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學區房有必要嗎?

2020-12-17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

先說結論:很有必要

這篇文章皆在分析學區房值得買,而不是鼓動大家去買。

一般來說,學區房的定位大部分都是老破小,買學區房的意圖很明確,就是奔著參加高考去。

富豪基本上更傾向於留學(最差也是高中畢業就出國,好的都是初中甚至小學就出國),規避高考的激烈競爭(比如那個捐了650萬美元的步長製藥集團)。

購買學區房的基本上都是一般家庭,屬於中產階級偏多,所以購買策略上肯定是量力而為,適可而止

在不影響家庭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以買,無休止加槓桿,完全沒必要,畢竟不差錢完全可以送出國,像人傻錢多的步長製藥650買一個斯坦福學位。

文章內容如下,字數:2758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1,學區房的價值

2,房產的保值率

學區房的價值

普通人要想維持自己的階級,甚至是跨越階層,有三種辦法:

1,中彩票

2,高考

3,婚姻

4,抓住風口加槓桿賭一把

對於普通人來說,高考是最直接的通道,也是近乎唯一的通道。

婚嫁或者極好的運氣,改變命運的效率都不如高考來得靠譜,更何況現在的《新婚姻法》,結婚再多年,婚前財產也不會變成共同財產了。

正常來說,學區房對應的學校都不差,而所謂「不差的學校」不是像普通人穿一件奢侈品衣服,那叫包裝,就像LV包包再貴,裝進去東西也不會變金子,窮人背上也不會被人說富豪。

但學區房給人的就是,人進去,真的有可能(也有不爭氣的孩子沒可能)會有本質的改變。

有兩個原因:

1、師資和學苗優秀。

學苗有家長教育的功勞且功勞很大。但自己孩子優秀,其他孩子也不差,都是一個學區的孩子,能咬牙買得起幾百萬的學區房,能在一起念書,自身和家裡條件都差不了多少

優秀的孩子們在一起,能共同進步。

師資上的差距不容忽略,雖然都是一起招考進來的老師,按理說差距應該不大,但實際上重點學校的老師和非重點的老師相比,重點學校的老師的確有不凡之處。(例如研究生學歷,高級教師比例,學科帶頭人,負責人程度,升學率指標)

2、圈子不一樣

因為學區房也是一個門檻,一下把一些掙扎在貧困線的家庭直接排除了,階級固化的一個變種。

有個不爭的事實,富豪企業家的家庭往往二代也是富豪企業家。

考了各個單位的公務員,有民政、街道、衛生、公安、國土、安監、稅務、檢察院、法院、開發區管委會,更偏下來自這種重視學區房的中產工薪家庭。

因為父母輩創造的條件,可以為孩子未來編織了一個同學關係網,在未來會受益匪淺。

及時今天很多地區開始推出公民同招,民辦生源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不一定搖的進,這時候學區房就顯得比較穩,那個幾十平的房子平時也不會去住,學區房最直接的意義:就是買一個學籍。

很多家長沒有文化,從事的工作也很普通,但這些家長只是無知,卻不傻,家長們很清楚普通人也分三六九等。

即使在今天「職業平等」是政治正確的社會,家長們也會用腳投票,家長們都很清楚,越高等的職業,往往來自越好的大學,而越好的大學,生源更多的來自當地重點高中。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從古到今,要想實現階層跨越,教育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比房子更稀缺的是優質的教育資源。

我國不同於外國,外國想得到優質教育資源花錢去私立學校買,而中國優質教育資源更多的掌握在政府手裡。

所以回推,掌控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就掌控了房價,進而掌控了未來更多的經濟收入。

秦國李斯說過「人之所處,譬如鼠也,而在所處而」,所以說人是環境的產物。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除了自身因素外,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

本來自身條件也不錯,又接受了好的教育,身邊的小夥伴也棒棒噠,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就拿我們廈門來說,只要你考上了廈門一中或者廈門雙十,可以說半隻腳已經踩進985,211了,努力堅持到最後,運氣再扶持一把,就是清華北大浙大,運氣不好就是廈門大學。

