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也會誘發食物過敏?專家告訴你如何對付過敏

2020-12-20 澎湃新聞

食物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進食的某種物質過度反應,本質是免疫反應。大多反應溫和,如出現皮疹或胃部不適;少數情況下反應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快速治療。

你知道嗎?食物過敏有家庭聚集現象:如果家庭成員中有枯草熱、哮喘或溼疹(特應性皮炎)等過敏徵象,那你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性增加。

你還知道嗎?兒童食物過敏較成人多見;特應性體質的人也常發生食物過敏。孩子食物過敏,尤其對牛奶、雞蛋、小麥、大豆過敏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在3-10歲以內逐漸好轉。成年後出現的食物過敏往往意味著持續終生。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特診部副主任醫師趙醴醫生為我們詳細講解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vs食物不耐受

很多人認為自己食物過敏,但事實上是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更為常見,症狀與輕度食物過敏相似,比如出現胃不舒服。

食物過敏是一種免疫反應,典型的由IgE介導,而食物不耐受是由於缺乏某種特定的酶或者化學物質導致機體不能適當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素。食物不耐受並不危險,而嚴重的食物過敏可有致命風險。

過敏症狀或輕或重

食物過敏會引起各種不同症狀,或輕微,或嚴重。

輕微症狀包括:

鼻部:鼻癢、流鼻涕、打噴嚏

口部:口周發癢

皮膚:皮膚蕁麻疹、輕度瘙癢

胃腸道:噁心、胃不適

嚴重症狀累及多個系統;進食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即可出現反應,反應越早出現,情況越嚴重。有時症狀會暫時消失,但數小時後又會重現。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腎上腺素緊急處理。包括:

肺部:呼吸急促,喘息,反覆咳嗽

心血管:蒼白,青紫,暈厥,脈搏微弱,眩暈,血壓下降,皮膚發涼

喉嚨:喉頭髮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口部:舌或者嘴唇嚴重腫脹

皮膚:大片蕁麻疹,皮膚廣泛發紅

胃腸道:胃痙攣,反覆嘔吐,或嚴重腹瀉,便血(成人少見)

心理、意識:焦慮,意識模糊

有時候孩子食物過敏僅表現為劇烈哭吵,嘔吐,大便帶血,腹瀉,便秘,或生長遲緩。

常引起過敏的食物有哪些

引起過敏的食物蛋白質被稱為食物過敏原。90%食物過敏由八種食物引起: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魚,貝類。

牛奶、雞蛋、堅果、小麥和大豆常引起兒童食物過敏;

花生、堅果、魚類和貝類常引起青少年、成人食物過敏。

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常見食物為:花生,堅果,海鮮。兒童常見的是花生。阿司匹林、運動、酒精可以增加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風險。

交叉反應

對某種食物過敏,可能對其它相似的食物也過敏,稱為「交叉反應」:譬如對蝦過敏的人可能對龍蝦或螃蟹也敏感;對牛奶過敏,往往建議迴避羊奶;對雞蛋過敏,其它禽蛋(如鴨蛋,鵝蛋,鵪鶉蛋)也會有過敏;不同種類的堅果間會存在交叉過敏。

如何診斷食物過敏

醫生會了解相關病史,進食的情況,表現的症狀反應,家庭食物過敏的情況,進行體格檢查。醫生會考慮其他與食物過敏相混淆的情況,譬如食物不耐受,食物中毒。

醫生會做一些測試來確定。食物激發試驗是最主要的方法;皮膚點刺試驗可以幫助發現哪些食物會引起反應。其他如皮膚斑貼試驗,血清特異IgE試驗可以幫助判斷。

哪些是高風險人群

有家族過敏史,如父母雙方有過敏史,則孩子發生風險增加;

有其他過敏表現,如特應性皮炎,哮喘,花粉過敏者,黴菌過敏者;

兒童、嬰兒發生更多見;

疾病狀態,如存在胃腸道疾病,營養不良,早產,嗜酸性粒細胞性食管炎,發生風險增高。

哪些是嚴重過敏高風險人群

既往有哮喘;

進食後數分鐘即出現反應者;

