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科青年拔尖人才費繼鋒博士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在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axolotl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key tissue formation regulators」的研究論文;華南師範大學為並列第一單位,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單位在自然雜誌(Nature)發表研究論文,屬於歷史性突破。
成體蠑螈在大腦損傷後,可重建損傷前的全部細胞類型,並且再生的蠑螈大腦在形態學上與損傷前無明顯差異。原產於墨西哥的鈍口螈為其中的代表物種,是研究發育及再生的重要模式生物。該論文首次解析了墨西哥鈍口螈的全基因組序列;並且進一步利用現代基因編輯技術揭示了發育關鍵基因Pax7在進化過程中在墨西哥鈍口螈中的功能以及表達調節變化 。這項研究是一項基礎性研究,它為進一步探討人類中如何啟動相似的機制,對受損的中樞神經系統進行重建修復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費繼鋒博士2016年正式入職華南師範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工作,是我校心理學科第四個研究方向「認知與行為形成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的學術骨幹,該研究方向擬以動物從低等向高等進化為主線,探究有機體認知及相關行為的整個發展規律及其演化的內外因素,揭示生物認知及相關行為的功能與可塑性。運用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手段,揭示心理和認知行為的遺傳和環境影響的作用機理。費繼峰這項成果,是該方向最新產出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標誌著我校心理學科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已漸見成效,顯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來源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