然染料農村的山林裡生長著許許多多的植物,雖然農民們世世代代在農村生活,但是對於大多數植物,農民們都是不知道其作用的,農民只會把這些植物砍了當柴燒,或者乾脆不理睬它們。
  • 農村這種鳥不吃的野果,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劑,還是保肝利膽良藥
    在我國長江以南的農村,有一種顏色金黃的野果,它帶有芳香的氣味,但是沒人吃它,連山裡的鳥兒也不吃,因為它味道非常苦口,堪比黃連。但是這種野果卻有很多用途,它不僅是一種天然的食品添加劑,還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材,能清熱瀉火,保肝利膽。
  • 農村常見的天然野果,吃過兩種的是牛人!
    野生拐棗,別名:萬壽果,果實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漿,無果核,種子裸露在果肉之外,味漿甜略有甘澀,可做湯,味道獨特醇香,酸酸甜甜好滋味,吃過才知道拐棗的味道非常甘甜。個頭小而圓,山裡常見的野果,又叫棘子,山棗,帶點酸酸甜甜的味道,果肉較薄,疏鬆脆爽,成熟後果皮紅色有時是紫紅色,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也具有藥用價值。新鮮金刺梨果營養豐富,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口感脆甜,種植在貴州烏蒙山區,氣候涼爽,舒適滋潤,天然生長的果實無籽,甜蜜美味。
  • 農村這種植物,是「天然肥皂」,人稱「雞棲子」,農民見到要珍惜
    在農村生活,還是有很多優勢,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活節奏也比較慢,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地方,沒事種種菜,釣釣魚,生活格外愜意,有時候閒著沒事,還可以到野外去挖野菜,摘野果,每年的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此時,農民忙完春耕的事情後,也會到山裡挖些野菜回來改善生活。
  • 這種農村野果被稱為金珠子,藥用價值非常高,還能夠當染料
    以前小編生活在農村,經常會在閒暇的時候幫助家裡面做很多的農活,經常一整天都在外面農忙,經常和山裡面的植物打交道,所以農村的孩子一般都能夠分辨的出來,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哪些植物還有藥用價值,現在正值春天,山上的樹木都已經開始生長發芽了,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在春天就已經碩果纍纍的植物,這種植物的果得非常像金色珠子一樣,在農村大家一般都叫他金珠子
  • 民間這種野果俗稱「小櫻桃」,農村娃的天然「零食」,你吃過嗎?
    萬物的靈感來源於生活,而生活最原始的縮影就在農村。鄉間土泥巴願帶你品農茶,觀農事。領略人間的煙火氣。對於現在的80後來說,大多都會有共同的兒時經歷。特別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說起農村的一些野果,也能勾起共同的回憶。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種野果,農村人通常稱他為「小櫻桃」。因為在以前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遠遠不及現在。
  • 農村這種野果長得像小西瓜,小孩拿它當玩具,卻不知它價值不菲
    農村是個地大物博的地方,資源非常豐富,盛產各種野果子,各個季節都有不一樣的野果成熟。在夏天,就有這麼一樣野果,它長得像小西瓜,有綠色的瓜紋,徹底成熟後果皮變為黃色。小孩喜歡拿它當玩具,但是採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它的瓜藤莖上有很多刺,一不留神就會被刺傷。
  • 這種鄉下牆上的野果是果凍的天然原料,不要使用吉利丁片
    這種掛在農村牆上的野果是製作果凍的天然食材,不要使用吉利丁片!住在農村真是件幸福的事。不幸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不能留在農村,我們只能在城市工作,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南方農村許多家庭牆上的一種野果。如果我不是偶然遇到這個果子,我早就忘了,畢竟我已經很多年沒有住在村裡了。
  • 農村這種野果,人稱「萬壽果」,果能生吃也能治病,還可以泡酒喝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農村一種外形奇怪的野果,在筆者當地村民都叫它「雞爪子」。你知道嗎?說到「雞爪子」可能大家會以為是雞的爪子,這一點大家可別誤解,筆者要說的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它的外形看起來非常像我們常食用的雞爪,故而得名「雞爪子」,筆者查閱資料後,才知道這種野果原來叫「拐棗」,在植物學大多都稱它為「萬壽果」,民間也有些地區稱它為「雞爪連」、「蜜爪爪」。