如果發揮一般,普通一本大學很穩。就是年段最次的那些學生,讀個本地接近一本線的二本大學完全沒問題,在這種大學,考去大專都是極小概率。

但是我讀的高中屬於廈門二梯隊的松柏中學,我們那一屆進985.211的學生不多,大多數都是去普通二本。

回推過去來看,銜接高中的初中,往往能考去廈門一中雙十的,大多數還就是廈門的那幾所一梯隊的初中,這背後就很能說明關聯了。

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他們沒有門路經商,也沒辦法靠資源吃飯,如果對孩子期望比較高,靠譜的出路就是高考。

正因為普通人人生通道的唯一性,導致普通人就只能把寶全壓在學區房上,去拼命一搏。

然而有那麼多普通人都想擠這條上行的獨木橋,競爭很激烈,學區房的競爭就是普通人之間的競爭,導致學區房價格一般是均價的兩倍左右,但學區房面積小,總價其實比普通房子高不太多。

所以「學區房」本質上,是一種對優質公辦教育資源的分配方式。

高等教育資源的匱乏、教育體系的不健全,導致中國社會對學歷的過分偏見與追求,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優質教育資源在地區之間分布不均衡、戶籍學籍與房產的深度捆綁,加劇了社會對學區房的需求。

同時,這些年城鎮化速度加快,人口集中於城市,使得熱點城市學位緊張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以上這些,是中國學區房出現的根源。

我特地觀察了這些年好幾所最好的學校和最差的學校,發現到放學的時候,接孩子的家長,和家長們對話的內容,有對好壞學校有一個新的概念。

在我家鄉廈門,一梯隊的學校,一半以上的,是全職媽媽在接,或者爸爸開著輛車在遠處馬路上等,而三梯隊至五梯隊的小學和初中,相當比例的孩子是沒人接。

或許這個數據樣本不足,或者太過主觀。

但和一些網友的交流中,發現這樣的情況在各地都有存在。

老胡以前做房地產生意,炒的地塊主要是以學區房為主,和當時的接盤俠家長們聊天往往會問到他們的動機,家長們的回答往往是:

我孩子能不能讀個好大學我不知道,未來都是未知數,我們只能給他創造我們負擔的起的最優質的環境,畢竟這是可確定因素

肯為孩子買學區房的,至少家庭對孩子是重視的,這樣的家庭經濟不算巨富至少也差不到哪去,孩子也需要一個好的圈子,這年頭圈子很重要,我希望他的同學層次好高點

學區房,學區房,對於很多家庭,看的不完全是優不優秀的升學率,而是看周邊小區價值。

簡單來說,家長們知道孩子大概率是跟什麼樣的家庭出生的孩子一起成長,這些孩子大概率會相對發展的未來更有期許。

以前很多人認為一流學校的學位只是個上學名額,這其實是對學區房最大的誤解。

好學校,匯聚的,不光是一群會考試的孩子,還有一群重視自己孩子發展和希望孩子未來圈子能更好的家長們,這些家長們也可以說是在互相成就。

學區房可能更重要的是,買的是一群和自己有一樣理念的家長,和在此理念家裡成長的小孩……所以買學區房另一種說法是個學習環境 ,是社會一起推動大家小孩一起進步的力量……

那不是窮人省點錢來讓孩子上點補習班,多去幾次東南亞,就能趕超的。

投資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受益不確定。學位房畢竟提供了可衡量的優質教育資源,容易量化。

相比之下,出國旅行、補習班、線上課的未來收益更不確定。只憑家長的努力,也很難常年堅持。

拋開天分,對小孩學習成績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受教育氛圍」和「是否受到校園暴力」。

牛校相比渣校,受教育氛圍更好,小孩受到校園暴力的機率更低一些,這是一重保險。

另外,因為「學區房」本質上是一種對優質公辦教育資源的分配方式,所以如果更改資源的分配方式,比如多校劃片(小學單校+初中多校,小學和初中都多校),必定會影響學區房的價值。

事實上,如果取消學區房政策的話,一般家庭其實更與好學校無緣了。

我們不去過分神話學區房,但真的不能低估氛圍的力量。

現有「好學校」之所以能升學率很好,一定與優秀的生源和重視教育的家庭密不可分。

學區房的投資價值

先說結論:有條件一定買!

