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進食的某種物質過度反應,本質是免疫反應。大多反應溫和,如出現皮疹或胃部不適;少數情況下反應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治療。
你知道嗎?食物過敏有家庭聚集現象: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枯草熱、哮喘或溼疹(特應性皮炎)等過敏徵象,那你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性增加。
你還知道嗎?兒童食物過敏較成人多見;特應性體質的人也常發生食物過敏。孩子食物過敏,尤其對牛奶、雞蛋、小麥、大豆過敏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在3-10歲以內逐漸好轉。成年後出現的食物過敏往往意味著持續終生。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特診部副主任醫師趙醴醫生為我們詳細講解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vs食物不耐受
很多人認為自己食物過敏,但事實上是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更為常見,症狀與輕度食物過敏相似,比如出現胃不舒服。
食物過敏是一種免疫反應,典型的由IgE介導,而食物不耐受是由於缺乏某種特定的酶或者化學物質導致機體不能適當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素。食物不耐受並不危險,而嚴重的食物過敏可有致命風險。
過敏症狀或輕或重
食物過敏會引起各種不同症狀,或輕微,或嚴重。
輕微症狀包括:
鼻部:鼻癢、流鼻涕、打噴嚏
口部:口周發癢
皮膚:皮膚蕁麻疹、輕度瘙癢
胃腸道:噁心、胃不適
嚴重症狀累及多個系統;進食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即可出現反應,反應越早出現,情況越嚴重。有時症狀會暫時消失,但數小時後又會重現。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腎上腺素緊急處理。包括:
肺部:呼吸急促,喘息,反覆咳嗽
心血管:蒼白,青紫,暈厥,脈搏微弱,眩暈,血壓下降,皮膚發涼
喉嚨:喉頭髮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口部:舌或者嘴唇嚴重腫脹
皮膚:大片蕁麻疹,皮膚廣泛發紅
胃腸道:胃痙攣,反覆嘔吐,或嚴重腹瀉,便血(成人少見)
心理、意識:焦慮,意識模糊
有時候孩子食物過敏僅表現為劇烈哭吵,嘔吐,大便帶血,腹瀉,便秘,或生長遲緩。
常引起過敏的食物有哪些
引起過敏的食物蛋白質被稱為食物過敏原。90%食物過敏由八種食物引起: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魚,貝類。
牛奶、雞蛋、堅果、小麥和大豆常引起兒童食物過敏;
花生、堅果、魚類和貝類常引起青少年、成人食物過敏。
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常見食物為:花生,堅果,海鮮。兒童常見的是花生。阿司匹林、運動、酒精可以增加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風險。
交叉反應
對某種食物過敏,可能對其它相似的食物也過敏,稱為「交叉反應」:譬如對蝦過敏的人可能對龍蝦或螃蟹也敏感;對牛奶過敏,往往建議迴避羊奶;對雞蛋過敏,其它禽蛋(如鴨蛋,鵝蛋,鵪鶉蛋)也會有過敏;不同種類的堅果間會存在交叉過敏。
如何診斷食物過敏
醫生會了解相關病史,進食的情況,表現的症狀反應,家庭食物過敏的情況,進行體格檢查。醫生會考慮其他與食物過敏相混淆的情況,譬如食物不耐受,食物中毒。
醫生會做一些測試來確定。食物激發試驗是最主要的方法;皮膚點刺試驗可以幫助發現哪些食物會引起反應。其他如皮膚斑貼試驗,血清特異IgE試驗可以幫助判斷。
哪些是高風險人群
有家族過敏史,如父母雙方有過敏史,則孩子發生風險增加;
有其他過敏表現,如特應性皮炎,哮喘,花粉過敏者,黴菌過敏者;
兒童、嬰兒發生更多見;
疾病狀態,如存在胃腸道疾病,營養不良,早產,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發生風險增高。
哪些是嚴重過敏高風險人群
既往有哮喘;
進食後數分鐘即出現反應者;
過敏反應累及多個系統者。
如何躲開過敏食物
最佳方案首先是嚴格迴避所有的敏感食物。可是,如果食物過敏原隱藏在諸如冰淇淋、醬汁或烘焙食物中,不容易識別。
2004年食品過敏原標籤和消費者保護法確定食品標識需註明8種最常見的過敏原: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魚和貝殼類(甲殼類水生動物);即使少量,也必須標示,方便了消費者識別過敏食物,避免攝入。因而應學習閱讀食品標籤,甄別過敏食品的多個別稱,如牛奶可能被稱為「酪蛋白」,小麥是「麩質」,雞蛋是「白蛋白」,花生是「水解植物蛋白」。在外進食時,應詢問進食的食物成分、名稱。
過敏反應的藥物治療
腎上腺素是唯一可以逆轉嚴重過敏反應的藥物。
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應:
①在出現第一跡象時即應用腎上腺素;
②撥打急救電話,告知有嚴重過敏反應;
③不論症狀有無緩解,應去急診室觀察數小時以免症狀捲土重來。
腎上腺素是安全、相對無害的藥物。嚴重過敏反應對人的危害足以抵銷藥物可能帶來的風險。需要關注用藥後病人心率增加的問題,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已知心臟病患者。即便如此,腎上腺素仍然是控制嚴重過敏反應唯一有效藥物。
其他控制過敏反應的藥物:
類固醇(如可的松):起效時間不快,但可防止出現嚴重反應。
抗組胺劑:H1(苯海拉明,西替利嗪等)或H2(雷尼替丁(Zantec)和法莫替丁)受體阻滯劑,用來緩解輕度過敏症狀,可減少組胺物質的釋放。抗組胺劑不能控制嚴重過敏反應,也不能代替腎上腺素。
控制哮喘藥物: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緩解哮喘症狀。控制哮喘藥物不能用於治療過敏反應中出現的呼吸問題,應該使用腎上腺素。
靜脈補液,治療低血容量。
其他注意事項:
應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
佩戴緊急醫療識別標示,以便施救者了解你的問題食物;
注意藥物使用日期,如有過期,及時更換。
如果孩子有食物過敏,你還應該注意什麼?
相對成人,孩子更容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有時僅僅少量食物,也會很快出現嚴重反應。因此應對食物過敏的孩子特別關注。告知老師和照顧人引起孩子過敏的問題食物,並確保遠離孩子。告訴他們如果不小心誤吃了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曾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應就近存儲抗過敏藥物,方便及時取用。讓孩子戴上緊急醫療識別標示。
一旦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照顧者應迅速行動:
識別嚴重過敏反應的跡象;
知道如何給予急救藥物;
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送孩子至醫院觀察數小時。
母乳餵養應儘可能至孩子4個月齡,有助於預防牛奶過敏的發生。對牛奶或大豆過敏又沒有母乳的嬰兒,可以給予水解蛋白配方乳。
你知道這些「過敏綜合症」嗎?
口腔敏感綜合症
是交叉反應的一種類型。對花粉過敏的人進食某些水果、蔬菜會發生過敏反應:譬如對豚草過敏,進食甜瓜可發生口周瘙癢;對樺樹花粉過敏,吃蘋果會出現口、唇腫脹情況。通常很快緩解,不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乳膠-水果綜合症
越來越多的醫療衛生人員出現乳膠過敏,同時可存在對香蕉、獼猴桃、牛油果,慄子也過敏。
運動誘發的食物過敏
有些人在運動後會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這稱為「運動誘發食物過敏」。運動時人體體溫上升,出現諸如瘙癢,頭暈症狀,有時會出現蕁麻疹,甚至是可能致命的嚴重過敏反應。為了避免「運動誘發食物過敏」的發生,在運動前、後的幾個小時內不要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