  • 農村一種不常見野果,農民說吃起挺好吃,城裡人看到比較難吃下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野果,這些野果有些可以直接當水果吃,而且很多野果的營養成分比水果還高,而一些野果可以當成藥材,對人體有非常多的益處。今天小編來介紹一種水果,這種水果外表看起來非常的醜陋,不過知道的農民都說味道好吃。這種野果可能大部分農民朋友沒有見過。這種野果名字叫牛腰子果,因為這種野果遠遠看起來像牛腰子。
  • 農村常見的這種野草,曬乾後可以泡水喝,可以「祛風利溼」
    在農村空閒的池塘旁邊或者是一大片的荒地裡,我們總能夠看到這樣的一種葉子很細的植物,以前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這種草的名字,看到了也會當成雜草給拔掉。這種草可以長到1-2米高左右,因為主杆很直,而且也屬於灌木植物,所以很多當地百姓也會把它當成柴火用來燒飯。
  • 農村這種野果,酸甜可口營養價值高,它還是一種天然色素
    在以前,農村的生活條件比較差,可能人們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但是即便人們的生活非常貧窮,也有很多的人喜歡喝酒,沒錢買酒就自己想辦法,就存在山區的農民發現了一種野果,這種果子就叫作地菍,人們經常把它製作酒來喝,用它泡的酒有一種很純的酒香味,而且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好處。
  • 在雲南,人們將天然染料用於生活日常,染飯花是最常見的一種
    食物、布料,雲南人有很多需要染色的日常用品,使用的染料,全部都來源於當地出產的天然植物,其中染飯花是最常見的一種。很多人去過雲南曲靖羅平賞油菜花,或許您品嘗過那裡的五色花米飯。色香味美的五彩飯是布依人的特產,不但色彩鮮豔,而且味道悠香、綿長。
  • 深山裡長在地上的「藍莓」,一撿一大筐,用來泡水泡酒都很美味
    深山裡長在地上的「藍莓」,一撿一大筐,用來泡水泡酒都很美味>野果對於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來說,就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在農村隨處都能看到野果,記得小時候小優就經常去山裡摘野果子吃,一摘就滿滿的兩口袋,邊走邊吃也很過癮哦,而且這野果的種類也有很多,每個季節都有不一樣的野果,尤其是夏天的野果最多了,紅的、黃的、黑色都有,吃起來酸甜可口
  • 農村一種野草「刺刺球」,曾被農民嫌棄,如今價值不菲
    農村遍地是寶,什麼野菜、野草、野果到處都是,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饋贈。農村人很好的利用了這些野生、天然的美食,但也有一些野草農民們討厭至極,這種野草就是蒼耳。蒼耳的花期很短,我們農村有句諺語:「蒼耳開花一溜煙兒,誰看見誰當官。」能當官的機率很小,所以能看到開花的機率也很小。花在蒼耳果實成熟時變堅硬,根部微粗頂端細而長,尖尖的的刺布滿果實一周,刺的根部、果實上有細細的絨毛。果實是橢圓形的,周身都是刺,所以在我們老家蒼耳又叫「刺刺球」。
  • 農村一種「臭樹」,果實很稀罕,過去用來洗衣服,人稱「雞眼睛」
    自然去是山裡伐來,還有就是沒飯吃的時候,也會跟著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去山裡採摘一些野菜、野果等野味來充飢,諸如此類的有很多,所以筆者一直對山裡的這些「寶貝」很喜愛。今天筆者要給大家分享一種比較特別的樹,它雖然不值錢,而且很多人也很討厭它,但是它的果實卻很稀罕,過去農民都用它來洗衣服。
  • 在北方農村,這6種野果常見,全吃過的人都老了
    小時候在農村的日子,應該是我們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時光,因為在農村裡可以做好多事情,不管是上山摘野果子,還是下河摸魚蝦,都是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再去重新體驗的歡樂。在北方的農村,我們經常會見到這幾種野果子,這是小時候經常吃到的,吃過3種的都老了。
  • 農村常見的一種渾身長刺的野果,以前無人問津,如今20塊錢一斤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我國南方農村比較常見的,渾身長滿刺的野果。它的名字叫刺梨,又叫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木梨子、刺菠蘿、送春歸、刺酸梨子、九頭鳥、文先果等。刺梨果沒成熟的時候表皮為青色,成熟的時候表皮為黃色,呈扁球狀,常生長在向陽的山坡、溝谷、路旁、灌木叢等地方。刺梨樹渾身長滿了刺,刺梨果也長滿了刺,因此農民朋友一般沒人理睬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