及時現在出臺的公民同招,其實也和國家開始約束彩禮是一樣的,

以前娶不起老婆的那些男的,不會因為彩禮取消了就娶的到老婆。

以前讀不了重點公辦的學生,也不會因為公民同招就能去讀重點。

好的學區有錢就要買,中國政治大於經濟,經濟是由政府管控的。

房產是不動產,起穩定經濟的作用。

學區房保值,且有價有市,等到孩子高考結束一轉手,也不至於虧得太多,只要學校依然升學率在,學區房可能還會再暴漲一波,孩子讀了高中,轉手一賣,指不定還賺個幾十萬。

而買學區房還有機會上名校,不買學區房上名校的可能性為零的現實問題,也讓學區房從來不愁賣,每個一二線城市,學區房幾乎是全市最好換手的房子。

買學區房也是為數不多能抗通脹的手段,除非遇到改劃片區那真的是倒黴。

學區房易轉手,高流動的特點可以實現資產保值,就算將來政策有變化不增值,但基於房產的屬性,城中心區的房子起碼不會太貶值。

目前的情況是,跌價時最保值,漲價時跑最快

其實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學區房的形成代表階級逐漸固化。

然而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社會中生存就會存在階級。

學區房的階級意義更大,如果可以負擔的起,我建議提前給孩子準備一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這只是建議,有錢人還是送出國更合適,而掙扎在貧困線的家庭,還是把錢用在更需要用的地方,先滿足溫飽吧。

未來也可能真的會公民同招,但等待是有成本的,至少在今天,如果想給孩子更多選擇和保障,學區房還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