過敏反應累及多個系統者。

如何躲開過敏食物

最佳方案首先是嚴格迴避所有的敏感食物。可是,如果食物過敏原隱藏在諸如冰淇淋、醬汁或烘焙食物中,不容易識別。

2004年食品過敏原標籤和消費者保護法確定食品標識需註明8種最常見的過敏原: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魚和貝殼類(甲殼類水生動物);即使少量,也必須標示,方便了消費者識別過敏食物,避免攝入。因而應學習閱讀食品標籤,甄別過敏食品的多個別稱,如牛奶可能被稱為「酪蛋白」,小麥是「麩質」,雞蛋是「白蛋白」,花生是「水解植物蛋白」。在外進食時,應詢問進食的食物成分、名稱。

過敏反應的藥物治療

腎上腺素是唯一可以逆轉嚴重過敏反應的藥物。

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應:

①在出現第一跡象時即應用腎上腺素;

②撥打急救電話,告知有嚴重過敏反應;

③不論症狀有無緩解,應去急診室觀察數小時以免症狀捲土重來。

腎上腺素是安全、相對無害的藥物。嚴重過敏反應對人的危害足以抵銷藥物可能帶來的風險。需要關注用藥後病人心率增加的問題,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已知心臟病患者。即便如此,腎上腺素仍然是控制嚴重過敏反應唯一有效藥物。

其他控制過敏反應的藥物:

類固醇(如可的松):起效時間不快,但可防止出現嚴重反應。

抗組胺劑:H1(苯海拉明,西替利嗪等)或H2(雷尼替丁(Zantec)和法莫替丁)受體阻滯劑,用來緩解輕度過敏症狀,可減少組胺物質的釋放。抗組胺劑不能控制嚴重過敏反應,也不能代替腎上腺素。

控制哮喘藥物: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緩解哮喘症狀。控制哮喘藥物不能用於治療過敏反應中出現的呼吸問題,應該使用腎上腺素。

靜脈補液,治療低血容量。

其他注意事項:

應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

佩戴緊急醫療識別標示,以便施救者了解你的問題食物;

注意藥物使用日期,如有過期,及時更換。

如果孩子有食物過敏,你還應該注意什麼?

相對成人,孩子更容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有時僅僅少量食物,也會很快出現嚴重反應。因此應對食物過敏的孩子特別關注。告知老師和照顧人引起孩子過敏的問題食物,並確保遠離孩子。告訴他們如果不小心誤吃了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曾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應就近存儲抗過敏藥物,方便及時取用。讓孩子戴上緊急醫療識別標示。

一旦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照顧者應迅速行動:

識別嚴重過敏反應的跡象;

知道如何給予急救藥物;

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送孩子至醫院觀察數小時。

母乳餵養應儘可能至孩子4個月齡,有助於預防牛奶過敏的發生。對牛奶或大豆過敏又沒有母乳的嬰兒,可以給予水解蛋白配方乳。

你知道這些「過敏綜合症」嗎?

口腔敏感綜合症

是交叉反應的一種類型。對花粉過敏的人進食某些水果、蔬菜會發生過敏反應:譬如對豚草過敏,進食甜瓜可發生口周瘙癢;對樺樹花粉過敏,吃蘋果會出現口、唇腫脹情況。通常很快緩解,不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乳膠-水果綜合症

越來越多的醫療衛生人員出現乳膠過敏,同時可存在對香蕉、獼猴桃、牛油果,慄子也過敏。

運動誘發的食物過敏

有些人在運動後會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這稱為「運動誘發食物過敏」。運動時人體體溫上升,出現諸如瘙癢,頭暈症狀,有時會出現蕁麻疹,甚至是可能致命的嚴重過敏反應。為了避免「運動誘發食物過敏」的發生,在運動前、後的幾個小時內不要進食。