相關焦點

  • 學區房,你覺得有必要買嗎?
    最近熱播的《三十而已》,裡面有一個片段,顧佳想盡辦法把兒子送進了一所好的幼兒園。而近些年,在三線城市,最貴的房子就是學區房,而且是小學、初中雙學區房。動輒幾萬一平的學區房,有必要買嗎?家庭對於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比如家長在家天天看電視,那孩子可能也會這樣;而家長有讀書的習慣,則孩子也會學習,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 三、班裡的學習風氣,或者說班裡其他同學大環境的影響。其實這一點也很重要,有的時候會被人忽視。
  • 傾家蕩產去買學區房有必要嗎,過來人親身經驗告訴你
    文|文兒田女士的兒子即將上小學時,自己在家做了一個重大得決定,準備把自己現在舒服寬敞的房子給賣了,然後借一部分錢去買學區房,很快田女士就付諸於實踐,買到了理想中的學區房,兒子可以到全市最好的小學去上學了,但同時新房子和之前相比太不如意了,而且負債纍纍的,田女士因為搬家距離公司遠,
  • "我賣掉北五環的房子,換海澱的學區房":天價學區房有必要買嗎?
    每年這個時候學區房一直是熱議的話題,到底有沒有必要買學區房,永遠沒有一個定論。家裡省吃儉用,買學區房,周末給孩子報滿各種興趣班。每日孩子頂著壓力在堅持,家長也是陪讀的路上精疲力竭。然而一次考試孩子沒考好,媽媽瞬間就崩潰了,覺得自己這麼辛苦卻換不來應有的結果。而最痛苦的還是孩子,小小年紀就要背負這麼大的心理壓力。
  • 學區房有沒有必要買?看看我家二百萬買的學區房,真的忍不住想哭
    現在很多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關心的,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很多的家庭為了孩子的成長,會選擇購買學區房。但是我家花了200萬買的學區房,現在入住了真的想哭。學區房有沒有必要買?看看我家二百萬買的學區房,真的忍不住想哭。
  • 學區房是怎樣煉成的?有必要買學區房嗎?
    好學校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老師認真負責,管理嚴,孩子更容易成才。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大家都知道,一對一的教育,效果最好,但是成本太高。只能一對多,多到什麼程度?一對五十,就不能再多了!現在標準班是四十人,比較經濟,社會也能承擔。實際上,四十人也多了,老師根本照顧不到所有學生。結果學生之間成績差異很大。這時候有的家長就埋怨老師不負責任,導致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
  • 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學區房真的有必要嗎?
    有人問到:買學區房對於有些家庭來說是很大的壓力,如果把這些錢都投資到孩子教育本身上,比如讓他上一些固定補習班,上一些線上課程,帶他出國旅遊長見識等等,對於這種家庭來說,是不是更好的一種選擇?>,買學區房的意圖很明確,就是奔著參加高考去的,然而富豪卻更傾向於留學(最差也是高中畢業就出國,好的都是初中甚至小學就出國),規避高考的激烈競爭。
  • 南寧學區制實施半年,還有沒有必要買學區房?
    又到了6月份區學區地段劃分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家長和購房者們都很關注,看好的可以讀哪個學校?學區房和學區制有什麼區別?南寧實施「學區制」政策後還有沒有必要買學區房?今天請來了南寧樓市密探分析師為大家做解答。
  • 沒有上海戶口,孩子靠居住證積分上學,有必要花高價買學區房嗎?
    有人說高房價是被丈母娘要起來的,其實我倒覺得,高房價的首先炒起來的是學區房,學校歸誰管,教育局,所以高房價從何而起就不言自明了。對於沒有上海戶口,孩子只能通過居住證積分上學的,還有必要花高價買學區房嗎?
  • 學區房,買還是不買?
    然而買了學區房就真的就能順理成章的考入好大學嗎?學區房三問:1. 搬到學區房之後,孩子的教育真的能夠提升嗎?孩子成績就一定能夠好嗎?學習成績好壞是一個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我們可以保證名校老師的教學質量,但無法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再好的學校也有老油條,再差的學校也有好苗子。
  • 2021南寧小升初要買學區房嗎?學區房對升學(中考)有影響?
    學區房不僅僅關係到幼升小,也是小升初的熱門話題,往年經常有家長因為新買房子沒有對口上,而去不了心儀的的學校,而讓學區房問題再次扶搖直上成為熱門話題。 在這裡圈圈老師必須說明,圈圈老師不是賣房子的,本篇內容結合今年的中考情況分析2021南寧小升初要不要買學區房?學區房對升學(中考)有影響嗎?
  • 你買的學區房真的是學區嗎?