相關焦點

  • A妹因西紅柿過敏推遲巡演 對付過敏最關鍵的是這個
    有人會問,對一樣食物過敏怎麼小時候沒反應,成年了以後才出現呢?其實像A妹這樣成年後才出現食物過敏的人有很多,腫瘤外科醫生馬丁·馬拉威爾(Martin Malawer)就是一個。雖然小時候有過環境過敏症(environmental allergies),但他從未對食物產生過任何過敏反應,直到那次乘飛機去法國。「航程走到2/3時,我在商務艙裡喝了雞尾酒。
  • 食物過敏很兇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
    「食物過敏,症狀輕微者會突發嗓子癢,皮膚出現潮紅、蕁麻疹,口唇腫脹等;嚴重者則會引起急性哮喘、喉頭水腫、血壓下降、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反應。」劉瑞玲說,這些症狀不一定全部都發生。發生的時間則可能是吃下導致過敏的食物後立刻發生,也可能會晚兩個小時。理論上,任何食物都能導致過敏。
  •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孩子食物過敏...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食物過敏的發病在全球呈逐年增高趨勢,在低齡人群尤為明顯。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沙莉介紹,西方國家約8%的兒童受到食物過敏影響,而我國的一個單中心橫斷面研究顯示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已升至7.7%。
  • 過敏體質會影響懷孕嗎?備孕期間這系列食物易引起過敏食物慎食
    備孕期間這系列食物易引起過敏食物慎食 橙醫生健康課堂 一般是將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得過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發病原因的人,稱之為''過敏性體質''。正常人體含有一定量的組織胺酶,某些過敏體質者卻因缺乏組織胺酶,對引發過敏反應的組織胺不能破壞,而表現為明顯的過敏症狀。
  • 食物過敏寶寶 如何增強免疫力
    >食物過敏寶寶 如何增強免疫力2015-02-13 10:12:00出處:PCbaby作者:吳小熊小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成熟,食物、粉塵、花粉等因素很容易會引發寶寶的過敏症狀。寶寶的過敏體質可以怎麼改善?應該怎樣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對抗過敏原呢?
  • 食物過敏尋蹤——中國人群「異聞錄」
    因此理論上,任何食物都可能成為過敏原。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近200種,牛奶、雞蛋、花生、堅果、貝類、魚類、大豆、小麥等8種食物,誘發了90%以上的食物過敏。但真正要找到讓你過敏的那種食物,並非易事。10-17歲青少年,20%食物誘發的嚴重過敏反應與小麥有關。18-50歲的成人,最常見的致敏食物同樣也是小麥。
  • 換季皮膚易過敏?專家為你支招
    然而每逢這樣的換季期,不少人皮膚健康就亮起了紅燈,一不小心過敏、起皮等問題接踵而來,顏值也大打折扣。如何對抗春季皮膚問題?專家為你支招。【皮膚易過敏】原因:春天溫差過大,花粉、浮塵、蟎蟲活躍,可誘發過敏的新鮮時蔬如春筍、野菜等的應季供應,都是引起皮膚過敏的致病因素。
  • 食物過敏高發?來說說抗過敏益生菌,對食物過敏的防治機制
    食物過敏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由於其表現形式多樣且難以預測,因此不少患者會長期被困擾著。甚至有一部分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會誘發身體其他方面的疾病,因此針對食物過敏的防治一定要提起高度重視。 什麼是食物過敏?
  • 過敏體質並非全都是天生 成人也會忽然開始過敏
    導讀:有人以往吃某種食物並不過敏,可現在一吃就全身起疹子;又有人在孩提時代從未患過哮喘,但當長大後的某一天,卻因突如其來的哮喘而不得不走進醫院。為什麼一個人可以從非過敏體質轉變為過敏體質?難道人的體質是可以轉變的嗎?記者請專家為你解答疑惑。
  • 你那裡極易誘發花粉過敏
    福州新聞網4月1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長森 陳丹 張旭 陳暖 見習記者 林雅)萬物生發的春天是容易過敏的季節,福州雖然沒有北方楊絮如雪的擔心,但是過敏體質的人也很難享受「春風吻面」的小幸福。
  • 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會伴隨終生嗎?
    原標題:食物過敏會伴隨終生嗎?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 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 網傳「抗過敏食物」,吃了能抗過敏嗎?專家提醒過敏症狀嚴重的患者
    又到換季時節,每逢氣候轉換、溫差懸殊大的季節,許多人常會發生過敏的現象。到底什麼會引發過敏?網傳的「抗過敏食物」吃了真的可以抗過敏嗎?過敏症狀應該這麼防治呢?但過敏反應的發生,就意味著這種能力產生了紊亂,人體將無害的食物當做是有害的,促使免疫系統為了『避害』而產生了免疫反應。免疫應答是人體『防禦體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引起過敏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食物中小麥、堅果、雞蛋、牛奶、海鮮,以及空氣中的塵蟎、花粉等都是常見的「過敏源」。網傳的「抗過敏食物」真的能抗過敏嗎?「紅棗富含環磷酸腺苷,能阻止過敏反應發生。」
  • 如何區分蚊子包和蕁麻疹?過敏是否會引起蕁麻疹?
    第二要排除藥物,如果正在服藥或者「掛水」,還需要考慮是否藥物過敏。有的小孩在注射青黴素的同時就發生蕁麻疹,那當然要考慮青黴素過敏了,但是這種情況不是很常見。在無法確定的時候建議使用小孩以前常用的藥物,退燒藥等常規藥物很少引起藥物過敏,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如果小孩沒有用藥史,可以由醫生來幫你把關如何用藥。
  • 呵護食物過敏兒童,家長「應知應會」有哪些?
    吃蛋糕沒事,吃蛋羹卻起了風團;一喝牛奶就嘔吐、拉肚子……食物過敏兒童的一日三餐令家長倍感焦慮。食物過敏會伴隨孩子終生嗎?要做哪些檢測才能確診?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營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協和過敏性疾病國際高峰論壇上,多位變態反應科和兒科專家為家長詳解呵護食物過敏兒童「應知應會」。
  •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食物過敏?寶寶過敏了,家長應該如何防範?
    有數據顯示,全世界各地兒童出現食物過敏的事件越來越多,在發達國家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可以達到5%左右,我國兒童患病率逐漸上升,而美國兒童患病率已經達到了18%左右。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食物過敏?食物過敏在兒童中是非常常見的事,特別是2歲以下的寶寶,會因為機體免疫力系統發育不完善,增加食物過敏的概率。還有寶媽在給寶寶吃各種食物,尤其是小零食裡面,會有各種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保鮮劑、抗氧化劑等),寶寶也容易產生不耐受反應,從而出現食物過敏。
  • 寶寶食物過敏怎麼辦,專家教你如何找到過敏禍首
    食物過敏的情況會隨著孩子長大後有所好轉,但有些食物過敏症狀會持續,具體的取決於吃某些會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的頻率和數量。比如小朋友小時候對花生過敏,吃花生醬後會有大口喘氣或蕁麻疹的症狀,但只有一段時間注意飲食,每周只吃極少量的花生醬,那麼過敏反應會慢慢好轉。當然在寶寶發生食物過敏反應的初期,家長們未必能發現孩子是因為什麼食物引起的過敏,這階段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引起過敏的食物。
  • 牛奶過敏寶寶 五成還對其他食物過敏
    而喘息、哮喘、咳嗽、鼻炎等,則可能是食物過敏在呼吸道的表現。譚美珍介紹,因為過敏症狀會導致孩子渾身不舒服,因此孩子有可能出現脾氣大、煩躁的表現,甚至有專家開始研究,多動症是否會和過敏有關係。「過敏後本來胃腸道就不好,假如家長不知道,還長期讓孩子吃過敏的食物,就容易搞壞腸胃。」譚美珍建議,有過敏的孩子應該從小就控制好,以免誘發其他過敏性疾病。
  • 天氣轉涼兒科門診過敏的佔兩成 專家:可嘗試逐漸適應過敏原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王培榮告訴記者,因為最近季節變化溫度下降,再加上風裡有些花粉和粉塵等,導致因為過敏性疾病前來就診的患兒明顯增加,能佔到門診的近兩成。  王培榮進一步解釋道,與過敏性疾病相關的誘發因素較多,包括吸入性抗原(塵蟎、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和各種非特異性吸入物(二氧化硫、油漆、氨氣等);感染(病毒、細菌、支原體或衣原體等引起的呼吸系統感染);食物性抗原(魚、蝦蟹、蛋類、牛奶等);藥物(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氣候變化等。
  • 你家有過敏兒嗎?了解過敏原因,有效預防隔離過敏原
    過敏兒越來越多,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 新手爸媽該如何照顧呢?沒想到除了藥物治療,日常的照顧更是重要,來看看平時在家中該如何照顧過敏兒吧!空氣汙染,讓過敏加重雪上加霜不少人以為是因為空氣不好導致過敏,其實是因為遺傳,不過過敏原以及空氣汙染物,的確會產生或加重過敏反應。除了空氣汙染會誘發過敏,情緒也會,像是小朋友白天玩得很高興,情緒太興奮,晚上就開始咳嗽。
  • 常見的過敏食物種類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高蛋白食物、水果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比如:海鮮、牛奶、堅果等,但是有些人對某些食物會產生不適,我們稱為過敏反應,目前比較常見的過敏食物種類有哪些呢?奶製品:許多小嬰兒喝了奶製品後會出現過敏反應,誘發溼疹、哮喘、嘔吐、腹瀉等,主要是牛奶中的牛奶蛋白是較強的過敏成分,最好是高溫處理後給孩子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