    今天西哥就帶大家一起探討下關於學區房的那些事。什麼是學區房?學區房的由來的是什麼?其實也不是,名校上不了,但至少經濟損失還是可以挽回一些的,只要有證據證明開發商在合同中或者日常的廣告宣傳、沙盤上有學區明示,且該明示對購房者是否籤訂合同具有重大影響的,購房者便可據此向法院提起訴訟,向開發商主張違約責任。但畢竟我們購房的目的是為了上學不是為了要什麼違約金,即便贏了官司但輸了教育,想必對整個家庭來說也是一種無法挽回的損失。
  • 學區房晚點買要得不?
    小孩還在上幼兒園,有必要考慮上小學的問題嗎?相當有。那我買新房可以嗎?可以是可以,但千萬不要聽銷售打嘴炮。至少要有以下類似的「助學協議」,我不敢保證一定能入讀協議中的學校,但至少吃了顆「定心丸」。買學區房可能並不像大部分家長想的那樣簡單,對於購買二手房除了選擇一個劃片相對比較穩定的小區,還需要有其他事項。一般學位緊張的公辦學校不但要求提前落戶,還需要滿足六年讀一戶的要求(二胎除外),也就是說六年內該套住房只能有一個小孩入學。這就涉及到要調查房東是否有小孩正在對口學校上學。如果有,買來提前落戶也沒用。
  • 學區房,買的是什麼?
    1.她這樣說對嗎?2.我也有孩子馬上上幼兒園,以後大概率也是繼續劃入名校學區範圍內,是不在小學階段就上個相對輕鬆的學校就行,不要去名校,這樣可以讓孩子多能有點自主時間,去玩運動去玩五花八門的?多些開放性的,而不是小學就一味追求考高分呢?3.我記得我們讀小學時作業很少的(我90年的),也沒耽誤大家考好的大學呀。
  • 你買學區房了嗎?珠海香洲學區房哪個好?2020香洲學區房新政策一覽!
    學區房一直是中國房產市場的一個焦點,每個城市的學區房市場都很是火爆,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學區房的市場依舊保持不變。珠海也一樣,學區房也佔據了房產市場的一半,價格也是珠海房價制高點之一。
  • 學區房價格為何居高不下?家長:買的不是學區房,是孩子的朋友圈
    前幾年在我國因為有「就近入學」這一政策,這就導致了學區房的房價一路飆升,許多家長砸鍋賣鐵要購置一座學區房,花了「天價」買個「儲物間」,只為了讓孩子上好學,可見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其實在近幾年, 我國已經對於「天價學區房」的這一現象做了相對應的措施,但學區房依舊售賣火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多校劃片」、「六年一學位」弱化學區房!學區房還該買嗎?
    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學區房的關注!「多校劃片」之後,沒有學區房了嗎?高新區、武侯區、青羊區、成華區、錦江區等實行「六年一學位」對學區房有啥影響?成都各區學區房現狀如何?5 天府新區現在新區所謂的學區水分還挺大,中小學處於存量學校「蝶變」中。還有一些就是新學校,還沒有出口,就被成為稱為學區房,實在有些過頭了。但是隨著人口不斷入駐,適齡兒童增加,未來十年二十年成為優質成都學區也很有可能。幾年前買新區的真的有投資眼光,現在新區房價已經過高了。
  • 南寧中考成績出爐,高價學區房買錯了嗎?
    由萬象華府配建的初中,移交政府辦學後,將掛牌為「南寧市衡陽東路學校」,這與此前宣傳的「南寧市三十七中·衡陽東路校區」有出入。 要知道,在今年的中考成績榜中,三十七中成績名列前茅。眼看著到手的名校學區,卻有可能與預期不符,業主們自然生氣。
  • 大連中小學學區調整 買學區房必看
    孩子小升初的途徑有很多,買學區房已經成為大連家長們非常關注的事情。但學區房應該怎麼買?大連的家長們千萬不能盲目。在買之前一定要打探最新的中小學學區房變化。今年,最新出爐的大連中小學學區劃分與以往就有所不同。
  • 買學區房的家長一定要慎重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惜一切代價買學區房。北京的一位家長,花900萬在學區買了房,卻仍上不了心儀的學校,真是計劃不如變化。「教育部回應學區房價暴漲」現實嗎?為了教育資源更加公平,房子只住不炒,降低學區熱度。許多地方教育局已推行「多校劃片」教育的新政策。所以家長們在打算購買學區房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一些有關的政策,不能盲目追求學區房,導致買了學區房卻不能確定孩子上哪所學校的尷尬處境。
  • 網慧驗房:學區房還能不能買,2020年學區房是否會取消
    古時候,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不惜多次搬家,而現在的人們為了孩子可以去一個好學校,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花費幾百萬買一套甚至都不適合自己家得房子。我們在感嘆父母的愛是如此無私的同時也為這樣的現狀表示無奈。有錢的人花錢買學區房,去好學校,沒有能力的人,雖然無比想去好學校,但是無能為力。教育資源的嚴重傾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